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风俗百图 中国古代风俗图
王弘力:(1927.2—) 天津人,擅长连环画。祖籍山东蓬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沈阳市文史馆馆员。建国十年大庆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牧野之战》。国画作品《十六大阿罗汉》、《饮中八仙歌》等已被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友人收藏。1、燃爆竹(宋)
爆竹,又名爆仗、炮仗,自宋以后才有了鞭炮的称呼。古人将竹子、草或麻杆,捆绑在一起燃放使夜晚耀如白昼,有照明与驱邪的作用。这可能是中国燃放爆竹的雏型,距今已两千多年了。汉东方朔的《神异经.西荒经》说,深山中有山臊(后人称山魈),人接触到它,往往染寒热病。它好偷人食盐来吃虾蟹。遇见它“人尝以竹着火中爆州(形容声音)而出,臊皆惊惮。”开初的爆竹只是用火烧竹子,到唐代,爆竹的燃放发展为人们将一支长竹竿点燃,或将一串串竹节挂在长竹竿上燃爆,当时被称作“爆竿”。火药发明之后,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明代开始出现了二踢脚。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2、儿童卖痴呆(宋)
宋时吴中民俗,除夕小儿绕街呼叫:“卖汝痴!卖汝呆!”意谓将痴呆转移给别人。世传吴人多呆,故儿辈讳之,欲贾其余,益可笑。南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除夕悦民夜禁开,儿童结队提灯来。
沿街穿巷呼贱价,赚取翁媪买痴呆。
3、压岁钱(清)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因为“岁”与“祟”谐音,也有说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为了他们不再增长岁数,可以多活几年,晚辈得到压祟(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
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遍赐压岁钱。
4、教坊自乐(宋)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一年之内,难得休息(拜男人所赐!),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
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5、拜年送名片(明)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到明代仍然如此。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
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6、宫中赐银幡(宋)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南宋沿习了北宋风之风,《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
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7、饰梅花妆(唐)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 ,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其实 ,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8、馈春盘(晋)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五辛盘又称春盘,就是在立春日,用蔬菜、果饼、糖果等汇集在一个大陶盘里,亲友间相互馈赠、共同享用,取生机蓬勃、迎春纳福之意。”这一风俗一直传到唐、宋、金、元。《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
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9、鞭春牛(明)
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鞭春牛意在策励农耕, 开始只是一种迎春仪式,到后来慢慢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在清代,各州、县的地方官员,立春之日会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毕,要将彩纸扎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内所装的干果食品,随之抛洒一地,儿童争而食之。那时的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10、高跷(清)
清代高跷,俗称秧歌。较早组成的内容,系表现《水浒》男女英雄人物;分丑、俊两班;以执器来分,则左棒武松,右棒张清,渔翁阮小二,樵夫石秀,丑鼓时迁,俊鼓杨雄,丑锣顾大嫂,俊锣孙二娘,丑扇王英,俊扇扈三娘。其后加入青蛇、白蛇、许仙、丑婆、傻儿等,乃进入二十世纪之时,早已失却歌颂梁山英雄之传统矣。
丰年高跷扮秧歌,水浒英雄摹演多。
文武两班分丑俊,挥扇敲鼓打手锣。
11、放灯(唐)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放禁”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12、蚕卜(宋)
宋杨万里《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
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13、打灰堆(宋)
《录异记》云:“有商人区明(《搜神记》作欧阳明) 者,过彭泽湖,有车马出,自称青湖君,要明过家,厚礼之。问何所须 有人教明:‘但乞如愿 ’及问,以此言答。青湖君甚惜如愿,不得已许之,乃其婢也。青湖君语明曰:‘君领取至家,如要物,但就如愿,所须皆得。’自尔商人或有所求,如愿并为即得。数年遂大富。后至正旦,如愿起晚,商人以杖打之,如愿 (以头钻) 走入粪中,渐没失所。商人以杖打粪扫,唤如愿,竟不还也。今北人,正月十五 (正旦) 夜,立于粪扫边,令人执杖打粪堆云云,以答假痛,又以细绳系偶人,投粪扫中,云令如愿,意者亦为如愿故事耳。”《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初一有一个风俗,把串起来的钱绑在竹竿的末端,拿在手里围绕粪土转几圈,然后投打在粪土堆上,说令人如愿以偿。
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
但求万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泽归。
14、走百病上城头(明)
“走百病”是指在春节饱食美味佳肴后,登高望远,漫步散心,能帮助消化,祛病免疫,所以又叫作“踏太平”。 早在明代,南京就有正月十六家家户户登城头、壮脚力的习俗。朱元璋下令筑城墙,城墙作为士卒守备要地,普通老百姓不准登临,对此百姓们颇有议论。朱元璋为笼络人心,允许正月十六让百姓登上城头游玩一次,于是此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15、猜灯谜(清)
好谜者组织有谜社,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
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16、请紫姑神(清)
唐代寿阳刺史李景,纳何媚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杀何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何为厕神。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虽为一种迷信活动,实则含有对旧社会不幸妇女的深刻同情,并希望她有保护善良人们的神力。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
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
17、结羊肠(元)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18、走百病摸门钉(清)
正月十六日走百病,很多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而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
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19、送穷(唐)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穷神,永不回来。至唐仍有此俗。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
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20、春社(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
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选自:365知识网
21、迎富(宋)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
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22、踏青(周-郑国)
《诗经·郑风》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说:一对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边上去看集会,他们相互逗笑,并赠送芍药。高亨《诗经今注》说:“郑国风俗,每逢春季的一个节日(旧说是夏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在溱洧二河的边上,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来游玩。”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
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23、流觞赋诗(晋)
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所谓修禊,即指临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东晋时,王羲之曾于上巳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并作有《兰亭叙》。
修禊文会聚溪头,羽觞载酒曲水流。
酣饮赋诗联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24、踏青(北朝)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宋代在清明时踏青,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广义》说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闽粤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则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见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25、内宴冷餐(唐)
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
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26、担酒上坟(宋)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27、斗草(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28、斗百草(明)
斗百草源于周代, 一种游戏,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有“文斗”和“武斗”两种方法。”。“武斗”即采一些有“草头”的草(如车前草)或花打成结,双方互套后再拉,断者输。“文斗”,即各自把收集的各种花草拿来,一人报一种花草名,另一人接着种类拿出花草并对答花草名称(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一直“斗”直到最后见分晓。这种“文斗”,大都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谁就能报到最后成为赢家。苏东坡有一句诗:“寻芒空茂林,斗草得幽兰”。可见,玩者为了收集到更多的花草,常常要寻遍山川草野的。斗百草以后演变出专属妇女的斗花比赛。上至宫廷贵妃,下至乡野村妇都热衷参与。民间男女往往借此机会自由交往,选择心目中的情人。斗百草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如今,斗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区流传。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29、祭扫(唐)
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暮雨萧萧惆怅归。
30、走马射箭(唐)
孟浩然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
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31、折柳(唐)
“柳”与“留”谐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隋末无名氏《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为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诗。唐王之涣《送别》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韩翃《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敦煌出土唐代民间曲子抄本《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最初因相思而咏柳,后来送别时折柳以示相思。
跋山涉水轻别离,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登程常折柳,桥畔岸边皆秃枝。
32、步障(唐)
晋代即有步障,贵族富家出门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路人看见。《晋书》:“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 ;石祟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唐代贵家妇女出门,仍用步障;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多处壁画中有步障出现。但更多的不是长形固定步障;而是方形活动步障,以横梁展障,梁中间接一竖杖,由男役持之,可以随人移动。妇女下车,即用步障遮之。
国殷民富夸盛唐,豪门出行步障长。
可怜明皇幸蜀路,难遮风雨任凄凉。
33、驿站送信(元)
秦汉已有驿传制度。但至宋代才废除唐代以民为驿夫的制度,而代之以军卒传递。并实行急递铺。二十里有歇马亭,六十里有馆。《梦溪笔谈》:“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宋雍熙二年,允许私书附递。跑路送信的人称“急足”或“急脚”。如《夷坚甲志》:“陆氏晚步厅屏间,有急足拜于庭,称郑官人有书。”到元代,设有‘站’,邮递的覆盖面加大,速度也更为提高。
天涯海角难相逢,尺素传达赖远征。
驿站健卒鞭快马,山高水长亦贯通。
34、茶贩(宋)
陆羽《茶经》引晋代《广陵耆老传》云:“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茗不减。”所谓茗,即茶水;这老妪是最早的茶水小贩形象。后来虽发展有茶棚、茶馆、茶楼,而小茶贩仍然存在。范祖述《杭俗遗风》:“杭州有茶司一行,最为便当:每担一副,有锡壶两张,其杯箸、调羹、瓢托、茶盅、茶船、茶碗……无不足用。”《梦粱录》:“在五间楼前大街坐铺中瓦前,有带三朵花点茶婆婆,敲响盏,掇头儿拍板,大街游玩人们看了,无不哂笑。”桥道坊巷,“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冬闲,担架子卖茶、馓子,葱茶始过。公私营干,深夜方归故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宋人有《斗茶图》,描绘茶贩间比美茶的活动。
银针碧螺漫自夸,玉壶沏煮胜紫砂。
夏至日长行人少,担歇柳荫闲斗茶。
35、荡秋千(五代)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又为打球、秋千之戏。”《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战,以习轻戏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36、放纸鸢(明)
《朝野佥载》:“鲁般者,尝作木鸢乘之而飞。”清代诗人描写放风筝:“槐榆舒绿柳含青,阵阵东风拂面生。最是儿童行乐事,置身檐瓦放风筝。”北京称风筝为“鹞子”;缚竹笛于风筝背上,因风播响,称为“鹞鞭”。据说初春的风,由下往上刮,过清明风则不稳,故易吹落。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
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37、卖柳条(清)
《齐民要术》:“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38、浴佛节(唐)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此风迄宋明依然。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39、挂五彩线(宋)
端午节与农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古时的人们迷信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即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气最重的日子。所以,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带上五彩线,用红、黄、蓝、绿、紫五种彩线编成线绳,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由此,五彩线在古代还被称为“五彩长命缕”。《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据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就要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这样会给佩戴者带来一年好运。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40、染红指甲(宋)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41、射柳(辽)
《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直到清朝中叶,这项活动才渐渐消失。
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
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
42、饮菖蒲酒(明)
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强身。《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古代认为五月是“恶月”,《荆楚岁时记》有“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的记载。既是“恶月”,便要寻求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到了宋代,名贵药材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故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43、挂钟馗(清)
《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鬼喧扰,有大鬼捉小鬼食之。问为谁,对曰: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
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44、晒书翻经(金)
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
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45、蛛丝乞巧(唐)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就是七夕这天,女孩子们拿蜘蛛丝当彩线玩儿。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
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46、穿针比巧(宋)
周处《风土记》云:“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也)织女。”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醉翁谈录》:“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有聊胜于无聊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
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47、丢巧针(清)
《燕京岁时记》:“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或名丢巧针,这多少有些占卜算卦的意思了。
佳节女儿约诸邻,迭将水碗丢巧针。
日光照得龙梭影,绣出鸳鸯如意君。
48、供摩侯罗(宋)
唐﹑宋﹑元习俗﹐用土﹑木﹑蜡等制成的婴孩形玩具。一般在七夕时用,为送子祥物。《东京梦华录》载:“摩侯罗惟苏州者极巧,木渎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苏州虎丘有玩具市场,被称为“虎丘耍货”,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画鲜妍,制作精良。杭州西湖玩具,被称为“湖上土仪”,有泥孩儿、莺歌、花湖船等。《梦粱录》载:“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叫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
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
49、拜魁星(清)
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闽东一带,“七夕”这晚,天井里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两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羊(公羊,留须带角)祭魁星,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
佑我科举登榜首,供神猪头代三牲。
50、盂兰盆道场(元)
每年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在民间又称“鬼节”。《梦粱录》:“七月十五日,一应大小僧尼寺院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之日。其日,……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僧寺亦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盂兰”是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为梵语音译,意为“解倒悬”。通常在道场还设有孤棚,离地六尺,广有十五六平方米,各家施舍之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摆列其上,并插有“普醴阴光”、“甘露门开”等小旗。在放焰口仪式完毕,群众竞抢祭品,谓之“抢孤”。得到之小旗,被视为出海之护身符。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事实上,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古籍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鬼门正式大开的日子,应该是农历的七月初二。这一晚,全球所有城市的九个至阴大穴就会打开,所有鬼魂就可以自由出入,享受人间为他们而准备的供品,一直到七月十五凌晨十二点前。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也就是人日之后的那天才再有十四天的机会等到鬼门再开一次,让鬼魂再次游历人间。大概这两次鬼门大开,就是地府的寒暑两个假期吧。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51、放湖灯(明)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扬州画舫录》:“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52、荷叶灯(清)
把一张荷叶连柄摘下,在荷叶中心连着叶柄的地方穿一个小孔,插上一支点燃的蜡烛,也有的把短柄荷叶倒扣在头上,在叶柄末端的小孔中插上点燃的蜡烛。这样就可以用空闲的双手牵着弟弟或妹妹;或者敲锣打鼓,或者放鞭炮。中秋节的晚上,孩子们带着荷叶灯周游大街小巷,往往要玩到深夜才散。《燕京岁时记》:“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日下旧闻考》:“荷叶灯之制,自元明以来即有之,今尚沿其旧也。”
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儿竞擎荷叶灯。
成群结伴游巷陌,银花万点似火城。
53、鸡冠花供祖(清)
以鸡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风行。《东京梦华录》:“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索食。”《梦粱录》载:“南宋同,此习迄清代仍存。”《枫窗小牍》:“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另有祭祖节,在十月初一日。
供祖瓶插鸡冠花,一时风靡满京华。
只缘物稀价腾贵,移种四郊入农家。
54、新妇不跪(唐)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之风俗。最明显的形象证明,即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 (又有记为四七三窟者) 晚唐的《婚礼图》,“礼堂”用步幛遮之,新娘立右,新郎跪左;新郎旁一人司仪。宴席设在对面一大棚之内,长案陈列美食,来贺男女嘉宾分两侧而坐。据《寄园寄所寄》引《渤海国记》云:“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此为例。自唐武后尊妇人,始易令拜而不屈膝。”
并蒂莲花两相偎,红毡展地迎亲回。
新妇不拜新郎拜,感谢天公为良媒。
55、展示嫁妆(清)
北京婚礼之前,展示嫁妆。较富裕人家,雇杠房由双人抬箱笼等物,多者可十抬至数十抬,以显豪富。一般人家送嫁妆,则雇用一人扛之,因低头承扛箱瓶、镜奁等物,北京方言称为“窝脖儿”。袁枚《嫁妆词》云:“东家嫁女儿,珠翠盈千箱;道路多侧目,门阁生辉光。……西家嫁女儿,荆苕与布裙;奴婢嗤其陋,戚里嫌其贫。”
婚礼前夕显嫁妆,衣箱镜奁付杠房。
双抬单顶沿街过,羡煞蓬门绮罗香!
56、抓周啐(宋)
《东京梦华录》:“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 ’。至来岁生日,谓之‘周 ’,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筹秤、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 ’。”《梦粱录》:“生儿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啐。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炳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谓之‘拈周试啐’,其日诸亲馈送,开筵以待亲朋。”
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
原是大人情愿事,今番却令婴儿求。
57、货郎担(金)
《货郎担图》在宋人绘画中有数幅。《清明上河图》中即有两架货郎担子;金代有《乾坤一担图》,明代也有《货郎担图》。《梦粱录》中所记挑担卖物者种类甚多:“并挑担卖油,卖油苕、扫帚……瓜、茄、菜蔬等物。”属生菜类;“又有铙子、木梳……与各色麻线、鞋面、领子、脚带、粉心、合粉、胭脂等物。”属小百货类;“又有挑担抬盘架,买卖江鱼、石首……河蟹、河虾、田鸡等物。”属水产品类;以及卖熟食、花草、糖果、玩具等,都有挑贩,“并于小街后巷叫卖。”一般称货郎担,主要指卖小百货之货郎。
鼗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
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
58、磨镜(明)
古代用铜镜照面,用久则不明,需倩工磨之。如遇喜事,为使镜面光洁,也要磨之,《梦粱录》即载有:“修磨刀剪、磨镜,时时有盘街者,便可唤之。”与现今磨刀工相似。
云想衣裳花想容,宝镜绰约映春风。
难见庐山真面目,拨雾还赖老磨工。
59、子弟书(清)
清代初期,出征的八旗子弟采用俗曲、巫歌等曲调,填词演唱。传说乾隆时凯旋的阿桂部军士即用八角鼓击节,演唱这些俗曲以颂武功,又传说军士乘骑入京,以鞭击镫,边行边唱天下太平,谓为太平歌词,京城为之轰动。后以此八旗子弟军乐为基础,形成以八角鼓伴奏的说唱形式“八旗子弟书”。八角鼓为满族乐器,传说由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好木料镶嵌而成。李镛在顾琳《书词绪论》序中说:“辛亥夏(乾隆五十六年)旋都门,得闻所谓子弟书者。”《天咫偶闻》:“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轫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子弟书在文人参与下,提高其艺术含金量,创作许多曲目。清末,子弟书由盛转衰,其曲本被北方各种大鼓所采用;部分曲调亦被借鉴和吸收;有的曲牌仍保留在单弦唱腔之中。
太平歌词子弟书,开篇妙语似连珠。
单弦牌曲八角鼓,风送时调满京都。
60、酒楼唱曲(金)
耐得翁《都城纪胜》:“诸色路歧人在此作场。”路歧人指歌唱卖艺者。《武林旧事》云: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耍场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即露天卖艺,或称“打野火”。
路歧天涯沦落人,酒楼赶座唱清音。
不入勾栏打野呵,瞽女弹词说陶真。
61、盲人走街卖艺(清)
《尧山堂外纪》载:杭州瞽女唱小说评话,谓之“陶真”。旧社会盲人,一般只有两种职业:曲艺或算命。曲艺包括时调小曲、著名唱段、长篇评弹等;算命包括批八字、合婚嫁娶、细批流年等。兼业曲艺者携带三弦;专业算命者,敲小锣,锣名“报君知”;或吹横笛或打竹板。
命运乖舛苦盲人,学得数术养自身。
风吹雨淋街巷走,难免饥寒守清贫。
62、拉车卖酒(清)
用车载酒在街市卖,唐代已有之。宋代挑酒桶卖酒,见于《水浒传》中。清代烧锅造酒,多用大型容器贮存;如用高丽纸裱糊大竹篓,涂以猪血,一般为酒篓;可容酒百斤以上者,名为酒海。以车载酒海售酒,多在人数众多场所,如庙会、围场等处。承德离宫藏有清代“长白山老满洲京旗驻防热河兴隆阿”所绘之《围场风俗图》,其中即有大车载酒海售酒之情形。
蒸出佳酿入酒海,驱车赶到围场来。
曲香何惧鲸饮量,醉倒猎手卧虎台。
63、刺青(唐)
刺青是古代纹身风俗的遗迹,许多民族都曾有过。古书记载:周代的越人即披发文身。后来民间的刺青已没有上古图腾崇拜的内容。唐代民间特别流行刺青,当时称为“札青、点青、肤札、镂身。”刺的内容有各种图形,文字以及人物佛像等。唐代刺青的技术水平已很高妙。《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浪子燕青等皆刺得一身好花绣,说明宋代仍有刺青。宋后便少见。刺青唐代传入日本,迄今仍有满身刺五彩图形者。
长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竞相比雕青。
精刺五彩多奇妙,东传扶桑有遗风。
64、骑驴打球(唐)
马球藏语称波罗。在唐初传入长安后,即为皇帝和贵族们所喜好。盛行情况可见《封氏闻见记》。尤其到唐玄宗时,打马球风气大盛。波罗球大如拳头,用坚韧木料制成,内部挖空,外面涂色或装饰。故又称“朱球、画球、彩球、七宝球”等。球杖长数尺,击球一端呈弯月形。球场宽阔平坦,两端各有球门,两队球手骑马入场,打入球门为胜得一筹,将筹插在球门上。当时也有在大街上打球者,也有骑驴打球者。后来也有步行打球者,如王建《宫词》:“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近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吐番马球号波罗,传入大唐靡中国。
民间亦好击鞠乐,无奈马少骑驴多。
65、相扑(唐)
我国古代角觝最早进入宫廷,《礼记·月令》:“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在秦汉时的角觝不作为体育项目,而归于百戏一类。唐《因话录》记载,当时相扑久已有之。巴黎藏敦煌唐代写经上画有两个赤身着犊鼻裤者相扑的形象,可为形象佐证。宋代《东京梦华录》及《梦粱录》载:宋代宫廷御用之相扑手,乃御前卫队左右军士,名为“内等子”。市井职业相扑手,则皆有名号。胜者受赏物品有:旗帐、银杯、彩缎、锦袄、官会(钞票)、马匹等;“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亦有以相扑设擂,如《水浒传》中所描写者。故我国职业相扑,要早于日本(十六世纪日本出现职业相扑)。北宋还有“小儿相扑、乔相扑”。更有早于全世界者,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临安有著名的女相扑手,《梦粱录》记载了她们的名字: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相扑始于日本之说,并不正确。因为角力、相扑之类,欧亚许多民族都有,例如蒙古、伊朗、土耳其等,只是规矩有所差异而已。
孟贲古冶两相搏,强者角抵在必得。
今番对阵显身手,他日三军勇报国。
66、蹴鞠(宋)
我国古代称踢球为“蹴鞠”,《战国策·齐策》中说临淄富实,“民间无不吹竽鼓瑟、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汉书·霍去病传》注:“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而戏也。”《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以左右朋,以角胜负。”据《蹴鞠图谱》载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踢称打鞠;二人对踢称白打;三人以上称场户。宋代更重无球门踢球,钱选绘《宋太祖蹴鞠图》,《水浒传》中描写宋徽宗赵佶好踢球可证。当时有许多球社,称“齐云社”、“圆社”;称踢球者为“圆情的”。《蹴鞠谱》中还介绍十种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有人或争足球源于中国,正如火药、造纸印刷,如今言之,底气已不甚足矣。
一脚踢出天边月,两肩擎起海中星。
何叹国足英雄少,当知高手在圆情。
67、捶丸(宋)
《朴通事谚解》中有关于元代大都民俗中“捶丸”的记载:“用有柄木勺接球,相连不绝,方言谓之球棒。球用木为之,或用玛瑙,大如鸡卵。”(也有皮球的记载) 其场地“掘地如碗,名窝儿。或隔殿阁而作窝,或于阶上作窝,或于平地作窝。人打球儿,先掘一窝儿,后将球儿打入窝内。”盛球棒的器具,称为“提揽”,筐上有圆圈,用手提携。在宋代绘画有小儿《蕉阴捶丸图》;成人亦有捶丸活动,《续夷坚志》:【京娘墓】:“他日寒食,元老为友招,击丸于园西隙地。”最早系用小木棒击球。可能至元代有所改变。按捶丸的形制,就是高尔夫球之祖源。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没有高尔夫球起源记载,只说最早1457年 (明代)苏格兰禁止高尔夫球。
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
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
68、妇女踢球(明)
汉代即有女子踢球运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女子踢球形象。《文献通考》:“宋,女弟子队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明代画家杜堇绘有“仕女蹴鞠图”,画中三位妇女在踢一白色大球。清代年画中仍有戴花帽缠足妇女踢五彩球之形象。
阳春三月小桃开,笑语飞过百花台。
五彩毛团翻上下,原是双娇踢球来。
69、六博(汉)
六博在汉代流行。出土汉俑即有二人对坐六博者。鲍宏《博经》:“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后行棋。棋到水处则食鱼,食一鱼得二筹。更多具体玩法,已失传。
六白六黑十二棋,双方相争博一局。
只缘获筹心欢悦,废寝忘食仍嗜迷。
70、双陆(唐)
双陆是古代一种棋类游戏,有固定长方形盘,上画左右各有六路,双方分黑白各十五个马子,状如保龄球的小木棒。马子按规定在盘边摆放,双方轮流掷骰子,按点多少移动马子。白马子自右向左,黑马子自左向右。马子先出尽者为胜。晚唐反映宫人生活的绘画中有打双陆的形象。
桐阴对坐品香茗,一局双陆赤与青。
掷骰滴答如铜漏,深宫又闻小尨声。
71、斗鸡(晋)
斗鸡在战国时期已很盛行。《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免病居家……相随行斗鸡走狗。”寒食斗鸡在魏晋时尤盛。应瑒著有《斗鸡诗》。斗鸡之风,至唐代仍很盛。
斗鸡芥翼争英雄,双距利刃逞威风。
羽毛飞扬分胜负,终在纨绔欢乐中。
72、猴戏(明)
汉代画像石中百戏图里有猴戏形象,可知我国驯猴作戏的历史甚早。迄明清时,玩猴者多为谋生之计流浪江湖。玩猴艺人多为一副扁担,挑两个箱子;或牵羊,带助手扛一长十字竹竿。在选好场地后,敲锣引人驻足。一般令猴翻筋斗、担水、走索;或爬高竿;或开箱戴面具,穿戏衣走场。《燕京岁时记》:“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
黄毛红臀小胡狲,翻斗爬竿踏车轮。
顶盔挥旗羊做马,妆扮美女笑煞人。
73、斗蟋蟀(清)
《燕京岁时记》:“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上等蟋蟀,均系主人不惜重金购得,名虫必用青白色泥罐贮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每一罐内须置一小扇面形过笼,作为雌雄蟋蟀交尾的“洞房”。清代北京俟冬至这天以虫会友,进行传统的“封盆”格斗。早年间斗蟋蟀规定:以二十四罐为一棹,斗之前,要先比较蟋蟀的个头大小,同一等级的即大小相当的才放入一盆决斗。两条体重相等的雄性蟋蟀一旦移进斗盆,彼此寻觅“情敌”,相遇后即互相厮杀,战胜的蟋蟀,皆冠以“将军”称号。输赢亦有赌注,一般为数斤月饼或水果,主要在求一乐。
底事清闲爱小虫,重价得来藏玉城。
交恶皆因争异性,不惜搏斗逞英雄。
74、屠狗狩猎(辽)
《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立秋日,汉人也有簪叶之风,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
选屠白狗埋帐沟,牵鹰出猎起鸣驺。
忽见御帽簪红叶,方知今日是立秋。
75、拜新月(唐)
唐代妇女拜新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也有,被称作是一种幽美有趣、极富诗意的风俗,曾盛行于唐朝,并影响到后世。拜新月多是年轻妇女的事,以祈求青春常驻。盛唐李端著有五言绝句《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
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76、秋社(宋)
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代收获已毕),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社肉》诗云:“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醉归怀馀肉,沾遗遍诸孙。”描写了秋社的热闹场面和老人的心情。宋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后世,秋社渐微,其内容多与中元节(七月十五)合并。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
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77、钱塘弄潮(宋)
《梦粱录》:“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自后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有《看弄潮诗》云:“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可见市民对弄潮儿像接待英雄一样欢迎他们。因为它的危险性,清代就明令禁止了。
八月钱塘江口开,万人鼓噪岸边排。
弄潮健儿显身手,风头浪尖逞矫材。
78、供兔儿爷(清)
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在明代已然盛行。清代更供兔神,《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兔儿神或兔儿爷,用泥制成,身披袍甲,头戴战盔,背插小旗,手执长棒,五彩涂画,装以金银,吸引儿童喜爱。
玉轮清光照庭阶,剪纸圆满桌上贴。
瓜果月饼为供品,烧香罗拜兔儿爷。
79、走月亮(清)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
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80、饮菊花酒(晋)
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载:“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 ,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还记载酿造菊花酒的方法。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81、登乐游原(唐)
据《续齐谐记》载,东汉桓景跟费长房学道术。一日,费告知桓:九月九日有大灾,可速回家,让全家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即能免灾。从此形成一种风俗。茱萸是茴香科植物,据说戴其茎、花有避疫的功效。李白、杜牧、王维等均有诗作。
乐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乐如何。
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莫蹉跎。
82、弄剑与踏杯舞(汉)
四川出土汉画像砖中百戏部分有“跳丸”或称“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双手上举,空中有五个圆球,加其手中一球当为六球。汉代壁画百戏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着衣,似为妇女。沂南汉墓石刻百戏中一赤上身男子,所弄为四把短剑。又南阳画像石中有长袖舞女在五个杯上舞蹈之状;荥阳出土汉代陶楼所绘人物中,亦有长袖舞女在五个覆杯上舞蹈的形象。这些可视形象证实:我国的杂技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相当高超的水平。
壮夫弄剑不弄丸,上下青光慑人寒。
长袖应随笙鼓乐,跳踏圆杯舞君前。
83、西域歌舞(唐)
隋唐时期,西域文化包括宗教(如景教、祆教)、服饰 (如胡服翻领窄袖)、饮食 (如胡饼、烧饼)、绘画、歌舞、音乐及乐器等一起传入长安。音乐主要有龟兹乐、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等。乐器舞蹈也随之而流行。著名的“胡腾舞”出自石国;又有“胡旋舞”,出自康国;出土唐三彩中有穿舞服的舞伎俑,唐墓壁画中也有舞女张臂作舞形象。
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
吹奏何必琼林宴,市间到处闻管弦。
84、瓦子内说书(宋)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且小说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发踪参之事,有谭谈子……等;谈论古今,如水之流。谈经者,谓演说佛书。又有说诨经者,……讲史书者,谓讲说《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所谓“四家数”即对曲艺说话的分类:小说、讲史、谈经、诨话。银字儿指演出前先吹银字管乐而得名。烟粉指烟花、爱情故事;灵怪指神鬼故事;说诨经指滑稽说唱。
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85、傀儡戏(宋)
《东京梦华录》中已载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梦粱录》:“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如悬线傀儡者,起于陈平六奇解围故事也,今有金线卢大夫、陈中喜等,弄得如真无二,兼之走线者尤佳。更有杖头傀儡,最是刘小仆射家数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赛宝哥、王吉、金时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戏,往来出入之势,规模舞走,鱼龙变化夺真,功艺如神。”
村头齐观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回。
载歌载舞赖提举;博得欢笑落夕晖。
86、太平鼓(清)
太平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族很早即有,宋代称打断,明代称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打成环中套环之形。一是源于满族萨满祭祖跳神时用之单鼓、呈椭圆形,蒙以马、驴或羊皮。
太平年间太平鼓,边打边唱边起舞。
宛转九腔十八调,祭祖敬神求多福。
87、索罗杆(清)
满族人家中皆立“索罗杆”,又称“神杆、得胜杆、祖宗杆、妈妈杆”等。立杆的位置一般在正房前庭院中的东南侧,下为高一二尺的石座,杆长一丈左右,下粗上细,顶端尖锐。接近杆顶之处,套一锡斗。传说当年敌人追捕努尔哈赤时,他跑到一棵枯树下躲藏,一群乌鸦落在枯树上,追兵以为树下不会藏人,努尔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后来他便命满族人家家立杆,在杆顶放肉和粮食酬谢乌鸦。据考“立杆祭天”是辽金时期女真人中早已存在的传统习俗,在清建国后,才附会种种传说。
昔日乌鸦救汗王,索罗杆顶供斗粮。
如今丹阶少人迹,坤宁宫前月昏黄。
88、打陀罗(清)
陀罗,又作陀螺,最早出现于宋朝(当时称为“千千”),是嫔妃宫女用来打发深宫内无聊时光的贵族游戏。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打陀罗》:“清明佳节柳条拖,放学儿郎手折多。早送爷娘上坟去,好寻闲处打陀罗。”此指在平地打陀罗。据《通俗编》记载:当时陀螺是木制的,实心而无柄,用绳子绕好了,一抛一抽,陀螺便在地上无声地旋转。当它缓慢下来时,再用绳子鞭它,便可转个不停。这种玩法传了两三百年,一直流传至今。北方正月,天气正寒,儿童多在冰上打陀罗,俗称“冰嘎”、“冰猴”。
冰上乐兮鞭陀罗,随风旋转呼如何。
貂帽锦靴小阿哥,明年跃马金盘陀。
89、冬舂(宋)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这天取水舂米,迈入仓中,故称。因已时腊月,水称作“腊水”,取水舂米,舂的是“隔年粮”,含有补救农业丰收,年年吃隔年粮的意思。 南宋范成大著有《冬舂行》。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
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90、馈岁(宋)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
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91、卖春联(清)
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称并真正成为“春联”。清代《燕京岁时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腊月间,私塾先生写春联卖,乃是常见的事。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春联》中说:“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幅幅卖斯文。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连上学儿童也来卖春联了。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
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92、喝豆粥(清)
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东京梦华录》中说:“十二月初八日,请寺僧送七宝五味于门徒饮,谓之腊八粥。”《扬州风土小记》载:“腊月八日前,寺院和尚聚数十黄衣,沿门托钵而乞米,名曰‘乞腊八米’”。清代的腊八粥制作更为精美,如《燕京岁时记》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天津民俗,腊月初八日,作佛会,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间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声,曰结缘豆,粥熟,则施腊八粥于行人。
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
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声声结善缘。
93、祭灶(宋)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94、吃灶糖(清)
在祭灶时,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饴糖,或称胶牙饧,或称灶糖,又称关东糖。入腊之后,街市便有卖用麦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芦、糖元宝、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厉鹗有《胶牙饧》诗。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
95、跳灶王(清)
《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保佑来年赐福。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
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96、烧火盆(宋)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南宋范成大《烧火盆》诗云:“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大家薪乾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磔格。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热。”古代的烧火盆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
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97、照田(宋)
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旨在祈求来年田之稻谷和蚕之茧丝丰收。南宋范成大《照田蚕行》云:“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馀难同。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
腊月廿五天正寒,长竿燃炬照南田。
侬家今夜火最旺,定知来年多稻蚕。
98、驱傩(唐)
“驱傩”是古代岁暮或立春日迎神赛会,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腊月举行。唐王建在《宫词》里描写了仪式的场面;孟郊在《弦歌行》里也描写了傩的形状和人们驱傩的欢乐情绪。
驱傩吹笛又击鼓,瘦鬼涂面赤双足。
桃弧射矢茅鞭打,鼠窜引得众欢呼。
99、镜听(唐)
占卜法之一。《月令萃编》载:“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在古代的春节,万家团聚之时,有的家庭丈夫远行未归,于是居家的妻子便在除夕或元旦,采用“镜听”的方式,来预测在外的亲人是否平安及何时归来。又《琅环记》载:“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神灶,勿令人见,双手捧镜,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吉凶。”唐王建著有《镜听词》。
夫君远宦盼回程,跪拜灶前点香灯。
怀中抱镜藏门候,闻人初言细品评。
100、贴门神(明)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西游记》中便有唐王作恶梦,要秦琼、尉迟恭守宫门的故事。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明代《万历嘉兴府志》:“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
更多阅读
《名品兰花百图》及《兰花品种名称大全》 兰花品种名称及图片
名品兰花百图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border=0>百张铭品兰花图片汇集铭品名称:貂蝉铭品类型:春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貂蝉.jpg铭品名称:东湖春光铭品类型:春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东湖春光.jpg
黄花梨家具百图观赏 黄花梨木家具价格
书楼寻踪馆编辑整理。黄花梨家具百图观赏。明末清初的海南黄花梨屏风
中国古代春节传统风俗百趣图(26/50) 世界各地有趣的风俗
中国春节传统风俗大部分沿袭了数百至上千年。尽管历史变迁、地域差异,但是,这些风俗在主要内容及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值此2015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柔情辑录中国古代春节传统风俗百趣图,图文并茂,趣味万千,为你增添对春节传统风俗知识了解
中国古代春节传统风俗百趣图(51/75) 英国的有趣风俗文化
中国春节传统风俗大部分沿袭了数百至上千年。尽管历史变迁、地域差异,但是,这些风俗在主要内容及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值此2015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柔情辑录中国古代春节传统风俗百趣图,图文并茂,趣味万千,为你增添对春节传统风俗知识了解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 中国古代风俗怎么拜年
明拜年送名片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是怎么拜年的,欢迎大家阅读。中国古代风俗怎么拜年?明拜年送名片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