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 归脾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不寐

疗法提供:瑞安市中医院 季海锋

治疗方法:

归脾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处方:党参15g,白术10g,黄芪15g,当归10g,朱茯苓15g,远志12g,木香10g,酸枣仁12g,炙甘草8g,肉桂3g,黄连6g,夜交藤30g,合欢皮15g,丹参30g。

用法:每日1剂,分2次分别于中午及睡前1小时温服。

归脾汤加减 归脾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不寐

失眠《内经》称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难经》始称“不寐”。不寐的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劳逸过度,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等。其主要病机是由于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心神被扰,神不守舍而不得安寐。

责在心脾肝肾,主要病位在心,多因脾失化源,肝失藏血,肾失藏精,精血内耗,彼此影响,致使心失所养而形成顽固性不寐,所以虚证尤多;实证日久,气血耗伤,也可转为虚证。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益气养血,滋阴安神是本证的基本治疗方法。

方选加味归脾汤治疗,归脾汤始载于严用和《济生方》,明代薛立斋在原方中又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从此一直沿用至今。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安神增智,白术、黄芪、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睥,当归、熟地、生地养血滋阴,麦冬清心除烦安神,茯神、酸枣仁、柏子仁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龙眼肉补益心脾,益气血,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丹参养血安神常与夜交藤配伍,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全方共奏补益气血,滋阴安神之效。

而交泰丸,是中医著名常用方剂,方源自明?韩懋《韩氏医通》,名见清?王士雄《四科简要方》。交泰丸以黄连、肉桂组方,治心肾不交型不寐。黄连大苦、大寒,清泄亢盛之心火,使心阴免受煎灼,得以下润于肾;肉桂辛甘,大热,助阳补火,引火归源,能助肾中阳气、益命门之火,蒸肾中之阴得以化而上奉心阳。

二方合用正与失眠证主要病机相符,故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尤其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失眠证患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4051/415330273400.html

更多阅读

便秘一附子理中汤合承气汤 郭立中教授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合承气汤加减治疗便秘(王立凤医案)张某,女,58岁,2004年4月16日就诊。5年来一直大便秘结难解,每3-5日一行,甚则半月一行,每次大便干结如羊屎,艰涩难解。曾服清热泻火通便方药如麻子仁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症状均不见缓解。诊见:大便10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一瞥 血府逐瘀汤医案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一瞥血府逐瘀汤,方源:《医林改错》,是清代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证之名方,由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本

二陈汤加减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陈汤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加沙参、麦冬,治中焦停湿又兼肺阴不足者(名参麦二陈汤)。加木香、砂仁,治痰湿内阻,气滞脘痞者(名香砂二陈汤)。加吴茱萸、黄连,治湿滞中焦,肝胃

归脾汤加减的临床应用 归脾汤 归脾汤-药物简介,归脾汤-临床应用

归脾汤来自宋代《济生方》。药物组成: 白术1钱,当归1钱,白茯苓1钱,黄耆(炒)1钱,龙眼肉1钱,远志1钱,酸枣仁(炒)1钱,木香5分,甘草(炙)3分,人参1钱。功效: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

吃什么补肝养肝最有效 补肝健脾汤――益气养肝

  补肝健脾汤  【组成】黄芪2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丹参10克,柴胡10克,川芎6克,茯苓1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0克,生麦芽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天2次。(爱华阅读配图)  【功效】益气健脾,补血养肝,理气活血。适用于肝胃气

声明:《归脾汤加减 归脾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不寐》为网友后排男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