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介绍二水居士校释《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法说》三本经典老拳谱的文章,写了二水校译的特点、风格,起名为“推荐二水居士校释老拳谱的一百个理由”,算是为读者找到阅读二水校释文本的不同方法,《武谈》将分成若干期连续刊出。
老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法说》所代表的太极拳不同阶段的三本经典拳论,貌似风格迥异,出自不同的拳学者之手,二水居士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从点校不同的文本,校释相关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正本清源,对上述纠缠太极拳本原、源流传承等等问题,一一作答,最终让太极拳回归到“性命之学”这一应有的定位上。并且从精气神的人格结构、命门三焦的能量枢纽、流行对待的阴阳之气等,揭示了作为“性命之学”的太极拳所应当具备的内涵。
仅就“性命之学”四字而言,二水居士在校释《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授秘歌之“尽性立命”条时,校正了“陈耀庭藏本”在“尽性立命”条所衍的“此”字,并指出“尽性立命”四字成句,语出嘉定七年(1214年)状元郎袁甫的《蒙斋中庸讲义》:“礼乐之道,与性命通,性命虽人之所同,而能尽性立命者几何人哉?不能尽性立命,则于礼乐乎何有?”,并指出袁甫的理学,源出九渊心学一脉。之后,又以“二水案”形式,将“尽性立命”学说的来龙去脉,作一一探索:
二水案:性命学说,一本《周易·说卦》“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庸》、《孟子》多加阐述。《孟子·尽心上》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下》云:“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后世儒学者,对孟子的性命学说,多有自己的不同解说,以至于影响了各个不同层面的受众群体,最终,性命学说成为儒释道三家共同追寻的人格内修价值体系。此谱,将“尽性立命”作为太极拳最终追求的目标,将性命学说,作为习练者人格自我完善的价值体系,较之武禹襄婉约的“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更进了一步;又与《太极法说》“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希贤希圣之功,自臻于‘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在兹矣,然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一脉相承。
细心的读者,不妨再回头去翻阅二水居士在校释《王宗岳太极拳论》之“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句,二水居士以严谨的学风,校核了“物来顺应”“知止能得”等成句的来龙去脉,同时又以二水案形式,加以阐述:
二水案:后文“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一节,其实是在阐述人们通过太极拳拳架与推手训练,来达到人对于外界人事物事的顺应机势,顺势而为的能力。是此节“渐至物来顺应”的一种训练手段,是圣人之常、君子之学的重要课程。
又案:读懂“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句,方能进入武禹襄这位传统知识分子最为脆弱的内心世界,与修身养性、反求诸己的情怀。武姓昆仲三人,老二武汝清,1840年就考上了进士,老大武澄清也终于比弟弟晚了整整12年,于1852年也考上了进士。而唯独老三武河清,也就是此文作者武禹襄,醉心于太极拳,考了二十来年,依然只是一个小秀才,没有功名。但他熟稔四书五经,他内心深处依然有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所以他醉心于太极拳的点滴体悟,不由自主的与“圣人之常、君子之学”联系起来,这也为后来由此发展起来的杨家三十二目老拳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十二目老拳论从“八门五步”开篇,以拳技入手,淳淳善诱,沿用戴东原的知觉运动之说,运极而动,动知运觉,先自知,后知人,尺寸分毫,由尺及寸,由寸及分及毫,允文允武、允圣允神,乃臻神明。同时,又沿用命门学说,阴阳颠倒,自身採战,性命双修,水火既济,再以允文允武的标准,从文武三乘的练法,让拳学者信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儒学道统。从而,通过修炼人身一太极,而观照宇宙万物,天人合一。五个层面的理论基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后,借张三丰之言,宣三教合一之理,以“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等,传达了修炼太极拳的终极目的:以假修真,以武事入道。“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希贤希圣之功,自臻於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在兹矣。然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太极拳俨然是尽性立命的圣人之学了。
最后,二水居士在校释《太极法说》的“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时,对“性命之学”作详尽阐述: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天”“地”之“德流气薄”,配以“人”之“性”,人的“命”倘若是一颗种子的生命历程,“性”,便是蕴含于木质内在的纹理。“大父母之命性赋理”者,命赋,性理也。树木的纹理,在敛华就实,时物毕成,至“毕入于戌”之时,日后的纹理,业已在“前树木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这便是朱熹所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二字,道尽“本不失”之要旨。
生命,是一个生老病死的历程,人人都惧怕死亡,几乎所有宗教,都是以众生得离死亡的巨大威胁为感召。即便是“不打妄语”的佛教,原本倡导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涅槃”,之后也以“西方极乐”来感召深受“生老病死”苦的众生。而传统文化非常智慧的以“死而不朽”来解生死之困结。前文“张三丰承留”之“愿至戌毕字”之时,生命之树结了果实,聚精会神,性命合一,收魂敛魄之后,“精气神”这个人格软件压缩包,上传到了云端了,当“身”这台电脑硬件彻底坏了,躯体腐朽之后,新的电脑硬件能够因缘际会,再从云端下载那颗不朽的“心”。“种子”,上传于云端的人格软件压缩包,就会以一种新的生命体形式得以延续。此“死而不朽”之理也,此《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之真谛也。
《礼记·大学》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注云:“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王阳明以为,“致”即行,进而将“致良知”演进为“知行合一”。上句“良知良能,视目听耳,曰聪曰明,手舞足蹈,乃武乃文”,显然是为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找到了太极拳中视目听耳、手舞足蹈的注脚。
《礼记·大学》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是儒学者反求诸己的内修,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内功保障。阳明先生以为,反求诸己的内功内修,不只是十年寒窗,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知识积累,而是“知行合一”的“致良知”。此谱将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契合于一己之身心,将太极拳演进为“视目听耳”的“良知归本”,“手舞足蹈”的“良能还原”,进而达到修炼者自我人格的曰聪曰明、允文允武,“耳目手足,分而为二,皆为两仪,合之为一,共为太极”,为“太极拳”之名,找到了准确的“定义”界说。
“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希贤希圣之功,自臻于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在兹矣”句:今人的语境大凡是“倘若能这样做……自然能达到……以上所有功效就都在这里了”。语意一层进似一层,来总结太极拳作为自我人格修炼,在“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之后,所能逐一进阶的“希贤希圣”、“曰睿曰智”、“乃圣乃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的功效,而绝非仅仅只是武技之末技,也绝非只是健身之体操,更绝非只是老年人的摸鱼切瓜的游戏。
“然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句:南山嘉定七年状元袁甫《蒙斋中庸讲义》云:“所谓赞化育之事也,天地不出吾性,分之内非别有,所谓参天地之妙也,一诚而已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人之生也直,安有所谓曲哉,曰有直必有曲,无曲是无诚也,惟曲乃能有诚也”。此谱以“一诚”作结语,与前文“太极懂劲解”的“曲诚之妙”相呼应,旨在高蹈儒学《中庸》的尽性立命学说。性命之学,有“自诚明”与“自明诚”两途:自诚明者,率性之谓道。而自明诚者,则需要格物致知,曲尽其理。作为性命之学的太极拳,通过行拳走架,与人推手,曲尽阴阳对待之理,知觉运动,致使良知良能归本还原,此乃曲诚之妙者也。(待续)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