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国为何物,答中国将来欲往。直面唐德刚200年转型预言,详解中国如何走出“历史三峡”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
“上世纪初,梁启超著就《新民说》,国民精神为之焕然;一百年后,熊培云结撰‘新国说’,中国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新著《重新发现社会,China’s New Revolution》近日由北京新星出版社出版。
该书对身处“历史的三峡”之中的转型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重新焕发社会的创造、扶正个体的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如果说梁启超在百年前致力书写的是“新民说”,那么熊培云在此书中着重探讨的则是“新国说”。
著名媒体人、专栏作家梁文道为该书作序。在序言开篇,梁文道直陈此书给了他一种“幻觉”,“一路看下去,你会以为这本书其实是自己写的”,并由此慨叹自己本应写这样一本书,以完成应尽的天命;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在封底力荐此书,认为作者的才华“是上帝给我们中文世界的礼物,这种礼物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激。”
熊培云生于七十年代,系知名学者兼媒体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曾担任《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同时是《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等十余家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据其表示,之所以写作此书,是因为他从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恢复性成长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与此同时,本书的出版也是对刚刚逝去不久的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一种纪念,因为唐德刚不仅将他领进了“胡适之门”,而且,唐德刚关于中国将花两百年时间走出“历史三峡”的预言,也为他打开视界,可以从容地思考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著名文化学者吴祚来在谈到《重新发现社会》时表示,此书“深刻而不艰涩,才情洋溢而不泛滥”。
▲有一种书会令人产生幻觉:一路看下去,你会以为这本书其实是自己写的。因为它谈的课题,恰巧是你最想谈的;它走进那个课题的取径,恰巧也是你自然而然会选上的那条路;甚至它的语气,它的说话方式,也和你内在的声音一致,恍如己出。接着,你难免自责:为什么是别人写出了这本书,而不是自己?为什么我就这么惰怠,不好好坐下来完成自己应尽的天命?
可是回头再想,便能发现既然这本书注定要被写出来,就不该再去纠缠谁是写它的那只手这等小问题了。更何况,只要静下心来,你还会注意到它的作者如此出色,根本他才是这本书最适合的作者,因为他知道你不知道的细节,他掌握你掌握不了的知识,他洞视到了你目力以外的远方。所以,你自以为是这本书作者的感觉,只不过是个幻觉。我读熊培云兄的《重新发现社会》,就经历了一次这种由幻觉中清醒的古怪旅程。
——摘自梁文道序
▲熊培云的社会观察,他的文笔,是如此细致和娓娓道来,让我恨不得重回小学,对自己的文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推倒重来”。对于我们这些从抑制独立思考的教育体系中出来的人来说,到大学毕业时还能保留住自己个性、特别是保留住思想个性的人,实在渺渺无几,而能够像熊培云这样独特洞察人、社会与国家的人就更是难得了。读他对电影、对文艺、对著作的评论,是一种思想享受。他的才华是上帝给我们中文世界的礼物,这种礼物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激。
——摘自陈志武推荐语
关于《重新发现社会》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的三峡”之中的转型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重新焕发社会的创造、扶正个体的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
如果说梁启超在百年前致力书写的是“新民说”,那么熊培云在此书中着重探讨的则是“新国说”。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思想有家国,精神无废墟——《重新发现社会》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