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书法 宋代文学对书法的影响 杜甫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从黄庭坚诗歌浅谈杜甫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我们常说,时间是最好的见证。很多东西抵不过时间的涤荡,经年之后面目全非,而还有一些却和时间一同沉淀,如佳酿一样愈久弥香。于是,斗转星移,有那么一些人让我们铭记于心,他们是伟大的,珍贵的,是真正的“巨人”。“巨人”的意义从不只在于伟岸的背影,而是集中在那即使成为过去也依然澎湃的历史回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学,如果要从这异彩纷呈传统文学体系中找到一个繁荣的起点的话,那么我认为诗歌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诗经与楚辞的震撼出世给了我们无限的热情,而到了唐宋,诗歌便开始到达一种无法企及的高度。提起诗歌,我们想到的是唐宋,而唐宋诗歌则是“李杜”的时代。作为我们世代推崇的诗圣,杜甫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他的出现和他的创作对后世尤其是宋代文学来说影响深远。从诗歌的层面来说,宋代诗歌都不自觉地在某个方面对杜甫的创作加以继承和发展,而黄庭坚无疑是将杜甫诗歌艺术贯通于自身创作并形成独特自我风格的最成功的诗人之一。

作为诗歌的巅峰时代,唐诗整体已成为典范,对宋诗的影响被来就是不言而喻的,只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宋人开始不断选择符合自己审美的诗人和唐诗来作为“典范中的典范”。黄庭坚所处的时代,虽然“理”的精神还尚未确立,但是频繁的文祸使文坛这种风气已经非常浓厚了。于是在文学选择上,文人已不仅仅只从诗歌艺术性去评判,而开始“沿着道德批判和美学判断两条途径进行”。①杜甫的诗中,

道德境界和艺术高度浑然天成,于是,“尊杜”成为整个宋代文坛的的共同主张,作为诗坛领袖的黄庭坚则奉杜甫为诗家祖宗。

首先,黄庭坚推崇杜甫的忠义之气。杜甫虽一生颠沛流离,却终以一种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关注着整个时代的动向,并常常感情真挚激烈,使人潸然泪下。黄庭坚在完整他的诗论体系时,强调诗歌的思想意义,注重诗歌的感化作用。而黄庭坚也被老杜崇高的道德境界所折服,把这股忠义之气作为老杜独特的思想意义,并与他的诗论结合起来,说:“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然而发。”而“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坐之为也”,也体现了黄庭坚基于道德自守和人格自强之上的论诗主张。

杜甫书法 宋代文学对书法的影响 杜甫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其次,相较于对杜诗道德境界的推崇,黄庭坚更加强调杜诗的艺术经验。杜甫在炼字、造句、谋篇等方面都有空前的成就,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表现出独特神韵。黄庭坚则对这些方面加以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自己独到的诗歌艺术——“点铁成金”说和“夺胎换骨”说。王安石曾说:“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①面对唐诗无法超越的尴尬局面,黄庭坚则另辟蹊径,积极的吸收前人经验然后加以改造达到创新的效果。他提出:“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①黄庭坚更是将点铁成金的方法运用到创作中,例如其《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之八,诗歌结构就借鉴了杜甫《存绝句二首》中一句写存者,一句写欧哲的方式,但却

有一种新颖深刻的情韵。如果说点铁成金是黄庭坚在构思结构上的开创的话,那么夺胎换骨则是他在语言文字上的尝试。黄庭坚提出:“诗意无穷,而人才之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①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说在形成完整的理论之后融入到他的诗论体系中,并影响着整个宋代文坛,追本溯源,黄庭坚的试论形成过程中,从老杜和杜诗中得到的经验是丰富而又深刻的,可以说杜甫和杜诗起到了启蒙和渗透的作用。

再者,杜甫晚期诗歌以体现出一种精光内敛的老成境界,诗中蕴含的内容和要抒发的情感通常不刻意外露去表现,而是融入的、渗透的,构成诗歌的所有部分与运用的技巧深度契合、浑然天成,再加上诗人晚年心态的变化,诗歌也显示出闲适淡泊的意境。而同是长期的漂泊生涯,黄庭坚就更为关注杜诗的句律以及由此带来的老境美。“观子美到夔州后诗,韩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章,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杜诗“不烦绳削而自合”的揭明,是黄庭坚长期的畏祸心态所致,但显然杜甫的老境之美成为黄庭坚的精神寄托。在这种追求的驱使下,黄庭坚精研“句律”、“句法”,并且在他的诗中也灌入这种主张,但他的最终目的则是追求超于法的境界,达到一种超脱和自由。虽然,在平淡之美的追求上,黄庭坚的成就常受人争议,但他对诗歌法度上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盛唐诗多重情感,缺乏对某个具体场景的描写,而是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而杜甫则继承了我国传统诗歌缘事而发的创作原则,并将

这种主张在他的创作中发挥到极致。日常生活在他的诗歌中大量出现,并富有诗意和情趣。黄庭坚在诗歌的内容上也表现出兼容并包的的态度,万物皆可以入诗,然后利用是这种题材的独特艺术将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变为风雅的精神。后来,他在丰富他的诗论时,标举“以俗为雅”,并使之成为他大力推崇的作诗纲领。他在《再次韵杨明叔序》中提出:“试举一纲而张万目,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

关于黄诗的风格,常被定位为“奇险”,如果谈起渊源,韩愈是一,杜甫是一。黄诗的奇险多来自于意象和语言,意象多取日常生活,如上文所述,常随机而发,奇妙活泼,而语言则从寻常俗语锻炼而成,打破古文言的繁琐格式,在典雅的语言中加入民间俚语、俗语,加上修辞的运用,使得达到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杜甫善于描写各种事物,日常生活和俗语的运用更是驾轻就熟、炉火纯青,黄庭坚对杜甫的学习并自成一家,形成了浓郁的个人特色。但黄庭坚的诗歌并不是始终是奇险瘦硬的,他的诗学还有清新的一面。他推许六朝诗人鲍照、阴铿、谢朓、庾信,唐代诗人李白、刘禹锡、柳宗元等,他们之中都有清新之质,而这一美学选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杜甫。杜甫称“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①,表现了他对六朝诗传统的赞赏。在黄庭坚的山水诗中,由清新的意境表现出来了这种传统,这时,诗歌在峭拔劲健中体现出一股清新之气,呈现出多彩的面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诗人杜甫的才学毋庸置疑,而这样的诗句也充分表明他“以才学为诗”的倾向。北宋时,由于新旧党争的长期存在,文祸成为北宋文人通有的心理阴影,于是对于诗

歌创作题材也相对有了禁锢,酬唱之风盛行。惆怅之诗是诗人展露才学的大好时机,黄庭坚作为在当时已十分突出的诗人,而又学识渊博,使得他以才学为诗的创作倾向更为明显,用事广博即为表现。黄庭坚的唱和之作多援取前人之事,密丽而精当。“以才学为诗”,是宋代文学的一大特征,而这一特征至苏黄时才真正成型。“文人立身即稳,

(1)方有诗艺切磋之可能”,以才学为诗,也体现了以黄庭坚为代表的

宋文人生活趋于雅致闲适的心态。

繁盛之后必经的是衰落,这是事物反战的一般规律。而在经历了盛唐诗歌的高峰期之后,杜甫的出现却打破常态,将诗歌拓展到新的艺术领域,形成另一个高峰。所以,如果说黄庭坚是宋代文坛的中流砥柱,他自身本就影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那么作为被他孜孜不倦学习的榜样,杜甫对宋代文学的影响则是根的意义,或者说,杜甫衔接了一个时代。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4251/652055582672.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 书法练字模板

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简介 如果您对您写的字不满意,或者您的字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和工作,可以抽点时间练练字,并不需要多长时间,只要找对方法就行。关于如何练字,分享给想练好书法的人——方法/步骤关于如何练字,分享

中国行书书法欣赏 从三大行书看中国书法的文化性

 改革开放后,中国掀起了“书法热”,这股热浪一层高过一层,直至新世纪的现在依然强劲,每年冠以各种名目的书法比赛和展览不计其数,当代书坛似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当代书法艺术真的有看起来那般繁荣吗?仔细探究,繁荣背后隐藏着的深

神韵世界艺术团 让书法的艺术神韵直入心间

 文/刘仁刚  一幅《兰亭序》之所以能让人如痴如醉,在于书法作品在笔墨之间散发出来的文化艺术魅力。那么,如何从美学、文化、艺术等多角度读懂书法、欣赏书法,让书法的艺术信息直入心间呢?  首先,书法没有其他色彩斑斓的颜料来渲染

办公室摆放风水 办公室书法的摆放风水

  书法字画是室内装饰的常用饰品,极具观赏价值,那么你对办公室书法的摆放有多少了解?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办公室书法的相关风水知识。  办公室书法的摆放风水  一、办公室字画摆放风水有讲究  山水画是中国从

声明:《杜甫书法 宋代文学对书法的影响 杜甫对宋代文学的影响》为网友扌巴忄熬成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