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符家昌
编辑 | 鹿鸣
太极拳练习要求“用意不用力”,但也不是不讲究发劲的,总有一个力源,在哪里呢?
论者各有看法,林林总总,从广场的普通练者,到成名成家的大师,都有论及,但直到现在,我发觉论者对太极拳发劲都是无法精确总结出来,都是谈一些零零碎碎的感觉,没有紧紧抓住核心问题。
张三丰“太极拳论”说“起于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这一论断成为太极发劲的纲领性思想,很多人为此论断研究一生,形成了很多观点,但我觉得都没有说到点上。
有人认为,太极发劲应起于脚,传达到手。说的容易,真实做起来,“脚劲达手”没几人成功的,勉强做出来也是生硬的,离太极思想太远。
有人认为发于腰。依据是一腰比十手大,从体积角度去推断功理的正确性,这又显得太书呆气了,现实中,以腰发劲的人不在少数,但没有达到太极拳的要求,生硬,斗死力,零乱,比比皆是。
有人认为用胯发劲。依据是张三丰拳论里一句话“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一些书生出身的练家,就创造性地认为,张三丰的拳论里,被人别有用心地省去了一个“间”字,“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其实是指腰腿间,就是胯部,于是自作主张认为,一定是以胯为动力源,力量必从胯中发出,并从老论中寻找有关“太极胯”的理论以支持自己,可是,用胯来发劲应付对手时,也一样被人逼得手忙脚乱,乱顶乱扯,太极拳之淡定神态变成村夫打架。
李雅轩说过,学太极拳,一定要以张三丰、王宗岳二人的拳论为基础。张王拳论虽简约,但都是至理名言,现在有不少名家也写文章体会张王拳论,但论来论去,都没有定论。
就比如这个发劲,有人写文章说在腰脊发劲,有人说腹部发劲,有人说胸部发劲,有人说胯部发劲,有人说腿部发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一些人甚至这个月说发劲在脚跟,下个月又说发劲在胯,再一个月又改口说发劲在背,连自己都糊里糊涂,也写文章忽悠人。
其实张三丰拳论说过,“起于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就是说发劲是不能分开的,分开就不完整,所以说劲由脚发,由腰发,由腿发,由什么什么地方发,都是局部的论点,不是完整的东西,是与张三丰拳论背道而驰的,“完整一气”才能松整,体现整体劲,才是太极入门的征兆。
那么太极拳发劲之源泉在哪里呢?
是脚、腿、腰三块“完整一气”发出。
而主导这“三块”的力量源泉又在哪里呢?
张三丰拳论说“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就是说,不要从肢体外面求发劲,而应该在“意”上求发劲,发劲的最终源泉,就是意,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也是为什么前辈总是强调练拳一定要“用意不用力”,因为用意,才能统一“三块”机能,共同出力,这就是所谓太极内劲。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