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不循脉道而溢于体外称爲出血证。血爲水谷之精气,运行于经脉之中,环周不息。若妄行于上,则口、鼻、耳、目出血;流注于下,则便溺带血。张景岳指出: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依存。
离经之血由口而出统称吐血。其血从肺而出者爲咳血;从胃而出者爲吐血;若来自咽喉者,多爲咯血。
(一)辛凉疏化,苦泄折热,以止咳血
外感风热,或肺有燥热,喉痒咳嗽带血,口干鼻燥,头痛发热,脉象浮数。可用辛凉苦泄以止咳血。
桑叶12、沙蔘12、杏仁10、栀皮6、白茅根1[注]、生地黄12、黄芩12、豆豉12
[注:此剂量可疑。但原书如此。按《赵绍琴内科精要》一书中的说法,此处白茅根的剂量应爲15]
加减法:
若头痛恶寒,口渴心烦,可加薄荷3,以助其辛凉散邪而除风热。
若舌苔黄厚质绛,大便干结时,可加瓜蒌仁20、大黄粉1~3(冲),以通泄其血分之热。
(二)平肝泄热,润肺止红
肝热犯肺,肺失肃降,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头晕,自觉灼热,夜寐梦多,舌红脣焦,脉象弦数。用平肝泄热润肺方法,以止其血。
生地黄12、川楝子12、生侧柏10、干荷叶10、黛蛤散12(布包)、黄芩12、白茅根15
加减法:
若脉细数,脣焦舌绛,可加沙蔘10、麦冬10,以甘寒润燥。甚则加知母10、花粉10、玉竹10,以清虚热。
若胃热舌红苔垢黄,大便干结,必先清其胃热,俟热除则咳血自止。
(三)滋肾阴,润肺燥,退热止红
肾阴早亏,虚火上炎,灼伤肺络,干咳无痰,日晡潮热,形体瘦弱,夜寐梦多,盗汗颧红,痰中带血,便干溲赤,夜间盗汗,舌红尖绛,脉象弦细。用滋肾阴润肺燥,以退热止红。
生地黄12、丹皮10、山药25、茯苓15、川贝3(研冲)、麦冬12、沙蔘12、款冬花10、阿胶珠12
加减法:
若脉象弦细而数,当泄肺热爲主。方用泻白散,药如地骨皮6、生桑皮10、生海石10等。
若虚热化火,脉弦滑有力,可先用苦泄之品折其亢热,俟热减,再用甘寒滋阴,如犀角地黄汤之类。
(四)清胃热,泄心火,以止吐血
血葱呕吐而出爲吐血,多是由于酒食过度,胃有积热而致。脣红口干,嘈杂便结,胸脘闷满,血从呕吐而出,甚则盈口,舌苔垢黄且厚,脉象滑数有力。先用清胃热、泄心火方法,以止其血,可用泻心汤之类。
醋大黄6、黄芩12、竹茹12、炒山栀10、连翘12、鲜茅根30、小蓟12、马尾连10
加减法:
若药后吐血势减,仍以犀角地黄汤之类甘寒育阴爲主。后期必须活血化瘀,切不可过用寒凉,防其血液涩滞不畅,成爲死血、瘀块而导致其他慢性疾病。
(五)泄肝火,清胃热,兼以开郁;调气机,凉血分,止其吐红
善怒心烦,头晕气急,胸胁苦满,夜寐梦多,每遇恼怒则烦热吐血,口干渴,舌质红,脉弦数。可用本法治之。
柴胡6、黄芩12、川楝子12、龙胆草6、白头翁12、赤白芍各12、生地12、侧柏炭10、茅芦根各15
加减法:
若在早期,可用本法。如热郁化火,可加用醋大黄1~2,以凉血通瘀。
若脘腹胀满,再加入疏理气机之品,如砂仁1~3、香附10、大腹皮10。[?/丹]此类药物多辛燥,不可量大或多用。
在临牀上见到大口吐血,一般多是支气管扩张症或肝硬变晚期或胃溃疡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一定要脉、舌、色、症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切不可一见大口吐血就率用猛剂,如过寒、过涩之药,皆不利于病,甚则遗留后患。
(六)清疏上焦,凉血止红
一咯即出,谓之咯血,多来自喉部。咯血时轻时重,有时畧有咳嗽,舌红口干,脉象细数,多属肺阴不足,虚火上炎,一般称爲上焦火热,可用清疏之法。
川贝母6(研冲)、麦门冬12、沙蔘12、丹皮6、藕节10、茅根12、竹茹12、仙鹤草10
加减法:
若头痛晕胀,可加桑叶、菊花、苦丁茶、白蒺藜。
若大便干结,舌红苔垢厚干,可加醋大黄粉1~2(冲)。
若脉细数,心烦梦多,加用炒地榆、炒槐米、鬼箭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