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代皇族中
喜欢琴棋书画的数不胜数
但爱钻研博物学的却不太多
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sù)就是一个。
· 视频 · 明朝最懂中医药的皇子
○
削藩削出个中医学家
朱橚(1361-1425),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
明成祖朱棣胞弟。
△ 现代人描绘的朱橚像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子孙名字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依次排的,朱元璋有24个儿子都是“木字辈”,比如太子朱标(建文帝朱允炆之父)、四子朱棣(明成祖)等等。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对儿子们实行分封制,老五朱橚(1360~1425)先是被封为吴王,后改封为周王,就藩于开封。
朱橚与四哥朱棣是一母所生,青年时就对医药和植物学颇有兴趣,组织学者编写了医药学著作《保生余录》和《普济方》。但他在政治上也并不是个省油的灯:1389年,朱橚因为私自离开封地到凤阳,获罪被迁往云南,两年后才被允许返回;1398年太祖驾崩,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建文帝,朱橚也和众多皇叔们一样对侄子的皇位蠢蠢欲动。没过多久,朱橚被次子朱有爋举报图谋不轨,于是又被流放云南,成了第一个被建文帝开刀的藩王。
不过跟后来几位被杀或自杀的兄弟相比,朱橚的运气还不错:不仅留得了身家性命,而且他在云南这个植物王国也如鱼得水,有种类繁多的药用、食用植物可供研究,还根据以往经验编写了一部方便实用的医书《袖珍方》,供医药水平落后的当地使用。几年后四哥朱棣夺了权,为稳固人心恢复了弟弟的爵位和封地,朱橚平安回到了开封。
△《救荒本草》
15世纪初是明代气候的平稳期,但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中原地区,总是大灾小灾不断,灾民成群。经历了一番折腾,朱橚对政治上不再有太多想法,而是把热情都投入到了植物学上。不过与年轻时一样,他对植物学的兴趣不是沉迷于观赏花木,而是为民所用:研究可以吃的灾荒植物。为此他组织编写了自己最著名的代表作——《救荒本草》。
他一生编订了四部医学宝典,分别为《救荒本草》《普济方》《袖珍方》《保生余录》。《救荒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记录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其中许多植物的用药方式,来自朱橚自己的研究成果。
○
救荒本草对后世的影响
△《救荒本草》
《救荒本草》是朱橚留给后世最伟大的著作。它一方面开创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领域,一方面体现了这位锦衣玉食的亲王体恤黎民的情怀。
《救荒本草》是一部记载野生食用植物的专著,也是我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此书一经刊行,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李时珍《本草纲目》吸收了它描述植物的科学方法及部分资料,徐光启《农政全书》更是将其全文收载,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直接引用了其中大量图文,并借鉴了朱橚躬亲实践的科学方法。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评价该书:“采摭繁富,编次详析,
自古经方,无更赅备于是者。
17世纪末,此书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本草学及植物学的发展。
享保元年( 1716),松岗恕庵从《农政全书》中抽出《救荒本草》内容,进行日名考证并加以训点后刻印出版。嗣后,其学生、植物学家小野兰山对松岗恕庵的译注本进行了补遗、正误和校点,于1799年刻印了《救荒本草》日文版第二版。
△ 《农政全书》
20世纪上半叶,英国一位旅居中国多年并取了中文姓名的药物学家伊博恩,对《救荒本草》进行研究后认为,该书所收载的植物,以它们所含有的能量和合适的维生素,对于防止不平衡食物导致的身体疾苦是非常有益的,他对书中358种植物定出了植物学名,并对其中许多种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化学分析。
作为明代早期一位胸怀壮志的藩王,朱橚在政治上虽未一帆风顺,一展宏图,却以其体察民间疾苦的仁厚情怀为后世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