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天,家住湖北武汉东西湖区三店中路的王先生(化姓)还是不知道,一根长约5厘米的金属针状物是怎样在肾脏手术后就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右肾中。虽然目前针状物已经被取出,但此事对他的伤害还在继续影响着他的生活。
患者展示“金属针状物”
2014年3月,王先生因为肾脏出现肿瘤住进东西湖区某医院,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本以为会逐渐康复的他,在出院后却还是时常感觉右肾莫名出现不适感。
“我刚开始想这可能是正常现象,随着身体恢复不适感会消失。”没有在意的王先生遂前往深圳继续打工。手术一个月后,王先生来到深圳一家医院接受检查,医生告诉他,在其右肾中似乎有异物,要求王先生回到东西湖区某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手术后3个月,王先生回到武汉,在东西湖区某医院经过复查,发现在其右肾中竟然有一个针状异物。当年7月,王先生来到解放军某医院,经过第二次手术终于将这个异物取了出来。
前天上午,王先生拿着装有金属针状物的透明塑料袋告诉武汉晚报记者,“就是这个东西,在我右肾里呆了约4个月。”这个针状物弯成弧形,长约5厘米,而其右肾附近还残留着手术开口。
42岁的王先生说,自己有未成年的儿子需要抚养,房贷还需要还,可是两次手术让他目前不得不在家休养,家庭生活也一度陷入困顿,“我怎么也想不通,一场手术怎么会让我的生活变化这样大?”
针是从何而来,和第一次手术有没有关系?在记者的要求下,王先生拨打了了解此事的邓姓医生的电话,邓医生承认事情属于失误。
东西湖区某医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王先生的事情,医院方面的态度是不回避,“我们已经就此事做了医疗事故鉴定,鉴定等级为4级。我们对此表示认可。”
根据《医疗事故鉴定标准》,医疗事故共分4级,1级最高,4级最低。
至于针状物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留在王先生的右肾中,工作人员表示,手术不是他做的,是否在手术中遗留在右肾中的,他不清楚,目前能明确的是,针状物是在手术3个月后复查时发现的,“下一步建议王先生走司法程序,以解决此事。”
要想消除医疗纠纷,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如果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缓解,那么患者和医生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融洽——当患者承受看病贵看病难的压力时,他们需要一个发泄和抱怨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他们最直接接触的医生,一旦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作出患者不能接受的表现,医疗纠纷立刻发生。另一方面,建立中立客观权威的调解机构。有纠纷就需要解决,很多医疗纠纷与极端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调解机构公信力的丧失。当人们不再相信调解机构和机制时,想到的就是医闹,就是上访。虽然,中立客观权威的调解机构并不能消除所有医疗纠纷,但是却可以防止医疗纠纷的严重与恶化。
理性判断需要充分信息,这对报道医疗纠纷的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报道医疗纠纷时,媒体应该提供周全而深刻的信息。所谓周全,就是信息必须全面,不能以碎片化的信息添油加醋,更不能以片面化的信息撩动刻板成见;所谓深刻,就是信息必须深入本质,让人们在解读新闻个案时能对深层存在的问题充分关注,以推动话题到议题的转移,促使议程能够理性深入展开。这是媒体应该起到的作用。若在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时,媒体总是抱着心灾乐祸的心理报道医疗纠纷,那么关于医疗纠纷的舆论就不可能理性客观,反而会充满对站队的惯性与暴戾的气息。
延伸阅读:中国医疗美容业倡议 履行医生职责不唯利是图兰州职工医疗保险付费将实施总额控制中国医疗整形实力雄厚 注重手术安全文山州将出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禁止医疗机构擅配大型设备2015年互联网医疗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