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创刊号
1950年8月号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
1950年,新闻摄影局记者王纯德深入国营农场采访时拍摄了这张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封面照片。照片中的梁军年仅19岁,是黑龙江省德都县萌芽乡机械农场的女拖拉机手。
1950年9月号和平保卫者“海陆空军”。
1950年10月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1950年11月号丰盛的稻子
1950年12月号民兵英雄黄小旦
民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有过光荣的战斗历史,黄小旦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民兵英雄。抗日战争时期,黄小旦参加大小战斗100余次,个人先后击毙日军30多人,活捉伪军、汉奸50多人。
1951年第1期:毛主席雕像
1951年第2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
1951年第3期:抚顺煤矿工人
1948年3月9日,抚顺解放,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生活的矿工们翻身做了主人。他们从低矮的小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有了自己的夜校、俱乐部、疗养院,子女也走入了学堂。生活的改善、地位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矿工们的生产热情,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加班加点多出煤、出好煤,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1951年第4期:中国的南丁格尔
看到这张温柔、放射着圣洁光芒的脸,谁会想到她是经历过残酷战争洗礼的人呢。她就是拥有“中国的南丁格尔”美誉的白衣天使李蓝丁。 1950年11月,李蓝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带领上海军医大学志愿手术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在前线,她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着:检查伤员伤口,布置手术,组织X光检验……。在她的带领下,手术队以最快的速度治疗伤员,让他们尽快痊愈重返前线。回国后,李蓝丁被授予军医少校军衔,历任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医务主任,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科主任、医务主任、副部长、顾问等职,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12月24日,83岁的李蓝丁走完了她光荣而圣洁的医疗生涯,安然离世。
1951年第5期:向全国发出挑战的李顺达互助组
1950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将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一场“增加生产,巩固国防,增强抗美援朝物质力量”的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在中国大地迅速展开。山西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领导的互助组向全国农村发出“爱国丰产竞赛”挑战书,各地农业劳动模范和互助组积极响应。参加竞赛的广大农民满怀信心地提出丰产计划和确保实现计划的有效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向前发展。
1951年第6期:北海实验托儿所医生为孩子检查身体
新中国对儿童保育和儿童教育高度重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除规定了包含儿童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政策外,还在第48条中特别规定:“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工会法也都以保护儿童利益作为立法原则之一。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新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1年第7期:中国共产党30周年纪念
1951年第8期:中国战斗英雄陆、海、空军。
1951年第9期:治淮模范
淮河下游排水不畅,是有名的害河。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十分重视、关心治淮工作,毛泽东四次对淮河救灾及治理作出批示,并于1951年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百万治淮大军开赴千里治淮堤线,刚刚分得土地的农民怀着对党和政府的热爱之情加入治淮队伍并成为主力军。参加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成了民工们的自觉行动,一批治淮劳模、功臣在竞赛中产生,成为治淮队伍的领头雁、航标灯。这三位胸佩大红花、面露自豪笑容的治淮模范光荣地登上了《人民画报》1951年第9期的封面。
1951年第10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1951年第11期:新内蒙的牧羊女
蒙古民族是一个勇敢、朴素、勤劳的民族。几百年来,蒙古民族一直渴望民族解放,实行真正的民族自治。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内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用当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的话说就是:“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帮助,就没有人民的新内蒙。”《人民画报》1951年第11期封面上的牧羊女怀抱羔羊。
1951年第12期:京津线上的流线型列车。
1952年第1期:欢度新年。
1952年第2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
1952年1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一行270人抵达北京,受到国家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手捧鲜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带着全体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决心向祖国和人民致敬。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率团先后在国内作巡回报告五千多场次,广泛宣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多次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李雪三是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革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部队首批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和阵地坚守防御作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2月22日,戎马一生的李雪三在北京病逝。
1952年第3期:中苏友谊万岁
建国初期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1952年2月14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两周年,各级中苏友好协会负责人、当地行政首长、各人民团体代表及国际友人出席参加。在首都各界庆祝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与苏联代表共同举杯,祝愿中苏友谊之树常青。画面中的刘少奇当时兼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会长一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促进新中国建设及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1952年第4期:天津钢厂线材部工人刘长福
建国初期,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给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必须加倍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天津钢厂线材部于1952年2月份创造了27项新纪录,产品一级品率达到百分之百,超过了当时国家钢铁工业局规定的标准。线材部工人刘长福领导的小组,因超额完成增产节约计划成绩突出而登上《人民画报》1952年第4期封面。
1952年第5期:水泥厂。
1952年第6期:杭州市少先队员
1952年年5月,全国十七个单位共同发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通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儿童节并延续至今。在那一年上海6·1儿童节晚会上,时任市长的陈毅高呼:“准备着,为建设祖国的事业,为实现毛主席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全体少年儿童队员响亮回答:“时刻准备着!”于是,这群6月在西湖边活动的少先队员,不知不觉间,已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完成了初步的融合。
1952年第7期:东北伊春的储木场。
1952年第8期:活动在新港码头工程中的挖泥船。
1952年第9期:天兰路上的曲儿岔隧道。
1952年第10期:和平的天安门
1952年第11期:东北国营九三机械农场。
1952年第12期:全国铁路劳动模范李锡奎
“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是建国初期在恢复厂矿企业生产中诞生、发展起来的。在恢复经济和抗美援朝运输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下,沈阳铁路局积极开展创新纪录活动,李锡奎调车法即在此时应运而生。李锡奎调车法,使调车工效提高了一倍,创造了1100多天安全调车无事故的全国纪录,李锡奎和他的调车组成为全国铁路调车工作的一面旗帜。1951年和1959年,李锡奎被铁道部先后授予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称号。李锡奎1948年进长春铁路管理局沈阳站当调车员,后历任沈阳站副站长、沈阳铁路分局运输处副处长、沈阳铁路总工会副主席,并当选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3年第1期:鞍山钢铁公司铸块车间正在铸锭。
1953年第2期:上海电机厂旋转电机车间。
1953年第3期:斯大林在3月5日去世,天安门前下半旗致哀。1953年3月7日至9日,全国下半旗致哀。《人民画报》也有了自创刊以来的第一个黑白封面,可谓哀恸至极。斯大林逝世后,中苏这一对社会主义兄弟逐渐分道扬镳,双边关系走入了新的阶段。
1953年第4期: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门举行追悼斯大林同志大会。
1953年第5期:北京北海托儿所的保育员和孩子。
1953年第6期:五一劳动节大游行
参加庆祝“五一”游行大会的文艺大队中的工人腰鼓队。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昂首阔步地经过天安门广场,脸上荡漾着幸福、喜悦的微笑。
1953年第7期:华东工人的太湖疗养院
在2008年6月20日《工人日报》公布的“全国特色疗休养院”、“全国职工疗休养工作优秀单位”公示名单上,江苏省无锡工人太湖疗养院榜上有名。这家疗养院曾于1953年7月登上《人民画报》的封面。1952年,为增进工人健康,中华全国总工会华东办事处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中犊山”岛上建立了这所工人疗养院。当时来这里疗养的都是华东各厂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表现优秀的工人。
1953年第8期:杭州的丝绸伞。
1953年第9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三河闸举行放水典礼
三河闸工程位于江苏洪泽县境内,洪泽湖的东南角,是淮河下游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是淮河流域性骨干工程。三河闸工程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放水。它是建国初期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闸。
1953年第10期:北京东长安街。
1953年第11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大玉乡张淑云在田里采棉。
1953年第12期:石景山发电厂厂长王文斌
1953年第12期《人民画报》的封面人物是时任石景山发电厂厂长的王文斌。这一期杂志上刊登了他的文章《我的家庭》,文章以质朴、亲切的笔触介绍了解放后他一家三代人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解放前,16岁的王文斌便从农村出来到石景山讨生活,在厂里做长工整整十年才熬到当上工匠,所挣工钱仍保证不了一家温饱。解放后,王文斌被选为厂工会主席,后又被政府任命为厂长。从一个苦孩子到企业管理者,王文斌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中国普通百姓新旧社会的不同境遇、不同命运。
1954年第1期:迎接1954年的生产任务。
1954年第2期:鞍山钢铁公司炼好的铁水自动流入铁罐。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喻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于1948年,翌年7月9日在废墟上开工,迅速恢复了生产,并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50年代初,鞍钢采用“快速炼钢法”等先进经验,连续创造了大型手炉炼钢新纪录;53年底,又生产出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1954年第2期《人民画报》封面是刚刚投入生产的自动化7号炼钢炉:练好的钢水自动流入钢罐。
1954年第3期:云南省西双版纳采摘椰子的傣族姑娘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居住着傣族、哈尼族等十三个民族,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美誉,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州。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这里的绚丽多彩的热带风光和民族风情。然而,60年前,这里却是个交通不便,生产落后的地方。1953年1月24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人民政府帮助农民改进耕作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并陆续修公路、建学校、设医院,各族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1954年第3期〈人民画报〉封面上怀抱丰收果实、脸上洋溢幸福笑容的傣族姑娘便是那个时期西双版纳的缩影。
1954年第4期:塘沽新港引水员施学良
在解放前的七八十年间,天津港的引水工作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解放后,引水工作回到中国人手中。中国引水员出色地完成引水了工作,创造了天津港夜间引水的新纪录。他们不仅能在夜间把船引进塘沽新港靠岸,更能通过狭窄、多弯、水浅的海河,把船只引到天津,大大缩短了船舶入港时间,赢得了中外商船的广泛赞誉。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天津市劳动模范施学良就是其中之一。
1954年第5期:孟泰:鞍钢老英雄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他带领班组工人跑遍十里厂区,收集了大量废旧材料,建成著名的“孟泰仓库”,为鞍钢第一座炼铁高炉修复出铁做出了重大贡献。1954年第5期《人民画报》封面上是建国初期的孟泰正和技术员检查大检修后的高炉。60年代初,孟泰担任了鞍钢炼铁厂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依然朴实无华,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期间,他搞了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1967年9月积劳成疾的孟泰在北京病逝。
1954年第6期:给毛主席献花的少先队员
1954年五一劳动节活动之后,毛泽东提出“不要只给我一个人献花嘛”,于是王光如(左)和刘春延(右)成为在天安门上给毛泽东献花的最后一对少先队员。而这段经历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王光如的命运。在献花之后,她开始担任少先队各种活动的司仪,并被导演苏里选中出演电影《祖国的花朵》和《皮包》。
1954年第7期封面:丰收的喜悦
1954年麦收时节,画报社记者吕向全来到淮河沿岸的一个村庄王咀村采访。过去这里几乎年年闹水灾,自从治理淮河后,连年获得丰收,家家场子上铺满金黄的小麦。王长新是王咀村的一个农民,曾踊跃参加治淮活动,两次被评为治淮模范。当时他已是村里一个互助组的组长,他家的13亩麦子当年也获得了好收成,看着黄橙橙、颗粒饱满麦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吕向全将这一幸福时刻捕捉进镜头登上了《人民画报》1954年第7期的封面。
1954年第8期:工人上大学
1953年,有51名工人考入东北工学院,他们曾经在工农速成中学或业余学校里学习,具备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后考入大学。那个年代,工人上大学可是新鲜事。政府和学校对这些工人出身的学生倍加关怀,使他们很快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崔树林就是这51名工人大学生中的一员。他原来是鞍钢机械总厂的车工,在鞍钢业余学校学习了3年半,又补习了4个月,53年9月,考入东北工学院机电系。54年第8期《人民画报》发表了他写给自己师傅温希贤的一封信和他在大学学习的照片,其中的一幅就成为当期封面。封面中的另一个人物是崔树林的同学赵喜文,她不久前还是沈阳被服厂的女工。
1954年第9期封面:讨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了《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地展开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社论。这场讨论很快遍及全国城乡,持续时间将近3个月,一时间它成了全国老百姓的热门话题,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全国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954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就是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草案。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草案,老百姓感到又新鲜又兴奋,讨论十分热烈。亿万群众在参与讨论中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民主意识和政治热情大为提高。
1954年第10期:新中国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1954年第8期:合作社的打谷场
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个体经济已不能适应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方法把农民引向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到1954年8月,全国已有10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加上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农户已占全国总户数的60%。许多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使用新式畜力农具,改变耕作方法,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旧社会农村经济凋零、农民饥饿破产的景象得到彻底改观。这幅1954年第8期《人民画报》的封面照是河北省张玉璞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生产队的打谷场,土改和农业合作化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丰收后,这里一派忙碌景象。
1954年第12期:金兆陛正在和队员们研究怎样节约木材。
1955年第1期:天津第一橡胶厂的职员李淑华和她一胎所生的三个孩子。
1955年第2期:一个冰上运动爱好者家庭
气候寒冷,冰天雪地,一年中冰期长达四五个月,优越的冰雪自然环境为哈尔滨的冰雪运动创造了适宜的土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十分喜爱冰上运动。这张1955年第2期《人民画报》的封面是记者张吉年到哈尔滨采访时拍摄的一个冰上运动爱好者家庭。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冬季,不怕冷的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冰上玩耍,与大自然亲近。于是,一个个冰上运动健将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55年第3期:在和平、幸福的大道上前进。
1955年第4期:春耕开始了,新媳妇在娘家过完春节,回家参加生产。
1955年第5期:矿工
1955年第6期:祖国的花朵
1955年第7期:“我们歌唱友谊”
中国青年给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献礼之一。
1955年第9期:采标本
1955年第10期封面:建国6周年大阅兵
1955年10月1日,是建国6周年的大喜日子。在新中国建国最初的6年里,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勤恳恳地建设着自己的国家,并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努力奋斗着。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学校、航空学校和海军学校的队伍,还有空军、水兵、公安、步兵、摩托步兵、伞兵、炮兵和坦克部队。浩浩荡荡的检阅队伍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不仅鼓舞了全国建设者的斗志,更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1955年第10期《人民画报》封面就是这次阅兵式的一张全景照。
1955年第12期:丰收的喜悦——在1955年,全国农村合作社运动达到高峰,不过高速发展也导致了许多问题,不少地方出现了新建社散伙和社员退社现象发生,中央也多次发文进行调整。当这幅名为《合作社员的喜悦》刊登在了55年12月份的封面上时,它既是一种对整年工作的总结:虽有波折,但值得肯定。同时也是对未来政策的表态:3年后,比合作社更进一步的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
1956年第1期:京剧《穆柯寨》,
五十年前,《人民画报》的老前辈、摄影家吴寅伯先生曾拍摄过一系列关于中国戏剧的珍贵影像。其中,由张春孝和谢锐青主演的中国戏曲学校的经典剧目之一《穆柯寨》,成为《人民画报》1956年1月号的封面。斗转星移,当年封面上的两个年轻人,如今都已年逾古稀,他们都是中国戏曲学校首批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也是今天中国非常重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1956年第2期:歌唱伟大的祖国
这是中央民族歌舞团各民族歌唱演员正在演唱《歌唱伟大的祖国》,这张照片刊登在《人民画报》1956年第2期封面上。中央民族歌舞团成立于1952年9月,是中国惟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表演团体。五十多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村村寨寨,把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艺术奉献给各族人民,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实力雄厚的歌唱家、舞蹈家、演奏家和词曲作家及编导。
1956年第3期:华北农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6年第4期:找矿苗。
1956年第5期:“五一节”青年们在欢乐的日期里。
1956年第6期封面:合作社里的少数民族姑娘
“在祖国西南边疆的盘龙江畔,黄昏时常常可以看到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穿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在草地上散步,或者听到他们用芦笙和弦子吹奏优美的歌曲。他们一向喜欢音乐,但在他们的曲调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地充满希望和欢乐。”这是人民画报社记者蔡尚雄、吴寅伯采写的报道《西南边疆上的农业社》中的一段文字。这是对50年代中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形象描绘。当时记者采访的云南省文山县已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社里,各民族社员和谐相处,互相交流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画报》1956年第6期封面就是记者吴寅伯这次采访时拍摄的合作社社员拉祜族姑娘萧淑和佧佤族姑娘高朝珍。
1956年第7期封面:革命圣地延安
1956年第7期《人民画报》封面是画报社记者敖恩洪拍摄的一幅延安的照片,这是50年代中期延安宝塔山的面貌。50年代中期,随着全社会对革命历史的宣传与歌颂,与共产党革命历史相关的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等一些历史上并不著名的地方,则因其与革命事业的密切关系,或有功于革命事业,其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它们不仅成了文艺作品表现的对象,同时也成了群众仰慕向往的地方。在这样一种对于革命圣地的热情崇拜中,以革命圣地命名的单位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中国大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也自愿到革命圣地落户,参与开发和建设。
1956年第8期:泛舟。
1956年第9期:赫哲族老猎手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他们世代居住在盛产各种鱼类的三江平原,以捕鱼、狩猎为业,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服而被称为"鱼皮部落"。解放前,赫哲人饱经沧桑和磨难,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解放后,赫哲人当家做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地区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画报》1956年第9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乌苏里江边上》的文章,介绍了这个当年还鲜为人知的民族。当时赫哲人在政府的帮助下走出深山开始定居,有了温暖的家;村里也建起了小学校,许多成年人也走进夜校识字读报;除了渔猎,他们还学会了耕作,吃上了自己种的白米饭。于是,赫哲族老猎手毕代奎便成为这一期封面的主角。
1956年第10期:节日欢呼
1956年第11期:白石山人
1956年11月,国画大师齐白石登上了人民画报封面。而这一年也是齐白石声誉的巅峰——53年,他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又获得了国际和平奖。据说那一年著名画家张大千拜访毕加索时,未见其原作,只见到一捆捆他临摹齐白石的画作。翌年9月,齐白石离世,享年93岁。
1956年第12期:西安出土“唐墓三彩骆驼”
1957年第1期:迎春。
1957年第2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舞龙。
1957年第3期:《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画卷,纵46厘米,横180厘米,唐代画家周昉绘。表现了贵妇阶层的悠闲自在与寂寞孤独。
1957年第4期:从话剧名旦到电影名家的白杨
1957年对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年初,在《北京日报》举办的“1956年最受欢迎的影片和演员”评选中,当选最佳演员;也是这一年,由她主演的影片《祝福》在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人民画报》1957年第4期封面就是此时37岁、风华正茂的白杨。十几岁便开始演艺生涯的白杨,抗战时期演出了40多部话剧,在当时话剧界享有“四大名旦”之一的美誉。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党领导下的昆仑影业公司参加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等影片。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白杨将一个坚强却最终遭受不幸的女性形象塑造得自然含蓄而又准确传神。影片一上映,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她一生最成功的电影作品,至今历映不衰。解放后,她一改以往的戏路,大胆地挑战自己的表演能力,深入各个阶层,认真体会角色生活,出演了《团结起来到明天》、《祝福》、《春满人间》等影片,塑造出祥林嫂等一系列经典的艺术形象。
1957年第5期:鞍山钢铁厂
灯火通明的鞍山钢铁厂车间成了这一年最好全国形势的最好的注脚——第一个5年计划在这一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工业的增长达到了130%,国家财政收入翻番。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鞍山钢铁厂也是五年计划创造的一个传奇,该厂建立于1914年,但历经战火后已是一片废墟,日本专家曾断言这里只适合种高粱,没有二十年无法恢复生产。五年计划中,中国发出了“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仅仅数年,钢产量几乎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钢都”。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
1957年第6期:翩翩起舞的春天
1957年的春天,对中国的年轻舞蹈家来说是充满期待的春天。这一年的7月,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将在莫斯科举行。年轻的舞蹈家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加紧排练,希望带着自己精彩的舞蹈作品到莫斯科参加这一世界青年的盛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交流联欢,向他们传达中国青年的友谊和敬意。1957年第6期封面是中央实验歌剧院正在排练舞蹈《碧莲池畔》,准备参加入选节目的选拔。
1957年第7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沙恭达罗”剧照
沙恭达罗是印度古代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中的女主人公。《沙恭达罗》描述的是一位国王豆扇陀和净修女沙恭达罗之间感人而热烈,幸福美好而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
1957年第8期:永乐宫三清殿壁画
这是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内的壁画《朝元图》(局部),全长21米,描绘的是群仙朝谒元始天尊的情景:青龙、白虎两神为前导,南极长寿仙翁和西王母等八个主神的四周,簇拥了雷公、电母、各方星宿神及龙、蛇、猴等多位神君,还有武将、力士、玉女在旁侍奉,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气氛神圣、庄严。
1957年09期:各族青年联欢大会上的姑娘
1957年5月,在四川省各族青年联欢大会上,有彝、土、苗、白、傈僳等11个民族的青年参加。图为回族姑娘马胜华(左)和藏族姑娘卓斯基。
1957年第10期:景泰蓝艺人——我国的工艺美术有5千年的光辉历史,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许多巧夺天工的作品,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解放前,工艺行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日益衰落,很多艺人饥寒交迫,不得不改行。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秉承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工艺行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很多改行艺人重新归队,一些失传的产品也重新出现。1957年7月,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的339名艺人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方向,许多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在这次“群英会”上相互切磋技艺、交流经验。1957年第10期《人民画报》封面就是景泰蓝老艺人李庆禄正在传授掐丝上花技术。
1957年第11期:期望
1957年第12期:武汉长江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49年底,新中国成立不到三个月,中央人民政府就发出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指示。中国桥梁工程人员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大桥的设计,1955年9月1日正式动工。当1957年10月15日大桥剪彩通车之时,整个武汉三镇都沸腾了。《人民画报》1957年第12期的封面就是刚刚落成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内,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也就是常说的龟蛇锁大江。大桥正桥为铁路、公路两用,连同两端公路引桥在内总长1670.4米。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它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条铁路,成为连接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8年第1期:"昭示中国体育春天来临的燕子"——《人民画报》1958年1月号封面人物是一个20岁的短发年轻女孩。57年11月17日,这个女孩在北京初冬的暖阳中跃过"世界第一高度"--1.77米的横杆,成为世界体育史上第一个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中国人,也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性。
1958年第2期:采摘酿酒的葡萄。
1958年第3期:中国第一位女机长——1950年底,新中国决定培养自己的首批女飞行员。这批能够熟练驾驶飞机的新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共有14人,《人民画报》1958年第3期封面人物秦桂芳是其中年龄最小者,也是表现最优秀的代表之一。1950年,为响应国家抗美援朝的号召,17岁的秦桂芳报名参了军。那时,她是广东番禺的高三学生、共青团员。因为向往在天空翱翔,她选择了空军。她曾驾机密送毛主席亲笔签署的作战命令,她准确空投的物资曾使上百名被风雪围困的工人脱险生还。
1958年第4期:义务劳动创造的奇迹
十三陵水库1958年1月21日开工,当年的6月30日即全部完工。在这160个日夜里,有40万人在工地做了870多万个工作日,而且全部是义务劳动。这些人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商业工作人员、文艺工作者、宗教徒和街道居民。他们战胜了冬天的严寒、春天的风沙和夏天的炎热,终于赶在洪水到来之前,完成了全部工程,实现了“跃进”年代的“跃进”速度。《人民画报》1958年第4期的封面记录了当年义务劳动者们在十三陵水库工地挥洒热血和汗水的场面。在水库兴建期间,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及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和将军们,都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到工地来参加劳动。很多国家驻我国的大使和使馆人员、在北京的各国专家和访问我国的外宾,也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1958年第5期:抚顺煤矿先进生产者吕振岗
1958年第6期:童年。
1958年第9期: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
1958年第10期: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58年第12期:金日成首次公开访华
1958年11月21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首相金日成率政府代表团访华,此前,他曾有过几次来访,但都是秘密或非正式的,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公开访华。1958年第12期《人民画报》封面记录的就是这次访问的一个热烈场面:金日成由周恩来总理陪同,向欢迎群众致意。59年前,美国派兵干涉朝鲜内政,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主席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具有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年后,中朝联合战胜美帝国主义。两国也因这场战争成了唇齿相依、亲如手足的兄弟。金日成此次访华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后不久,持续升温的“友好”热度,使访问的接待规格和所到之处受欢迎的程度都非同一般:毛泽东主席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朱德副主席接见代表团全体人员;周恩来总理亲自到车站迎接;30万北京市民夹道欢迎……
1959年第5期:民族学院藏族女学生
1959年第9期:电焊工孙淑贤
1959年第10期:欢庆“五一”。
1959年第5期:第一个世界冠军——1959年,年仅21岁的容国团,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性比赛中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1957年从香港回国,从此开始了一生的辉煌:25届世乒赛单打冠军;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随后率领中国队夺得第28届世乒赛的女子团体冠军……然而,他灿烂的生命却于1968年嘎然而止。文革中,他遭受诬陷含冤自尽,年仅31岁。1978年,国家体委为容国团恢复名誉。
1959年第12期:云南彝族社员普水珍。
1959年第13期:舞剧“五朵红云”中的柯英。
1959年第14期:佛子岭水电站。
1959年第15期:讲故事。
1959年第16期:中国儿童剧院演员章薇娜。
1959年第17期:中国话剧一代“青衣”——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话剧走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阶段,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涌现了《茶馆》、《马兰花》、《蔡文姬》、《关汉卿》、《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一大批成功的剧作。其中的一些已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1959年9月号《人民画报》的封面就是“中国的话剧皇后”朱琳扮演的蔡文姬。郭沫若的话剧《蔡文姬》是朱琳的代表作。美丽脱俗华贵的艺术形象、吐字归音韵味悠长的独特道白,形成了她独具大家风范的表演风格。14岁起就在“长虹剧社”演话剧,后来又参加周恩来、郭沫若创建的抗日演出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朱琳经受了“战地戏剧大学”的磨砺,完成了从“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到“知道该怎么演了”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朱琳先加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后转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多次与著名的“四大导演”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梅阡合作,先后成功塑造了《雷雨》中的鲁侍萍等20多个人物形象,成为北京人艺无可替代的一代青衣。
1959年第19期:庆祝建国十周年
1959年第20期: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开幕。
1959年第21期:广州钢铁厂。
1959年第22期:群英会的代表们
1959年第23期:抚顺人造石油厂
1959年第24期:北京的新车站
这个于1959年新建成的车站屹立于北京建国门大街的南侧,是中国第一座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站舍,也是首都的总站。
1960年第1期:迎新年。
1960年第2期:全神贯注。
1960年第3期:郭兰英
1960年第4期:春节中的北京厂甸
1960年第5期:科学工作者李执芬。
1960年第6期:椰乡丰收。
1960年第7期:幸福的童年
1960年第8期:全国先进工作者陈爱娥——陈爱娥,1938年4月生,湖北红安人。1954年5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4月参加工作,湖北省武汉国棉一厂工人,1973年4月任湖北省武汉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1973年6月当选湖北省武汉市总工会副主任,1973年11月任湖北省武汉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
1960年第9期:中国民航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60年第10期:万能铣床改装成程序控制铣床了。
1960年第11期:在阳光里起航——让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吃得好、玩得好、睡得好、身体好,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培养他们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成为改造自然、征服宇宙的英雄,这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相当长一个时期培养和教育儿童的目标。五、六十年代,学校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教学尤其重视。各地成立了很多“少年之家”、“少年俱乐部”等校外活动组织,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理论联系实践的环境中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据当时的统计,1959年,仅上海市就有70万少年儿童组织了25,000个科学技术小组,可见当时科技活动在少年儿童中开展之广泛。
1960年第12期: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学员
1960第13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
1960年3月,在新中国饱受饥荒折磨的这一年,中国派出了214人的庞大队伍,第一次尝试从北坡攀登珠峰。5月25日凌晨4时,在付出了3人遇难的巨大代价之后,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奇迹般的站在了珠峰之巅。然而,由于凌晨登顶光线过暗未能拍照,这次壮举很久以后才被世界所承认。登顶一个月后,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了7万人的盛大集会,庆祝珠峰登山队凯旋归来。这成为那一年为数不多振奋国民的大新闻。
1960年第14期:大灾之年夺丰收
1960年是建国以来遭受最严重自然灾害的一年。但华北地区战胜严重旱灾,获得了小麦丰收。1960年第14期《人民画报》封面是河南偃师县南蔡庄人民公社的联合收割机在大面积小麦丰产田里收割。1960年,全国农业生产遭受了近百年来没有过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9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但在河南偃师县却是一派丰收景象,全县人民团结一心,战胜200天无雨的干旱,从“老天爷”手里夺得了夏粮丰收,46万亩小麦一望无际、金浪滚滚。在大灾之年全国粮食紧张的情况下,这里的夏粮丰收意义非同寻常。
1960年第15期:炼钢。
1960年第16期:舞蹈“跃进花开遍地红”。
1960年第17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60年第18期:欢乐的西藏儿童。
1960年第19期:庆祝国庆。
1960年20期:劳模邢燕子——河北省汉沽市大钟庄人民公社司家庄生产队“燕子突击队”队长邢燕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的一项重要记忆。他们中涌现了许多风云人物,邢燕子就是其中之一。她曾先后两度登上《人民画报》封面,而封面上由老摄影家舒野先生拍摄的照片也成为“经典”,多年来广为流传。
1960年第21期:介绍棉花整枝经验。
1960年第22期:棉花丰收。
1960年第23~24期:矿工。
1961年第1期:节日的欢乐。
1961年第2期:溜冰选手
1961年第3期: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张瑞芳(右)和缅甸著名演员钦友梅在仰光
1961年第5期:比赛场外(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61年特刊: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右一为乒乓球国手容国团。
1961年第6期:在毕业典礼上。
1961年第7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少女
1961年第8期
1961年第9期:针针绣出好画图。
1961年第8期:京剧大师梅兰芳
1961年8月,中国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他走完了他的一生。封面上的照片是梅兰芳在其代表作《贵妃醉酒》中饰演杨贵妃时的剧照。梅兰芳曾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文联副主席、剧协副主席、戏曲学院院长、京剧院院长等职位,为中国京剧史上的丰碑式人物。他去世那一年,电影《洪湖赤卫队》和《红色娘子军》等“主旋律电影”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梅兰芳的国庆十周年献礼——新编京剧《穆桂英挂帅》成为他留给人们的最后的经典。
1961年第11期:中国革命博物馆
1961年第12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马术
1962年第1期:咖啡熟了。
1962年2月号:百花齐放
1962年,经中央批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又称《文艺八条》)由文化部党组下发全国各地文艺单位执行。这一年,中央开始调整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沉寂已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得到重新宣传。这一年12期《人民画报》的封面呈现了各种文艺形式:用叶子演奏的白族姑娘;《桃花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中国传统草木画等,整年的画报都有人感到轻松和活泼。
1962年第3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话剧“桃花扇”中的主角李香君。
1962年第4期:舞蹈“共饮一江水”中张均扮演的缅甸姑娘。
1962年第5期:初夏
1962年第6期:吹蒲公英
1962年第7期:风和日丽。
1962年第8期:喂鹅(瓷器)。
1962年第9期:海滨飞艇
1962年第10期:舞剧“后羿”中的嫦娥
1962年第11期:白族少女吹叶子
1962年第12期:菊竹图。
1963年第1期:著名水稻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
1963年第2期:新的一代(藏族)。
1963年第3期:五谷丰登(年画)。
1963年第4期:飞天舞。
1963年第5期:竺可桢:“把天管起来”
竺可桢,我国气象、地理学界的奠基人,早年留学哈佛,1928年创立第一个由中国人控制的气象台,随后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的筹建。在1962年,竺可桢以72岁的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的知识界引起强烈的轰动,很多知识分子随后纷纷入党。1963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气候的论文也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毛泽东阅读了此文后接见了他,他对竺可桢开玩笑的说“我们两个人,既管地又管天,就把天地管起来了。”
1963年第6期:童年
1963年第7期:陕北景色
1963年第8期:在工地上
1963年第9期:嬉水
1963年第10期:在新建的毛纺织厂里
1963年第11期:亲密的伙伴
1963年第12期:白孔雀
1964年第1期:永远的阿诗玛
出生于云南普洱的彝族少女杨丽坤后来被公认为中国的费雯丽。她在17岁时便主演了当时风靡全国的《五朵金花》,1964年又主演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并登上了人民画报当年1月的封面。但杨丽坤却因参演的这部爱情悲剧电影却使她后半生遭遇了巨大的不幸。杨丽坤被指责是“资产阶级小姐作风”,宣扬“资产阶级恋爱观”,影片一拍完,她就陷入一连串的批斗中,后来导致了精神失常。杨丽坤也从未在神智清醒的状态下,看到过这部电影。后来,她和一个忠实影迷唐凤楼在1973年喜结良缘,后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在上海度过余生。
1964年特刊
1964年第2期:冬猎(年画)
1964年第3期:小姐妹。
1964年第4期:新疆歌舞团演出《葡萄架下》。
1964年第5期:节日的人民大会堂。
1964年第6期:小读者
1964年第7期:忽报人间曾伏虎
1964年第8期:参加农业劳动的中学生。
1964年第9期:瑶族劳模沈一公。
1964年第10期:欢庆
1964年第11期:国庆十五周年首都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
1964年第12期
1965年第2期:藏族业余女演员雍西
1965年第3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先进工人李雨春
1965年第4期:新建的湖南省柘溪水电站。
1965年第5期:纺织能手
1965年第6期:女民兵
1965年第7期:到大海里去锻炼。
1965年第8期《人民画报》中文版封面:人民解放军炮兵某部的战士在训练。
1965年第9期:红灯记
“...怀抱红灯心间暖,它使我浑身热血全沸腾划着火...亮晶晶光芒灿烂,胜比日月明,继续闹革命,驱走黑夜迎黎明!”这是京剧《红灯记》里的李铁梅的唱词。这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日军斗争的现代京剧,在文革期间被选为八大样板戏,唱遍了全中国,成为了当年的“流行歌曲”。而京剧中人物高举红灯英姿勃发的形象,也成了一代人审美的标准。
1965年第10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5年,一批青年告别亲人,登上开往边疆的列车。在那个年代,许多像这样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中的许多人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甚至生命都献给了共和国的边疆建设。他们脸上洋溢的纯真笑容,是对自己即将投入的劳动生活和共和国未来的美好憧憬。
1965年12期: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196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六周年的前夕,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开幕。这届全运会是中国刚刚摆脱三年困难时期后召开的,运动会被视为振奋人心、增进团结、显示力量的盛会。
1966年第1期:中国自制的内燃机车。
1966年第2期封面:“毛泽东时代的农民”陈永贵
1966年第2期《人民画报》封面上这位总是以头包白毛巾、脸上布满皱纹形象出现的憨厚农民,就是山西晋阳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大寨位于太行山麓,“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恶劣自然环境,使这里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贫穷状态。凭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寨精神,陈永贵带领大寨人与自然博弈造地十年,把连一棵树都不长的荒坡硬是改造成稳产高产田。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一个学大寨、赶大寨、超大寨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陈永贵也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毛泽东时代的农民”。后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农民副总理。“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手上长满老茧、头包羊白肚手巾、半文盲、不拿工资只有部分生活补贴、从基层到中央层层有职位的政府副总理。”文革结束,大寨的道路随之成了过去。1980年3月,人大会议接受了陈永贵辞去副总理职务,他又回归了原本的位置。(摄影:宋学广)
1966年第3期:歌剧《红梅岭》中的冷翠。
1966年第4期:“铁人”王进喜
《人民画报》1966年第4期的封面人物是大庆“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石油会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让大庆和王进喜闻名全国。“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的豪迈誓言。他带领钻井队仅用了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为了给国家打更多的油井出更多的油,王进喜付出的代价是腿被砸、严重的关节炎、胃癌。他的寿命真如他所言,因为工作而缩短了20年,1970年他因病逝世时,年仅47岁。这个朴实的工人至今仍受到大庆人的尊敬,他们对大庆的劳动模范最崇高的称呼就是“新铁人”。(摄影:红枫)
1966年第5期:友谊
1966年第6期:装配玩具。
1966年第7期:热烈欢迎阿尔巴尼亚战友。
1966年第8期:读《毛主席语录》
这本红宝书从这一年开始成为中国人生活的颜色聚焦点。红色革命掀起的波澜席卷全国。“在中国,只有毛主席是大英雄,谁也不要想当英雄。”这一年5月,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林彪的一席话,开始推动了全国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著作,整箱整箱地从各地印刷厂被送到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角落。最白最薄的字典纸,最灿然发亮的封塑书皮,最快的运输速度,最令人温暖的精神食粮。阅读这些著作已经成为一种庄严的政治仪式。《毛主席语录》也顺利成章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籍。
1966年第9期: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群众致意。
1966年第10期:太原纺织厂女工解悦。
1966年第11期第12期合刊:伟大的毛主席和林彪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大军。
1967年第1期: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1967年第2期:毛主席检阅文化革命大军。右一为叶剑英。
1967年第3期: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1967年第4期: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
1967年第5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1967年第6期:毛主席像(油画)。
1967年第8期:毛泽东主席。
1967年第9期:毛主席。
1967年第10期:毛主席在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
1967年第11期:《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国画)。
1968年第1期: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
1968年第2期:毛主席和林彪副主席接见海军战斗英雄麦贤德
麦贤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11”炮艇上的一名普通的轮机兵,1965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所属部队在福建省东山岛以东海域,击沉国民党海军“剑门”号、“章江”号2舰,史称“八六”海战。在1965年这次战斗中,麦贤德在头部负伤,脑脊液外溢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三个多小时,直到那场战斗完全取得了胜利。他因此被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被誉为“革命硬骨头”,成为全国青年和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1968年第3期:毛主席在农村视察。
1968年第4期:华北山河一片红(欢庆河北省革命委员会诞生)。
1968年第6期:首都军民在天安门广场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1968年第7期: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主席旧居。
1968年第8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的新老战士在一起交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
1968年第9期: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1968年第10期:毛主席和林副主席接见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首都工人代表和其他革命战士。
1968年第11期: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革命群众游行队伍。
1968年第12期: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今年国庆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1969年第1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1969年第2期:程庄农业劳动学校的学生在听贫农毛好珠讲毛泽东思想课。
1969年第3期:驻中央乐团的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向革命文艺战士宣传毛泽东思想。
1969年第4期:伟大领袖毛主席。
1969年第5期:中国工人阶级试验成功用塑料版印刷代替铅版印刷。
1969年第6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969年第7期: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969年第8期:珍宝岛战斗英雄孙玉国同志和战友们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
1969年第9期:一心为贫下中农办学的耕读小学教师吴学珍同志。
1969年第10期: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1969年第11期:共产党员马毅带领一支医疗队活跃在五指山区,全心全意地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
1969年第12期: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1970年第1期:毛主席
1970年第2期:《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描写解放战争初期,我人民解放军一支独立小分队深入深山老林,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巩固后方的故事。摄影:李兰英
1970年第3期:南滚龙沟大队支书李全寿。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河北平山县南滚龙沟人,在党支部书记李全寿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山劈石,改河造地,一举成为全国学大寨的典范。
1970年第4期:军代表徐耀洲在上海锅炉厂。
1970年第5期:上海国棉五厂工人徐小妹。
1970年第6期: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1970年第6期增刊:毛主席
1970年第7期:毛主席在反美大会主席台上。
1970年第8期:毛主席和林彪。
1970年第8期增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毛泽东。
1970年第9期:海防前哨。
1970年第10期: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特辑。
1970年第10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毛主席。
1970年第11期: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1970年第12期:毛主席和林彪。
1970年第12期增刊中文版封面
1971年第1期:火炬
1971年第2期:活学活用毛著陈雪珍。
1971年第3期:卡尔·马克思头像
1971年第4期:印度支那三国人民团结战斗在一起。
自左至右: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顾问委员会主席阮友寿,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总理范文同,老挝爱国战线党主席苏发努冯亲王。
1971年第5期:庆祝支印三国抗美胜利宴会。
1971年第6期:首都“五一”之夜。
1971年第6期增刊
1971年第7-8期:毛主席在陕北(1936年)。
1971年第7-8期增刊:热烈欢迎罗马尼亚贵宾。
1971年第9期:阜新电厂女工带电作业。
1971年第10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十周年特辑。毛泽东主席与林彪副主席。
1971年第10期增刊:毛主席语录——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1971年第11期:云南藏族赤脚医生。
1971年第12期:毛主席会见海尔·塞拉西皇帝。
海尔·塞拉西(1930-1974),原名塔法里·马康南,埃塞俄比亚皇帝,政治活动家。
1972年第1期:吐鲁番的葡萄又获丰收。
1972年第2期: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欢迎场面。
1972年第3期:中央民族学院迎接新学员联欢会。
1972年第4期:首钢公司的炼钢工人。
1972年第5期:方海珍。
方海珍(李丽芳饰)是《海港》里的女主角,《海港》是20世纪70年代8个现代京剧样板戏之一。
1972年第6期:上算术课。
1972年第7期:水库水利建设。
1972年第8期:舞剧《喜儿参军》。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表现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农村的阶级斗争,歌颂了农民群众反抗地主阶级压迫的革命精神。图为翻了身的喜儿拿起枪杆子,参加了八路军。
1972年第9期:1972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闭幕式上的女青年。
1972年第10期:假日读书。
1972年第11期:女钻井工赵思生。
那个在钻塔上戴着安全帽、向远方呼唤的女孩叫赵恩生,她与她的姐妹们有一个特殊而响亮的称号——女子钻井工。1970年10月20日,赵恩生来到吉林油田,开始了由一名北京下乡知青向油田工人的转变。当时的吉林扶余油田80%以上的工人来自“知青”,且往往是各公社的佼佼者。
1972年第11期特集日文版封面:友谊和团结的盛会——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1972年第11期增刊中文版封面:友谊和团结的盛会——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1972年第12期:中央人民学院工农兵学员在国庆游园联欢会上。
1973年第1期:天安门广场。
1973年第2期:舞蹈《草原女民兵》。
1973年第3期:民族妇女干部。
1973年第4期:北京维尼纶厂的工人。
1973年第5期:炼钢工人。
1973年第6期:春天。
1973年第7期:“五一”劳动节。
1973年第8期:人民英雄纪念碑。
1973年第9期:开滦煤矿老矿工优秀共产党员吴旭艺。
1973年第10期:文艺战士和牧民。
1973年第11期: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特辑。
1973年第12期:各族人民欢度国庆。
1974年第1期:喜听原油滚滚流。
1974年第2期:麦浪千里。
1974年第3期:下乡知识青年在云南西双版纳。
1974年第4期:电影《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的一个场面。
1974年第5期:乌兰木骑女声独唱。
1974年第6期:清华大学电力系工农兵大学生进行毕业实践的专题研究。
1974年第7期:各民族人民在首都“五一”游园联欢会上。
1974年第8期:迎宾舞。
1974年第9期:扎根农村的知青。
1974年第10期:学唱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小常宝唱段《八年前》。
薛白,江苏南京人,1964年出生。 从小就爱唱爱跳的薛白六岁时就在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担任报幕员,并参与朗诵、舞蹈等演出。
1974年第11期:欢呼成昆铁路通车。
1974年第12期:国庆之夜。
1975年第1期:《闪闪的红星》电影里的潘冬子。
潘冬子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人物,1974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讲述了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的故事。
1975年第2期:上海锅炉厂工人刘金堂。
1975年第3期:四届人大召开喜讯传来。
1975年第4期:吉林农村妇女突击队员。
1975年第5期:无线电遥控浇铸。
1975年第6期:演出之前。
1975年第7期:首都人民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1975年第8期:互相学习。
1975年第9期:现代舞剧《草原儿女》。
1975年第10期:女子潜水队员。
1975年第11期:西藏歌舞团《欢庆丰收》。
1975年第12期: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入场式。
(来源:破土网 破土网标题:《毛时代风貌彩照:前三十年《人民画报》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