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沧浪亭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三)沧浪亭

        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它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后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因此名声大振。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遗憾来时正赶上沧浪亭新一轮大规模整修中,很多景观没有开放。沧浪亭门票20元。
        中国人习惯称“风景”为“山水”,可见水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是何等的举足轻重。游览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极富水乡诗意。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眼前这片水面,它一方面构成了沧浪亭的园外景观,同时,它还让苏舜钦等官场失意的古代士大夫文人产生出“沧浪之水”的意境。 据说苏舜钦花了四万青钱(约合黄金十两)购得此园后,在这水旁建了一个小亭,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歌谣,将亭命名为“沧浪亭”,表现出一种超然世俗名利之外,归情自然的清高意趣。

        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其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无一雷同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可谓借景的典范。这条复廊被人们誉为苏州古典园林三大名廊(沧浪亭的复廊、拙政园西部的水廊以及留园中部的爬山廊)之一。        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野卉丛生,朴素自然。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沧浪亭最初是园主苏舜钦建在水边的,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仰慕苏舜钦,前来寻访苏氏沧浪亭遗迹,但没有找到,于是他怀着景仰先贤之情,在这土山上重建了沧浪亭。宋荦和苏舜钦虽同为封建官僚文人,但他重修沧浪亭时尚在巡抚任上,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苏舜钦那种罢官后隐逸江湖的心境,取而代之的是敬仰先贤、遵守礼制、积极人士的思想,所以把沧浪亭从水边改建到山上,就是要表现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积极的为官处世哲学。另外,从这里环顾四周,我们可以发现,园内大多数建筑都环山而建:这种布局主要是由园内地形所决定的,但客观上也突出了“高山仰止”的主题思想。

        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屋”、“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
       “印心石屋”为一假山石洞,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周围风光。据说原来从这里可以远眺苏州城外西南诸峰,但现在由于近处高楼遮挡,看山之意已荡然无存。沧浪亭在以复廊近借园前之水的同时,又以看山楼远借园外之山,这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有其独到之处。

苏州园林沧浪亭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三)沧浪亭

     “翠玲珑” 馆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多变。馆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沁人心脾。苏舜钦曾有“秋色人林红黯淡,月光穿行翠玲珑”的诗句来描绘这里的景色。同“翠玲珑”相邻的是五百名贤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他们是从春秋至清朝约2500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也是由于园内整修没有开放。

       竹子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各类竹20余种。菪竹、慈孝竹、湘妃竹、水竹、金丝竹等多类竹子遍植园内各处。竹子虚心有节,清秀挺拔的品性素来符合古代士大夫文人所崇尚的守道、有节的伦理规范。同时,由竹林营造出的清雅脱俗的环境又足以让人神清气爽,烦襟顿释。宋代大文豪苏轼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而沧浪亭园主苏舜钦也曾有“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的诗句来向人们表明他园中植竹的心志。

 此外园内还有仰止亭、御碑亭、闲吟亭、闻妙香室、清香馆等建筑,另有石刻34处。 沧浪亭虽说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古典园林,但它却拥有清朝三代皇帝的题词和乾隆帝的四次临幸,这在苏州各古典园林中也是不多见的。小小的沧浪亭处处显得古朴而凝重。几近天成的土石山岗和枝干虬劲的参天古树在清风明月间又多少透着那么一股历史的苍凉。从苏舜钦寄情于沧浪之水的“出世思想”到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五百名贤祠所折射出的“人世哲学”来看,沧浪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一不寄托着中国传统文人的人生理念和道德追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2751/253283142825.html

更多阅读

读宋明两代两篇《沧浪亭记》 沧浪亭记 归有光

苏州的园林胜迹中,沧浪亭的历史可以追索到宋代庆历年间以至于更远。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说它是某朝某代的留存,主要还是指其中的人文精神的继承,从物质意义上说,现在所保存的沧浪亭,其中的亭台楼阁,池石花木,不过是清代康熙以后甚至更晚

江苏苏州沧浪亭 江苏苏州沧浪亭下联

苏州沧浪亭游览过拙政园,便驱车前往沧浪亭。沿西北街向西驶上人民路,一直向南,十几分钟就到了苏州文庙。文庙对面马路边矗立一座冲天石坊。下了车走近看,坊额刻着“沧浪胜迹”四个隶书大字,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手迹。石坊旁边立有一块“

清风明月本无价 清风明月本无价 沧浪亭

清风明月本无价映日荷花清风明月本无价;远水近山皆有情。这是苏州沧浪亭的对联。上联集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集自苏舜钦《过

世事沧桑话沧浪————归有光《沧浪亭记》赏析 沧浪亭记

《沧浪亭记》,是明散文家归有光作的一篇记叙散文。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崑山(今属江苏)人。深于经术,尤长古文。初举进士不第;退居嘉定之安亭江上,读书谈道,世称震川先生。行年六十,嘉靖年间始成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他为文上尊史记,下及

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沧浪亭 沧浪亭-简介,沧浪亭-?历史沿革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时代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位于现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其占地面积1.08公顷,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 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

声明:《苏州园林沧浪亭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三)沧浪亭》为网友扯心的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