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寒潮”横扫全城之后,羊城又迎来“回南天”。近期广州气温频繁上演“大跳水”。记者从医院获悉,气温波动对眼睛、神经系统、心脑血管、呼吸道等都有刺激,本周以来各科收到的“温差病”病号有所增加。由于天气对疾病的影响有滞后性,预计春节前一周,上一轮降温对病人的影响将全面显现。专家提醒,春节前后需提防新一轮“温差病”暴发。
眼病
结膜下出血老少通吃
受近期气温骤寒骤暖影响,眼科门诊接诊了较多“结膜下出血”病人。“以往‘结膜下出血’主要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中高发,但该病‘老少通吃’,最近有不少三四十岁的病人来就诊,眼睛红通通的,眼白上遍布血丝。”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指出,寒冷天气下,血管收缩,而眼部微小血管也会变得“脆弱”,加上很多人喜欢在降温时吃火锅或者热辣食物,而这些食物对微小血管是一个不利刺激。年轻人中招的主要原因则和熬夜、频繁刷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此外,有些人用眼卫生习惯不好,眼睛觉得痒就直接用手揉,也有可能刺激结膜下出血。
潮湿温暖的“回南天”则会造成病毒性眼病的传播。潮湿温暖天气有利于微生物的孳生,病毒四处传播。有些小朋友感冒后,擤完鼻涕就用小手揉眼睛,导致眼睛中招。“以往这个季节不属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也就是‘红眼病’高发的时段,但这一周来我们接到了十几个患者,均属于家庭内传播。”医生分析,“红眼病”要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毛巾、手帕、脸盆等传播,与红眼病患者握手后不洗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
“红眼病”患者要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洗眼,再滴入眼药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出现畏光流泪时,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出门时可戴太阳镜,以避免光、风、尘等刺激。如果发现有人得了红眼病,就要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同时,还要注意手部的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手揉眼睛。
骨科疾病
寒风+湿气 膝关节“受伤”
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指出,降温和落雨会令膝关节受损。膝盖周围缺乏肌肉包裹,较为敏感,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膝关节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50%。具体表现为:膝盖疼痛,酸软无力,并伴有明显的关节肿胀、发热及下蹲困难等。他建议,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必要时可佩戴护膝。“回南天”室内比室外寒冷,尤其是朝北的房间,中老年人如长时间静坐,别忘了在膝盖上盖一张薄毯。
皮肤病
越冷皮肤越痒?寒冷型荨麻疹!
天气越冷,皮肤越痒,尤其是小腿、胳膊等处,长出一把小疙瘩,越抓越痒。这很可能是寒冷型荨麻疹。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指出,寒冷型荨麻疹的特点是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黏膜部位遇冷食物或冷饮亦可发生水肿,甚至腹痛。
医生指出,寒冷型荨麻疹的诱因主要还是因为受寒,因此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最重要,而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增强体质。尽量减少皮肤接触寒冷刺激的机会和时间,保持皮肤湿润。外出时,尽量减少裸露皮肤,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