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顺义
从严格意义上讲,甘肃鞭杆不能简单的归纳于某个拳种或门派,如八门拳种,通备门等,因为甘肃鞭杆是甘肃地域内土生土长的产物,即不是常燕山所传,更不是任何人从外地带入甘肃的。鞭杆最早起源和流传在甘肃陇南地区及天水、甘谷、秦安、陇西一带,这里山大沟深,山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过去这一带的生活资料全凭小贩用扁担挑着长途跋涉贩运,这里土匪时常出没,为了防身就练几手扁担及短棍,后来人们便根据短棍灵活多变,短小精悍、易于携带等优点,初步奠定了鞭杆的基础。到清嘉庆年间燕山常氏将天启棍传入兰州,当时武术前辈在教练长棍和相互交流印证时,常受环境、空间及长棍携带不方便的限制,便以短棍代替,长期以来,在长短棍交替演练过程中,感悟到了鞭杆的技法,使甘肃鞭杆上了一个层次。
这里我们要注意二个问题:
1、鞭杆的技法特点是“稍把并用,掉手为母,短兵长打,力若鞭抽”。为了增加变化和力量,一般均为双手执鞭,套路里所含招法要符合鞭杆的技法特点,而决不是山西写鞭杆一书的人所称鞭杆招法是由刀、枪、剑的招法组合而成,我认为每种兵器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特点和风格,这是不能混同的,你手里拿什么器械是一回事,而你练的是什么器械套路和招法又是另一回事,如你拿短棍练一趟剑术,透过现角看本质,你练的仍然是剑术,而不是短棍,更不是鞭杆,甘肃鞭杆的代表《缠海鞭杆》里面的招法就不含有刀、剑、枪里的招法,即便有也是根据技法的原理,结合鞭杆的风格、特点溶入其中。甘肃鞭杆里也有个别《天启棍》的招法,那是因为这几式符合鞭杆的原则而收入其的中。所以我们认为正是由于演练甘肃鞭杆的武术前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武术原则的准确把握,才形成了今天劲道迅猛,招法凌厉,攻防兼备,结构巧妙,两头兼使,把法多变,步法灵活,身法敏捷的甘肃鞭杆。
2、甘肃鞭杆为什么不称其为短棍、或手杖、鞭,而称为鞭杆,山西也称其为鞭杆,全国除甘肃传出之外,再无一处有鞭杆了。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甘肃鞭杆和山西鞭杆的联系和渊源。据定居在兰州的前中央国术馆教务长、中国著名武术家、拳击格斗专家、形意拳大师杨松山先生考证:解放前后流传在山西的鞭杆套路只有一个《陀螺鞭杆》,是一百年前从甘肃中药材的集散地陇西,由山西来甘肃经营中草药生意的商贩,带入山西晋北地区的,山西鞭杆较为原始,保留了陇西《陀螺鞭杆》的基本动作。陀螺二字的解释即是形容步法的,陇西保留的陀螺鞭杆谱云“短破长,脚下忙,避其锋芒走陀螺”。说明陀螺是形容避敌锋芒而迂回闪进,绕到两边攻敌的一种步法,鞭杆因此而得名,我曾问过很多练鞭杆的人为什么叫鞭杆,竟然无人能答。甘肃的鞭杆不能因为是用来赶牲口的才叫鞭杆,而是因鞭杆独特的劲道而叫鞭杆,每一棍打出后都力如抽鞭。在甘肃不是所有练鞭杆的人都懂鞭劲,都能发出如此霸道的劲力,除有西北棍王之称的王天鹏先生、罗文远先生等鞭杆名家外,我的恩师马颖达先生的鞭杆独步武林,用一根我们平常练长棍一样粗细的白腊杆做成的鞭杆,打出的每一鞭都带着呼啸,鞭杆翻飞,白腊杆做成的鞭杆只有三尺五寸左右长,但在先生手中却因为速度太快和力的方向的突然变换而折成了弯弓,鞭鞭如此,使人骇然,这就是鞭杆独特的劲道。现在很多人能熟练的一套或几套鞭杆就认为会鞭杆,其实会鞭杆的标准除了应用外,关键要练出鞭杆的风格、劲道,神态,光是一个劲道要练到一定水平就要努力一辈子,所以现在会鞭杆的人大多数等于会做操了,根本谈不上会鞭杆。
谈到鞭杆,不能不谈到对甘肃鞭杆做出重大贡献的,有“神棍”之称的王天鹏先生,王天鹏先生山西运城人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山西运城做镖师,最初练形意,后来为了学习有“西棍”之称的的甘肃棍术和鞭杆来到兰州,他在临夏得魏家天启棍真传,曾受教于兰州杨天成阿甸和兰州大佛寺主持田和尚。并定居兰州潜心研习天启棍和缠海鞭杆。这期间王天鹏先生正式拜武林泰斗马凤图先生为师,弃形意而专攻八极和劈挂,学有大成。王天鹏集甘肃鞭杆之精华而创编了鞭杆技法“五阴”、“七手”、“十三法”,充实了传统的《缠海鞭杆》套路,在这个过程中,马凤图先生将从沧洲带来的一个名为《十三把》的短棍技法及苗刀三十二式的技法和风格帮王天鹏和罗文远先生溶入了鞭杆,再加上通备门的独特劲道使《缠海鞭杆》脱胎换骨,演练出来迅猛剽悍,变化莫测,使人望而生畏。缠海鞭杆和天启棍就此打上了通备门的烙印。到目前为止,从兰州、甘肃到西北乃至全国,我还没有见到从技法和内容上超过《缠海鞭杆》的鞭杆套路。
现流传的《缠海鞭杆》,除王天鹏,罗文远先生演练的那一套外,为了普及和参加比赛,根据鞭杆的主要技法并吸取其他鞭杆套路的精华。又创编出四路《缠海鞭杆》。如王德功先生创编的《缠海一路》;马颖达老师为唐国寿参加全国比赛创编的《缠海二路》,全国比赛得金牌;为天水李森林创编的《缠海三路》;为张飞鹏创编的《缠海四路》。当年马颖达老师教我练鞭杆时,我曾问老师我学的是几路缠海鞭杆,马老师回答说“这八趟缠海鞭杆是我从师兄王天鹏那里学来的,从未改动过,就叫缠海老架鞭杆以区别后来创编的这四路鞭杆。”从以上《缠海鞭杆》的演变和发展可以看出王天鹏和罗文远生先对甘肃鞭杆的贡献,同时更反映出甘肃鞭杆的发展凝结了马凤图老先生及马颖达老师二代人的心血,这些前辈为甘肃武术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将使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下面介绍做鞭杆的材料及规格要求:
做鞭杆的材料可根据本地的情况就地取材,只要坚固而又有韧性即可,没有别的什么要求,所以一般象藤条,白蜡木等均可。长度和粗细则因人而异,以两臂侧面平举,一臂伸直,另一臂屈肘,以肘尖即俗称鹰嘴到另一手的中指指尖的长度为准,即通常所说“把子顶肘,稍子顶手”不可长也不可短,太长换把换不开,太短做不出动作,打不出劲道。只能用这种办法来确定长短,其他以身材或拳的长度确定鞭杆长度的方法极不科学,用胳膊练鞭杆就用胳膊定鞭杆的长度,因为每个人的身材和臂长的比例都不一样,身长的人胳膊不一定长,用身长定鞭杆后,短胳膊拿一个长鞭杆,一掉把就抓在了鞭杆的中间,下半截则刮衣服或干脆掉不过来,影响应用或演练。鞭杆的粗细一般不宜太粗,以鞭杆的小头,也就是鞭梢比大姆指略粗一点即可。鞭杆太粗动作出不来,太细演练起来人显的轻浮。
甘肃鞭杆的基本鞭法有:搬砸扭扣、飞刮撂挑、(扌敦)格戳拂、撩点剁卸、劈崩拨绞,平阴犁(扌窝)、勾挂攉扎,擞搭滚提、推架云扭、穿插轮截。从以上基本鞭法上,产生出了许多绝妙的招法,经王天鹏和罗文远二位先生总结为“五阴”、“七手”、“十三法”,还有缠海十八打
。
十三法可以说是鞭杆的基础,是十三个单法式,每式都可一左一右单独练习,即是鞭杆的基本功,又是鞭杆的实用招法。
这十三法是:无中生有、十字八道、二回头、三格三砸,老翁拄拐、枯树盘根,认蹬上马、转环外飞,左右搬点、移步换形、扣佛穿喉、倒搬浆、铁扇子。
“五阴”是五个阴手把位招法的的组合,歌诀如下 :
外搬滚进迎门点,抽鞭提打转把砸。
撩挂换手当头劈,外搬内搬进步打。
转环外飞击后脑,演会五阴逞刚强。
“七手”是由鞭杆的七招精华组合而成,歌诀如下:
提撩进步把面刮,肘底砸把势难防。
无中生有左右戳,铁扇封门带搬砸。
挂打翻转稍把点,转环外飞斜劈鞭。
认蹬上马两边跑,七手连招无对家。
“五阴”、“七手”可以说是鞭杆精华的组合,
有诗为证:“演会五阴串七手,见了名家敢下手”
而十八打则是十八个鞭杆技法的小组合,
这十八打名称是:
横扫千钧,老虎撅尾,猴子击鼓,二龙戏珠,虎卧中堂、太公搬桨,罗汉扫地、秦王挎剑,铁门横闩,凤凰点头、狸猫捕鼠、二郎担山、张良品箫,猿猴掉棍、迎风展旗,当头棒喝、铁牛犁地、脑后一窝蜂。
“五阴”、“七手”、“十三法”,还有缠海十八打组成了八趟缠海鞭杆,也是当今鞭杆的最高心法,将缠海鞭杆谱诀公布出来,供大家参考:
手执鞭杆最为高,长枪短剑不相饶。
(一)
出势朝天一炷香,横扫千钧如卷席。
凤凰点头去彼械,拧身圈鞭虎撅尾。
秦王挎剑横铁闩,左右转打二回头。
风火轮子砸带搬,移步换形闪一边。
(二)
提撩进步把面刮。肘底砸把势难防。
无中生有左右戳,铁扇封门接搬砸。
挂打翻转稍把点,转环外飞斜劈鞭。
认蹬上马两边跑,迎风展旗把山挑。
(三)
猿猴掉棍把鞭藏,下提上打难提防。
连环抡劈激步进,反身一鞭劈华山。
上打散花把顶盖,中间玉带缠腰间。
下打枯树盘根节,转打左右两边行。
(四)
盖步立轮二回头,左右搬点不留情。
短兵长打气势雄,掉把回转上下攻。
秦王展旗打带揭,跃起脑后一窝蜂。
朝天翻劈护身体,英雄驻下埋伏势。
(五)
太公钓鱼把杆扬,退步穿裆倒搬桨。
蝎子摆尾朝天撅,罗汉扫地当头棒。
盖步立轮二回头,左右搬浆脚下忙。
二龙戏珠打一边,扣拂穿喉用腰上。
(六)
外搬滚进迎门点,抽鞭提打转把砸。
撩挂换手当头劈,外搬内搬进步打。
转环外飞击脑后,怀抱琵琶挥铁扇。
手提鞭杆两头忙,上圈下打人不防。
(七)
虎卧中堂万事吉,背顶夺子脚蹬天。
劝君莫欺白发人,老翁拄拐劈带砸。
提杖挂打(扌敦)门面,惹怒老人难回家。
肩上换鞭妙又奇,达摩抱杖无破绽。
(八)
拔步定鞭势雄壮,猴子击鼓更难防。
出其不意迎喉刺,白猿献棍往前送。
张良吹箫退楚兵,倒披袈裟把家还。
缠海鞭杆自古传,名列封神登仙班。
缠海鞭杆起名取自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段故事,并不象现代人解释为鞭不离对方的脑袋,古人称脑为海,所以叫缠海鞭杆,武术套路取名。自古都是附会在名人,仙人身上,符合封建社会习武之人的心态,大可不必想当然的用现代科学观点来解释,这样反而显得牵强附会了。
初学鞭杆时,一般老师以十三法教学生入门,从两手上下滑把,到左右换把,鞭杆起立圆和平圆的换把,从单个动作入手,熟练后再进行组合练习,如练“五阴”、“七手”。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鞭杆套路,进一步巩固提高,掌握鞭杆的演练技巧,直到领会了鞭杆的风格,身法,劲道,最后再进行鞭杆的对练和实战,直到掌握鞭杆的真谛。
甘肃除缠海鞭杆外,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鞭杆,如“扭丝鞭杆”、“铁门闩鞭杆”、“掉手鞭杆”、“黑虎鞭杆”、“陀螺鞭杆”、“黄龙鞭杆”等。
甘肃鞭杆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精湛的技法,独特的风格,近百年来一直吸引着致力于武术事业的人们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由于拜师求艺非常困难,因此对自己所学的东西非常珍惜和保守,所以就是在甘肃,练鞭杆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鞭杆和掌握鞭杆内涵的人为数极少.
棍术、鞭杆、风磨棍等部分甘肃武术/周建睿
棍术、鞭杆:甘肃地处我国大西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古战场之一,民风朴实,强悍尚武,由于地隅偏僻险要,多大山深沟,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文化落后等原因,古时候人们出门远行,经商或夜行时,出于护身和自卫的需要,都习惯随手拿一根棍以壮大胆气,棍有长短棍之分,长棍一般被叫做棍或条子,长棍的长度以人在站立时棍的高度和眉毛相等,所以在甘肃长棍也被称为齐眉棍,或五尺棍,短棍一般被称为鞭杆,长度为使(用)棍者的一臂加一肘,在民间短棍广泛的被叫做三尺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过千余年岁月的洗礼,在甘肃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特点突出的具有西北风格的棍术、鞭杆体系,为西北地区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拳谚中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十八般武艺之说,“明”何良臣在《阵地》一书中记载“学艺先学拳,后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在民间练武术者中称:枪为百兵之帅、棍为百兵之母:因此,西北汉子把棍推为器械之宗,极大的发展和丰富了棍术的使用招法和演练内容,因此棍在西北地区特别盛行、蔚然成风,尤其在甘肃诸地更为普便。因此在武林拳谚中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鞭杆又称为短棍,俗称三尺鞭杆,由于它短小精干,携带方便,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鞭杆的主要击发有:搬,扎,纽,扣,刮,略,挑,敦,点,劈,挂,缠,提,揸,滑,绞,压等法。特点是长短适宜,运用方便、泼辣迅猛,两头并用,把法多样,换手掉棒,变化多样,适宜激烈格斗。经过无数鞭棍拳家的归纳总结,交流,现在的甘肃鞭杆,形成了粗犷迅猛,快速多变的,大开大合,吞吐伸缩的具有西北独具特色的鞭棍风格现象,引起了海内外武术界的深切关注。在西北地区较为流行的鞭杆和棍术套路有“缠海鞭杆”“五阴、七手十三法”、“风磨棍”“天启棍”纽丝棍等。风磨棍:风磨棍的内容和结构是按古人“枪中寓棍”奇枪五十五棍图的基本动作为匡架,以明代历史文献为依据,在趟子中加了“风磨式””磨旗式““迎风卷旗“”子午桩“报棍为向征,这也是风磨棍名称的来历。该套路是现代一批武术家枪棍心得的精华集粹,也是原原本本的五十五棍图。胰?/P> 披挂拳亦称劈挂掌,又名劈挂拳. 最早风行于河北沧州一带。是属于我国北方长拳类典型的拳术套路, 劈挂拳是由河北沧州盐山县黄林彪,伟村先生身传口授数百年。后传于回族武术家马风图先生。上世纪20年代,由马凤图先生传于西北,主要流行于甘肃等地。经过近八十余年的广泛流传,在西北,尤其是流传于甘肃的劈挂拳已形成了具有西北地方风格的,优秀的传统武术拳种。它的套路有:一趟劈挂拳:又称为“抹面拳”。二趟劈挂拳: 又称为“青龙拳”。 三趟劈挂拳: 又称为“飞虎拳“。劈挂拳的基本拳法有:劈、砸、横、扫、戳、挑、截、缠。练习时讲究含胸拔臂,双臂放长击远,在演练风格上讲究大开大合,起起落落,劈劈挂挂,,雨骤雷鸣,劈挂横掌,伸足朝天,因此劈挂拳又被称为抹面拳也。翻子拳:翻子拳是属于短打类型的拳种,基本套路有:脆八翻,站桩翻,等套路演练形式。翻子拳的套路一般短小精悍,结构严谨,发力迅猛。拳法连续性强,讲究一气呵成,在武术行内,人们把翻子拳的风格形容为“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明“戚继光”曰,“宋太祖三十二长拳,六合拳,八闪翻,十二短打,亦善之善者也,”翻子拳,由河南高阳县段氏相传,沈阳程东阁再传数百年,后传至河北沧州回族武家马风图先生。上世纪20年代,由马凤图先生传于西北,主要流行于甘肃陕西新疆等地。经过近八十余年的广泛流传,在西北,尤其是流传于甘肃的翻子拳已形成了具有地方风格的,优秀的传统武术拳种。翻子拳,顺手搂,铁翻杆,鹦哥上架,双臂似迅雷挥鞭,飘点拧转,腰肢一致,两腿陡起硬落,咄咄逼人,如挂鞭突发,故有翻子拳一挂鞭之说。八极拳(八极)是个古地理概念,《淮南子、坠形训》:中有“天地之间,九州八极”之说:以”八极”作为拳种的名称,其意有:八极拳有拳打四面八方,出手凶猛,当然也有气势威猛博大精深之含义。八极拳在我国西北地区流行较广,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拳种。八极拳的套路短小精悍,动作迅猛、刚劲有力。除了拳法和掌法外,还较多的运用肘、肩、背进行撞靠的动作,发力暴烈突然,以短制长,因此有人把八极拳的动作特点形容为“蹦撼突击”。“蹦”形容山蹦之势也。“撼”,形容震撼山岳。“突击”则形容用法突然,动作干脆。八极拳的主要套路有“八极小架”“八极拳 ”“八震拳” “八极对接”等。经常练习八极拳,能够很好地发展力量,协调和灵敏度等身体素质。 八门拳八门拳是一项古老的地方拳种,也是八门武术的总称。拳理附会以三国诸葛亮的“八阵图”为依据,也有一说:八门拳以八卦原理为拳理。拳打休、生、柱、惊、死、伤、景、开、八门,故名八门拳。传说为清朝:嘉庆年间,河北燕山武术家“常巴巴”首传,(巴巴,回教中:阿訇的称谓)也有一说为清末时由福建人所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拳术套路,也有器械套路。主要套路有撕拳、炮锤、封手八快、展母子、八门金锤、小母、破母、十排手行步撵拳、金枪、琵琶条子等。在徒手套路方面,八门拳的拳势体现为舒展大方,劲力宏厚,刚柔相继,动作灵活,方法自然,以朴实无华、沉着稳健而著称。八门拳的技击方法突出,细腻,灵活多变,手法以拳为主,柔以掌、钩、指、折等招法。腿法以大崩腿、踩桩腿、垛子腿为主。穿插一些里跤,外跤等跤法、人们习惯上称为中子跤。身法讲究虚、实、动、静、开、合、曲、伸、相辅、相承、闪展腾挪、变化多端。
鞭杆
甘肃的棍术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泛,群众基础深厚,在全国负有盛名。其内容之丰富、风格之独特、劲力之迅猛、技法之奥妙、实属少见。它的优点是把法灵活、变化多端、结构精巧、古朴无华。许多好的传统棍术套路,除以上诸优点外,还在劲力上发力饱满、着力浑厚、攻防清晰,大小头并使、单双手并用、兼枪带棒,确属全国罕见。
另外,还有双人对练较棍的排子棍(拍位),也叫撵步棍,方法是两人相距三丈有余,相对而立,首先行抱拳礼,然后拿起提前平放在身边的长棍,按一定的程序格式由窝子(起点)到梁子(三步斜角35°)处至趟子(中式)布式进行较棍,这种古朴的形式基本上保持着宋、明以来的宝贵较棍原貌。
甘肃的棍术可分为三类:一是“五尺棍”,亦叫“齐眉棍”,分大小头,大头称棍根,也称棍把,小头叫棍稍,棍身围度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功力而定。二是“条子棍”长约六尺,一般长度高出头顶一拳为度,较细于棍,大小头基本均匀。“五尺棍”与“条子棍”在内容、风格、特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棍讲求以轮、劈、扫、砸为主,拳谚说:“棍打一大片”,就在于此,而且把稍两头并使,双手换用。而条子棍则侧重于折、扎、缠、捉兼拦提,多带枪棒,俗有单手条子(撒手条子)双手棍之说。三是鞭杆,也叫短棍,亦称魔杖,还称三尺五(兰州地方语称之为三尺五尕棒子)。两端分大小头,虽然有尺寸,但近年来根据短器械竞赛规则的需求,为不失鞭杆独有的风格、劲力、特点,一般长度因人而异,根据自已的身材高低而定。
鞭杆的长度一般有三种量法:通常以自己身体一肘再加一臂长为度,即曲右臂平举肘尖与另一头伸直平举中指尖等齐,二者间距为鞭长度。另一种是鞭杆的一头着地,另一头至心口窝为度。此外,还有一种量法是用自己握拳的宽度从棍一头至另一头以十三把为度。
鞭杆属短器械类,追溯其源,众说云云,有说是由赶马车使用的鞭子演变而来,也有说是竹节鞭演化而来,这都是顾名思义毫无根据的推断。然而,查阅有关史料佐证,其源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同等的辉煌。远在古旧石器初期,处于原始群的人类为了生存,迫于狩猎、自卫、防御同类与野禽猛兽的侵袭,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出现了棍棒、石器等简单武器,与此同时,人们模索、创造了初级阶段的格斗捕杀技能,这些技能虽是非常低级的,但可窥棍棒始之于此,这种萌芽状态的棒就是短棒。随着时代的发展,青铜、铁制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棍棒等木制器械已被逐步改进,就短棍而言,演变成鞭、铜有梭角的金属武器,因此,随着岁月的流失,时代的推移、武器的进化演变,棍棒逐渐被军旅装备所弃,多流传于民间。
甘肃地处我国边陲,地广人稀,山多沟深交通极其不便,鞭杆、棍棒此类器械至今仍保持兴盛不哀,流传地域广泛,特别在秦安、甘谷、天水、陇南一带,几乎习武者人人皆会,就是一般乡民们都能挥二鞭,可以说非常普及。其原因有三:其一,这些区域城乡交通多为山岭沟洼之途,山道盘蜒、行路不便,歹人虎狼时常出没,凡出远门之人须随身携带这轻便,防身,能当拐杖,还能将所带之物挎在鞭杆小头,担之肩后,大头留有尺余以防不侧的多功能的鞭杆。其二、很多村民便于将本地区的农作物土特产、用筐担挑出去到城镇集市去售卖,在沟洼不平的道路上长途跋涉,担夫带鞭杆以防身为主,既能一手柱杖,一肩挑担,减轻脚力,还能将鞭杆大头握在手中,小头撬在扁担下,减轻其肩部受压重量。其三,近来,挑担者们在鞭杆小头处,套按上一种形似双股叉的U型铁器件,这样一举三得,防身、柱杖、支棍(中途疲劳卸肩休息时,用这种U型叉卡在扁担中间撑起)。鞭杆上装置铁叉,更有效的制服所侵的对象,这在鞭杆史可谓是一大发明。现在在城市肩挑售卖者,偶而还能见到这种装置U型铁叉的支棍。
由于上述原因,鞭杆运动的长盛不衰也是必然现象。因此,在数代前辈们的实践、探索、钻研、不断总结使得鞭杆在内容上得以丰富,格斗技术上得以提高,并流传下来了很多鞭杆套路。
鞭杆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泼辣迅猛,变化多端,微妙莫测,单双手并用,大小头掉用,尤其把法的变化招式可以说是极尽巧妙,是武术短器械艺术上的独造。
另外,鞭杆的握法,即持鞭法别致,与人较鞭格斗时,两手横握鞭杆与肩略宽的中端,两端余出的棍头大致相等,双臂略弯下垂,鞭杆横置丁小腹部,双手背朝上握鞭为阴把。一手拳心朝上握鞭,另一手不动为之阴阳把,不同的持鞭法,含有不同变化的各种招式。另有一种单手持鞭法,右手或者左手握鞭杆大头7寸处,小头触地置于身左或身右侧,拳眼朝上者为正握鞭,拳眼朝下者为反握鞭。
还有一种持鞭法可谓罕见,就是所谓人护(包)鞭的方法,以右手或左手,在鞭杆大头7寸处拳眼朝前方为正握把,拳眼朝后为反握把,但不同的是鞭小头触地,大头握把或左或右持鞭的臂向后伸直,托鞭于身后,使对方看不见鞭杆,脚下用盖步、插步、横裆步和骐鳞步上身随步法的左右移动虚晃,持鞭的手在身体的虚实掩护下,左把在身后串右把或右把串左把,迷惑对手,造成假象,一得机会,突然出击,使对方不知鞭从何出,防不胜防,这是一种少有的持鞭法。
鞭杆在技法上以搬、拦、裹、劈、勾、挂、霍、剁、滚、格、墩、戳、砸、掠、挑、窝、飞、点、绞、压等二十字诀动作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柔合移置刀剑枪棍的一些招式,组成了许多鞭杆套路。例流传在陇南一带的赤龙鞭杆,五虎群羊鞭杆,云摩鞭杆,扭丝鞭杆等不下数十种之多。但是古老的鞭杆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弊病,如在劲力上滞扭呆板,步法迟缓,身法僵硬,内容重复,套路冗长,已远远不适应现代武术的发展。
数十年来,被誉为西北棍王的已故王天鹏、罗文源两位先生,在他们的武术生涯中,对长短棍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去粗取精、推陈出新,系列性地形成了“五阴”、“七手”、“十三法”、“缠海十八下”等基础性的鞭杆招式。例五阴、七手主要是练习鞭杆变换把位手法的方法,似曲谱中的音符,它们相配为伍,演变出了十三法,缠海十八连环招式及掉手鞭杆,黄龙鞭杆等。如十三法中的阴把四掉、三格三砸、二回头、倒搬桨、扣拂穿喉等,与缠海十八招中倒挂金钟,翻海三鞭,搅海鞭、坡子鞭、招手唤罗成、齐王乱点兵、云摩鞭、跨海鞭、拨云见青天、野鸟入林、蛟龙三显身等式法,动作奇妙,身法独特,攻防含义较强,称得上鞭杆之中的精萃。
由于他们遗留下的宝贵遗产,才有马颖达、管其泰、解延虎等诸多名家的继续开拓,使得许多优秀套路脱颖而出,缠海鞭杆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优秀套路,我省王得功1978年创编缠海一路、二路、三路鞭杆(王建中等四名优秀运动员仗此鞭杆套路,曾在南宁、锦州、徐州、兰州等六次全国性的运动会获得六枚金牌,关于缠海鞭杆的情况介绍另文刊述),可谓是鞭杆中的精华,其在继承传统鞭杆技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既有劈挂拳吞吐击远,翻拳迅猛疾速的劲道,又有陇上棍术的风格和现代竞技武术所具有的起伏转折,节奏鲜明的特点,可以说是陇原大地鞭杆运动史上的里程碑。
鞭杆运动的掀起,因它具备有较高的健身价值,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特别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在晨练的人群中,广场、公园、黄河风景线手执鞭杆者比比皆是,尤其是男女老年同志们,将携带方便,既可当拐杖,锻炼时又可替代刀剑棍枪等健身器械的鞭杆做为心爱之物,随身携带。
天水民间自古以尚武著称,秦汉以来,许多出生入死为国效力的名将如李广、赵充国、上官傑、段会宗、姜维等彪炳史册、星光灿烂。明清以来,民间尚武风俗的直接体现便是独具风格的天水武术的兴盛。
武术又称为国术。天水武术举凡国内所有种类如拳术、棍术、刀术、剑术、枪术、软器械类和稀有器械等各门类诸艺俱全。
拳谚有曰:“东枪西棍,南拳北腿”。西北的棍术以甘肃为最,而天水棍术又独树一帜。
壳子棍这一棍术绝技,近年来一些学者和武术爱好者挖掘整理,渐为世人所知。1987年在全国挖掘传统武术成果评比大会上,壳子棍被评为中国名棍之一。
鞭杆,又称短棍,有三尺鞭和四尺鞭(长鞭杆)及袖里鞭等长短之分。在天水农村,即使不会练武的人也能演几手鞭法以便出门防身,可见鞭杆的普及程度。
鞭杆的起源,大概与秦州人最早在山间驱赶牲口或出门防身的因素有关。鞭杆轻巧方便,长短自如,久而久之,成了防身御敌之器,后经有识之士编成套路,形成了得心应手,变化无穷,实战性强的武术套路,在我国武林器械中堪称一绝,独领风骚。
天水鞭杆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泼辣迅猛,单双头并使,把法换手灵活,变化多端,实战性强。天水人练鞭杆时讲究长鞭杆先练猴儿串杆的技巧;袖里鞭杆要求鞭走步随,中袖身旋,演练时须在左手鞭进击之后,反趟须换右手施招,形成随机应变的阴手鞭法,更突出点击穴道的功法。鞭杆的技法主要有:搬扎扭扣、飞刮撂挑、墩点劈挂、缠绕提扫、楂滑绞压等三十余法。
在天水流传的鞭杆套路主要有:黑虎鞭、白虎鞭、五虎群羊鞭、缠海鞭、子胥鞭、霸王鞭、赤龙鞭、十二棚鞭、七路子鞭杆八路棍(长鞭杆)、太子游四门鞭、虎卧中堂鞭、扫地鞭、紫金鞭、六合鞭、五毒鞭、阴手栓子鞭、五虎下西川鞭、白虎挡道鞭、单鞭救主、滚龙鞭、太平铜鞭,还有著名的甘谷豹子坪的换手鞭杆与沙石坡的铁门扭丝栓鞭杆,及天水北路陈家的筒子鞭等。
在天水各地,武术爱好者甚多,习拳练武蔚为风尚。甘谷县则因武术普及和名家众多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称号。早在1929年,吉鸿昌将军曾在天水举办“陇南国术比赛大会”,设擂台选拔武林高手,甘谷人宋元成技压群雄夺得冠军,可见天水武术之盛和甘谷武术之精。
甘谷武术尤以鞭、棍术为最。其中,鞭杆就有60余套。此外,还有拳术类的长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等65个套路;棍术类近200个套路;刀术类的姜维刀、九环大刀、混元刀、青龙偃月刀等43个套路;剑术类的青龙剑、八卦剑、达摩剑、双股剑等50多个套路;枪术类的姜维枪、子龙枪、盘龙枪、梨花枪等40个套路;软器械类的九节鞭、流星锤、双头连枷等近20个套路;稀有器械的九环禅杖、拐杖、八仙铲、如意钩等64个套路。天水五县二区均有武术兴盛,洋洋大观,门类俱全。
鞭杆的习练和妙用浅析/郭旺旺
鞭杆,属地方传统短器械套路,国家称短棍,主要流行于西北,盛行于天水,一般长3--3.5尺(长短因持鞭者体形而定)。鞭杆因使用顺手,携带方便,故而天水人绝大多数都能玩几招,但究其鞭法而言,学者简单,精之不易,特别在对陈时要真正发挥其内涵的灵巧击技和独特的制敌技巧更是不易。练好鞭杆不但要有结构严谨、框架合理,运行符合规律的优秀套路,而且要有富有实践经验的名师指点;自己也要坚持经常锻炼,更重要的是常和对方对阵切磋,在实践中体会其妙用。鞭杆在和执棍者切磋时,多数人从心理上想,棍长鞭短,唯恐弊多利少而胆怯,其实不然,运行时可以说二者长短相仿,妙用相当,因为执棍者要双手握棍,棍身有限,加之在实践中棍的运行需要场地宽展,才能发挥其效力,而鞭杆在实践中一般不受场地的约束。在对阵时,鞭杆较棍变化灵活,加之执鞭者伺隙乘虚,切身而战,如单手执鞭,鞭身附加胳膊,其长度与棍相当,故而常说鞭不短、棍不长道理就在这里。拳谚说:"棍打一大片,鞭围人体转"。在鞭棍对阵切磋时,持鞭者一般要避开对方的棍梢,专攻对方身体部位。拳谚有云:"彼动此先动,制敌先断根",就是鞭杆的实质所在,也就是说持鞭者要控制棍的施展运行,不让棍发挥特有的优势,这样才能克敌制胜。鞭杆的类型主要有:单头鞭和双头鞭,二者在演练时有共同之特点,即速度要快、鞭不离身、攻防并用、灵活多变,引动发劲。不同点:双头鞭杆演练时双手握鞭(即双阴手和阴阳手为主),运行时鞭的两头灵活互换使用,攻防同发,虚实难分,鞭法主要以搬、拦、挑、扎、刷、锥、隔、撩、挖、拥、盖为主,鞭诀说:“左右搬拦双护体,撩膝破肘去腕忙”。前者以攻取上盘为主,后者以防下取上为主,也就是“制敌先断根”之所在。又说:“举起双阴手,飞步如箭穿,风拔中下有,专扎小便尖”,这既说明鞭运行时的速度,又说明攻防齐发,直击要害部位;单手鞭杆演练时主要以一手提鞭,左右手灵活互换使用为主,演练时难度比较大,因为单鞭攻防时既要稳、重、狠,又要有速度,不能给对方有还手的余地,这就是说要观察动力臂,判断运行路线和角度先法制人,同时决不能忽略不执鞭的空手的作用,要紧密配合鞭杆的运行,歌诀说:“胸前挂印身后藏,软硬兼施把人伤”,“胸前挂印”是指不执鞭的空手(有时也指高蹬脚),“藏”其鞭杆,这就叫器械对阵,白手打人。同时空手随时有助鞭杆抓棍和击中对方的可能。否则不但影响鞭杆演练时的美观造形,而且会失去单鞭的攻效。单手鞭杆的鞭法主要有提、扫、扎、割、溅、刷、缠、顺等。如鞭法云:“紧防海底炮,难取通天鞭”,这说明手鞭配合,换手制敌。在实战中,一手背鞭封裆部,不胜防换手金瓜击顶。
又如铁门扭丝鞭里“若见狂棍来击顶,顺手云里去拔灯。忽闻高山风雷吼,古树盘根横棒攻”所说,“云里拔灯”中同时暗藏湘子吹笛,只要鞭棍接触,双手按鞭扭身发腰劲,势如吹笛,以专击对方鬓旁,即克制住了棍的运行和上盘的攻击,又击中要害,如遇强手换棍击下,可用古树盘根一鞭封定,这就既要有灵活的步法和速度,又要鞭、身、步法速度谐调配合,所以鞭的运行路线和角度要严格到位。拳诀说:“一条鞭杆两条腿,左右搬拦胸中锥”,意思是:鞭杆的主要用意是护好两条腿,上盘遇敌搬拦扣稳扎胸膛。鞭杆与棍对阵,多用于切身战,持鞭者始终要穷追不舍。在演练鞭杆时,手、眼、神、法、步始终融为一体,其中任何一法既不可滞后,更不能分割。如果运行路线不规范,动作不到位,反而会引火烧身,自讨苦吃。所以习练鞭杆即能防身,又能健体,更能锻炼人的灵性。
“杜万重山、杜三”对鞭杆拳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