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感受小康
第一教时 我们的小康目标
教学目的
感受身边的小康生活,知道我国已经总体上达到小康,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增强投身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小康目标是什么?怎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
【教学难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小康生活本身是与以往生活相比较的一个概念,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对前后变化感触不深。这就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学生对小康目标定位认识相对模糊,这一问题也难以界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很想弄清楚小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的生活水平才是小康生活水平。
这些问题和状况需要师生共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形成清晰的认识。
学生的需要:
因本课时是第一课时,学生的疑问会不少,比如说,目前我国的小康有何特点?其具体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如何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是怎样的?它能实现吗?如何实现?以上部分疑问不能在本课时教学中加以解决,要通过本单元其他课时教学来加以解决。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导入
呈现:“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句话:“„„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这个愿望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渴望?太平天国运动实现这个愿望了吗?结合P37信息平台材料导入“小康”话题。
(二)话题教学
【教学话题1】古往今来对小康的理解与追求。
通过探讨与交流让学生形成对小康的一般性的认识。
【教学话题2】利用课本P38页图片材料进行情境对话,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结合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转入下一话题
【教学话题3】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是怎样的?
围绕这一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提出的目标可能过高或不全面,老师适当点拨引导,结合课本P38页的说明性材料和P39页信息平台让学生弄清:
①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小康生活,即小康目标。
② “小康”目标确立的发展过程,从而得出小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是一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的过程。
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我国的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进行解释说明。
(三)小结
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康目标比以往任何时代所提出的小康愿望要来得更加科学和现实,也给人们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它不再是停留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它已经逐步化为现实。
(四)活动安排
以你的家庭为例,选取几个指标与P39小康基本标准进行对照,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是否达到小康作一评价。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