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i Kuang
奕
(1838~1917)
清末皇族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十七子永之孙。自幼过继庆郡王绵为嗣。1850年(道光三十年)袭封辅国将军后历封贝子、贝勒1884年(光绪十年),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 class=link>奕,他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办理海军事务。1894年,封庆亲王,权位渐崇,而庸碌无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往西安,奕奉命留京与李鸿章同任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和。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他仍任总理大臣。1903年,荣禄病死,奕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
奕为人贪鄙,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1904年,御史蒋式奏劾他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如市”,“异常挥霍尚能积蓄巨款”,在英商汇丰银行存入一百二十万两私产。1907年,御史赵启霖再次奏参他为段芝贵谋巡抚职,受贿十万两,其子载振并纳段芝贵所献歌妓杨翠喜。但奕因得慈禧太后宠信,两案都不了了之。奕初主军机时,袁世凯就用重金笼络,使之成为袁在朝廷中的内援。
1911年(宣统三年),清廷裁撤军机处,奕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后,他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不久,袁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改任弼德院总裁。宣统帝退位后,奕避居天津租界。1917年1月29日病死。
陈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