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集系列纪录片《中国远征军》拍摄札记
作者:罗莱 色影无忌
前言
这是一个长篇札记,于去年7月左右就已完稿,犹豫很长时间在想到底是否把它贴出来,贴了会不会有人看,因为这不单单是一个摄影专题而已,其中许多照片及文字内容都是首次公开。在什么网站上贴,贴给谁看是我最大的障碍,思量再三,还是先试发到我最爱的无忌上来看看大家的反响,如果没人感兴趣就打住,可以的话再接着上,由于工作较忙,每天抽时间上一些吧。有朋友走过这条线的也欢迎上来发贴探讨,我只有一个心愿,让我们永远不要遗忘不该被遗忘的那些真正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把真正的历史还与人民。使用的器材为 contax RX,25mm 2.8,85mm 1.4
序
2005年4月底到6月初,受凤凰卫视中文台之邀,我有幸参与了由该台为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的拍摄,这次拍摄历时40余天,行程上万里,上至高黎贡山,下至怒江峡谷,忍受着缅甸高达44度的酷暑和蚊虫叮咬,经过我的手拍摄了磁带140余盒。深入到当年中国远征军征战过的中缅遗址多处,采访了20余位战争亲历者和研究专家,经历过种种盘查和风险,也遇到了多位爱国华侨的热情相助。5月1日,正当人们在享受着长假带来的快乐,我们完成了昆明部分的采访拍摄,着手探访中国远征军当年集结和反攻作战过的保山、腾冲、松山、腊勐、龙陵、畹町一带。5月21日,在完成了国内的拍摄后,我们摄制组一行四人也正如当年远征军一般走出国门,开始了缅甸之行,直到28日回到国内。以下这些图片是在电视采访之余拍摄的,其中缅甸部分图片的拍摄尤为不易,特别是车站、桥梁、机场等重要交通设施。随想记录也难免会有疏漏错误之处,还请读者包涵。我只有一个心愿,让更多的人知道60年前发生在滇西和缅北的一切,永远记住那场战争,记住那些为国牺牲的英烈们,只有记住过去,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千千万万的远征军英雄们为了拯救祖国而战的历史,不能再任它泯灭。ww.unicornbbs.cn
“为完成征服中国,要进行彻底作战和完全封锁中国”这是日本人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上写的一句话。切断当时中国西南陆地上唯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从而由后方夹击中国,瓦解中国人的抗战意志,进而可以打到重庆,彻底灭亡中国。这就是当时日军进攻缅甸的直接原由和主导意志。由此,在1941年底,蒋介石国民政府用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建中国远征军,42年初,10万将士走出国门,抗击日寇,由于英军坐失良机加上我军指挥失当,到5月5日,缅甸仰光、同古、腊戌、曼德勒、密支那和我国畹町、芒市、龙陵、腾冲、惠通桥相继失守,远征军第五军第200机械化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壮志未酬身先死,身负重伤,牺牲在了归国的路上,66军孙立人师跟随史迪威将军沿海岸线退到印度境内,第五军残余部队跟随军长杜隶明败走野人山,沿途病饿而亡数千人。另一部穿越高黎贡山,渡过怒江回到国内。第6军退回到西双版纳一带。至此,滇西大片国土沦陷,敌、我据守怒江两岸,第一次远征宣告失败。之后,经十四航空队(也称驼峰航线)用飞机空运约5万人至印度兰姆伽,与原退入部队汇合整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由孙立人及廖耀湘分任军长,经过约一年多的美式训练,1943年10月开始,从印度利多向缅甸密支那边修路边进攻。44年5月在国内重组完毕,由卫立煌任总司令的中国远征军共20个师,5月11日凌晨开始,十万大军同时强渡怒江,由多个方向向日军发起攻击,斩寇高黎贡,浴血腾冲城,爆破松山子高地,多师合围几进几出龙陵,把日寇赶出畹町边境,直至1945年1月27日胜利会师缅甸芒友,宣告了第二次远征的彻底胜利。滇西抗战是整个中国抗日战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抗战胜利后,由于日本人以失败的结局而告终,中国又经历了政权的更叠,发生在云南的这样一段重大历史事件就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www.unicornbbs.cn
这是google上抓下来的地图。
一、追随将军的脚步
2005年5月2日,我们摄制组陪同戴安澜将军之子戴复东、戴澄东来到了保山板桥镇,访问远征军第五军200师师部指挥部原址,开始了我们滇西、缅甸采访之旅。为了能够采访到这两位老人,剧组为此费了很大周折,两位老先生先乘飞机从上海和南京两地分别飞到昆明后又赶赴保山,然后再乘车前往腾冲拜碣国殇墓园。特别是戴复东先生已经74岁高龄,腿部还有伤,不辞劳苦奔波凭吊父亲走过的足迹,每到一地都让老人追忆着逝去的往事…(图一)1942年,12岁的戴复东跟随父亲戴安澜来到了远征军驻守之地-----保山板桥镇金鸡村,每天清晨都跟随着父亲和士兵们一道去出早操,他们走在从住地到师部的田埂上,卫兵走在前面,他走中间,父亲走在后面。直到长大后,他才明白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父亲对他的深爱之情。他还曾听戴安澜说过一个奇事:1939年,戴安澜率部参加昆仑关大战后,一天夜里突然梦见一位已阵亡的团长混身是血的来找他,对他说:戴师长,我已为国捐躯,死不足惜,可我家中亲人还没见到一点点抚恤金,生活无着,请师长体恤啊!说完就走了。第二天,他到师部一过问这件事,果然阵亡将士人人都已发放了烈士抚恤金,恰恰这位团长的被发漏了。戴安澜将军马上通知部下对这位团长的家人好好抚恤,并从此引以为戒。200师出征缅甸之前,戴安澜回到昆明,稍事安顿好家人就出发了,离开昆明的时候,全家人送他到巷口,临上车前他回过身来和大家微笑着挥了挥手,这一个最后的画面深深的铭刻在戴复东的心底,一晃眼就过去了六十多年。戴师长临出发前,让跟随他多年的司机留下来,对他说,我们去打仗,你去了也没用武之地,留下来帮我照顾好家人吧!于是这位司机就留了下来,两个多月后的一天,他做了个梦,第二天清晨,他早早起来把许久未动的车擦得锃亮,穿戴得整整齐齐,戴家人问他为什么,他心情沉重的说:师长回来了。下午我要去接他。果然到了下午戴安澜将军在缅北牺牲的消息就传来,正在双杆上面玩耍的复东听到有人跑来对他说:复东!快回家!你爹牺牲了!!他当时就从双杆上面跌了下来。当我们听老人讲到这里,都止不住的泪水滚滚而下……www.unicornbbs.cn
阳光灿烂的下午,将军之后来到了当年200师下属一个团的团部所在地(图一)
二、战火下的腾冲
保山在大理偏西南,自古即为滇西重镇,从地图上可看出,它是一个四面环山的谷地,前面就是怒江天堑,所以,当年远征军出征之前,将十多万大军囤于此地也就正常不过了。www.unicornbbs.cn
5月3日,一早从保山离开向腾冲而去,路上在蒲漂稍做停留,这里过去就是怒江,对面云雾笼罩下横锁在眼前的就是著名的滇西天堑----高黎贡山。路上边拍边走,在这里真正可以感受到云南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在怒江边,海拔低至700多米,气温达30多度,随着公路在高黎贡山的不断延伸,气温不断下降直至让人感到阵阵寒意。下午3点多,我们到达了滇西重镇腾冲。(在滇缅公路上远眺惠通桥、怒江和松山主峰,当年南进的日本人就被挡于这条江边,对峙两年后终于被我远征军赶出国门。)www.unicornbbs.cn
在滇缅公路眺望松山主峰。这里是中国抗战最后的生命补给线。
5月4日,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今天准备和戴复东、戴澄东两位先生一道去拜碣腾冲最著名的国殇墓园,(图二)这里原是为在1944年收复腾冲城而牺牲的远征军第54军198师叶佩高部所建的烈士陵园,一共安葬有3000多名忠烈的骨灰。60年代末被毁,80年代后期按原貌重新修复。据曾担任文管所所长的李正先生介绍,当年唯一只有一块墓碑被一颗长在它前面的树和杂草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因而得以幸免,(图三)后来的重建就是按着这块碑来做的。滇西抗战大反攻时期,为国牺牲的远征军将士总共达40000多人,在腾冲、龙陵等地都建有多个各支部队的烈士墓园,六十多年来基本都被毁坏而荡然无存了,现在也就唯有国殇墓园还恢复到当年的样子,因此,这里也就成了唯一的一个中国远征军纪念地供后人凭悼。www.unicornbbs.cn
腾冲国殇墓园198师纪念碑(图二)
树干后是唯一一块幸存下来的墓碑。其余是仿照它而重修的。www.unicornbbs.cn
5月5日,腾冲,文星社区,文财小区,(原李家巷),李定国家。李家原为地主,1944年8月初,中国远征军大反攻时最后一批残余日军逃到这里和远征军进行了残酷巷战,敌我双方死伤无数,单在他家就有日军尸体30多具,李定国全家逃难回来,当时天气炎热,尸体都已经腐烂发臭,他们不得不在上面搭上木板、鼻子中塞上艾蒿叶才进得去,整整清理了三天才打扫出来。据李定国讲,当年被远征军用火焰喷射器烧焦的土地到现在都不会长出草来,幸存至今的老屋梁柱上留下弹痕无数。据腾冲抗战史专家李正介绍,2002年,在拆除他家原来的菜园子中的一堵老墙时,赫然在一个废土堆内发现一具已成骷髅的日军尸体保持着跪姿射击的姿势,腰部挂着军刀,双手握持三八式步枪。现该枪存放于腾冲国殇墓园。www.unicornbbs.cn
李定国在挖弹头给我们看。他家因为是地主,解放后就被全家下放到一个边远的地方当了农场工人去垦荒,直到他终老退休还乡,由于非常贫困,所以家里这所老宅从未翻修,战争的遗迹得以完整保留。
李家柱子上的弹痕,弹头依然深深嵌在里面。当年巷战时,全腾冲城没有一户人家的房子完好。60多年过去了,这样的房子依然保留下来的也只有李家了。www.unicornbbs.cn
在李家老宅中随手都能翻到的炮弹头,当年战斗的激烈可想而知。
腾冲国殇墓园,戴复东和戴澄东先生在纪念碑前,碑上留有将介石题民国元老李根源书“民族英雄”
5月6日我们来到了蒋绍福先生家,老人曾接受过多次采访,思维敏捷,身体也还很硬朗。当年他参军加入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第五十三师成为警卫营的一名战士,贵州人,今年已经93岁。在攻克腾冲文庙的战斗中,日军进行了亡命抵抗,他们将铸于明朝正统年间的侯进钟置于文庙内,并在上面钻孔用做机枪堡垒对我军进行攻击,远征军伤亡十分惨重,连师部警卫营都拉上去战斗, 40多名战士攻进去,蒋绍福的腿部被弹片划伤。战斗结束时只剩下三人,他是其中之一。腾冲收复后,他就留在当地疗伤并成了家。侯进钟现存于腾冲博物馆内。在文庙启圣宫,这里当年曾是日军在腾冲城内的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后来远征军和日军激战之地,启圣宫的石制基座上的弹痕至今仍历历在目。据蒋绍福老人介绍,当年在攻克此地时,日本人步步为营,就连文庙正院中都布满了壕沟,远征军将士将每院房子围墙用刺刀撬开后,打通了各院墙,在付出沉重的伤亡代价后,才将这些院落逐个占领。彼时,腾冲城内,没有一所完整的房子,每家每院的围墙都联通得像迷宫一样。
蒋绍福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的吃一碗豆粉加油条。
日军用做堡垒的明代大钟,上面落满了远征军进攻时留下的弹痕,据说最后躲在里面的这名日军是被手榴弹爆炸震出的钟声的巨响给震死的。我一直没搞懂在当时的条件下,狡猾的日军是怎么在钟上打的这个孔。
腾冲文庙启圣宫战斗遗迹,在某女退休干部的“关心”下,这里现在被做为退休干部的老年活动中心。
文庙启圣宫石阶上的弹痕。这里曾是占领腾冲的日军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大反攻时最后收复之地,战况极为惨烈。残存的日军在地下挖了坑道,当战斗结束后两天,一名远征军团长在警卫保护下进入敌地下作战室检查时,还有一名藏匿其中的日军拉响了一枚手榴弹与这位团长同归于尽。www.unicornbbs.cn
腾冲城西北角的极乐寺,当地人称为旮旯寺,寺内住有两位出家人。据这位93岁的僧人讲,1942年日军攻陷腾冲城,一名年轻的道姑躲到了寺中佛像背后被汉奸出卖,受尽了日军的蹂躏最后被枪杀。当时她们都吓得躲到了城外,家中有年轻妇女的,人人都用锅烟、泥巴甚至粪便涂抹到脸上来掩护自己。后来腾冲光复,她们回到了残破的寺中,满地都是日军的尸体,甚至几个月后在一些隐避之处都还不断有发现。
这是两位当年响应抗日号召从新加坡和印尼回国参加运输队的南洋机工,当是约有3000多名华侨机工回国参战,两年中牺牲了1500多人,现在只有约16人尚在人世。www.unicornbbs.cn
pwg先生和他的妻子。田岛寿祠为占领腾冲日军中的一名文职官员,在1942到43年间,他和一位腾冲妇女产生恋情,怀上了pwg,1944年田岛奉命调出,留下了pwg的母亲,在远征军反攻腾冲的1944年农历8月15日,在战火硝烟的坑道中,pwg呱呱诞生,一位姓白(白炳煌)的翻译官用军用刺刀帮他割断了脐带。、第二天,他们三人一起被远征军俘虏,在押解他们去保山的路途中,pwg被送给了上营村一个姓p的人家做继子,幼时受到继母的虐待,被周围的人看不起,叫他“小日本”受尽了歧视。他的母亲后来改嫁了一名军人后随军到了****生产建设兵团,和他从此失去了联系再也有见过面。pwg没读几年书就辍学了。姨母对他非常好,把自己的女儿也就是pwg的表妹嫁给了他。七十年代初,他到中缅边境去会亲戚时,别人托他带一手提包红糖回腾冲送朋友,因为怕红糖受潮,下面垫了一本《红旗》杂志,被检查出来后判为现行反革命关入监狱二十年,服刑十三年后被无罪释放,pwg的母亲在****生了个女儿,后来女婿来云南出差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他,留了电话,等pwg打电话过去时,对方告诉他:他的母亲刚刚去世… 经历一生的坎坷,现在pwg老人非常的恬淡,心胸开朗,他说当年要是想不开的话,死都死了几回了。现在两位老人在一条背静的老街上靠开早点铺为生。虽然没能读几年的书,但是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为此还开了个小小的借书店,他打趣的说,每天来借书的人并不多,也不可能靠借书来维持生活,开借书店主要目的还是自己可以天天有书看。(为尊重老人,特隐去名字。)www.unicornbbs.cn
英国驻腾冲总领馆,原建筑为平顶,坚固异常,远征军为攻克据守其间的日军,在此牺牲了数百人。解放后被划归县粮食局,加上了中式的顶盖,成了一个大粮仓。p先生就是诞生于此。除了地形有利以外,日军还有生化武器优势,据第2历史档案管珍藏的国民革命军战史记载,44反击战里,仅腾冲一战,光是倒在日军毒气和细菌武器下的英烈不下8000余人,老百姓更是伤亡无数。最后的胜利主要是B29的出击把一面城墙炸掉大半,然后大规模使用燃烧弹和火焰喷射器才解决了异常惨烈的巷战问题,但即使这样,中日军队双方损失比例仍然高于6比1。
英国驻腾冲领事馆内部,全部用青石砌成,美国空军飞虎队连续轰炸数日而未克,仅顶部有所塌陷,日军在内部建有地下工事。www.unicornbbs.cn
5月7日,卢彩文先生 今年80岁 是腾冲黄埔同学会会长 1942年腾冲沦陷,卢彩文身为腾冲人,决心投笔从戎,为国牺牲,赶走倭寇。他在当时设立于大理三塔崇圣寺内的黄埔军校第十九期干训班学习一年多后被分配到第十一集团军宋浠廉部 总部下属第二科(情报科)任腾东第一组中尉情报员,当时他只有17岁。秘密渡过怒江,多次潜入腾冲城内获取日军情报。一天夜里,他在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中,独自走在一条窄窄的田埂上,突然看到对面大概二十米远处有东西在夜色中一闪,他本能地在心中叫了声不好,这是日本人的钢盔在月光下的反光,卢彩文向侧面扑倒在田中并迅速逃走,此时就听见一阵枪声冲着他刚才走过的地方打来,他幸免于难。他的一个战友在另一次获取日军情报的任务中被敌人抓住,残暴至极的日本人在火上架了口锅,将这名情报员的双脚活活煮烂使他疼痛至死,老人讲到这些,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忍不住提笔急书:勿忘国耻,自强不息。解放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现任腾冲黄埔同学会会长。闲来写字画画,算是远征军老兵中生活过得还不错的一位。
提起当年那场战争,卢先生满脸的悲愤。
图片及文字版权归本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一 中国抗日远征军(转载)史风 发表在 图说历史 华声论坛 http://bbs.hnol.net
1938年春,我国开始修筑滇缅公路,于是年12月间初步通车,以后陆续加以修改,成为支援中国抗战的一个重要的交通动脉。1939年冬日军在广西钦州、防城登陆,侵占南宁,截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1940年9月间又侵 入越南。至此,我滇越路国际交通线已被截断,所可依靠的仅有滇缅路,这是当时中国获得国际援助的唯一通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实施南进战略,投入4个师团分三路进攻缅甸,企图切断滇缅路,阻断英、美对华军事援助,由缅甸入侵云南。当时,英军在欧洲战场连接失利,驻亚洲军事力量薄弱,无力阻挡日军进攻。1941年12月中英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议》,根据协议中方以第5、6、66军共十万余人组成远征军,由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和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于1942年2月先后入缅作战。
1942年3月下旬,中国远征军与进犯东瓜的日军爆发激烈战斗。中国远征军用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日军坦克反复拼杀,战况十分惨烈,双方伤亡惨重,日军承认此役为南线日军作战初次受挫。4月中旬,日军侵占安羌,7000名英军及数百名记者被日军合围,中国远征军66军奉命驰援,经两昼夜激战,突破日军防线,将英军及记者全部救出。事后英军向新38师师长孙立人等在内的多位军官颁发了奖章。
远征军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第38师师长孙立人,他不仅是第一个获得英国帝国司令勋章的外籍将领,同时也以其杀掉所有在中国战区作战过的日军俘虏的命令而脍炙人口。孙立人后任远征军新1军军长。
4月底,由于英军溃退,日军迂回至中国远征军后方,切断远征军后路。被隔断在缅境的远征军各部腹背受敌,被迫实施突围作战。中国远征军克服巨大困难,连续作战,分四路突破日军堵截撤退。其中孙立人的新38师撤至印度。其余部队穿越缅甸的崇山峻岭撤回国内。期间包括第200师师长戴安谰在内的14,000多官兵死于撤退途中。1942年8月,第一期入缅作战以失利结束,中国远征军以10万之众出国,生还者仅4万。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利固然与当时国军的战力不如日军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中、美、英三国配合不力,美、英之间争夺指挥权,英军抵抗意识的丧失以及史迪威指挥能力的问题。
1942年底,退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北部改编为驻印军,接受美军训练与大批美式装备,兵员素质和士气有很大提高,至1943年,兵力已达2个军,完成了反攻缅甸的军事准备。为再次入缅作战,1943年卫立煌奉命在云南境内重组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以第11、20两个集团军16万人组成第二期远征军。拟由印度东北部和滇西两个方向对进,在英美陆空军协助下,重新打通滇缅路。
中国第二期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
1943年9月,驻印远征军由印度北部出发,向缅北孟洪推进。士气高昂的中国军队,克服沿途日军抵抗,连战连捷。8月,经激战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12月,再克八莫。云南方面的中国远征军由滇西进击,强渡怒江,翻越高黎贡山,攻克日军设防坚固的滕冲、龙陵,于1944年8月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新一军与第11集团军在缅甸芒友会师,打通中印公路。至3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新六军一部于3月30日与英军在叫脉会师,战争胜利结束。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附:二 中日战车部队在缅甸的恶战
在抗日战争的八年血战之中,日军战车曾经给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带来极大威胁,在台儿庄,西北军三十一师的弟兄们被迫身缚手榴弹扑向日军坦克,以同归于尽来保卫自己的阵地。
中国军队,在抗战期间也曾拥有一定数量的装甲部队,然而,由于中日两军对装甲部队的使用都停留在支援步兵的基础上,在中日战场上就难以见到库尔斯克大会战那样的坦克对决了。
然而,双方战车部队之间的激战,在整个战争中还是多次发生。
比如,淞沪会战中,杜聿明将军指挥的战车兵团曾以英制维克斯六吨半战车和水陆两用战车攻击日军租界阵地,部分车辆与日军协助据守阵地的八九式坦克发生战斗。南京战役中,坦克兵团所属德国MKI战车曾经发动对汤山的反攻,日方记载曾攻入日军一师团指挥所(中国军队不知道这是师团指挥所,所以未能扩大战果),日本《朝日新闻》特派员浜野嘉夫被中国坦克击毙。此战,日军以坦克部队进行反击,双方发生交战。这两次战斗,第一次因为英制坦克无论武器还是装甲都逊于日军,被轻易击毁,第二次,双方进行炮战后寡不敌众的中国战车后退,第二天,在撤退途中因油尽不得不放弃。
然而,这都是中国战车部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发生的战斗,到了一九四四年,形势就发生了逆转。日本的一篇名为《日中战争时期的中国战车》的文章,作者高桥文太郎,内容描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眼中的中国战车部队,其中大多数内容国内已有介绍,唯独关于中国远征军战车部队在缅甸的作战部分,附有多张珍贵照片,并特别提到了在缅北作战期间中日坦克部队的激烈战斗,以及日军败北的经过。
中日坦克部队在缅甸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孟拱河谷之战。所谓孟拱河谷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在一九四四年发动的胡康河谷作战之继续。这一年,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廖耀湘)新编第三十八师(孙立人)部在美军配合下从印度穿越胡康河谷,重返缅甸,开始了重新打通“史迪威公路”的缅北战役。在胡康河谷作战中,一月二十八日,中国远征军战车第一营赵振宇部和新二十二师战车连出其不意渡河攻击,攻入位于大洛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部,是为远征军战车部队第一次参战.没想到中国军队会利用战车快速渡河的日军猝不及防,师团长田中新一仅以身免,连师团关防都丢给了远征军。接着,孟关等地也相继落入中国军队手中,胡康河谷天险被中国军队突破。
败退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在后方的孟拱河谷,以加迈(日军称为ガマイン)为中心重建防御体系.第十八师团是一个步兵师团,本身配有少量坦克和装甲车,在早些时候于英帕尔战役被重创的第十四坦克联队一部分残部也加入作战,主要车辆为九五式轻型战车。
根据《日中战争时期的中国战车》记叙,四月,中国军队从胡康河谷向前跃进,开始进攻加迈为核心的日军第十八师团阵地,中国战车部队依然作为先锋使用。然而,双方的战斗却比以前更加激烈,日军针对现有装备,针锋相对与中国战车部队相抗,其主要作战手段包括身缠手榴弹用“肉弹勇士”炸中国坦克的发动机;用山炮抵近速射反击,等等,由于九五式轻型坦克从装甲来说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日军将其放在两道厚土工事墙之间横向移动用于打击中国战车,九五式轻型坦克的37毫米火炮虽然口径小,但身管长,初速高,有一定的穿甲能力。
日军声称此举开始给中国军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击毁中国谢尔曼战车四十余辆”。个人以为这个数字十分可疑,因为当时中国军队所装备的谢尔曼坦克总共不过三十三辆而已。这代表着中国坦克部队被全歼,还要绕上十一辆呢。
然而,日方还是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中国远征军的老底子是王牌军第五军,官兵素质本来就较高,经过第一次入缅作战的血斗后到达印度,在兰姆加休整训练了两年之久,因此战斗力极强,堪称当时中国军队之最,同时,美国提供的谢尔曼坦克,在欧洲虽然是德国虎式坦克的美食,在亚洲,其七十六毫米主炮却具有超过了任何日本坦克的火力。
所以,战斗进行下去毫无悬念,日军的山炮打完了第一次来不及继续开炮就被摧毁,九五式战车隐身的土墙被炮弹炸坍,成了坦克的坟墓。
看到猖獗一时的日军战车部队如此悲惨的结局,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给蒋介石发报,报捷道:“此次敌重武器及军用车辆遗失之巨,人员死伤转于沟壑者之众,狼狈溃散惨状,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耻,官兵大奋。”
六月十六日,中国远征军攻破加迈,六月二十五日,彻底扫清孟拱河谷。日军紧急调集原计划增援密支那的第五十三师团“安”部队,救援垂危的第十八师团,才勉强将田中新一救了出来,但一万二千多人的参战部队,只剩了不到一千七百人。
孟拱河谷的战斗,不但在正面打开了日军的防线,而且有力地迂回了郑洞国将军指挥的迂回部队,八月三日,郑洞国部攻克日军在缅北的防御中心 –密支那。此后,中国军队一路挥师东进,势如破竹。
十月,远征军再次发动总攻,目标指向回国的大门 – 八莫,在前行到八莫门户贵街的时候,中日战车部队再次发生战斗。
不过,这次参战的日军战车部队,却不是主动求战,而是夺路逃走,因为日军的战车多为被称作“袖珍坦克”(日语:豆戰車)的九四式战车,根本不是谢尔曼或者斯图亚特的对手。结果,日军战车部队损失惨重,勉强突围者进入八莫协助防守。这期间,日军的战车部队战斗力已经大为降低,竟有战车被中国军队卡车顶翻俘虏的例子。
中国远征军以李鸿部猛攻八莫,经一个月激战,全歼八莫守军,残存日军战车没有油料,全部成为中国军队的战利品。
此后直到芒友会师,远征军打通回国通道,日军装甲部队再也不敢也再没有足够兵力来与中国远征军交战了。缅甸的战车会战,是中国装甲部队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战,也为中国战车终于写下了可以扬眉吐气的一页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