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贝先生领衔,贝氏建筑事务所完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概念设计,我们首先可以解读到的是和城市肌理的密切关系,其次是建筑明确的功能分区和简洁的形式,第三是空灵淡泊的室内设计,第四是对旧建筑的有效使用和合理迁移处理。
新馆建筑总面积:15391m2,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主要有展厅、公共空间、行政办公区、库房等功能,绿地占地率42.4%。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这种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合院式住宅相呼应;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这种在城市肌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
这种整体式的解读贝先生的新馆是为要旨、再就是贝先生在建筑材料、结构细部、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独特创意。主要可能采用现代钢结构.加之木质边框和白色天花,同时,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取代了传统建筑的雕花木窗,因此光线柔和.便于调控.以适宜博物馆展陈。在空间上,书画厅巧用九宫格,中间贯通,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首层展厅与天窗廊道由墙隔断分开,人漫步廊道,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使人联想起中国古建筑的语言,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而这所有的组织,贝先生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
概念设计出来后,得到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先生的首肯:“我们认为新馆的设计既可与传统文物建筑周边环境稳妥地结合在一起,又有设计独自的风格”。[12]国家文物局就消防通道和建筑高度问题,提出疑问,希望调整。这样,在2003年10月1日的扩初设计中,作者看到新馆建筑的西北端和园林相接部分、东北端和忠王府、小姐楼衔接部分,都留出了消防通道,新庭院和补园之间的水平隔墙改成了和小姐楼平行的两段折墙,在解决功能要求的同时,更加和谐;大堂高度由原来的16.875m调整为15.3m、书画厅高度由原来的16.5m降低到16m。另外,新馆的水处理问题,在扩初设计中,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一是大部分建筑面积处于地下水位之下,因此楼板和墙板系统有特殊处理,以使地下水压不超出建筑本身之重力,并考虑防潮;二是由于屋顶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屋面排水十分复杂,但在扩初设计中,均有简洁的构造处理。具体技术,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不详加介绍。
至此,我们了解到:“迷离”的苏州博物馆,实际上在贝先生那里是胸有成竹的,这个“竹相”将随着上百张扩初图纸和更详细的施工图的转换,成为现实。
人物的纷纷纭纭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沸扬传播中,涌现出林林总总的人们,这实际上是件好事,它呈现出两种景象:学术景象和社会景象。但贯穿其中的核心人物——贝聿铭先生,人们从来没有质疑过。贝先生在85岁高龄,几次亲赴现场,为中国及他的家乡倾情奉献,甚至夜不能寐,他广纳众议、谦逊而睿智、澄明而深邃,同时追求创新。从学术角度看,由他来设计新馆,意味着拙政园这个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有可能进行了发展。这主要从两个层面上讲,第一,当我们回首看拙政园特色时,最突出的是数易其主和景致纷陈,它们互为因果,虽园主前后换有三十多茬,却成就了一个丰富景色的园林,它是沧桑浮沉历史积淀的结果,然而建园之初的“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意境始终没有失去,这说明人们在历史上改建和扩建时对历史的尊重,这也正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特点,它是发展的。当我们将新馆庭院水景和拙政园的原有部分作一比较和放在一起看的话,就会发现原来补园僵直的水体,有了结束和汇聚,使得原有的园林更为完满和充盈。第二,新馆请贝先生这位世界建筑大师来设计.将来这个作品本身也有可能成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再就是从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前期的完成过程来看,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现象十分突出。在概念设计公示后,市民提出沿齐门路的新馆西墙缺少漏窗观景的建议,后也被贝先生接受。另外.苏州领导及相关部门的科学开明而有效、民主清朗而果断,甚至对反对意见和负面影响的坦诚正视和真诚反思,都给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风风雨雨、迷迷离离、纷纷纭纭只是过去,我们翘首以盼的是在精确的施工和完善的管理保证下,呈现的高雅脱俗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为自己的家乡苏州设计的一座园林式博物馆,典型的贝式风格,运用简单的几何造型,通过规则的堆叠和艺术处理,最终形成的是简约大气而又标新立异的建筑。
博物馆展馆与庭院内的池塘,直曲小桥、八角亭、竹林等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江南的人文气息与神韵。新址建设的时候唯一保留的一颗玉兰树,也是经过贝老精心挑选留下来的,与博物馆主体建筑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庭院的另一侧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整个院子看起来风格统一,十分和谐。
天气比较凉快,有点微风,水面被吹起阵阵涟漪,刚下过小雨,空气也很清新,站在这里感觉真是心旷神怡。
以壁为纸 以石为绘,贝老用创新的设计传承了古典园林的山石艺术。
嘿嘿,回望一下刚才走过的桥,风景也不错:
与博物馆一墙之隔的是忠王府,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府邸,正门比较像衙门。
这是忠王府的藏书楼,可惜藏书的地方不让人进去。
忠王府的园艺,精致而大气。
从忠王府出来,转车来到山塘街,这里最能反映古时候苏州老百姓的市井生活,山塘街共有七里,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开发成了成熟的旅游景区,如果要看看老苏州人的生活风貌,那还得往巷子深处走。
小桥、流水、人家,还差枯藤、老树、昏鸦。
黑、白似乎是江南永不褪色的主题。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传说中,古时候,妇女们就在河边的石阶上洗衣洗菜,不时会有些做生意的商贩摇着着小船在河中经过,卖米、卖柴、卖点心、油盐酱醋的,住在楼上的,只需用绳子把盛东西的篮子从窗口吊下去,想买什么东西只需吆喝一声... ...就连乾隆皇帝都对山塘街的写意生活十分青睐,乾隆在位年间,曾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之后又在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它们都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苏州——不愧人间天堂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