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美国的一位著名医生大卫·霍金斯博士在其研究中发现:很多人生病是因为没有爱。他每天接触到1000多个病人,只要看到病人就知道这个人为什么生病,因为从病人身上找不到任何一个爱字,整个人被痛苦和沮丧淹没。他说:“人的振动频率如果是在200以上就不生病。通常这些病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比如喜欢指责别人,大概振动频率只有三四十。不断指责别人、抱怨、沮丧的过程当中就消减自己很大能量,所以振动频率低于200的人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病。”
事实上,很多人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身体不适,患有躯体疾病时,往往同时伴有情绪上的变化,容易烦躁、焦虑,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不称心;而情绪不佳时,也会感到躯体的不适,如心情抑郁时肠胃不适、食量顿减,焦虑不安时头痛晕眩,情绪激动时心跳加速,等等。由此可见,情绪和疾病的确有着一定的关联。然而,情绪对人体健康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如何让心情尽可能保持愉悦呢?
情绪对健康有一定影响
对于美国大卫医生的故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非表示:“这种说法听说过很多次,却从来没有一次看到有人说怎么测量人的振动频率的。不管是用电子仪器、心理问卷还是行为测量都没见过。所有和这相关的说法,或许可以励志,但不能以科学来对待。”他认为,情绪是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并不是疾病发生的唯一原因。
罗非指出:“心理对外界的应激表现为‘心理炎症’,即情绪反应。炎症和情绪动员了机体和内心的储备能力,促成机体与内心的结构和功能改变。适度范围内的应激,是人类适应环境、提升自身过程中的必然反应。过度的应激无疑会导致生理和心理的病理状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在谈到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时说:“在诱发疾病发生的因素里面,我们往往对物质过于看重,对精神却严重忽略和忽视,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出对情志的了解,也就是我们的心情和情绪。治疗一些疾病时常常需要精神上有所寄托,它可以叫做‘玩物尚志’,当我们精神没有寄托的时候,什么毛病都有可能出现。让精神充分愉悦,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国内外有大量情志调养延长病患者寿命,甚至被医院“判死刑”的病患者不治而愈的案例。程京举了个例子:在中央1台播出的《寻宝》节目里有一位老人,肿瘤已经全身转移,医生告诉他只可以活一个月,回家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之后老人开始玩收藏。这个爱好之前一直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因而老人也就没有坚持去做。然而奇迹出现了,一个月、两个月、一年过去了,老人还活着,现在这位老人已经痊愈了。治愈的原因就在于他坚持了他的兴趣爱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