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野主义 “粗野主义”倾向


“粗野主义”倾向

马塞公寓

  “粗野主义”(Brutalism,又译野性主义)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声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它的含义并不清楚,有时被理解为一种艺术形式,有时被理解为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对它的代表人物与典型作品也有不完全一致的看法。

  “粗野主义”这保名称最初是由英国的一对第三代建筑师,史密森夫妇(A.&P.Smithson,前者生于1928,后生于1923)于1954年提出的。

马塞公寓

  可能这个名称使人联想到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的毛糙、沉重与粗鲁感,于是“粗野主义”这顶帽子被戴到马赛公寓大楼与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的头上去了。

  要了解“粗野主义”的理论根据还得从提出这个名称的史密森夫妇那里去寻求。史密森说:“假如不把粗野主义试图客观地对待现实这回事考虑进去——社会文化的种种目的,其近切性、技术等等——任何关于粗野主义的讨论都是不中要害的。粗野主义者想要面对一个大量生产的社会,并想从目前存在着的混乱的强大力量中,牵引出一阵粗鲁的诗意来”。这说明“粗野主义”不单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与条件有尖的。

马塞公寓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不惜重金地极力表现优质钢和玻璃结构的轻盈、光滑、晶莹、端庄及其与材料和结构一致的“全面空间”;而“粗野主义”则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

  “粗野主义”假如单从形式上看,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在欧洲比较流行,在日本也相当活跃。它到六十年代下半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

 

粗野主义 “粗野主义”倾向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粗野主义”倾向"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4951/661923239337.html

更多阅读

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 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目前,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仅有5个,即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这5个国家都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由***执政,但党的名称不一样。中国、越南、古巴是***,朝鲜是劳动党,老挝是人民革命党。除了上述五个国家外,也

淮海中路449-479号原培文公寓 淮海中路398号

淮海中路449-479号原培文公寓由法裔赉安洋行设计,1930年建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外貌已摆脱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盛行的复古主义倾向,呈当时新兴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培文公寓沿街作周边式布置,占据淮海中路、雁荡路、兴安路和重庆南路

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 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在北师大文化前沿学术大会上的讲演文化强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今日世界出现一个大问题是:基督教的全球化导致了日益浓厚的美国化的原教旨主义倾向。所谓原教旨主义,是指当其权威受到挑战时,重申原信仰的权

《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读后感800字

《罗生门》读后感短篇小说《罗生门》是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大学时代的作品,自此,芥川正式步入文学创作之途。芥川生于1892年,卒于1927年,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多愁善感,创作时讨厌平庸,讨厌直露浮泛,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和自然主义的

声明:《粗野主义 “粗野主义”倾向》为网友纤竹无泪拒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