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摘:
2016年教师面临的“五大挑战”
2016年,“十三五”将拉开大幕,教改将继续深化。在这个大背景下,教师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该如何迎接挑战?
一、深度拥抱“互联网+”时代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似乎一夜之间,这个词便成为了热词。“互联网+”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一块黑板+粉笔的教育”方式必然发生变化,甚至走向终结,教育必然走进“互联网+”的崭新时代。 当教育借助于互联网产生的在线课程,比如慕课,像旋风一样刮来的时候,教师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是不行的。比如师生交往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的纯粹的现实世界,变成了现实与虚拟世界同步进行,从以前的线下交流到线上与线下交流同时进行等等。 当“互联网+”里海量的信息包围着校园,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学生甚至拥有比教师更多的信息资源。
应对措施
“互联网+”时代既给教师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方方面面的挑战。有对教育教学观念的挑战,有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思维的挑战,也有对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面等等的挑战。那么,教师该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呢?专家认为,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五个+”:第一,热情。教师要做“互联网+”时代的拥抱者。第二,素养。要做“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第三,习惯。要做“互联网+”时代的践行者。第四,思维。要做“互联网+”时代的共享者。第五,创新。要做“互联网+”时代的引领者。
二、中高考改革: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
“和过去相比,现在高考分数背后蕴涵的东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指出,“现在高考愈发重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命题愈发重视对价值理念的考查。像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学科,通过加大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通过加大阅读文本长度和增加作文题目选项等,实际上都在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要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
语文考卷给古迹牌匾“挑刺”、大作文选对话或续写科幻小说、算算国歌演唱时间竟是物理考题、化学题目则和语文一样,出现了连环画……这些都是2015年北京中考题,从考题可以看出“宽基础、少难题、突出创造性思维的考查”成为今年中考命题的亮点。 “今年中考命题重点解决的是:以考试引导教学,将以往更多地关注试卷的难度、题型,转移到密切关注教学的导向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考考题改革是为了落实课改方案,增加传统文化及社会大课堂的内容,尽量增设情境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今年取消了往年压轴的0.2难度系数题目,对今后教师的教学也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应对措施
面对中高考考题“变脸”,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该如何转变思维定式,变革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呢?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英语教研员姚军认为,教师当务之急应改变教学理念和方法,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英语特级教师马莉则建议,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填鸭式的、以应试为目标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善于利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成教育新的出发点
每节课时长可“伸缩”、九年级增设历史、生物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比例增大……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再次彰显了“优质、均衡、公平”的北京理念。今年9月,北京市中小学课表也将随之“大变脸”!课程计划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哪些变化?教师又将迎来哪些挑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朱传世介绍,在课程内容上确定了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紧扣基础教育的特征,提倡教宽、学宽、考宽;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中国梦教育、专题教育等学科课程的有机渗透,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修养身心,健康成长;三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体内容和目标,守住底线;四是与时俱进,加强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等课程建设;五是着眼未来,通过课程学习,培育学生既具有全球视野,发展国际意识和人类精神,又始终坚持民族立场,树立中国气象,做中华儿女。 应对措施
朱传世指出,新的课程计划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是要提倡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重的素养课程,让每一门课程像种子一样,具有由内而外的生长力,具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持续影响力,从而使学生在走入生活的时候、面对市场的时候,有情有义,有国有家。 这就要求,每个学科教师要从素养的角度着力思考学科所能,并付诸实践。同时,教师要高度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比如阅读素养,并不是语文、外语教师的专利,每个学科教师都要培育基于本学科文本的阅读素养。
四、读懂学生:读懂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北京教改的核心是把学生放在重点。”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行的“首届全球未来学校暨世界基础教育论坛”上,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表示,北京今后的教育改革的重点将在于“真正读懂学生”。
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几乎可以支配一切,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的进程等,完全由教师掌控。而今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唯一权威。 教师为什么要“读懂学生”?教师要读懂学生什么?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读懂学生”?教师又该如何重塑角色?这些都是教师面对的挑战。 应对措施
“读懂学生”究竟要读懂学生什么?在特级教师钱守旺看来,课程标准里就有阐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中,教师们总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想读懂孩子,可是却苦于找不到路径和方法。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读“懂”学生,需要家长、教师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知道学生成长各阶段的特点,抓住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特点采用正确的、有效的教育策略。
五、育人工作:好班主任要“走心”
班主任的任务很重,除了要关注班里几十个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多元了,要求也更高……实际上,北京市中小学在新时期,班主任面临着全新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家长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同一学校和同一班级学生的文化背景也越来越复杂。如何面对多元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成为班主任的必修课。与此同时,不少教师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需求更加多样了,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长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到了学校,最终落到了班主任头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屡屡受到家长的指手画脚。” 在班主任看来,以往班主任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今,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质健康都和班主任挂钩,班主任的责任加重,这也给班主任工作加重了负担。 应对措施
在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北京教育学院张红教授认为,对于不同层次的班主任,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不管是年轻的还是成熟的班主任,要成为优秀的班主任,“走心”最为重要,即要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家长的内心。 张红认为,班主任的成长需要时间的历练,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不断提升班主任的工作境界。“班主任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只有当班主任全身心投入其中,把学生看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尊重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从中收获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张红说。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
好学校只做一件事
一、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输赢不由起跑线决定我们知道,吴军最终把女儿送进了麻省理工大学。女儿很出色,而忙于职场的吴军,自己更是优秀。在他的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主要是来自他父母的影响,这是他多年之后才悟出的道理。他在序言中写道:
我的父亲没有机会上一个全日制的大学,不过他学习了一辈子。他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去补习了一门又一门大学课程,做科研也非常努力,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能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大学里被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晚上从不参加应酬,甚至不看什么电视剧,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我的母亲现在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
对我们兄弟这样没有家庭背景,又缺乏冒险精神的人来说,大学教育使我们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最终的成功更多地受益于不断的学习。在我们读中学、读大学时,都有不少一起竞争的同学,但是越到后来,和我们在一起接受教育的人就越少。到了博士毕业后,还能像我们一样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并不多。
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有这样持之以恒学习的父母做榜样,吴军兄弟俩都先后考入清华,又随后进入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深造,最终成为他们所在领域的精英。
二、名校为啥奉行通识教育,因为它能让你有能量跑下去
吴军提到,美国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而本科阶段,学生们应该学“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Skills)”。
可以讲,没有好的通识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 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要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科学素养)更强,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好处——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而这,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美国统计了各个大学的毕业生入职年薪,在前10名大学中,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大学和以商学专业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外,其余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大学(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和佐治亚理工等)。人们常常谈论的所谓“大藤”,即常青藤大学中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都不在其列。但是,如果考虑学生毕业15年后的情况时,那些以通才教育见长的大学(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顿),就都进入了前10名,甚至超过了以工科和商科为主的大学。 虽然收入并非衡量毕业生贡献的唯一指标,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大学的好坏,但是至少从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通才教育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帮助。
吴军表示:很庆幸的是,在我自己读高中时受到了很好的通才教育,以至于今天我所具备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足以让我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等我到了大学时,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到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老师和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当我们盲目选择一所高校之后,面对的是针对所在专业的深入学习,欠缺美国高校那样通识教育。因此,不管是父母还是学生本人,在工作学习忙碌之余,应该花点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学生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以便以后择校作参考。
三、哈佛大学校门上的校徽——“真理”的拉丁文
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座“大藤”(最著名的常春藤)里,耶鲁尤其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在耶鲁,本科生三年级以后才选专业,而且只要选够36门课就可以毕业,不做毕业论文。因为,学校不想让学生用全部时间来准备考试,以至于耽误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耶鲁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如果在耶鲁上学,却没学到这些,就失去了在那里读书的意义。
哈佛强调其本科教育是“非职业专科”(Not Pre-professional),也就是说,一名本科生可以对商业和金融感兴趣并修很多这方面的课,但哈佛并没有一个所谓商业或金融的本科学位授予TA。
和耶鲁一样,哈佛也不强调考试成绩,会给大部分学生A,学校希望藉此向学生们透露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已经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
普林斯顿的学生无论最后获得哪一种学位,都需要修足够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课程。
即使在盛产科技新秀的斯坦福本科实行的也是通识教育,学生必须在9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与艺术、哲学、社会学科与宗教思想。
所以,很多美国名校的毕业生,虽然本科毕业时只拿了一个或两个学位,却因为通识教育,擅长很多领域。书中,吴军举了他Google同事科恩博士的例子,科恩博士本科学习音乐,博士时改学电机工程,做了多年研究后,又跟同事一起创办了著名的语音识别公司Nuance,把公司卖掉后才进了Google,从Google退休后,又到乐队演奏去了(他平时的演奏一直没有中断)。这类例子在美国非常多,但在中国却很少见。
四、教育就是“引出”,让热忱与兴趣适配、链接
英美名校奉行通识教育,但与之紧密不可分的是兴趣。
吴军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助教期间,通过对在美亚裔学生和其他族裔学生的比较,发现以下现象: ① 亚裔学生以及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高中生,申请美国最优秀的高校正变得越来越难。 ② 亚裔学生的录取成绩高于其他族裔的学生,但是后期表现并不突出,学习很被动。反观白人孩子,他们学习非常主动,这体现在对所学的学科非常有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最终成绩优异。 这种情况在亚裔子女或清华本科生的身上很难看到。这其实反映出美国人和亚洲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出于兴趣而学习,另一种则是为了很现实的利益而学习。目的不同,结果常常也不相同。 亚裔家长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 1998年,著名花样滑冰选手关颖珊和美国另一名新秀,15岁的高一学生李宾斯基(Tera Lipinski)争夺奥运会女子单人滑冠军。在决赛中,经验丰富的关颖珊因为紧张而造成失误,最后屈居亚军,而李宾斯基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正常发挥,获得了冠军。
赛后,两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讲的话其实折射出两种教育的差异。李宾斯基讲,我当时就想着转呀转呀,结果完全发挥了水平。而关颖珊讲,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奶奶……为了报答他们,我要好好发挥。 正是因为来自上一辈太重的压力以及对冠军过多的渴望,使得关颖珊在那次奥运会上错过了她一生中最有可能获得奥运冠军的机会。 中西方教育差异从这一点上看也能说明问题。很多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压力,孩子并非出于兴趣学习,而是因为现实的利益而学习。不少人上大学是为了拿文凭,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考试生涯结束了,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想进入名校,最重要的是爱学习,有非常强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同时有志于成为学科最优秀的人士。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耶鲁图书馆
哈佛喜欢网罗全世界各领域最顶尖的人才,比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3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32名普利策奖获主等众多外交家、科学家;也有篮球名星林书豪及美国著名演员娜塔莉·波特曼等等。所以无论哪个领域的顶尖学生,只要学习不太差,哈佛肯定录取。 正如吴军在书中所写,为了进哈佛而进哈佛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进哈佛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哈佛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哈佛后才刚刚开始。 英美名校在提供通识教育的同时,还以相当的自由度、包容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找到适配的方向和兴趣。 美国学生对成功的定义非常多元化,一些在亚裔眼里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如:新闻记者(美国大部分新闻工作者收入很低)、低级地方官(收入也很低)、卫生、工会、参军,恰恰是很多哈佛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牛津校长汉密尔顿被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说过:学术自由是英美名校的灵魂。 汉密尔顿说,我建议我的中国同仁鼓励学生们探索所有他们希望或者任何可能触及到的领域,允许探索并挑战,探索并批判。这正是哈佛、牛津为什么伟大的原因。中国必须有这样的自信:探索是一个自我强化的事(reinforcing thing),而不是个只有破坏作用的事。唯有此。中国大学可以来追赶牛津和哈佛!(这里的学术自由,应是通识教育)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
所以,所谓英美名校只是做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