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的国家级重点镇——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心镇(县级),在中山市经济、人口、交通、城市建设规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山市重要市辖区。小榄距广州60公里,珠海90公里。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300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418.5亿元、商业营业额125.4亿元,农业收入1.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市属)33亿元;生产总值178.7亿元;税收总额31.5亿元;金融资产总额335.6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0.4:57.5:42.1。
小榄镇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为提升小榄的城市化水平,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帮助下,2002年重新修编了总体规划,并于2003年12月获市政府批准实施。新总体规划按生态城镇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把北部和中北部规划为商住、生态区,中部的花卉苗木生态农业经济区为绿化隔离带,南部为工业经济区。妥善处理功能分区、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交通管理、人文景观等问题,2004年12月,根据小榄镇经济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状况,研究编制了《中山市小榄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为小榄镇未来10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近年来,小榄镇先后被授予和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国家卫生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1998年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第一批“国家卫生镇”光荣称号;2001年被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批“全国文明村镇”光荣称号;2006年被授予“广东省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6年7月12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视察小榄,称赞“小榄镇是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榜样。”
小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因小榄人喜爱养菊、赏菊,且每年有举办菊花欣赏会的传统,被誉为“菊城”。明代礼部尚书李孙宸曾撰诗云“岁岁菊花看不尽,诗坛酌酒尝花村”。清嘉庆甲戌年(1814年)举办了第一届菊花大会,以后每隔60年举办一届大型的菊花盛会。1994年举办的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陈展菊花82万盆,布展10平方公里,吸引了海内外宾客600多万人次观赏。2004年11月,为纪念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十周年举办的小榄镇(甲申)菊花文化艺术欣赏会在布展和菊艺上都有新的突破,最大的一棵单株立菊达45圈6211朵花。高23.26米的赏菊楼和单株嫁接247个品种的大立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国家文化部授予小榄“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初,“小榄菊花会”被评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7年11月,小榄镇将举办“第九届中国(中山小榄)菊花展览会”,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传统的菊花文化艺术。
小榄镇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为珠江口的小岛屿,因境内有小山丘数座,大的山丘叫大榄山(又名飞驼岭),小的山丘叫小榄山(即凤山),小榄在凤山附近,故名"小榄"。秦晋时属南海郡,隋唐仍隶属南海县治,称永宁潮居里,为濒海要区。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归新置之香山县(现中山市),改称"宁安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宁安乡改称"大榄都",辖大榄、小榄两村。清道光七年(1827年),易名为"榄都",光绪六年(1880年),称"榄镇"。
自南宋建村以来,经过历代人的努力,创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人文环境, 推进了小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明代中叶已现家庭手工业雏形,工商业成行成市,是香山县(现中山市)西北部经济繁荣的墟市。清康熙年间, 更有“天下第二名乡”的美誉。
小榄书画艺术代代相传,名人辈出。明代的官能、伍瑞隆的画作,李孙宸、何吾驺的书法都是世人争相收藏的珍品;清代的蒋莲、邓大林等岭南画家,其作品为各级博物馆所珍藏;现代漫画家陈树斌(方唐)、画家陈舫枝等书画艺术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带动了小榄书画艺术的全面发展。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小榄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为了弘扬传统的书法艺术,实现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推动作用, 2003年9月,小榄镇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全国首届‘小榄杯’县镇书法大赛”。乘此有利时机组织小榄千人书法比赛,掀起了书法艺术普及的新高潮,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小榄成立了创作培训基地。2005年,占地2.5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投入使用,成为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好去处。
小榄镇的菊花展览会 小榄镇街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