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 如何克服旁观者效应:如果需要帮忙,开口直说就好

旁观者效应:要人帮忙,就要开口要求

译者:搬那度丨壹心理翻译专栏·译心理

想象一下。你独自在荒野中远足,距离文明世界要有好几里。你走在步道上转一个弯,看到一个年轻人身穿破烂的衣服,看起来蓬头垢面,又有些许语无伦次。

你正在前往营地途中,但是他很明显的需要帮助。你走近的时候,他解释说,他断了腿,又已经在丛林中数日,而且若是你能背着他回到登山口,他就会很感激,即使是几米的路程也好。

你会怎么做?停下来帮助他,或者无视他而继续走下去?

若你是稍微正直些的人,我猜你会选第一个选择:停下来帮助他。事实上,你或许还会觉得这是你的责任。周围没有任何人,能帮忙的只有你一个,而你也不想因为没有帮忙的后果而感到愧疚。

所以,你不仅是帮忙,你或许还会取消你的计划,帮忙一路背着他回去。你甚至是不假思索地这么做。

现在,想象这个情况。

你已经一身打扮,正往市中心走着。今天是你在新的工作的第一天。你还没迟到,但是你正为了早到一些而赶路。所有的人也像你一样,早上出外前往上班,而你在人群中穿梭,走向办公室。

走到一半,你看见一名流浪汉手里拿着一个牌子:“霉运连连,要钱吃饭,能给多少都行。”

你会停下来把零钱给他,还是继续上班?

如果你像我一样,你可能会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告诉自己,你会停下来,但是事实上你却是不会这么做。你又或许能想出你在生命中曾经多次——若是你住在大城市的话,甚至是过去几天之内——没有停下来帮助,反而继续走下去。

你所遭遇的事,称为旁观者效应。它不但会阻止又善良又有爱心的你做出正确的事,也会阻止别人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帮助你。想要学会克服这个奇怪的心理现象,让你不仅准备好帮助有需要的人,同时也确保你在逆境中能得到所需要的帮助,就请继续读下去吧。

旁观者效应:别人的问题

当你还是小孩的时候,你因为所有的朋友想做某件事而自己也想做,这个时候,你的妈妈可能会问:“要是你的朋友都去跳桥,难道你也会要去跳吗?”

这么问的目的,就是让你想清楚你的决定,而不是任由你的朋友影响你去做一些你以后会后悔的蠢事。你知道这就是目的,因此这么回应妈妈:“当然不会。”

不过,真相是:除非你无时无刻都会在密切注意自己,否则你应该也会跳下那道桥。

心理学研究已经反复验证了这种现象。你会为了跟周围的人融合在一起而改变你的行为,以配合那一组人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你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有一种行为,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又有另一种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职场上会有一种行为,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行为。

要是这样能帮助你建立更亲密的人挤关系,并且让你和周围的人相处的话,这可算是好事,但是这样也有可能严重地出错。直接路过一个迫切需要你的帮助的流浪汉, 只是一个例子。

这个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当你一个人的时候,看到一个问题,你会感觉到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你的责任。毕竟,周围没有任何会去处理它的人。然而,要是你处在一大群人之中,能帮助的人不止你一个,因此情况会看起来似乎没那么严重。

心理学家将这个现象称为“责任分散”。你会心想:“嘿,我赶时间,而且周围还有很多人。无论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食物的流浪汉、公园里的垃圾、迷失了的流浪小狗、等等——会有别人去处理它。”

这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想法,问题是,其他所有的人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们也正在赶时间,也在假设你会出手相助。

旁观者效应会变得更糟。当你路过问题而不去理会它的时候,周围的人也会这么做。他们会开始想,问题并不存在。毕竟,要是真有问题,别人就会去注意它,不是吗?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每一天影响着你的生活的问题被忽略了。

旁观者效应 如何克服旁观者效应:如果需要帮忙,开口直说就好

击败旁观者效应:修复世界,改善自己的生活

当你问一个人:“你会直接路过一个明显需要帮助的人吗?”的时候,只有极少数的人会说他们会这么做。所有人都会假设自己会在情况所需的时候做出正确的事,但是旁观者效应会防止我们意识到情况确实有所需。

要是你在想:“那太可惜了,但这一切对我都没有影响”,那请三思。

旁观者效应每一天都会阻止你得到你所需要的帮助,不管是在家中、在工作场所、在路上,亦是如此。记住:我们会改变我们的行为来融入周围的人。

若是你感到自己需要/应该得到加薪,但是没有看到任何同事要求加薪,你就比较不会自己去要求加薪。与此同时,你的同事看到你不去要求加薪,自己也不会要求加薪。

若是想要学习做某件事,但是你的朋友全都似乎已经晓得怎么做,你就比较不会寻求帮助,因为他们不在寻求帮助。当然,他们可能全都在看着你,想着同样的事。

你和某人的关系可能出问题了,但是旁观者效应阻止你讨论这件事,因为对方也没有小题大作。然而,他们却一直在等着你提这件事。

旁观者效应的问题,若是只是期望别人解决某个问题那么简单,那么,解决方法一样容易,却也和现状完全相反。

修复你在世界上看到出错的事,包括你在家里、工作上、任何地方里,就是为了它们负起全部的责任。

与其期望周围的人看到并解决问题,不如利用自己的道德方针判断事物。若是看到任何似乎不妥的事,却又没有人付诸行动,你就要自己承担责任解决它。

当然,其中的恐惧,就是没有人看得到问题所在,留下你一个人去处理问题。但是旁观者效应的性质正好相反:人人看得到,却在等待着你去解决问题。

你一旦做到,你就会吸引别人对此的关注,而别人也会开始感到有必要帮助。

这个道理应用在你自己生命中的问题,如同在别人生命中的问题一样。正是因为旁观者效应,造成别人即使看得到你需要帮助,也不会参与帮助,直到他们感到有责任这么做为止——他们要觉得,要是他们不去帮助,就不会有其他人这么做。

如果你需要帮忙的话,你必须寻找一个能帮助你的人,而且要特别要求他们帮助你。

你要是迷失在外国大城市里头,光是神情迷惑地看着地图是没有用的。要走向前去向人问路。

你要是想得到加薪,光是暗示你的抵押过期未还,不会让你得到你需要的钱。你要和老板安排会议,讨论薪金事宜。

你要是躺在街边流着血的话,你不能期望周围的几百个人会立刻帮你。你要指着一个人,并说:你!我要你的帮忙!

记得你那天路过的手持牌子的流浪汉吗?就是你周围的人也路过的那个人?要是他一把抓住你的手臂,说:“嘿,我要是再没有东西吃,我明天之前就会死了,你能帮我吗?”,你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您也想成为壹心理的专栏作家,点击来吧,成为壹心理专栏作者

本文由 壹心理专栏翻译 搬那度 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susan.liao@xinli001.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1851/27615439623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克服腼腆心理 如何克服浮躁心理

如何克服腼腆心理——简介腼腆的心理 不善于表达、胆小内向、错误的认知、好面子、丧失勇气、保守的思想等…这些心理让我们在与他人交谈相处中感到为难、不自在、还会脸红等,下面我个人见解,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如何克服腼腆心

如何克服懒惰 如何克服拖延症和懒惰

如何克服懒惰——简介无论你实际上是懒惰的,不堪重负或承担任何责任,迅速放弃,克服任何这样的倾向,在你的生活中寻找平衡,而不是轻易服输的。通过提炼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优先考虑什么是重要的,你可以花费你的精力,你会做最具影响力,仍然有时间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怎样克服语言障碍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简介 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人可以正确对待,有的人则不行,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那么,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

当众演讲紧张怎么办?如何克服? 演讲克服紧张

当众演讲紧张怎么办?如何克服?如何消除演讲的紧张?一、演讲时产生紧张心理的表现演讲时产生怯场紧张的心理,是任何演讲者都有过的体验。世上没有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在演讲时一点都不紧张的,只是他们善于把紧张的程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

如何克服自己的惰性 启动变革,需要克服公司惰性

     哈佛商学院管理实践课程教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前院长约翰R.韦尔斯,将公司惰性分为三类:战略惰性、结构惰性、人的惰性。他所著的《战略的智慧》一书对这三类惰性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并就企业如何克服惰性提出了一整套具体

声明:《旁观者效应 如何克服旁观者效应:如果需要帮忙,开口直说就好》为网友出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