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多媒体设备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多媒体已经成为
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给幼儿园教学注入了新的
活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ppt、vcr、动漫等。利用电脑
功能突破时李的限制,将声音、文字、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孩
子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相结合的情境,帮助突破教学
重点难点。有机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认知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事实证明,每个幼儿都喜欢影视、音乐、游戏等有声有
色的东西。而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信息形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形、
声、光的效果,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生动有趣的情节,再现生活
景物,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使
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发挥创造的潜力,让幼儿不知
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说明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兴
趣,陶冶幼儿情操,达到了快乐地学习目的。如:大班科学《动物
盖房子高手》活动中,主要目的是了解动物“盖房子”的方法。通
过课件向幼儿介绍不同的动物是如何用不同的方法盖房子的,教师
是把幼儿画册中静态的图片通过课件加工成动物如何盖房子的方
法和过程,其中:蜘蛛从身体内吐丝,缠啊缠,绕啊绕,在屋角结
网,重点是幼儿能够看到蜘蛛是怎样吐丝结网的,幼儿像看动画片
一样专注、好奇。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看幼儿画册或挂图的形式,将
蜘蛛结网的过程再现在幼儿面前,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神经。这
种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幼儿无意识记了知识经验,激发幼
儿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二、模拟拟人手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对于抽象的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
理解。幼儿往往是一知半解,而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人物化
地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利用图像动画,人物语言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声情并茂地展示重点和难点。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可爱的
人物,把静态的知识通过可视、可听,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
知识,在多媒体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如:大班数学《认
识时钟》活动中,教师首先把时钟作为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在讲解
重难点整点、半点时,课件中讲述了时钟“豆豆”的一个小故事,
豆豆有三兄弟:时针、分针、秒针。在认识整点半点的基础上,幼
儿很难分辨到底是几点半,(时针介于两数之间),课件通过直观形
象地进行时针分针的演示,并通过人物化的语言,把教学中静态变
为动态画面,变说教为形象视觉刺激。由于把时钟进行人物化,使
得跟幼儿有亲切感,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又让幼儿很快地正确
掌握了半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强艺术效果,培养幼儿情感
幼儿的情感教育光靠图片,说教是难以洞动出来的来实现的,而
在音乐中表现情感尤为突出体现。因为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
时又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多媒体课件凭借它的视频效果和视听
效果有机结合,在音乐中能充分地展现音乐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
情感上的共鸣。不仅能调动幼儿的情感,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
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如: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大
班组织了一次《感恩母爱》的主题教育活动,课件中有几处感人的
画面,配上《假如爱有天意》的音乐激发幼儿爱妈妈。在汶川大地

震中,一位年轻的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用柔弱的身体挡住了
一块倒塌的巨石,孩子安然无恙,年轻的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失去了生命。妈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艰难地在手机上写下了对孩
子最后的爱:“宝贝,妈妈永远爱你”。在音乐声中,教师富有深情
地解说,使得孩子泪流满面,因为孩子平时体会不到妈妈的爱,通
过图片、音乐、和语言的调动,让幼儿感觉到妈妈的无私,妈妈的
伟大。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情感,从心底要感恩母爱,关心妈妈,爱
护妈妈。
四、优化活动过程,发挥幼儿思维力和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势是化静为动,化无为有,化抽象为形象,
可以将老师难以用语言理解的词汇,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可以将
老师无法准备的历史人物再现出来。老师不再为教学活动而准备繁
琐的众多教具,可以使用课件呈现出来。在幼儿眼里,多媒体课件
就像一个八宝箱,什么都可以有,而且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从而
激发幼儿的交流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幼儿的思维
力和想象力。如:大班科学《有趣的头发》活动中,其中要求幼儿
了解发型。幼儿缺乏对发型的全面了解,如果用一张张图片,教师
可能无法全面的展示图片,而且显得呆板,没有感性结合经验。为
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制作了课件,把不同
时代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职业的人的发型一一展现出来,形成鲜
明的对比。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在边看便思维的活动中加深了
幼儿对发型的理解,既发展了想象力、思维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语
言表达能力。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既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规律,能促进幼
儿的智力发展,同时还能优化幼儿同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地提高教
学质量。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