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在某网络社区晒了自己简陋的宿舍居住环境。据了解,该网友是湖南某镇学校的教师,她居住在学校仅9平方米大的教师宿舍。这里多蚊虫,也没有通自来水,生活用水需要自己拿桶提,洗澡的话也要自己烧水,上厕所必须去外面的公共卫生间。
关于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的报道,这不是第一例。网上经常有大山深处、贫困乡村、落后地区农村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农村学校的新闻。这是农村教师的第一代、第二代。他们大多数是当地农民中的“知识分子”,在民办教师时代走上了三尺讲台。在家乡父老的期待中,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也为了自己可能谋到的一个转正的机会,一天天、一年年坚守,少年熬成中年、老年。一部分人如愿以偿,成为了财政教师。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转正,在没有青春没有前途的情况下,拿着世人不敢相信的低工资,在那里默默奉献,直到干不动或者不要你干为止。
这是老一辈农村教师的现实写照。到目前为止,这些人仍然是农村教育的主力军。不管他们的身份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还是财政教师,他们不讲待遇、不讲条件,在外人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的农村学校,兢兢业业的坚守着,为了家乡的孩子、为了家乡的教育。
时过境迁,他们正在慢慢老去。他们用一辈子支撑了中国农村教育,他们已经力不从心。农村的孩子们需要新生代的老师们。
国家大规模的引进老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有近十年了。这些到农村工作的新一代老师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关心的人也不少。通过见诸媒体的报道,这些年政府也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比如教师周转房、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等。但是,这些政策的作用有多大,农村老师们是不是像党中央国务院希望的那样,有尊严的、幸福的生活着、工作着?
其实,无需统计和调研,农村教师们过的好不好,领导们心中是明白的。农村总是留不住教师,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各级领导总是在各种场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大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贫。这些话是对所有老师说的,更是对农村教师说的。和城市老师相比,在农村教书,没有违规领取津补贴的可能,也没有收受家长礼金、组织学生有偿补课的机会。他们有的只是最差的环境、更高的压力、更低的收入。他们更清贫、更奉献、更光辉!
这群人俨然生活在被遗忘的角落。同样是教育,人们总是高度关注师德师风、校园安全等,几乎很少关注老师的生活状态。即使在今天,湖南的这位教师晒出自己的居住环境之后,也只是引发了一场同病相怜者的晒图比赛。有细心的网友的评论说:这些图片和娱乐圈丑闻相比,点击率低多了;和黑龙江老师索礼事件相比,政府的反应迟钝多了。
事实上,这批新生代的老师,不可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心工作,甚至一辈子。他们上传自己简陋的生活环境的图片,表达的是一种什么心情,我们可以体会得到。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更何况是青年人。我们凭什么要求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这里?一个网名为“罗德岛“的湖南教师说:我在农村教书十五年,积蓄为零,至今单身,不为别的,只为心中那句话,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哪个看了不心酸!
农村教师的出路在哪里?完整的逻辑应该是:农村教育需要老师,老师需要幸福的生活,幸福生活需要物质支撑。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否则,“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只是一句口号,“尊师重教”只是一个理想,“科教兴国”只是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