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传记 《邓稼先》:《邓稼先》-电影片名,《邓稼先》-传记篇名_邓稼先电影

《邓稼先》,2009年4月20日上映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是由巫刚 ;刘蓓;汤镇宗主演,王冀刑导演,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影片。影片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为实现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爆破而无私奉献一生的迹。

邓稼先电影_《邓稼先》 -电影片名

(WWW.aIhUaU.com)基本情况

邓稼先传记 《邓稼先》:《邓稼先》-电影片名,《邓稼先》-传记篇名_邓稼先电影

导演:王冀邢
领衔主演:巫刚刘蓓汤镇宗


《邓稼先》


总策划:杨新力邹宏国席义方
出品人:徐缨颜晓群 阎晓明
编剧:钱滨钱道远
美术:谭小林
作曲:赵季平
摄影:罗逊
出品方: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 常州广播电视台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拍摄: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峨眉电影制片厂
承制方:王冀邢导演工作室 江苏亚细亚制作有限公司
发行方: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剧情简单介绍


《邓稼先》

公元1996年7月29日,中国在成功地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后向全世界宣告,从7月30日开始,中国将暂时停止核试验。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缅怀在十年前的这一天不幸逝世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而精心选择的特殊纪念日。作为邓稼先的两代世交和终身挚友,杨振宁不禁流下了热泪。
1958年,留美归国的邓稼先博士接受了秘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开始隐姓埋名,担任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作为理论物理学家,邓稼先带领核武器研究院的理论设计部,在没有任何理论借鉴和技术资料的困境下,经过艰苦奋战,成功地实现了“零”的突破,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提供了理论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军事科技实力,改变了世界政治军事力量对比,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邓稼先功不可没。紧接着,邓稼先又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工作。公元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震惊了世界。随后,邓稼先又为研制中子弹和核武器小型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971年,经过周恩来总理的精心斡旋和安排,杨振宁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他列出的最想见的人员名单里,第1个就是同窗挚友邓稼先。然而,此时邓稼先正在西北试验基地的学习班蒙受“批判”。当他接到中央通知,千里迢迢地赶回北京饭店,见到老朋友杨振宁时,却无法回答“你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回国后没有任何消息”等简单的问题,处境十分尴尬。于是杨振宁换了1种提问方式,提出“听说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是2个美国人帮助搞出来的,是否属实?”的问题,也让邓稼先欲言又止。杨振宁满怀疑虑和遗憾,离开了北京去上海访问。周总理很快得知此事后,打电话告诉邓稼先并请他转告杨振宁,“中国的‘两弹’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当杨振宁在上海大厦宴会厅接到邓稼先这封信时,顿时激动得不能自持,躲进卫生间里泪流满面。他坚定地相信,才华横溢的邓稼先必定是中国“两弹”的研制者和大功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为保密和战备需要,核武器研究院秘密搬迁到四川北部山区,继续从事核武器的研制工作。粉碎四人帮后,院长邓稼先因受到核辐射影响,身体已经极度衰弱,后来检查出恶性肿瘤和癌细胞全身转移,但他仍然顽强地带病坚持工作,与死神赛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他回到茫茫戈壁滩上第一次爆炸原子弹的地方,风吹沙动,大漠苍凉,抚今追昔,世界政治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惟有忠于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持之以恒。邓稼先在参与指挥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之后终于病倒,被送进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治疗。在邓稼先隐姓埋名地秘密从事核武器研究的近三十年里,他不仅牺牲了个人名利和个人生活,他的妻子许鹿希和儿女们也承受了无法诉说的精神折磨和艰难困苦,但,她们始终都默默地承受下来,直到邓稼先被迫离开工作岗位,还原为1个普通的丈夫和爸爸。然而一切似乎都为之晚矣。1986年夏天,邓稼先进入了生命的最后的旅程。他向中央和同事交代了后事,坦然地面对死亡。他让警卫员陪同来到天安门广场,向祖国和人民作最后的告别。弥留的时候,他的终身挚友杨振宁来到病床前,邓稼先已处于昏迷状态;等他再次苏醒,杨振宁已经飞回美国,留下了终身遗憾。留学美国的女儿在中国驻美大使馆惊闻爸爸病危的噩耗,万里迢迢地飞回到爸爸身边。当她气喘吁吁地闯进危重病房,看见浑身插满管子、濒临死亡的爸爸邓稼先时,父女俩都毫无控制地放声痛哭起来。公元2009年金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六十周年大庆的时候,“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英魂仿佛又来到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来到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他独自坐在纪念碑的台阶上,满怀深情地眺望漫天飞舞的鸽群。鸽哨声中,邓稼先泪如泉涌。

主人翁


《邓稼先》

姓名:邓稼先
性别:男
生日:1924年6月25日。
祭日:1986年7月29日。
荣誉: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两弹之父。
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爸爸邓以蛰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后来改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杨振宁写的《邓稼先》被选入2007版中学语文教材,让学生们领悟邓稼先独特的人格魅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051/219455989782.html

更多阅读

《“两弹元勋”邓稼先》说课稿 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冀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为主题编排。《“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一篇讲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作者呈现给我们一幅感人至深,让人扼腕痛惜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反思 两弹元勋邓稼先反思

《两弹元勋邓稼先》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体会了很多,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悟邓稼先的爱国情怀,孩子们只是肤浅的、表面的认识邓稼先的爱国。邓稼先和我们的孩子相差的年代太远,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否了解,这

关于《邓稼先》电影的影评 电影邓稼先观后感

民族之魂——邓稼先《邓稼先》这部影片是2009年庆祝祖国60岁生日的献礼片,讲述了杰出科学家邓稼先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制造作出的无私贡献,以及他在当时生活条件下那种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精神品质。王冀邢担任导演,巫刚、刘蓓、汤

孙绍振解读杨振宁的《邓稼先》 杨振宁和邓稼先

孙绍振解读杨振宁的《邓稼先》这是一篇写人物的文章,但一开头却并没有写这个人物,而是铺开了一幅祖国百年的历史年表。对于写人物来说,这样做是很冒险的。一来因为年表缺乏感性,二来照顾的面很广泛,容易变成罗列现象。但是作者匠心独运,

《“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读后感 两弹一星之父

山东省济宁乔羽小学五年级四班 刘治丰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文中邓稼先他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1956年,党中央向中科院下达了制造原子弹、氢弹、建造人造卫星的计划。接到

声明:《邓稼先传记 《邓稼先》:《邓稼先》-电影片名,《邓稼先》-传记篇名_邓稼先电影》为网友畅所欲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