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伟油画作品
楚汉争霸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秦王朝末年,法律严苛、残酷,加上秦始皇穷尽天下人力、物力为自己修建骊山大墓,收缴天下兵器“销锋镝,铸金人”,焚书坑儒,百般侵渔民众。人民不堪暴政,纷纷揭竿而起。先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各郡县百姓苦于秦法严酷苛刻,见有人领头,纷纷争相诛杀地方官,响应陈胜、吴广。楚国旧贵族项梁、项羽叔侄和“村官”刘邦闻风率众群起响应,兴义兵,诛暴秦,给风雨飘摇的秦王朝以沉重的打击。 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楚霸王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后人,与秦有不共戴天的世仇。看到天下大乱,项梁、项羽叔侄也在吴中(今江苏吴县)拉起一彪人马,起兵反秦。叔侄二人杀会稽太守,组织起一支8000人的队伍,号称8000江东子弟兵,后发展成一支拥众40万的庞大军队 ,成为反秦的主力军和能征惯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虎贲之师。刘邦,江苏沛县人,一介布衣出身。刘邦小时候也读过一点书,但他不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读书人。青年时期,刘邦考上了秦下设的沛县泗水亭长,大概相当于今天乡里管治安的派出所所长之类的小吏,属于最基层公务员。刘邦生性豁达大度,不喜务农,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色之徒。这样一个“舅舅不疼,姥姥不喜”的浪荡子,在常人眼里乏善可陈、难成大器的人物,后来却偏偏阴错阳差、以弱胜强,击败了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建立起绵延400余年的大汉帝国。
项羽自幼不喜欢读书,却有天赐神力,痴迷“万人敌”,意思是喜欢排兵布阵、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拔寨,临阵杀敌。项羽力能拔山举鼎,气盖天下,性格豪放不羁,英气逼人,顾盼自雄。秦失其政,项家叔侄起于陇亩之间,披坚执锐,亲冒矢石,只用3年时间,率5路诸侯大军灭秦。命运之神似乎格外眷顾这位勇冠三军的年轻人,胜利的天枰已向这位幸运儿的头顶倾斜。自以为天下非己莫属的楚霸王虎视天下,认为已无人可与之比肩,攻取咸阳“取秦而代之”只在早晚之间,于是大肆分封诸侯,政令大多出自霸王项羽一人,群雄不敢仰视,唯其马首是瞻。然而,笑到最后的不是力压群豪、百战百胜的项羽,正应了那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黄雀、渔翁不是别人,正是那屡战屡败、屡仆屡起的混混亭长刘邦。
古籍记载项羽率楚军与秦军和各地割据势力苦战70余次,无不所向披靡,挡者破,击者服,每逢阵仗无不“踏敌尸骨唱凯旋”。然而项羽自视甚高,刚愎自用,不听善言,自恃勇力,以力服人,导致身边辅佐四散而去。项羽勇猛善战,无人能敌,性格也豪放雄毅,颇具阳刚人性之美和青春洋溢、激情四射的性格魅力,可谓人中之龙。西楚霸王之名让人望而生畏,绝非浪得虚名 。但项羽残酷嗜杀,所过灰飞烟灭。特别是秦楚巨鹿恶战之后,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致天怒人怨,人心背离。史载项羽入关后“残暴成性,烧杀抢掠,秦人大失所望,然惧怕项羽,不得不服”。这时的项羽实力比刘邦强得多,项羽视刘邦犹如下属部曲。刘邦虽然玩世不恭,有流氓习气和无赖作风,但他身上有项羽所不具备的品格:性格豁达、隐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肚量大能容人,礼贤下士,能虚心听取意见,从不固执武断,善于笼络人心、团结部曲。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军需供给、后勤保障、运输钱粮来往不绝,治国安邦,我不如萧何;亲临战场,排兵布阵,战必胜、攻必克、守必坚,我不如韩信。此三人乃人中之杰,然而我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其实,项羽气势最盛时,手下也是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张良、韩信、英布、季布、彭越、司马卯、魏王豹、韩王信、陈平、张耳等都跟过项羽,且都非等闲之辈。然而性格偏狭、有勇无谋的项羽却不重用和善待这些能人,致使这些英才最后大多投奔了刘邦。心怀妇人之仁的项羽能为士兵吸疮疗毒,却不舍得对有功之人封官授赏, 更不听谋士范增劝说,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犹犹豫豫,将眼看到手的胜利果实拱手送给了曾经的手下败将刘邦。
刘邦斩白蛇起义时已是个48岁的半大老头了,而这时项羽则是个雄姿英发的青年才俊。从人性魅力和军事实力的角度看,刘邦远不如项羽。然而,机遇似乎更垂青这个看似毫无个人魅力的无赖老头。项羽是个性情中人,虽临阵勇猛、勇悍三军、无人能敌,然而却缺少谋略,当断不断,妇人之仁使他几次放死敌刘邦一条生路,却不会笼络人心。然而,失败的英雄总是惹人伤感,令人感怀、同情。项羽铁骨柔肠,和风华绝代的美人虞姬演绎了一段旷古奇恋,垓下之战楚军惨败于韩信之手,虞姬见突围无望,“美人自刎乌江岸”。项羽留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 拔剑自刎乌江岸边!一代霸主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刘项争霸,汉军可谓十战九败,然而刘邦得到弃项羽而去的奇人韩信后,形势立马改观,如拨云见日一般。韩信屡建奇功,定三秦、破魏灭赵、迫降燕国、平齐国、直至最后扫灭大楚。只因有了韩信这位旷代逸才、项羽弃将,刘邦才得以打败项羽,扫平诸侯 ,底定中国,开大汉400年基业。毫无疑问,刘邦的品行,思想境界、人格魅力、甚至文治武功都是不足道的,很多方面都不如英迈豪俊的项羽,却偏偏能最终成事,坐稳皇位,可谓造化弄人。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刘邦成功的奥妙在于会用人。 他不善带兵打仗,更不能临阵杀敌,但麾下云集了那么多能人贤士,得人者得天下,最后击败项羽,取得胜利。有学者评价“‘德’ 未必能时时处处保佑人, ‘术 ’有时也是制胜的关键”。无赖没有什么底线,也没啥可输的,大不了从头再来。刘邦能屈能伸,几起几落终得天下。有道是自古英雄难敌枭雄,流氓无赖何以得天下?得英才者得天下!权谋之“术”,脸厚心黑,刘邦有而项羽无 这正是流氓战胜英雄的法宝。
楚汉争霸,英雄豪杰败亡而流氓无赖称帝发家,这样的结局,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秦亡、楚灭、汉兴,后人能说什么?高山耸立,大地无声,只能用沉默表示不解、喟叹、惶惑与愤懑。项羽虽败,然而失败的英雄比胜利的无赖更引人同情与追思,他的青春激情,他的英雄豪气,他的铁汉柔情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关于他的死,唐宋时期有3位大诗人写过传诵千古的诗句: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看来,人们对“人杰鬼雄”项羽的败亡更多的是同情与惋惜,哀怜之态溢于言表。刘邦以一介布衣之身,崛起于蓬蒿之间,在秦末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中脱颖而出,战胜了强大的西楚霸王项羽,独霸天下,开创数百年辉煌基业。起自底层的刘邦,自夏商周秦以来,以草民身份登上帝王宝座,也算第一人,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的父子传承制度。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写下辉煌一页, “汉” 成为中华主体民族的统称,如此看来,刘邦也是真英雄呢!
图片借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