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幸福的家 幸福教育:回到教育本身的追索

  在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一门名为“幸福课”的选修课一度最受学生追捧,听课人数甚至超过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英国思想家罗伯特·欧文的名言:“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和人类所有的努力一样,教育的目的也是指向人的幸福。而作为“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业,教育的手段和目的具有高度同一性,要培养幸福的人,教育本身首先应该是幸福的。

    幸福关乎心灵感受,很难给出统一的标准,加之每个人的价值理念、角色立场和现实考量都不相同,所以,在现实中,关于什么是幸福教育,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千差万别,有的甚至是相互抵牾。由此来看,要想看清幸福教育的模样,似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读了杨九俊先生的《幸福教育的样子》续集《花开的声音》,在笔者的脑海中,幸福教育的轮廓慢慢浮现,“幸福教育的样子”渐渐清晰。究其根由,我想与作者不满足于先验判断,而是“回到教育本身”来讨论、解读幸福教育不无关系。

    “回到事物本身”,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现象学的基本立场,认为哲学研究不应该从理论或对理论的批判入手,而应该以描述、分析现象为起点。现象学的这一立场对于教育研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研究一旦离开教育实践,就如同安泰离开大地母亲一样,会失去所有的力量。正是基于此,曲靖市第二中学-云南省一级达标中学有学者大声疾呼:“教育学就要深深地植根于教育实践,返回于教育实践的创造本性之中。”“回到教育本身”,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路向。

回到幸福的家 幸福教育:回到教育本身的追索

    在本书的“后记”中,作者说明了写作的缘由:“因为经常在学校行走,不少学校美妙的风景,不少校长和老师有为的身影,非常契合我心中‘幸福教育的样子’,感慨之余记录下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再次重申了这一写作缘由。可见,“回到教育本身”,从教育的生动实践中捕捉幸福教育的表情,提炼幸福教育的因子,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基本立场和主要思路,这无疑是契合教育研究的本质精神和时代追求的。

    “回到教育本身”是回到教育现场

    作者在解读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的文化时,引用了《论语》中的“素以为绚兮”,认为夫子庙小学用“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色”,学生“一定会成就绚烂的人生”。笔者以为,“素以为绚兮”也是作者勾勒“幸福教育的样子”时一以贯之的态度。

    解读教育,需要暂时悬置自己的立场,封存自己的“前见”,回到生动而活泼的教育现场去客观观察,深度体验,掌握一手资料,收集新鲜素材。作者“经常在学校行走”,这让他能够沉潜到教育的现场,观察到学校最素朴、也是最本真的教育场景。在书中,不时能看到作者对学校历史人文的追溯,对校园砖石竹木的点染,对课堂师生表情的勾画,对名师言行举止的刻绘……若非回到教育现场,走进学校深处,是很难把握这些温润的细节,捕捉这些鲜活的场景的。

    回到教育现场是为更好地抵达教育的核心,采集学校文化中最夺目的珍珠。书中,作者经由教育的表象体验,逐渐深入学校的精神内核,触摸潜藏在纷繁现象之下的学校质地。有了教育现场的深度体验,有了学校质地的全面把握,再来解读学校的办学,作者便能举重若轻,直指学校文化的内核。书中,作者对无锡师范附属小学“乐学教育”、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生命关怀”、江苏泰州中学“责任教育”、江苏省新海中学“普爱教育”、洪泽县实验小学“成长教育”、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小主人教育”、张家港实验幼儿园“原色教育”的精彩解读,无不建立在作者多次走进教育现场、深度洞察学校底色的基础之上。

    “回到教育本身”是回到教育对话

    对不同的幸福教育样本的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解释活动。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解释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条分缕析,不是主体面对客体的独白式解读,而是主体间通过对话实现视界融合的过程。

    在《花开的声音》“后记”中,作者自陈:“我的写作也是与局长、校长、老师们深度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实现视界融合,是作者在解读幸福学校和幸福教师时一直坚持的书写方式。书中所解读的幸福教育的样本,无论是学校还是人,都是作者非常熟悉的,或是多年至交,或是多次造访。熟悉的地方或许没有风景,但是一定有认知上的熟稔、心理上的默契和情感上的融洽,这为对话营造了宽松而和谐的氛围,让对话者的心灵能够“向四面八方打开”,坦诚地探求追问,精微地切磋琢磨,从而推动对话走向深入,实现对话者的视界融合。借用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的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的一句话,“空气流动就是风”,对话让思想流动,让情感流动,带来扑面清风,让人如沐春风,进入“人间四月天”的美好境界。

    对话一方面实现了对话者的视界融合,另一方面也能形成文学理论中所说的“陌生化”。作者在《对话之美》中谈到,对话之美体现为“三新”——构建了新的价值共同体,达成了新的共识,塑造了新的自我。在深度对话的过程中,由于新的信息不断引入,新的思想不断激活,新的观点不断碰撞,往往会进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新境界。对话双方在相互“刮目相看”的同时,也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陌生”的自己。大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校长、老师都向作者感叹:“您比我们更懂我们。”

    “回到教育本身”是回到教育理想

    “回到教育本身”,固然要回到教育的实然,审视幸福教育真实的样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能止步于此,因为,理想的教育也是“教育本身”的题中之义。“回到教育本身”,还要回到教育的应然,观照幸福教育应有的样子。曲靖市第二中学-云南省一级达标中学

    在《唐江澎和他的体悟教学》中,作者借用美国学者霍华德·苏伯《电影的力量》中的观点,认为是“更高的原则,更强的意志,更优秀的智慧”成就了唐江澎。这种不断向上、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不是唐江澎独有的境界,而是书中每所学校、每个校长、每位名师的生命底色:“南通二李”(李吉林、李庾南)不约而同地信奉“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黄厚江、董健的精神意蕴中都包含“超越”的因子,沈茂德宣告要做“麦田的守望者”,芮火才努力为学生创建“自由学校”,苏州市景范中学力求“做最好的自己”,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高扬生命的旗帜,扬州市梅岭小学建构“未来课程”,盐城市盐阜中学以“成人之美”突围应试教育……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年轻时的座右铭是“最好走的路是下坡路”,反之,走上坡路,会辛苦备尝,但也会幸福满怀。李庾南把自己50年的从教经历精辟地总结为“好生辛苦,好生幸福”,也道出了所有教育理想主义者共同的生命体验。

    胸怀教育理想,追求理想教育,不仅是名校、名师的精神底色,也是“幸福教育”的核心内涵。在《追寻理想的教育——关于学校建设的若干赠言》中,作者指出,“有理想才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理想的教育,了无梦幻色彩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失去了教育的本真和美好”。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功利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中国教育需要一批理想者,需要一点理想主义、浪漫精神、诗人情怀”,唯其如此,学校才能“到处流淌着奶和蜜”,课堂才能“向四面八方打开”,教师才能沉醉于“人间四月天”,学生才能成其为“活泼泼的生命”,教育才能“冉冉地出新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4351/549404032625.html

更多阅读

BStanley博士的家 第1部攻略 stanley博士的家攻略

【Stanley 博士的家】-第1部通关攻略经典密室解密游戏攻略1:首先你会看到 James 侦探:我是XXX研究中心……点进入博士的家。2:点击车的右下角,靠墙的角落处有一根铁棒,点击拾起。3:回到主界面,点击两次向右箭头。看到树上右一个白色

我的教育思想 教育不公平的种种表现 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教育不公平的种种表现教育说到底要追求人的幸福,事业的成功。而实现这一目标,从个体来讲要促进人的发展,从群体来讲,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公平、和谐。这些基本目标能否达到,是以教育公平发展为前提条件之一的。应该承认,我国教育在取得巨

《槭树下的家》读后感 槭树下的家阅读答案

席慕荣在《槭树下的家》一文描写了一个温馨的、幸福的家庭,另人羡慕。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她被鸟的鸣声吵醒。几十只小鸟在窗外的槭树上集合吵闹,那声音特别细又特别娇,可以听出来它们的雀悦和欢喜。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窗外的

声明:《回到幸福的家 幸福教育:回到教育本身的追索》为网友羁鸟何日归旧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