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畅园”就有点戏剧性了。
按旅游地图所指,到达“养育巷”(已经不是巷,而是一条大路)旁的“庙堂弄”不难,因为弄口的标志清楚。
(庙堂弄)
要找“畅园”可就不太容易了。问了几位路人,指了个大概的方位,可就是找不到明显的标志。
看到一扇石库门旁嵌有“松荫草堂”四个大字,并不知道它就是“畅园”。
(大门)
举着相机在对面的一眼古井前徘徊、踯躅间,走来一位老者主动与笔者搭腔,弄清楚来自浙江,专程寻访“畅园”后说,“来一趟不容易,我带你进去”。原来他就是“畅园”的守园人!顿时欣喜有加,从后来他对笔者的热情程度看,那时的状态无疑对守园人有很大的感染力。走了这么多苏州园林,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等好事。
通过他的介绍知道,这座清代道台王某始建的古园林已经被“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租用,租期五年,租金XXX万元,不再对外开放,成了“古园林”仿建产品的展示点。
著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为其题写的公司名,他生前曾担任过这家公司的顾问。
在守园人的引领下从东侧门进园,正对侧门的白墙上嵌着正宗的“松荫草堂”砖雕题匾,民国时期的作品。至于,“松荫草堂”与“畅园”名称的来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查到有关的记载。
(题匾)
右侧为“桐华书屋”。
(桐华书屋)
穿过书屋,园内景物全部呈现在眼前。
整个园林面积大约一亩余,中间靠北是一泓水池。水池上架一座五折的石板桥。
沿池岸围叠湖石,曲折参差。岸边种有各色花木,认得出来的有香樟、白皮松、石榴、广玉兰等。
沿园东墙向北,走廊蜿蜒起伏。中间有两亭,一座为六角形的“延晖成趣亭”,一座为方形的“憩间亭”。
(走廊)
顺着廊棚,穿过方亭,来到园中主厅。厅前有平台,临池水,构成园中的主景。
介绍上说主厅名“留云山房”,可守门人指点笔者看到的厅中悬挂的木匾上书“松荫”,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未查到记载。
(“松荫”匾)
出主厅沿西廊南行,至船厅“涤我尘襟”。“涤我尘襟”四字在茶室上用得很多,不知是谁的首创?
(“涤我尘襟”船厅)
厅东侧面池,与憩间亭相对。
(“憩间亭”)
再向南登上园西南隅的石假山,山巅有“待目亭”,是全园最高处。
(“待目亭”)
自亭内循南端斜廊,又转回“桐华书屋”。
笔者就这样跟着守门人在“畅园”内转了一圈,尚未尽兴,透过“桐华书屋”的窗棂又拍了几张照片,并反复向守门人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