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著作
《墨子》这部文学巨作,大多人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和他们的再传弟子对墨子一些言行的记录,主要阐述墨家思想的作品。
墨子像
《墨子》一书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记载了墨子的言行,阐述了墨子的思想,主要反映了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后世称作墨辩,主要叙述了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在西汉时期被刘向整理成了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这本书总共五十三篇,原来都写墨翟著,但其中也有墨子的弟子以及后期墨家的著述资料,这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借鉴史籍。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节用”、“节葬”等等十大命题,是《墨子》一书的主体部分。
《墨子》内容十分广博,其中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甚至科技等方面,是后世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共七篇。 这一类混有名家和杂家的言论。后面四篇是墨家对墨学的概要论述,算是墨学的提纲挈领。
第二类:共二十五篇。代表了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
第三类:共六篇。这一类被墨者称为墨辩,也被称为墨经。这六篇是《墨子》的精华部分。
第四类:有五篇是墨子的弟子记载的关于墨子的言论行事。也算是对墨子生平的记录,体裁比较接近《论语》。
第五类:共十一篇。这一类说的是墨家兵法。墨子一向提倡非攻,认为以防御为主较好。墨家兵法是墨学的弟子精研而成。
墨子的故事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喜好讲论理学,他一向主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最不喜欢铺张浪费,娇纵奢侈,墨子曾和儒家辩论过一个这样的话题,儒家的代表认为,君子就应该像钟一样,即意味着,钟你敲打它,它才会响,对于君子而言,你不问他也绝不会回答,你问他,他才会回答,墨子回到,就你这口钟,我没敲你,你怎么响了呢?儒家代表最后没能辩论过,这也为后人津津乐道。
墨子雕塑
再讲一个墨子选择徒弟的故事,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思想家,他收过一个叫做耕柱的弟子,耕柱被很多人认为是墨子最优秀的弟子,当然,耕柱本人各方面的确优秀于他人,这也让耕柱自己也特别有自信。
可是墨子似乎却不这样认为,他常常批评耕柱,渐渐的耕柱心里觉得非常伤心,他有一天终于没忍住,去找墨子问个清楚:"老师,在所有门徒中,虽然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可是我也应该不是最差的,可是为何老师总是在批评我呢?"
墨子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重新抛了一个新的问题给他:“如果我上战场去搏斗,那请问我是用锋刃还是用木棍呢?
耕柱很轻松的回答道:“当然是锋刃了”墨子接着问“为什呢”耕柱回到:“战场杀敌,目的是杀掉敌人,在适当的地方运用适当的兵器,这是常理”墨子笑着回到:“对我来说,你就如那战场上的锋刃一样,可以承担的起责任,值得去运用,所以我才会不断的对你进行行为的严苛要求,以及行为的框正”。耕柱听了以后,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最终成为了一个品德优秀的人。
墨子是什么时期的人
墨子生于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他所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他是鲁国人。
墨子像
墨子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和科学家。其中关于他的学说《墨子》就是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搜集他的言论思想编写而成的,此书中含有许多关于墨子在军事、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想法和见解,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书籍,许多思想言论至今仍是广为流传。并且由于墨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的军事思想治理国家的观念显的尤为重要。并且由于墨子属于农民出生,人们还亲切的称他为“布衣之士”,因此他的思想和学说很多都比较亲民,更能让百姓接受
其实墨子一开始接受的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思想教育,学习六艺,并且对于六艺中的射、御、书、数变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后来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这并不表示墨子就认同儒学的思想,相反,墨子对于儒家学中的一方面不相信鬼神之说,一方面有推崇祭祀礼学,供奉先人的行为很是看不惯。
对于鬼神之说,墨子是持相信的态度的,他认为,要想判断事物是否真实,即事物的有无,单凭个人的臆想是不可行的,而是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因此,对于儒家学中的思想他无法认同,后来他另辟蹊径,创立自己的学说,言论,后来还招收弟子,传授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墨子名言
墨子,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及教育家。
墨子名言
墨子名言,即墨子语录。墨子曾周游列国,在各地游学,在不断的学习及领悟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派,也留下了不少警示名言,被后世称之为“墨子名言”。墨子弟子将墨子名言收录整理,著为《墨子》流世。
墨子名言,无不体现着墨子的思想,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东”、“节葬”“节同”等观点.
墨子名言,无不透露着墨子对生活和求学的所见所悟。墨子在看人染丝时,说了这样一句名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意思是染织品时用什么颜色的染料染出来的就是什么颜色的织品。寓意每个人的思想和意识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环境不仅影响人,更加造就人。
墨子也心系国家和人民,在周游列国期间,曾阻止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言有:今天下无大小用,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这句墨子名言,告诉世人的道理是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以此告诫世人“兼爱”之理。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的墨子名言,更说明了墨子是一位好老师,是墨子对人劝说学习的体现。
墨子名言,不仅向后世展现了墨家的思想,更让后世从中领悟到不少警示名言,更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
墨子言多不辩
墨子出生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创立了墨家学,还写下了《墨子》一书。
墨子像
墨子言论很多,但都很少加以修饰,墨子的言论都是简单直接,没有太多华丽词句,这就是所谓的言多而不辩。
墨子这样做的用意,不过是想要人记住他言论的用途,而不是他华丽的文采,词句直接明了,听着难听,话看着也不吸人眼球,但话意深重,认真看下去,就会深领会话中之意,不作修饰,不加华丽词句,就不会因为华丽词句,而忽略了话的本意,让人只记住了那些优美词句。
就如同卖东西的,一味包装门面,但却忘了要卖的东西本质,让人只顾得观赏店面,却忘了来这里的真正用意,嫁女儿的,太过于装扮伴娘,写书人,太多描述了配角,也可以喻为太过于注重文笔,而忽略要表达的剧情,优美的文字和场景,就如同一个肥皂剧,让人只能记住那些美丽的面孔,和漂亮的场景,却忘了剧中表达了些什么。
一味的顾着修饰表面,华丽了配角,就会让人将眼神投注于那些配物之上,而忽略了主角,和原本表达的意思,墨子的言论就注重避过了这个缺点,没让华丽的词句,让人忽视了话的本意。
这样的言论虽然看着不顺眼,但却可以让人很容易记住话的本意,而不是那些优美的词句,这样虽是话语太过枯燥,但不会失了表达者要表达的原意。
墨子主张
墨子,原名墨嚁,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出身的大家。
墨子像
他的主张有许多,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十大主张是他思想的核心,其中“兼爱”、“非攻”最为著名。
“兼爱非攻”是指博爱平等,反对一切以掠夺为目的不义战争;
“尚贤尚同”是指君王应任用贤者,选贤举能,与臣民上下一心,实行明政;
“天志明鬼”是指天道爱民,如果君王惜爱臣民,自会受到嘉赏。如果君王残暴不仁,违背天道,天道就会惩罚他;
“非乐”是指日常生活不应奏乐,以免影响国家运作。虽然音乐悦耳,但会使人分心,影响人民劳作,臣子处理政事,君王行政;
“非命”是指人的命运并不是生来就定下来的,每个人可以靠自己的勤奋过上富裕的生活。国家的兴衰灭亡也不是天定的,与君王和臣子的行政息息相关;
“节葬节用”是指君王、贵族的葬礼应该从简,不应奢侈浪费。并且认为君王和贵族的生活应该节约朴素。墨子的主张范围很广,包括政治、军事、哲学、科学、教育等方方面面。
墨子的主张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提出的,所以在平民之中影响极大,因而墨家学说并列为“显学”。墨家也成为与儒家学说对立的最大学派。
墨子非乐
《墨子·非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墨子从穷苦百姓出发,认为上位者不应该天天歌舞升平,而不顾穷苦百姓的生死。
墨子非乐书
《墨子·非乐》原文共有三篇,而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第三十二篇《非乐上》,第三十三篇和第三十四篇则在宋朝前期就已经失传。非乐,顾名思义,就是禁止音乐,反对从事音乐活动。墨子出身农民,之后也多是如普通百姓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他认为,所有事情都应以利国利民为宗旨,而音乐的盛行占去了统治者们管理天下的时间。而因为想要音乐创造的器材也使百姓们加大了负担,占据了他们生产的时间。所以这种没有意义的活动理应禁止。墨子认为,百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饱穿暖,而音乐不仅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不能填饱肚子也不能让他们不再寒冷,最重要的是音乐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发生。反而因为统治者贪图享乐,耽误了国家的管理,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普通的劳苦大众。墨子的这种思想是处在“兼爱”的基础上,《非乐》这篇文章充分的体现了他的主张思想,在当时那样动荡战争不断的社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墨子的著作多从黎明百姓出发,讲述百姓的疾苦,反对战争,所以他的思想在平民中很受欢迎光临,但是当时的时局,上位者却多以武力致胜,所以并不是特别的看重他。
墨子五行记
《墨子五行记》是墨子晚年时期,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潜心的研究五行之术后所写出的著作,里面对于五行的见解非常独到。
墨子雕塑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墨子心怀悲悯之心,积极的针对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得到了许多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的支持,在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时期,有人称“非儒即墨”,由此可见,墨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墨子开始时追随儒家理论,后来自立门户,自创墨家学说,在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曾担任宋国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创始人。
在墨子82岁高龄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看透了世事无常,厌倦了人生,从此开始钻研五行变化之术。《墨子五行记》也就是《五行记》或称《墨子枕中五行记》。这是一本古代方术书,记述着变化之术。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原文共有五卷,如今皆已失传。葛洪曾在《抱朴子·暇览》中说道:“其变化之术,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记》。”相传其中记述着使人变化隐形,点石成金,划地为河等方法,《墨子五行记》是道教的变化术之祖,地位相当崇高,《神仙记》中云《五行记》乃是墨子所出并留下的。不过因为早已失传,其中的神秘也自然无法解开。
墨子是什么家
墨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门下弟子无数。他的代表作有《墨子》,不过这本书却不是他独自写成的,而多是一些对他和他的弟子言论的记载。他成就卓著,在各方面都有涉及,所以后世给他冠上了很多大家的称号。
墨子雕塑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墨子心怀悲悯之心,积极的针对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得到了许多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的支持,在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时期,有人称“非儒即墨”,由此可见,他是名非常杰出的思想家。
墨子开始时追随儒家理论,后来自立门户,自创墨家学说,在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曾担任宋国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创始人。墨子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所提出的“认识论”,“逻辑学”,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创立了几何学,物理学,光学等科学论断,是首个提出宇宙论的人,被后人称作“科圣”。
后期,墨子的地位逐渐低下,和普通劳动者无异。他所创立的墨家,向来纪律严明,几乎所有人无一例外都穿草鞋,如果有人违背了这种清苦的方式,轻则驱逐,重则斩杀。但墨家的弟子依旧达到百人以上,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力量。作为教育家,他无疑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