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海鲜千万不能吃,吃了会中毒呢?海鲜在人们心中可是好东西,它的营养价值十分的高,虽然吃海鲜的好处有很多,但是,吃海鲜禁忌也有很多,你知道海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吃海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这种海鲜千万别吃 一颗或能致命
美味的螺类是夏秋季节的热门美食,但是近期在浙江等地却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前日,卫生厅发出通知,严禁任何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织纹螺。昨日,记者走访水产品市场、海鲜超市及一些餐饮店,暂无发现有人擅自售卖织纹螺。
专家 尚无特效解毒药
据了解,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质海底的螺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织纹螺的外部特征为螺丝状外壳,有螺旋部和体螺层两部分,螺旋部尾部较尖,体螺层较大,整个螺体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眼睛正对螺口观察,可发现其螺纹生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与常见的蜗牛、田螺等相反。
“这种毒素类似河豚毒,是一种神经性毒素。该毒素通常耐热,一般烹调温度很难将其破坏。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重症者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相关负责人介绍,织纹螺旺汛期(从4月份开始)也是食用织纹螺导致中毒的高峰期。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为何织纹螺会带有毒性?
记者了解到,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毒性是由于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所致。
其实织纹螺本身是一种可食性的动物,但是为何现在却变成有毒的“毒螺”呢?其实,织纹螺的毒性是外源性的,而不是内源性的。现有的研究发现,织纹螺体内含有的毒素或有两种,一种是麻痹性贝毒,另一种是河豚毒素以及衍生物。也就是说,其毒素来源有两个,一个植物性的,一个动物性的。
由于织纹螺是一种食腐动物,所以它们获取麻痹性贝毒,主要是从有麻痹性贝毒的贝类甚至鱼虾身上获得的,这是织纹螺富集毒素的主要来源。织纹螺中毒也和麻痹性贝毒中毒症状相似,所以容易与其混淆。此外,也有报道织纹螺食用有毒藻类,从而变成“毒螺”,比如像塔玛亚历山大藻、盐多加藻这些附着在岩石上的微生藻类,都是有毒藻类。另有研究发现,在水域中有毒藻类富集如赤潮时,织纹螺体内会大量积聚来自藻类的毒素。这几十年来我国赤潮增多,有可能是织纹螺中毒事件增多的诱因。
走访,市场未见织纹螺
在一家海鲜超市里,各类海鲜产品琳琅满目,其中就包括不少螺类,如红螺、钱螺、大旺螺和苦螺。“这里有卖织纹螺吗?”记者问。“织纹螺有毒,早就不让卖了。”店员告诉记者,几年前,国家明令禁止销售有毒的织纹螺。
在文化宫,记者看到不少大排档上都摆放着螺类产品,如钉螺和吸吸螺等。这是什么螺?田螺。这里有卖海螺吗?没有。
摊主张先生介绍,他们所售卖的螺类多以河螺居多,海螺较少。“有听说过一些螺类有毒,但我们这里的螺类都是安全无毒的。”记者走访市区东街等多家餐饮店,也均未发现织纹螺的身影。
市民如果有发现餐饮单位擅自经营织纹螺,可拨打电话举报,市民一旦误食织纹螺,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的,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近期,市海洋与渔业局已在产区、农贸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的明显位置张贴常见织纹螺及其毒性的彩图,提高市民对有毒织纹螺的认识,防止发生误食中毒事件。同时积极向生产者宣传采捕、销售有毒织纹螺的严重后果,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品的质量。
吃海鲜禁忌 这些必须懂
鲜美海鲜让人无法停嘴,可是,吃完海鲜后,有的人就会腹泻,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吃海鲜也是有一些禁忌哦!这不,有媒体报道,某旅行团的13名内地旅客在乘坐飞机从泰国返回香港时,出现呕吐及腹泻,而这批游客在曼谷登机前均曾在当地吃过海鲜,不排除集体食物中毒。那么吃海鲜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