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新常态下建设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新常态下建设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模式下。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改为中高速发展,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建设行业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用人需求持续缩减。本文以作者工作的建设类院校的机械类学生就业工作为例,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建设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目前建设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 就业 机械类

  一、2015年建设类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1、行业特点

  在建筑行业整体就业形势下滑的情况下,从统计的各项数据来看, 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与2014年同期相比略有降低。2015届毕业生就业依然主要集中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建筑业、装备制造业、租赁服务业为主,占毕业生总数的57、82%。

  2014年,中建系统整体用人需求下降,33人签约了中建系统企业。与此同时,中铁、中交、中冶等中字头企业需求增加,共签约41人。丹东港集团、鞍钢集团、马钢集团、葛洲坝集团等部分大型国企共签约17人。以上建设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接收毕业生总数的30、95%。

  装备制造业主要以汽车制造厂和电梯制造企业为主,如长城汽车、华晨宝马、江铃汽车、三菱汽车、华晨集团、迅达电梯、三洋建机、国机重工、富士康等装备制造业企业共接收了毕业生总数的21、43%。

  租赁服务业主要为塔基租赁行业,均为学院长期建立的就业基地,其中北京正和装备、北京庞源、上海华兴达丰、山东中建物资、永茂建工等企业共接收了毕业生总数的5、44%。

  2、地区特点

  从毕业生就业地点分布来看,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选择了在省内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3、54%。这与我院辽宁生源人数比例相符;到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9、73%;到华东地区就业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3、60%;而到西南、西北地区就业的学生仅有1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1%。

  二、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2015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1、男女生就业不平衡,女生就业难问题仍然突出。在就业过程,多数单位用人时直接表明不要女性,或者是对女生设立了门槛,虽然招聘女性,但是必须签订“禁孕条款”。另外,在就业后的工作安排、职务迁升等,女性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和男生一样的待遇和职位。

  2、就业地区不均衡,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等大中型城市。西南西北地区及二线城市就业人数占比较低。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专业对口、单位性质、薪资待遇的期望依然较高,与社会需求、政策导向还有一定距离。这一点在研究生中尤其表现明显,部分学生有多家单位接收而不签约,还在等工资待遇等条件更好的单位,存在等、看等情况。应该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到西部去,到二线城市去,创造更多地将就业机会。

  3、入校招聘的研究生就业单位相对较少。应该挖掘更广阔的研究生就业渠道,提供更有效就业的信息。进一步调动全员力量,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加强与校友的联系,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

  4、就业指导力度不强。目前就业指导课虽然已列入教学计划,但实施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缺乏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另一方面学生不够重视。就业指导课可尝试改革,除传统的授课模式外,可以尝试邀请校外资深就业指导专家入校授课或者邀请本行业工作的校友现身说法。

  5、就业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工作的初期缺乏专业的知识储备,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行业现状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存在边指导、边学习、边认识的情况,辅导员对工作了解后,就业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和学院应该设立就业工作专职辅导员。

  三、新常态下,如果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计划,根据行业需求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尤其是建筑机械行业的生产实习,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在自己的专业之余了解更多的机械行业的现状,同时具有企业生产实践的经历,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行业现状,优化课程设置,把现在前沿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方案多参考往届毕业生工作后的实际需求。

  2、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工作

  学院通过年级大会、座谈会、交流会等活动,通过个别谈话、网上交流、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正确选择职业,认清当前的形式和专业优势适应各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就业择业观教育。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信息心中有数、指导有的放矢。

  3、动态监测,科学统计,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工作

  把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工作作为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测体系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了解毕业生动态,加强与企业和学生的沟通,及时处理毕业生在刚踏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逐一反馈,让学生把在校的理论与工作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回应企业的反馈,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我院及时调整了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在回访中我们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在单位的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以及对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4、齐抓共管,学院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就业工作

  2015年起部分省市本科生就业率与高校招生人数挂钩,很多高校一些专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减招、停招。学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更关系到每名教师的切身利益,需要全院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定期在院职工大会上通报各专业就业情况,引导教职工都来关注支持学生就业工作,动员专业教师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向用人单位介绍专业情况,推荐学生就业,力争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刘传美.发挥高校就业工作档案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3)

  [2]单丽华,贾玉林.高校就业工作的“备与战”[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3]王鹏飞.高校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0751/413371091299.html

更多阅读

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报告 浅谈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力的方式

     前言:  在摘要中我们已经提到过,我国2012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总量已经达到700万人,而据有关专家的推算在2013年高校毕业生还会有上升的趋势,所以大学生在现在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而

高职院校就业率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讨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基数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日渐突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坏境对自己的求职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了

声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新常态下建设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为网友那辛酸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