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雉鸡类也是拥有众多著名珍稀物种的一个类群。那么,如何评价中国所产的各种雉鸡类的珍稀程度呢?中国几代鸟类学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主要有4个名录可供参考。
首先,在1988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黄腹角雉等21种(为便于比较,均采用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的分类标准,下同)雉鸡类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将红腹角雉等20种雉鸡类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98年出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鸟类》(郑光美、王岐山,1998),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标准,将中国所产的受胁雉鸡类划分为:野生绝迹(Ex)、国内绝迹(Et)、濒危(E)(9种)、易危(V)(11种)、稀有(R)(18种)和未定(I)(7种)等类别。
第三个名录是2009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汪松、解焱, 2009)。
最近一个红色目录,是2013年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启动编制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目前已经完成,其中鸟类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全国各地的27位专家,再次依照IUCN的标准,对中国鸟类的受胁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估和系统的分析。本文主要以此为依据,重点介绍被列为区域灭绝(RE)、极危(CR)和濒危(EN)级别的7种珍稀雉鸡类。
镰翅鸡:区域灭绝,境外现踪迹
松鸡科的镰翅鸡无疑是中国最稀有的雉鸡类。它是典型的森林鸟类,大小跟家鸡差不多,雌雄羽色相似,主要为黑褐色,杂以黑色斑纹和沙黄色虫蠹状斑,下胸部和腹部为黑白交替的横斑。它最特殊的标志性特征是翅膀上的初级飞羽硬窄而尖,呈镰刀状,因此得名。
镰翅鸡的发情和求偶行为都与其他松鸡科鸟类很相似。发情的雄鸟先停歇在树上,带着它的蓬松羽毛、肿胀的眼上部鲜红色裸皮和类似松鸡求偶炫耀的严肃姿态,尾羽呈扇状竖起,并伸直头和颈,且伸得很低,尾羽上举或呈扇�疃�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打破了森林的寂静。然后雄鸟飞落到地面上,一边整理羽毛,一边发出响而粗的“咔,嚓,咔,嚓”声,“呜-呜-呜-��”地鸣叫。声音十分响亮,能传到几百米远。它们有时也站在大树桩上,伸展翅膀,进行有力地拍打,然后跳起一米多高并发出洪亮的尖叫声。这样的动作反复进行,持续时间达数小时。
虽然镰翅鸡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仅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在2009年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中已被列为“野外灭绝”,因为在我国仅报道过它在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黑龙江下游有分布,而近几十年中没有任何关于它的野外踪迹报道,国内各研究机构、博物馆中也没有收藏它的标本。但前几年由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现过一个密度较高的镰翅鸡群体。因此,在最新出版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它被列为区域灭绝物种。
海南孔雀雉:极危
海南孔雀雉是唯一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种的雉鸡类。它比家鸡略大一些,栖息在海拔150-1200米的原生性山地雨林、沟谷雨林和山地长绿阔叶林等热带森林中。它的体羽主要为乌褐色,布满了棕白色细点和横斑,上体的棕白色点状斑由前向后逐渐扩大,两翼内侧各羽的近端部有一个金属蓝紫色眼状斑,外边还围以狭窄的黑褐色圆圈及较宽阔的白圈,极为醒目。雄鸟的头上还有蓬松而延长的发状冠羽。由于它的尾羽在靠近末端处有成对的紫绿色眼状斑,有点近似孔雀的尾屏,所以被称为孔雀雉。
海南孔雀雉原来被认为是灰孔雀雉在中国分布的两个亚种之一,是海南岛的特产。与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的指名亚种相比,它的体形较小,中央尾羽上的眼状斑也较小,而且脸部为红色,不具有指名亚种的白色颊和喉部,背上的眼状斑也不带紫色,雄鸟的羽冠也不太发达。此外,这两个地方的孔雀雉在地理上是间断分布的,因此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们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通过比较两地孔雀雉线粒体细胞色素b等基因序列差异的方法所进行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海南孔雀雉性情机敏,善于隐匿,往往闻其鸣声,不见其鸟。它的叫声为嘹亮而悦耳的“光归”“光归”两声鸣叫,第一声较长。与分布于云南的灰孔雀雉雄鸟响亮的“��-�纭北�破音占区叫声有所不同。
海南孔雀雉种群数量少,在20世纪90年代曾被估计总数不超过2700只。由于捕猎压力和赖以生存的热带森林生境遭到破坏,导致栖息地的持续丧失,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种群数量下降非常严重,且下降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幸运的是,在海南孔雀雉分布区内建有霸王岭、尖峰岭、鹦哥岭等自然保护区,使这一珍禽种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以霸王岭为例,这里的林区是海南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峰叠翠,林海浩渺,古木参天,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热带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由于这里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海南孔雀雉,中国鸟类学家对于这一珍稀鸟类的野外研究工作大多在这里开展。
海南山鹧鸪和四川山鹧鸪:濒危
海南岛的另一个珍稀雉鸡类是海南山鹧鸪,也是一个分布区狭窄、数量非常稀少的种类,野外总数比海南孔雀雉多一些,但也不足10000只。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它被列为濒危物种。
海南山鹧鸪栖息在海拔较低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尤以原始的山地雨林、沟谷雨林和山地常绿林中较为常见,栖息海拔为700-900米左右。它是山鹧鸪属鸟类中羽色较为美丽的种类,额至头侧以及颏、喉部为黑色,耳羽却为醒目的白色。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上胸有发状的橙红色硬羽毛,好像围着一条漂亮的围巾。下颈两侧和围绕后颈有橙红色的领圈。腹部为白色。 山鹧鸪属在全世界共有15种,我国有10种,是中国雉鸡类中种数最多的一个属。它们均分布于北纬30度以南的地区,从西藏雅鲁藏布江南麓至台湾岛,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环颈山鹧鸪、红胸山鹧鸪、�t喉山鹧鸪、白颊山鹧鸪、绿脚山鹧鸪、四川山鹧鸪、褐胸山鹧鸪、白眉山鹧鸪、海南山鹧鸪和台湾山鹧鸪,其中四川山鹧鸪、白眉山鹧鸪、海南山鹧鸪和台湾山鹧鸪是我国的特有雉类。山鹧鸪都是小型的雉鸡类,大多数种类的两性都极为相似,体形短肥,翅膀、尾羽短圆。
与海南山鹧鸪一样,四川山鹧鸪也是中国的特有雉类,栖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植被丰富的地带较为常见。它是极少数雌雄羽色不同的山鹧鸪之一,而且极为复杂而斑驳。雄鸟前额白色,头顶栗棕色。眉纹和两颊黑色,耳羽栗色。上体以暗绿色为主,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的细纹。喉为白色,上喉具黑色纵纹。上胸和两胁灰色,杂以栗斑。胸部的栗斑连成一大块栗色的胸带。下胸和腹白色。尾羽茶绿色,具4-5道黑色横斑。雌鸟的额基和眉纹黑色,具浅黄色纵纹,头顶和枕部橄榄褐色。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上喉淡黄色,具卵圆形黑色端斑,下喉淡赭橙色。胸棕灰色。腹白色。两胁灰色,具窄的灰白色和锈栗色纹。
四川山鹧鸪在当地也被叫做“砣砣鸡”或“笋鸡”。繁殖期雄鸟早晚或正午鸣叫,叫声为嘹亮的上升哨音,间隔数秒反复重复。
四川山鹧鸪分布区狭窄、数量非常稀少,仅分布在四川中部的沐川、马边、峨边、屏山、甘洛和雷波等几个县境内,而且在数量最多的马边县现存数量也不足1000只,在典型栖息区的密度也仅有每公顷0.01只左右。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它被列为濒危物种。
四川山鹧鸪主要分布在马边大风顶、美姑大风顶、黑竹沟和老君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一些省、市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我国鸟类学家在老君山做了大量野外工作,四川山鹧鸪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
绿尾虹雉:濒危
绿尾虹雉可以说是四川山鹧鸪的“邻居”,但比后者“住”的地方要高得多,主要栖息于林线以上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地带,尤其喜欢多陡崖和岩石的高山灌丛和灌丛草甸,冬季常到3000米左右的林缘灌丛地带活动。
绿尾虹雉体形较大,雄鸟非常美丽,俗称为“十样锦”。据说它的羽毛由10种不同颜色的锦绣所组成,像彩虹一样灿烂夺目。前额和鼻孔下缘羽簇黑色,眼前的裸出部为天蓝色;头顶和脸的下部及耳羽金属绿色;从头顶后部耸起短的冠羽覆盖在颈项上,为青铜色;后颈、颈侧和上背红铜色;上体紫铜色或绿铜色,下背和腰白色;下体黑色;尾蓝绿色。与之相比,雌鸟的羽毛则几乎失去了所有雄鸟所具有的光泽,上体为深栗色,具淡白色纹和皮黄色斑,下背和腰白色;眼周裸出部近白色;下体褐灰色,杂以白色细斑;尾暗褐色,具棕色横斑。
在绿尾虹雉的产地,据说它特别爱吃名贵中药――贝母,凡是产贝母的地方都有它的踪迹,所以叫它“贝母鸡”。冬季由于高山积雪过厚,难以找到沙砾,这时它就吞吃火炭,因此又名“火炭鸡”。又因它的嘴很坚固,而且前端弯曲呈钩状,很像老鹰的嘴,称为“鹰鸡”。绿尾虹雉春夏季喜欢鸣叫,雄鸟常在破晓时站在靠近山顶的突出岩石上鸣叫,叫声为重复的“咕哩”,雅致、婉转、连绵不断、富于变化,雌鸟也能发出多种鸣叫声,在浓雾弥漫的群山间传得很远。冬季偶尔发出单调的“啊-啊呜”“啊-啊呜”。它们的腿脚强健有力,善于奔跑。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能在飞行时借助气流向上的举力,自低处向高空盘旋翱翔,这种现象在雉鸡类中是少见的。
绿尾虹雉的分布范围比较广,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甘肃南部、青海南部和东南部一带。但各地的种群数量都极少,在甘肃境内不超过200只,西藏境内则不足100只,仅在四川的局部地区数量较多。因此,它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也被列为濒危物种。
绿尾虹雉大多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其中位于四川宝兴东北部的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鸟类学家最早开展绿尾虹雉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地方,宝兴也是绿尾虹雉模式标本的产地。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邛崃山脉中段,山体起伏大,沟壑纵横,山峦叠翠,独特的地势地貌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许多孑遗物种的避难所。
白冠长尾雉:濒危
长尾雉属的鸟类在世界上只有5种,除铜长尾雉1种分布于日本外,其余4个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其中,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和黑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种。白冠长尾雉的两对中央尾羽长达1-1.6米,呈银白色,并生有许多稍弯曲的黑色和栗色并列的横斑。
白冠长尾雉是在海拔1000-2000米的中、低山区生活的鸟类,多在地形复杂、起伏不平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灌丛和箭竹混杂的林缘陡峭斜坡上活动。它的雄鸟和雌鸟在体形和羽色上都不相同,雄鸟较大,羽色也很美丽,眼圈、额、颊、眉纹、耳羽和枕羽都是黑色,互相连接,成为环状,围着头颈,使头顶的白色羽毛犹如一顶别致的小帽。颏、喉、颈部也是白色,眼下有一块白斑,背部呈金黄色或棕色,周围镶有黑边,翅上的覆羽为白色,有宽阔的栗色羽端,白色和栗色之间夹着黑而狭窄的斑纹。下体为深栗色并杂以白色,腹的中部为黑色。雌鸟较小,上体大都为黄褐色,背部有显著的黑色和大型矢状白色斑,下体为浅栗棕色至棕黄色。尾较短,具有不太明显的黄褐色横斑。
白冠长尾雉的雄鸟在发情时会低头发出“咕咕咕,咕咕咕,啧啧啧,咕咕咕”的叫声,引诱雌鸟前来交尾,雌鸟则回应以“咯咯咯”的叫声。失群时在林中发出单音节、低沉的“咕,咕,咕……”声,发现入侵巢区者或被惊飞时,发出快速的“归……”声或连续的、音高而尖的“呼……夹……”声,饱食以后发出愉快的“咕噜丝,咕噜丝”,有时它还发出带有音乐似的颤音,悦耳动听。如果单凭声音判断,会误认为是鸣禽类的小鸟,真可称之为雉鸡中的“歌唱家”。
在繁殖期,雄鸟之间的角斗异常激烈,弹跳可达两米多高。发情时,雄鸟毫不掩饰自己求爱的急切心情。开始,雄鸟要在雌鸟的身旁漫步环视,边走边叫,似乎在倾吐自己心中的爱慕之情。继而,接近雌鸟头侧,然后把靠近雌鸟一面的翅膀低垂下来,另一只翅膀极力向上扩展,炫耀自己美丽的背部。尾羽也摆向一边而竖立起来。颈部的羽毛乍起,头部的羽冠耸立。 白冠长尾雉曾经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云南东北部、贵州、四川东部、湖南西北部、湖北西部和东部、河南南部、安徽东部、江苏北部、河北北部、山西等地�V泛分布,但现在的分布区已经大大缩小,并呈不连续的岛状,特别是河北、山西、江苏等地的种群均已绝灭。因此,它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
说到白冠长尾雉,就不能不提到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的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成为中国鸟类学家开展白冠长尾雉研究的重要基地,开展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系统研究工作,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保护对策。
黄腹角雉:濒危
角雉属全世界共有5种,根据雄鸟的外形特点,分为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红腹角雉和黄腹角雉,它们在我国均有分布。其中黄腹角雉为中国的特有种,栖息在海拔800-14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等原始森林中,上体为栗色,密布大型皮黄色卵圆形斑点,下体几乎为纯皮黄色,因此得名。
角雉的体形中等,跟家鸡差不多,嘴形短粗,两翅短圆,尾稍长,呈凸尾状。不过,它们的雄鸟和雌鸟的体色相差很大。各种角雉雌鸟的羽色都差不多,通体为浓淡不等的棕褐色并布满了黑色的斑纹。而雄鸟的羽色均十分艳丽,尤其是在头顶上生长着乌黑发亮的羽冠,羽冠的两侧长着一对天蓝色的肉质角,精巧而美丽,这就是“角雉”名称的由来。此外,在它们的项下还生有一块图案奇特的帏状裾或肉裙,肉裙的图案条纹在各种中均不相同,色彩绚丽而富于变幻。
黄腹角雉雄鸟每当求偶炫耀时,它的两只角就膨胀起来,高高耸立,肉裙充血膨胀,突然展开,飘洒在胸前,几乎可以垂到地面,就好像穿了一条漂亮的彩裙,而且一会儿缩回,一会儿展开,更像是一朵不断开合的鲜花,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微微张开双翅,尾羽也如同扇子一样展开,交替踏着舞步缓缓移动,以博得雌鸟的欢心。交尾后雄鸟离开雌鸟并抖动双翅,肉角和肉裙也缓慢地收回。
黄腹角雉分布于浙江南部和西南部、福建、江西、湖南东南部、广东的北部和广西东北部一带,但各地的种群数量都不多,总数仅为4000只左右。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在中国华南、东南一带的自然保护区中,会有黄腹角雉出没。
位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的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就开始扎根于乌岩岭的深山老林中,长期与黄腹角雉打交道,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随后,乌岩岭也成为黄腹角雉的重要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2010年,保护区所在的泰顺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的称号。
蓝胸鹑 中国最小
在中国的鸡形目鸟类中,蓝胸鹑的个头是最小的。它们体长不到14厘米,体重最大也不过40克。虽然小,但蓝胸鹑绝对算得上是厉害的鸟类:它们迁徙能力虽然不如表亲鹌鹑强,但分布范围却非常广――从中国、印度一直到澳大利亚北部,都有它们的分布。
蓝胸鹑雌鸟和雄鸟的差异比鹌鹑大得多。雄鸟胸部为灰蓝色,喉部有两条醒目的白色环带。雌鸟外表暗淡,与鹌鹑略像。这些小型雉类常常栖息于山区的竹林或稀疏的矮树丛中,或者出没于河边的草地和沼泽的芦苇丛中。它们喜欢结成小群,在空旷地上觅食谷粒、草籽,或者吃一些蜘蛛、白蚁等昆虫。蓝胸鹑在我国曾广泛分布于西南、华南、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现在已不容易见到了。
山鹧鸪 小而圆
山鹧鸪属在全世界共有15种,我国有10种,是中国雉鸡类中种数最多的一个属。
山鹧鸪属大多数种类的两性都极为相似,体形短肥,翅膀、尾羽短圆。
我国山鹧鸪仅分布在北纬30度以南的地区,从西藏雅鲁藏布江南麓至台湾岛,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环颈山鹧鸪、红胸山鹧鸪、红喉山鹧鸪、白颊山鹧鸪、绿脚山鹧鸪、四川山鹧鸪、褐胸山鹧鸪、白眉山鹧鸪、海南山鹧鸪和台湾山鹧鸪。其中,四川山鹧鸪、白眉山鹧鸪、海南山鹧鸪和台湾山鹧鸪是我国的特有雉类。
图为红喉山鹧鸪,这种小型雉鸡在中国十分罕见,仅分布于西藏、云南的局部地区,喜欢栖居在海拔12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