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钢琴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颠覆学琴概念————
谁是兰德尔·菲伯尔?他是美国一位钢琴演奏家和儿童心理学家,最近人民音乐出版社引进了他的作品《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这部教程在去年全美钢琴启蒙教材类图书中获得销量冠军,至今已经发行3000万册,美国和其他国家很多琴童都在运用这本教程。而最近刚刚得到消息,这本钢琴基础教程在台湾也获得了同类教材的销量冠军。
菲伯尔日前来到中国,用他的方法为师范学校的学生举办讲座。记者在他讲课的间隙对这位钢琴家兼儿童心理学家进行了专访,菲伯尔认为,“孩子们练琴的最终结果应该是通过音乐表达自己,而不是表现技术技巧。”
■学习钢琴的痛苦
抹杀了很多孩子爱音乐的天性
很多孩子在学习钢琴以后,就像身上压上了沉重的负担,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在老师的严格调教下,钢琴学习的路程非常痛苦。学习吧,枯燥无味;不学吧,对不起老师家长的厚望。久而久之,一些弹琴的坏习惯就逐渐养成了。而很多琴童的家长也都知道,孩子在初学阶段拿到的钢琴教程大都是《小汤姆森浅易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等等,这些也一直被奉为孩子学琴的经典教材。奇怪的是,就是这些经典教材的教学,却让很多孩子弹到一定时候就对钢琴失去了兴趣,如果不是老师、家长的督促和考级的追求,孩子大多不愿再学下去。
兰德尔·菲伯尔和他的伙伴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学琴现状,从20年前就开始探讨怎样才能够让孩子们在弹奏钢琴中找到乐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通过20年的不断努力,一部《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就这样诞生了。
菲伯尔告诉记者:“对于来到中国,这是给了我一次机会,能够看到这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学琴的。
■改变痛苦学琴的状态
菲伯尔找到了3种快乐方法
孩子学琴的痛苦根源到底是什么?菲伯尔经过反复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这种痛苦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其一,以往的钢琴教程虽然也是分段,但这些段落注重的是对技巧的训练,而不是挑选孩子们更本能喜欢的段落;其二,以往的钢琴教程都是选定了若干首所谓的经典教学曲目,而这些曲目题材偏窄,不仅不适应这些年音乐的发展变化,也让孩子们在兴趣上没有了选择余地;其三,以往的钢琴教程过多强调的是弹奏技巧,而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理解、与音乐的融合,更不能使孩子们对音乐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于是,僵硬和机械成了与学琴相伴的魔鬼。
于是,菲伯尔经过长期的摸索,对钢琴教程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他用3种方法,把孩子的学琴领入了快乐的境界。
剪裁的快乐。在对钢琴教程中乐曲的选择上,只要孩子不喜欢就放弃。尽管有些段落的确对技巧的训练有很大帮助,但菲伯尔坚持认为,和让孩子们快乐的接受弹奏相比,那些技巧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孩子弹进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会自己去寻找技巧,这比一开始就强制他们练习技巧要快乐得多。于是,菲伯尔在从整支曲目中寻找练习段落时,不再以技巧训练为挑选标准,而是以孩子们是否喜欢弹奏为挑选标准。
挑选的快乐。菲伯尔将练习曲目不再局限在那些所谓的经典曲目上,而是为了适应现代音乐特点,将练习曲目的范围扩大到了爵士、摇滚等现代音乐上,不仅贴合了现代音乐氛围,更让孩子们在练习时有了更多选择,进(wWW.aIhUaU.com]而更容易找到和练习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
表达的快乐。菲伯尔认为,孩子处在1种快乐的学习钢琴状态,即可按照自己的理解更快地融入音乐,即可更多地在钢琴上进行内心的表达,从而远离枯燥、痛苦的简单练习。而这种快乐的表达会使孩子们获得由内而外的真正的快乐。
在北京进行的讲座中,菲伯尔找来一些孩子们进行了教学示范,结果孩子们在第二次上课时都以快乐的心态演奏,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为了让孩子的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莱德尔·菲伯尔从选择作品到不断的测试做起,坚持了20年,最终成就了这部钢琴基础教程。他说:“最难的是怎么想象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有些作品孩子们上课后不喜欢我就只能更换作品,而难点都还在于布置技巧、手腕和姿势的教学,既要不让孩子们练出毛病,同时还要让孩子们喜欢弹奏,达到表达自己的目的,做到更快乐更有效,这是比较难的。”
■享受自己的演奏
不要强求成为郎朗李云迪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郎朗和李云迪,这是当前很多琴童家长的心态。菲伯尔告诉记者:“其实我和郎朗、李云迪都曾见过面,与郎朗更熟悉一点儿,我们之间也谈论现在孩子们钢琴教学的话题。他曾经告诉我,现在的很多钢琴教程都有很大的问题,比较陈旧,引不起现在的孩子们的太大的兴趣,已经不宜现在孩子们使用。他也希望出现新的钢琴教程供孩子们学习。我想告诉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是,李云迪也好,郎朗也好,他们学习的经历都不是一般人的经历,也都不是广大琴童能够效仿的。他们有的是天赋加机遇,而作为普通的孩子,学习钢琴首先要爱音乐。我没有听说过哪一位琴童在演奏中不会表达自己就能在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得冠军的。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演奏表达自己,享受自己的演奏,这是最重要的。”
(本文转自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