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果法则缘在其中 ” 为何有人辛苦工作一辈子,不偷不抢不浪费,还常布施,但钱总是如流水般留不住,老来无法有一间房子安居;有人无所作为却中大乐透头奖,一夕致富,或是不择手段也可赚到大钱,不仅有好几栋房子,而且还很豪奢?当然知道这有个人的因缘,但要如何看待,才不会觉得世道很不公平?问答唐朝诗人白居易问鸟窠禅师:「道是什么?」鸟窠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为当代禅师会说出什么大道理的白居易,听到如此简单的回答,有些失望的说这是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啊!道理是简单没错,难的是能做得到吗?所以鸟窠禅师回白居易:「三岁小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这段公案,和仁者所问的贫富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坦白说没直接关系,主要是回答你给你自己的答案─―「当然我知道这有个人的因缘」。如果你那么当然的知道各有因缘,那么应该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我要如何看待,才不会觉得世道很不公平?」这个问题很两极。简单的说,假使仁者知道贫富各有因缘,那么答案是多余的了;假使仁者已经知道各有因缘,却还是觉得世道不公平,那么不要说短短几百字的回答,即使长篇大论给你,仍旧不能治你那不平的心啊!所以,问题的核心,反而不是现象界的贫富不公,而是心灵世界的自我解消了。富足与贫乏的标准是什么?因人而论。但你的疑问以社会观感来论,不算不合理,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步一脚印,老老实实的耕耘,必然会获得对等的收成,这是无庸置疑的。问题就在「因果」之间不是一直线,中间还有很重要的「缘」主导着「果」的变化,只看表相基本上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看法,你在不公平的基础上看见了不公平,那这不公平就愈趋复杂、没完没了。建议你还是不必去「看待」它,平添这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与你分享诗偈一首:「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见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余。」
星雲大師語錄因缘是本来的,但也是人创造的,所以播种、施肥,各种耕耘也会把人间的因缘落差接平。因缘主宰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也可以创造另外一生的因缘,因此要想自己的因缘不与别人有落差,就要培养自己的因缘。─《人间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