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物质循环 76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说课稿_地壳物质循环

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营造充满创新活动的课堂;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本节采用问题式教学、探究学习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节为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对本章节来说,它是第二章的开篇,对后面几节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对于本节所授内容来说,“岩石的类型”作为承前启后的内容存在,为地壳物质循环内容学习做下铺垫、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2)学生情况: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地理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针对我们学生整体分析探究能力不高,个别差异大的现状,要求我们老师要更好的做好指导、引导的工作,要“小目标,快节奏”完成。学生对枯燥的概念兴趣较低,学习中要注意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有利于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更应确立出正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的得到反馈以便更好的教学。

【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岩石的概念。

(2)说明3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地壳物质循环 76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说课稿_地壳物质循环

(3)列举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岩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动画、岩石,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2.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确立】

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立依据:

根据课标及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概念较多,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小尺度的自然环境),生活经历较少,对抽象的地理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确定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岩石的概念;

(2)岩石的分类和成因; (3)各类岩石的特征;

2.教学难点

3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二、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以下方法和教具进行教学。

(1)本节课基本方法为综合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适时采用直观演示、阅读、讨论探究、对比、绘图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思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对“3类岩石成因”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感知,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育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善于记忆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生〗展示课前采集到的岩石标本,学生传看、观察。

〖师〗谢谢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的岩石标本,自然界中的岩石种类很多,形态各异,每

块岩石都有自己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请大家先来欣赏老师搜集到的岩石标本图片。出示学习目标。自主预习。

(二)讲授新课:

1、岩石概念及组成

指导学生重点概念详解-筑牢基础,学生自主完成,多媒体展示岩石

承转:这些形态各异的岩石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2、岩石的成因类型学习

a:岩浆岩

(1)形成原因、及类型:

出示示意图:

提问:读图分析岩浆岩是怎么形成的?根据形成环境又分为哪2种?代表性岩石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回顾刚才示意图让学生指认喷出岩和侵入岩。

并讲述玄武岩和花岗岩识别方法:

小结:教师点拨: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上布或喷出地表(火山喷发),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经冷却凝固成为岩浆岩。

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而成。

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火山喷发)冷却凝固而成的。

知识检测:

b:沉积岩:

(1)形成原因:

承转:由炽热的岩浆形成的岩浆岩出露地表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多媒体展示:沉积岩生成示意图

学生自主描述,教师补充归纳总结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如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 作用,大块变成小块,小块变成碎屑物(如砂、砾、土等),这些物质在被流水、风等搬运 到低洼处,经沉积和固结成岩,最后形成沉积岩。

(2)分类:

学生自主完成

(3)明显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沉积岩中容易形成化石?

学生回答

小结:由于沉积岩是一层一层沉积,所以有较好的分层结构,如果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生

物遗体(贝壳、骨骼)或遗迹(足迹、虫穴)被埋在地下就会形成化石。因此,含有化石和具有分层结构是沉积岩的明显特征

知识检测:

承转:大家知道,泥土经过加热可以变成更为坚硬的转或瓷,岩浆岩、沉积岩在地下岩层中 经过加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c:变质岩:

设问:变质岩是如何形成的?代表性的岩石有哪些,它们分别是什么岩石变质而成的?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生合作探究完成。

教师点拨。

小结:大理岩前身是石灰岩,片麻岩前身是花岗岩,可见3类岩石之间千丝万缕,关系密切 同学们知道他们之间有何联系吗?为下节课岩石转化奠基。

知识检测

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4051/578134957544.html

更多阅读

日常如何保护牙牙齿 清洁牙齿的妙招

牙刷每三个月换一只,刷牙要用温水36左右与口腔温度相仿,常用不同的牙膏刷牙。?键齿食物?一些天然食物里的成分,可以对抗造成蛀牙的口腔细菌,强化牙齿珐琅质。?茶:茶中所含的氟可以和牙齿中的磷灰石结核,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其中乌

化学陈述性知识的认知方式与表征 化学表征

(本文刊载于《化学教育》2014年15期)摘要关键词(略)1 问题的提出 中学化学知识中陈述性知识占有重要位置。一般地说,化学陈述性知识包括化学中具体的、各自相对独立的有关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化学反应及其具体应用的知识,包括典型的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各种膜性结构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其中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层,即在膜的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厚约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夹有一条厚2.5nm的透明带,总厚度约7.0~7.5nm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膜,细

物质循环的范围只能是生物圈吗 不利物质条件的范围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范围是什么?比较流行的看法是“生物圈”,或者说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对此我无法理解并认同。我们知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无论是

声明:《地壳物质循环 76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说课稿_地壳物质循环》为网友一两清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