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_儒道互补

教师:导入语: 刚才的录像,让我们重温了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精彩场面:

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阵阵呐喊,体现了儒家“仁爱”的胸怀;太极拳表演的一招一式,展示了道家的“无极”境界。以儒道互补的方式来体现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可见策划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品位之深。千百年来,儒道两家互动、互补、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

今天,让我们以《论语》《老子》为依据,认识构成中华文化主体的儒道两家,探讨“儒道互补”这个专题。

二、从《论语》《老子》看“君子”与“圣人”

(一)结合课外调查,找到恰当研究角度

教师:所谓互补,就是相互补充,它是以二者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我们要研究“儒道互补”就必须先比较儒道的不同。

儒道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比较研究。

他们共同发现:儒道两家分别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做人的准则,《论语》和《老子》各自为我们树立了行为规范的楷模,君子”“圣人”,今天我们就选取“君子和圣人”这个角度,来看儒道互补,借以窥斑见豹。

(二)重点研读相关章节,理解孔子、老子树立的楷模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请大家打开书,将《论语》十则含有君子、《老子》五章中含有圣人的语句画出来。

学生: 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找到的内容

教师: 从这三则、两章中看,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老子所说的“圣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呢?(标注在每则的相应位置上)

学生:学生代表发言

(先/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后/老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圣人”)

师生互相补充,概括《论语》中“君子”和《老子》中“圣人”的特点。

教师小结:

孔子和老子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有德、有仁,能够克己复礼、奋发有为。

儒家宣扬的人生理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老子》中为我们描述的圣人,无辨、无争,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不去妄为。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三、从君子与圣人看儒道异同

教师:孔子、老子为什么树立“君子”“圣人”这样的楷模?那么我们就先要看看孔子、老子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学生:打出背景,一学生读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一)孔子树立“君子”这个楷模的原因

教师:请同学们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先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树立“君子”这个楷模?

学生:学生谈 1-2学生 。

(二)老子树立“圣人”这个楷模的原因

教师:孔子为我们树立“君子”这样的楷模,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老子,为什么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与“君子”差别很大的“圣人”形象?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的看法 。

学生:多几个同学发言。

(三)探讨儒道主张的异同

教师:通过以上的研读,请大家归纳儒道两家的异同。

1-2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通过研读,我们发现,儒道两家同样不满于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民不堪命的社会现实,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面对这个混乱的时代,儒家的主张是做“加法”,

要求人们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而道家的主张是做“减法”,要求人们丢弃扰乱自然天性的东西,那么社会就没有纷争,天下就太平了,他强调一种宁静和谐与无欲无求的心态。正是由于儒道两家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的二者互动互补的关系。

学生:我们一起再把有关君子和圣人的章节齐读一遍。

四、从古代文人看儒道互补

(一)从苏轼词看“儒道互补”对苏轼的影响

教师:在孔子、老子之后的2000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在课后的阅读指南中说得特别好,请同学们打开书20页(一个学生朗读。

学生:你熟知的哪个文人是这样的代表?

教师:那么我们先以苏轼

终其一生,他在仁途上两起两落,虽曾官至礼部尚书,但先后不容于改革派和守旧派,几次因诗文获罪,“乌台诗案”甚至使使他差点丢了性命。苏轼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大喜大悲,绝非一般士人所能想象。在其诗文中,责任感、使命感与归隐山林之念相交织,反映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构成苏轼人格精神主流的,是传统儒家思想。在仁途顺利时,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苏轼在其中年政论文章中就曾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能动于改革,为变法摇旗呐喊 。在苏轼的豪放风格的词作中,这种入世精神表露无遗。会挽雕弓如满月⑾,西北望,射天狼⑿

苏轼一生有两次大的失意,先后谪居黄州、惠州、儋州共达十余年。在这些时日里,他更多地把道家思想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

谪居黄州时,苏轼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表现其退隐江湖的念头。有时,他也不免有一丝失意状态下的伤感,吟唱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却被无情恼”等名句,表现了一种超然于纷争之处的淡泊心境。道家的清静无为、超然尘世的思想,在苏轼那里已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旷达。他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变现的是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有了这种人生境界,即使长期身居天涯海角,他也达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

(二)“儒道互补”对其他文人的影响

教师:苏轼的人生是典型的“儒道互补”的人生,千百年来,儒道互补影响着,像苏轼一样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你还知道“儒道互补”哪些文人身上得到体现?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指草野之人,即等闲之辈,未有作为的人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儒道互补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他们总是恪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方式。唐代诗人中王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在得意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急,”,而在失落时“寻仙访道”、“隐居山林”,以老庄思想自娱自乐。

五、儒道互补的人生启迪

“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

“儒道互补”的智慧对你的人生有哪些启迪呢?

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_儒道互补

对于生活,我充满热情与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明白,有些东西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即使遇到挫折我也会告诉自己,要冷静下来,我可以解决。当然,很忙很累,有点迷失的时候,我渴望自己拥有的是“听任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上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境界。这是一种怎样豁达的心态。思想上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不必被外界的纷繁所困扰。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味。

按照儒家的人生哲学,人们应当积极地对待人生,利用一切条件去学习、深造、修养,使自在“仁、智、 勇”

诸方面都健康发展,并以此为出发点,主动参与社会改革和建设事业,关心他人,关心群体,为大众做有益的事情。但人生又是一个艰难跋涉的旅途,难免会有道路迂回曲折、千难万险的时候,若到处碰壁,一身烦恼,弄不好会走向悲观主义,放弃生活。这时候就要舒缓从容,柔韧难折,这就需要道家的智慧。 总之,儒道互补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学,使我们从中获得教益。在我看来,儒道兼修,互补为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生。做人就应当这样: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有些事情积极,有些事情消极,同时又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精神空间。就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儒道互补,玉汝于成” 请你用你喜欢的语言样式,写出“儒道互补”对你的人生启迪。

学生当场写,教师选取佳句,读给大家,请作者简单解释

六、课堂小结

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儒道互补”这一专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一些专题研究的方法:如选择恰当的研读角度,对相关的内容对比研究等。同时,在思想上我们应该获得一些启迪: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让古代先贤的智慧在我们的血脉中延续。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人生漫漫旅程中“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也能做一个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孔子将“仁”作为人的最高道德规范,但他没有说明人为什么要行“仁”,孟子的“性善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为人,人生来就和禽兽相区别的地方,是人的天性中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即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德的萌芽。

在政治学说方面,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思想。“仁政”“王道”的核心是保民、爱民,具体做法是:制定百姓的产业,并实行低赋税的政策,使百姓得以衣食无忧,上可供奉父母,下可养护妻儿;对百姓重在教化,使具备孝悌之德,而尽量少动用刑罚。孟子认为,推行“仁政”“王道”对于君主来说并不难,只要把他们本性中“仁”的因素加以发展、推广即可,即“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公孙丑上》)。后世封建王朝从汉朝开始以儒家思想立国,虽然“仁政”思想并未真正实现,但不可否认它对在位者总是一种警醒,并且是士人批评时政的重要的理论武器。

孟子倡导“仁政”,是和他的民本思想紧密相联的。他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民”之所以“贵”,是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民心者也会失去天下。由民贵君轻思想更进一步,孟子指出,像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君,是“残贼之人”,是“一夫”,臣子诛杀他们,不算犯上作乱的“弑君”。在孟子的逻辑里,按照孔子的“君君臣臣夫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国君而不行君道,就不能称之为君,所以诛杀桀、纣不能算是“弑君”。孟子的这种思想真可谓锋芒毕露,毫无顾忌,难怪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叹称“孟子有些英气”。 以孔子的话导入: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教师明确:

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

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孟子是怎样高举“仁义”的旗帜,如何去游说诸侯的。

二、孟子其人其书

因为学生并非是第一次接触孟子,所以对孟子生平的介绍、孟子其人的思想、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等的掌握,教师都应该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

补充资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

三、文本内容讲析

(1)疏通字词,翻译全文

文章较短,为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学生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应该没问题。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把握文章的章法和语言特点

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从梁惠王的问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君呢?

重利、直率

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

答案:仁义。 仁是蕴藏在内的,义是发之于外的

为什么?

因为①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用铺排手法,破对方观点,先破后立

A、文章的章法:

梁惠王问:何以利于国?

孟子答:提出仁义,当头挡住→上下交征利,而国危也→危险何在?身死国灭!→标举仁义,大义凛然!→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B、语言特色: 善于铺排,句式整饬,语意连贯,斩截痛快!

四、拓展延伸

问题设计:孟子的“义利观”,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在春秋时期,礼乐“崩坏”,“上下交征利”,国君失国,大夫失家,臣民犯上作乱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出于对永不满足的私利的追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国家所追求的“利”,也应该符合人民大众的“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甚至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忽略道德品质的完善。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同时,孟夫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

“重义”只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

在孔孟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追求,使行动失去准绳。在春秋战国时代,犯上作乱多,原因是对私利的追求。而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私利理解宽泛些: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国家集体利益方向大体一致,追求就没错。不过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利在人们心目中多指物质利益,同时忽略了精神追求,忽略了道德完善,这样虽有钱,但精神空虚,甚至损人利己。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学学孔孟对利的理性认识,并适应时代的需要,用道德约束人们对利的追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3451/98912352371.html

更多阅读

儒道释论“中” 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

儒道释论“中”内容提要:本文对儒家的“折中”、 道家的“守中”、释家的“中观”思想作了梳理辨析。指出,三家理论各具特点,共同建构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思维方式。其中儒家侧重于对认识客体的真实性、准确性的把握,力图使人的认识和

话说“儒佛道”理论“人事官” 佛道儒

话说“儒佛道” 理论“人事官”中华传统文化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虽然在近代历史中,传统文化几经考验,一再接受历史的批判与反思

国学研究:儒释道本一家、好像一株红莲花

国学研究:儒释道本一家、好像一株红莲花阿弥陀佛。儒释道是一家,宗教团结最重要。------ 诸葛长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现在很多有奉献精神的中华儿女,纷纷投入到弘扬国学儒释道的大潮中。

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文人创作的影响 文人画艺术的创作

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文人创作的影响文/陈玉凤摘要: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对文人的心理结构产生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文人们的这种心理结构也对其创作产生了不

声明:《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_儒道互补》为网友鎶素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