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2013-03-15来源:北京网 作者:
“天兴居”炒肝店是由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创业的会仙居与1930年创业的天兴居于1956年合并而成,距今已有一百三十六年的历史。
“会仙居”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前门外鲜鱼口开业,创始人刘永奎。最初,会仙居是个小酒馆,经营黄酒和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等小菜。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会仙居”由刘喜贵经营,先后增加了白酒和自制的酱肉、火烧、白水杂碎。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只用猪肠和猪肝。他们先将鲜肥的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再用清水加醋洗净,去掉肠子的腥臭味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上盖一个比锅小一圈的木锅盖,使肠子既能熟透又不跑油,保持肥美的味道。肠子烂烹之后切成半寸长的小段,俗称“顶针儿段”。鲜猪肝洗净后用刀斜片成柳叶状的条儿。他们在佐料上也很下功夫,先将食油熬热,再放入大料,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刻放入适量的黄酱,炒好后放入罐中备用。另外,再熬出些上好的口蘑汤。制作炒肝时,先将切好的热肠段放入沸汤中,再放入炒好的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之后再将切好的生肝条放入汤中,马上勾芡,芡勾得稀稠适度;最后洒上一些捣好的蒜泥,炒肝便制成了。
该店在出售炒肝时坚持卖一锅,做一锅,使炒肝滑嫩可口、味道新鲜。他们还在江西景德镇订制了一批直径只有七厘米左右的小碗;盛上炒肝后,宛若宝盏含晶,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气扑鼻。吃时不用筷子,不用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真是别有风味。这里既物美价廉,又服务周到,很受顾客欢迎,生意日渐兴隆。到民国补年,“会仙居”从一间平房发展到两层楼房,还在二楼增添了馄饨。
在民国19年(1930年)由洪瑞、沙玉福二人合办的新炒肝店创立。
洪、沙二人十几岁就在饭馆学徒,炼就一身真本事,煎炒烹炸烙样样都行。闲下来的时候,两人常在一起谈论饭馆的事,萌生了自己开饭馆的想法。也是天意,不久,前门外鲜鱼口路北的一家刻字铺不甚失火,生意干不下去了,准备将残存的铺面卖出去。洪、沙二人知道消息后到现场一看,正合心意,此处是繁华的商业区,于是托人买了下来。经过整修、筹备,当年秋天就开张营业,经营炒肝、包子、火烧、炸丸子、溜肉片、水晶肉等大众快餐,字号就叫“天兴居”。
“天兴居”对面就是以卖炒肝出名的会仙居老店,买卖正在兴旺时期。洪、沙二人敢在有名的会仙居对面开饭馆,竟然也卖炒肝,没有点气魄是不敢的。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他们认为只要认真选料,精心制做,加上二人的扎实基本功,准不会倒台。他们不怕多花钱,进料都选最好的,制做精心,从不马虎。如炒肝用的猪肥肠,不洗干净就有异味,他们安排专人专门洗肠子,洗之前先去掉肠头和肠尾,然后用碱水浸泡揉搓,再用盐水洗,最后在清水中加适量的醋洗,这样才能去掉肠子的腥臭气。把洗干净的肠子放进锅煮,开锅后,要换水再煮。先用旺火煮大约1小时,再改用微火煨。这样煮熟的肠烂软、不跑油、鲜美好吃。把煮好的肠用刀切成半寸长的小段,猪肝洗净后切成寸长的柳叶形。大料事先必须过热油炸,再与大蒜、黄酱煸炒。在制做时先熬一锅鲜口蘑汤,放入肥肠段,再投入炒好的黄酱、猪肝,稍后勾芡,最后在炒肝上撒一层生蒜泥。嘿,吃起来那叫香。
天兴居不仅炒肝作得“色味形”具佳。那包子、火烧也做得很有特色。
这样一来,天兴居的名声后来超过了会仙居。会仙居的老主顾也渐渐被吸引到天兴居来吃炒肝。然而天兴居并没有就此裹步不前,继续在经营上下工夫。在佐料上用上等好酱油代替黄酱,用刚问世不久的“味之素”代替口蘑汤。环境不断改善,设雅座、装电话,服务员一律都是年青貌美的小姑娘。当时一提天兴居,全北京城没有不知道的--炒肝炒红了北京城。
1956年公私合营,“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在“天兴居”的店址,称“天兴居”。由原“天兴居”经理的后代沙德亮任经理,由“会仙居”做炒肝技术最好的师傅掌灶,还专门设了洗肠子车间,使北京炒肝的传统风味得以继承。
1992年被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及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确认为“北京老字号”,1997年天兴居炒肝荣获“北京名小吃称号”,在1997年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再次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