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佟麟阁积极指挥将士报国杀敌。日前,已经90岁高龄的佟麟阁将军之子佟兵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表示“抗战精神应当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前进。”
回想起父亲当年抗击日寇的经历,九旬老人佟兵记忆犹新。卢沟桥事变后,29军个别将领在战与和之间徘徊不定。“我父亲在军事会议上表态,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们29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佟兵说。
负伤作战 英勇就义
据佟兵介绍,1937年7月28日,日军对南苑等29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战斗十分惨烈。当时日军集结五个师团,10万以上的兵力,在几十辆坦克的掩护下,陆空联合猛攻南苑,致使整个南苑城一片火海。没有坚固的工事掩蔽,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下,29军用简陋的武器,抵挡日军数次猛攻。
“当天,父亲接到命令,要撤到永定门,他带领手下边打边撤。”佟兵后来了解到,那时跟随佟麟阁左右的,有一部分38军骑兵师和1500名学生训练团成员,共5000多人,“但真正有战斗力的也不过3000人”。
行至南苑某村时,佟麟阁部遭到了日军阻击。一片扫射中,佟麟阁的右腿不幸被子弹击中,顿时鲜血浸透了军裤,卫兵让他退后一步,以便包扎,却被他拒绝。随后,忍痛上马继续指挥部队突围。敌机再次俯冲下来时,佟麟阁头部被一颗炸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5岁。当年7月31日,国民政府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终难再见家人
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的形势一天比一天危急,“日本人的飞机经常低空飞行,炮声隆隆”,而身为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自此就一直待在军营里。“他打电话回来,告诉母亲帮他照顾双亲和孩子,我们都知道他前线将有战事,全家人都很紧张,但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是一位军人。”佟麟阁甚至没来得及跟家人做正式的道别,佟兵记忆里也没有与父亲最后一面的印象。
佟麟阁殉国后,日军便进入了北京城,将军的遗体被家人藏入北京柏林寺。直至9年后的1946年7月28日,当局给佟麟阁举行了国葬和移灵。从柏林寺到香山兰涧沟,沿途设6处公祭点,民众自发摆设供桌、祭品。“以往我们到柏林寺祭奠父亲,只是偷偷摆些点心、水果,哭都不敢哭,那次之后总算能痛痛快快哭了。”佟兵说。
教子有方 慈严并济
香港文汇报记者跟随佟麟阁将军之子佟兵,一同来到位于北京香山兰涧沟的佟麟阁纪念馆,缅怀先烈。佟兵说:“自幼我就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他的言传身教清晰地刻在我的记忆里,此生难忘。”
当年的佟兵年龄尚小,一直跟在父母身边。“父亲经常教育孩子们树立爱国思想,教我们学唱《满江红》、《正气歌》。带着我出去玩的时候,他经常提起岳飞、史可法等英雄人物。”佟兵说,“在我的记忆里,父亲非常慈祥,特别疼爱孩子,但对我们的教导很严格。”
奔波辗转 不忘父训
“一到礼拜六,听到胡同里的汽车喇叭响了,孩子们就知道是爸爸回来了,都往门口跑。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佟兵回忆。此后,佟麟阁将军战死沙场,北平被日寇占领,幼小的佟兵经历了国破家亡的遭遇。八年时间里,母亲带着一家隐姓埋名,辗转于北京城内,佟兵也换了多所学校。
佟兵说,虽然之后的生活起伏不定,但他一直记得父亲挂在家墙壁上的警语:“诚恳态度做人,负责态度做事。”还有一条是:“见权贵献谄容者,最可耻;遇贫困持骄态者,贱莫甚。”这些话,对他和他的下一代,做人做事都影响很大。他说:“我常教育子女,不管做什么,决不能给祖宗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