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之一——通问(一)
《佛学问答》之二——通问(二)
《佛学问答》之三——析疑
《佛学问答》之四——因果
《佛学问答》之五——持戒
《佛学问答》之六——名相
《佛学问答》之七——修持
《佛学问答》之八——唯识
《佛学问答》之九——禅观
《佛学问答》之十——心性
《佛学问答》之十一——密宗
《佛学问答》之十二——净土(一)
《佛学问答》之十三——净土(二)
济群法师开示问答
--------------------------------------------------------------------------------
济群法师在苏州西园般若堂
2001年4月7日,苏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博士生及部分教师来到戒幢律寺,在般若堂认真地听取了济群法师题为《认识佛教》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法师还就师生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问:如果不执著的话,是不是会过于消极?
答:当我们认准一个目标时,我们可以随着这种缘去努力。即使没有执著,一样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保有良好的心态;但如果我们执著于这件事的话,就会被它的发展变化左右我们的情绪,伤害我们的心灵。佛法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成败都是由众多条件组成的,只要我们懂得从因缘来分析,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就不会一厢情愿地执著于结果。
弘法也是同样,过去的那些高僧大德们,虽然也在以各种方式救度众生,但不会执著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祖师云:“做水月道场,空花佛事”,世间的一切都象水中的月亮般虚幻。虽然如此,该做的事业还是要去做,该度的众生还是要去度,因为世间的众生都在生死中沉沦,他们的痛苦需要有人帮助去解决,但做的时候又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所执著,不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也是佛法中所说的空和有的关系,要认识到事物的空,但这种空不是虚无;同时也要认识到事物的有,但这种有只是缘起的假相。只有正确认识到空和有的相互关系,我们才能够将弘法和修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做事的时候也能体会到自在的感觉。
问: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答: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的道德还是出世间的宗教都对欲望持否定的态度。传统的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完全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望从伦理的角度可分为三性:善的欲望需要发扬;恶的欲望需要压抑;除此而外,还有非善非恶的欲望,如正常的生理需要等等,这些欲望本身虽然没什么过患,但它们一旦和我们的贪嗔痴烦恼相应,就会介入恶的成分而变质。
发展科技的目的在于改善物质条件,它的进步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使人类的欲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升级,造成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的问题,道德滑坡的问题。现代青年奉行的是能挣会花的生活原则:拼命地挣钱,拼命地花钱,看起来似乎是工作、享乐两不误,但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在享乐中花掉的是什么?花掉的是你们的生命!因为挣钱是要花时间的,而时间就是生命。其实,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条件来解决,我们今天的很多的需要并不是生命的真正需要,只是我们为满足攀比之心而产生的需要,或者说,是社会使我们产生的需要。社会要求你有舒适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份的服饰,要求你一掷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为我们还有面子和虚荣需要去照顾,我们已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物质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获得轻松,相反,我们比以往活得更累。当我们面对一桌丰盛菜肴的时候,我们的味觉已完全被它们所麻醉;当我们面对闪烁着霓虹灯的街道时,我们的视觉已完全被它们所占据……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挣钱,结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们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这样的交换到底值得么?
问:佛教的存在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刚才谈到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时还有一点没有谈: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样是神本的。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在今天,佛教在我们现实人生中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实,只要三宝还住世,只要寺院还存在,即使不能为社会做点具体的工作,但至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提供一个精神的休憩之所。我们每天在外面忙忙碌碌,有机会到寺院来静一静,反省一下,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使社会中的贫富现象越来越悬殊,很多人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如何使社会的财富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使用?如何使那些有钱人象菩萨一样慈悲众生呢?如果我们通过政府的力量来行使这样的职责,目前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宗教团体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僧尼是独身,没有家庭拖累,不必为自己的生计和名利奔忙,可以更投入地做慈善事业。台湾的证严法师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慈济在台湾有四百多万会员,无论是赈灾扶贫,还是发展医疗事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说,佛教对社会道德的重建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宗教的内涵,道德更是建立在宗教的理念之上。为什么说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呢?一方面,宗教使人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宗教强调因果观念,如果没有这两者作为行为的约束,人们就会报着侥幸的心理去犯罪,使社会失去基本的制约。的确,法律能够解决部分的问题,但执法者的能力和廉洁又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效用,而且,即使法律能对罪犯绳之以法,但破坏已经构成了,而宗教的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却是防患于未燃,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有关现代人心灵健康的问题、环保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在佛法中都有非常好的、智慧的指导方式。
我个人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人生佛教的弘扬,在各地作过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讲座,目前,部分演讲录音也陆续整理成文,如《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佛教怎么看世界》、《佛教的财富观》等等。根据长期的研究,我发现佛法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解决之道,对社会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问:出家后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
答:如果没有烦恼就成佛了。但对于世间的人来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修养不同,烦恼自然也就不同。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是哪里来的?是自己找来的。一个人超然物外的人,烦恼自然会少很多,而我们要求得越多,烦恼相应也就越多。我们想要结婚成家,殊不知,结婚成家就是烦恼的开始,而生儿育女更是牵挂的开始;我们想要事业有成,可是,事业做得越大,我们就会陷得越深,就会有操不完的心,有忙不完的工作。
我出家二十多年,从来都没有担心过家庭和工作之类的问题,所以,这些烦恼对我来说都不存在。就我个人来说,一直是随缘弘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也没有非要完成不可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执著,烦恼应该说是不太明显。
问:出家是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长期吃素会不会烦恼?
答:吃肉的问题对我来说的确是个麻烦,因为长期吃素,生理系统早已改变,有时在外面吃饭,碰到做得不太干净的饭菜,如有葱蒜的味道或锅没有洗干净,我吃了会吐的,所以,我的烦恼是这个,而不是想吃的烦恼。
你们觉得出家是一种逃避,我还觉得世俗的生活是一种逃避,为什么这么说呢?前面讲到,在我们生命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我们的心性,那才是生命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不向内追求,而是盲目地向外寻找,通过各种娱乐来麻醉自己,不是一种最大的逃避吗?
每个人只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是消极厌世,都算不上逃避。你们的追求是求学,是成家立业,我们的追求是开智慧、完善人格,从人生的追求来看,我们比你们还积极。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只是在过一种习俗所约定的生活,更多的时候是身不由己的。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对每个人来说,消极和积极都是相对的,我们选择了文科的时候对理科就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选择经商的时候就会对做学问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问:
答:不久前,我去了欧洲,国外很多人都开始认识到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是狭隘的观念,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统一,如种族间的冲突就是因为这样的观念造成的。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地的交流日益加深,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所以,我们应该打破一些传统的观念,以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世界,以更广阔的胸怀来关爱人类。
问: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答:遗憾的是,我还没来得及挫折就遁入进来了。主要是没有机会,我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十多岁就到寺院来了。
当然,僧团中的确有些人是因为受到挫折,因为事业和感情出现了问题而出家,但这样的人出家后在佛门中不会有什么作为,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也”。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将相虽然可以征服他人,但不一定能对付自己的烦恼,而一个出家学佛的人,则要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一个人要成为英雄容易,要成为圣贤困难。出家是要战胜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要万缘放下,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志和志向,只有这样,出家学佛才可能有所作为。否则也只是在寺院混,难以得到佛法的受用。
问:佛教所从事的心灵净化工作是不是也能由其他宗教或心理医生来进行?
答:各种宗教都是从事心灵净化的工作,但佛教和其他宗教有层次上的不同。其他宗教往往是借助于他力,通过祈祷,忏悔达到反省和净化的效果。而佛教是自力的,必须对生命自身有深刻的了解,修行才能有进步。
国外有心理医生,在过去,类似的工作由神职人员和出家人担当,心理医生是近代才出现的。
问:有家庭会对从事弘法工作带来影响吗?
答:培根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当你有家庭的时候,你的爱首先会给你的家人,而一个没有家庭的人才可以把自己的爱平等地给每个人,把自己完全奉献给社会。如果没有家庭,对从事弘法的工作会更有利,当然有家庭也是可以做的,但有了家庭之后,就会有很多的责任要承担,要为此操劳不休,所以,会有很多的牵挂,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
(若闲记)
济群法师在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
2000年夏,应河北柏林寺净慧法师邀请,济群法师在生活禅夏令营期间作了题为《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的讲座。前来参加夏令营的营员达二百多人,多为高校师生,他们在讲座结束后,针对演讲内容提出许多疑难,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法律制度在僧团内是否适用?
答:在僧团内,任何问题都是通过法律来解决的。佛陀制戒,就是让那些没有惭愧心、喜欢惹事生非的人能够受到法律的规范,而使另外那些重视修行、有道心的人更安心地修行。
问:“在家居士不可以读戒”,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答:严格来讲,在家人不能参加僧团的大众会议,就像党员会议,非党员不可参加;同样的道理,非比丘也不可看僧团的会议。在戒律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家居士不可以看戒律,之所以不主张、提倡在家居士看戒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出家戒律是让出家人守持的,与在家人没有关系,在家居士了解并守持在家戒即可;二是为避免是非,在家众若看了出家人的戒律,而对僧团内的情况又不了解,只一味拿着这个标准去衡量出家人,难免产生议论、诽谤,以致造下口业,倒不如不了解更好些。所以一般主张不看,而出于研究的需要,看了之后也不属于很大的过错。
问:受戒时候,如何得到戒体?
答:受戒必须通过如法的羯磨、如法的仪式来完成。现在受戒,通常只是授戒和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待清楚。作为受戒人,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受戒,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受戒过程中,要听清楚授戒和尚的讲话,尤其是羯磨时一些关键的话,其中三次称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最为重要的,戒体就是在这时得到。因此,必须以最为恳切殷勤的心,希望得到戒体,在授戒和尚宣布三皈归内容时,听得了了分明,答得明明白白,才可得到戒体。
问:请介绍一下律宗的修行和开悟是怎样的?
答:中国八大宗派都有很多修行法门,而且都是相互联系的,以律宗而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佛、成佛的修行系统,戒律只是修行的基础。我们不论学那个宗派,不论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都要以戒为基础,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声闻乘里有戒、定、慧、解脱、解脱之见,戒是最为关键的基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得成就解脱,乃至成就解脱智慧。禅宗也是以戒为基础,然后通过禅定的修习使身心得到安住。中观、唯识、天台、贤首的学习,则是树立对佛法的正知正见。
佛法的修习,应以“八正道”为系统,其中,正命、正业和正语三个部分即属于戒的内容,但并不能涵盖整个修行过程。戒律在中国形成了独立的宗派,也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但我们要清楚,如果仅仅持戒,而不修定,不修观,没有正见,也许只得到“人天果报”,使你来生继续做人或升天,还是无法成就最终的解脱。
问:在家居士因定力、智慧不够,容易破戒,应该怎么办?破了戒,对戒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在家居士守持的“五戒”,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要真正做好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因此,为慎重起见,在家居士在受戒时可以分受,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若不分青红皂白地全受了,可能就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是不一样的,犯戒主要是指犯轻戒;而破戒则是犯重戒,比如杀人就是犯重罪,就要失去戒体。就象茶杯落地后摔成碎片,再要将它修补起来就很困难,若只是沾染了污点,清洗之后还可以继续使用。所以,犯了轻戒可以通过忏悔来弥补过失,一旦犯了重戒,戒体就失去了。忏悔是弥补犯戒的方法,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
问:一般说“五无间罪”是不可忏悔的,而在《普贤行愿品》中却说能消除五无间业,该如何理解?
答:“五无间罪”所有罪行中最为严重的,但现在要犯,倒也很不容易,这一点请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佛陀已经入灭,不会有机会出佛身血;找一个阿罗汉来杀也很难;破羯磨转法轮身,破坏僧团的团结,在家人没有资格;只有杀父、杀母这两条可能做得到。佛法所讲的可忏与不可忏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定,而对真正通达了空性的人来说,罪业本身也是没有自性的,之所以讲有些罪业不可忏悔,主要是为强调这种罪业的严重性。
以声闻乘的观点来看,有“定业”和“不定业”两种罪业,有心造成的罪业,会成为“定业”;无意间造下的多属于“不定业”。定业是指受报的时间和程度都已决定,而不定业则还没有确定。但通过忏悔,定业也可转化为不定业。在《药师经》、《普贤行愿品》等大乘经典里都提到这一点。说不可忏悔,是要我们明白是罪业的严重性,从而生起警戒的心。但佛陀是慈悲的,因此又开设一些方便之门说可以忏悔,这样我们才有希望。
问:请法师谈谈佛教里“素食”方面的问题。
答:汉传佛教有三大特色:素食、单身与僧装。原始佛教的僧团中,并不是严格的素食。关于素食的问题,是在《梵网经》、《楞伽经》、《楞严经》及《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才有明确的规定。汉传佛教的素食是从梁武帝时代开始的,我认为,素食是佛教所提倡的慈悲的最好体现,吃肉多多少少会涉及到杀生,有消费者,必然会有人去造业,大家都不吃,也就不会有人去杀。原始佛教允许食肉,是由于僧人必须乞食,乞食是不可能挑选的;而藏传佛教食肉,则是由于地域条件所限,在蔬菜匮乏的高原,不食肉几乎无法维持生存。因此,南传佛教、藏传佛教食肉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不过他们食肉也是前提的,必须是吃“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的动物肉才可食。
问:为了不麻烦别人,有时讲了假话,这算“妄语”吗?
答:佛教中所讲的妄语也是有“级别”的,有大妄语、小妄语及方便妄语之分。去别人家里,怕麻烦别人,自己没有吃饭,却说吃过了,这叫方便妄语。其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和欺骗别人,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这样的妄语一般来说是没什么妨碍的。戒律里有个案例,说一老比丘住在山里,某日,一只被猎人追赶的野猪从老比丘面前跑过,当猎人追来询问时,老比丘却指了另外的方向。老比丘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对野猪的慈悲,虽是说了妄语,却没有罪过。若以菩萨戒来衡量,这样的妄语还有功德。在菩萨戒里,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可以杀人,可以偷盗,甚至可以邪淫,但我们必须明确它的前提,必须没有丝毫的利己之心掺杂在其中。
问:戒律公开,让社会对僧人的行为起一定的监督作用,是不是更有利于佛教的良好发展?
答:关于公开戒律,使社会对僧团产生一定的监督作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现在国民素质太差,就像提倡民主制度一样,在国民素质没有达到相当水准之时,一味地提倡民主就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我认为,在民众素质提高的将来,公开戒律是完全可能的。在泰国、缅甸等南传佛教地区,每位男性都有出家的经历,都知道戒律,的确可以对僧团起到监督的作用,对僧团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确实是有利的。
问:过去的寺院是自给自足的,现在多数寺庙都没有这种条件,假如连居士的供养也没有,僧人的生活将怎么维持?
答:原始僧团实施的是乞食制度,但这一制度在中国始终没有很好地实施过,这和中国的国情及文化背景有关。汉传佛教从道安时代到禅宗的兴起,在戒律之外还有一套清规僧制,这与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度有关系。目前港台地区的寺庙基本上是私有的,经济来源依靠十方供养和一些企业的支持捐助。国内寺院多数是十方丛林,经济上反倒可以独立,一些寺院同时还是旅游景点,经济收入更为稳定。因此,国内佛教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正确理念的引导,比如僧才的培养,慈善和弘法事业的开展,在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出世与入世、学术与信仰、内修与外弘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佛教本身的健康发展,比经济问题更为重要。
问:当看到有人要杀人时,作为学佛的人该不该去制止?
答:从声闻乘戒律来看,当你看到别人杀人时,不想救并不算犯戒,自己杀人才算犯戒。声闻戒是以止恶为主,止恶是消极的行善,放生、救人则是积极的行善。菩萨戒不仅强调消极行善,更重视积极行善。菩萨戒有“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作为菩萨,当看到歹徒要行凶之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发慈悲心,宁愿自己造业下地狱也不愿他因此杀业承受无止境的恶报,以这样的发心,菩萨虽杀人而不犯戒,且功德无量,这和侠客那种嫉恶如仇的杀人是完全不同的。
问:蚊子、苍蝇是四害,学佛的人可不可杀害?
答:人们认为苍蝇、蚊子属“四害”之列,不知道动物们把人类看成是什么害?所谓害与不害是相对而言,即使是在骨肉至亲之间,由于财产、利益的争夺,彼此也可能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苍蝇、蚊子并不是有意要伤害我们,它们只是出于本能,出于生存的需要。佛法所提倡的慈悲并不仅限于人类,而是包括一切众生,动物和昆虫也是众生,我们对它们也应有爱护之心。我们慈悲蚊子,其意义不仅在于尊重它们的生命,更是在长养我们的慈悲之心,完善并提高我们的人格。所以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即便是苍蝇和蚊子也不可随意伤害,在平日搞好环境卫生更为重要。
问:上山时不小心踩死了蚂蚁,是不是犯罪?
答:造罪有故意的,也有无心的,同样的过错,故意造作的罪业较重,所以,罪业的轻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动机。受戒之后,所犯的罪业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过错本身形成的业罪,一是因犯戒而导致的戒罪。在无意间踩死蚂蚁属于不定业,业报是比较轻微的,像偶然被别人踩了一脚可能就是这样的业报。如果再通过忏悔,类似的不定业会变得很轻。当然,我们还是小心为善,勿因恶小而为之。当我们无意中干了对不起人家的事或者伤害了蚂蚁之类,我们要赶紧忏悔,为它们念佛,祈愿它们早日脱离畜生道。
问: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在家人可不可以受具足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这是否体现性别的不平等?
答:不受戒是不能得戒体的,要通过相关的羯磨、作法,戒体才能得到。佛教有不同意义的戒,如“道共戒”、“定共戒”,但必须成了圣人后才能得到这种更高层次的无漏的戒体。我们都不是圣人,从凡夫意义上讲,还是要通过受戒的形式才能得到戒体。
在家人不可受具足戒。出家包括身出家和心出家,身出家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在家人要真正做到心出家是不容易的。能发起出离心固然很好,但要成为比丘还需以身出家这种特定的形式来完成。
佛陀制戒当初,并没有制定男众250条、女众348条。佛陀所制的每条戒都是有针对性的,是有人犯罪后才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出来的,女众的问题比较多,因此,针对女众制定的戒律也相应地多一些,并不是佛陀对待男女的不平等。
问:生气、生病时非常痛苦,如何克服比较好?
答:当人处于生气的状态中,心就进入了烦恼的陷阱,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已的情绪。我们为什么会生气?多半是由我们的执著造成的。如果有人骂我们,可我们不在乎,就不会生气,反之,怒火就可能一触即发。有人骂你是乌龟,你想乌龟是长寿的象征,他在祝福我长寿,你听了还会生气吗?我们要观想,一切都是假名,别人就无法轻易伤害到我们。
当你非常生气,以至于无法控制时,不发泄出来就要造成内伤,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就发泄一下,比如摔打家里不值钱的物品,找一个对象吵几句,过后赶紧向人家道歉等等。
而生病就应上医院。生病有身苦与心苦,凡人生病,除了身上病苦,心上也痛苦,有负担放不下。特别是患了重病,心里负担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某些症患者不知道病情时,还活得好好的,一旦知道后,很快便一命鸣乎,就是因为精神也彻底崩溃了。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生病时只有身苦,没有心苦。圣者生病时身体一样痛苦,但心里没有负担。我们学佛人,要对肉体看淡些,要知道生命的无常,任何生命都免不了遭遇生老病死的过程,因而生病是很正常的,多念佛,内心平静了。没有了精神负担,也能促使病情的好转。
痛苦也有身苦和心苦两个方面,治疗身体上的病变,可以通过医疗手段及生活上的调养。那么,如何治疗心理上的痛苦呢?现在的人往往采取转移法,如喝酒、跳舞、看电视、打麻将、购物等等,通过转换环境来忘却痛苦,但这些办法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与平衡作用,决不能究竟地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痛苦时,你让他不痛苦;一个人放不下时,你让他放下,这都不现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烦恼都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个人想要不烦恼,必须拥有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上,我们要养成每天禅修、念佛的习惯,逐步地增长自己的定力。另外,还要不执著,对财富、感情、家庭都看得淡些,因为无论我们在乎的是什么,它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伤害到我们。要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只有找到痛苦的来源,从根本上解决它。
若闲记
济群法师在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
在2000年"生活禅夏令营"期间,除每天安排有讲座之外,主办单位还安排了两次座谈,其中有一场分组座谈由济群法师主持,本文根据座谈会现场录音整理。
问:十年前,我偶然看到弘一大师的像,说不出来的感动和激动,痛哭流涕,哭了好长时间,但是这种感动过了一会儿就消失掉。这是为什么?
答:大家读到佛教经典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激动得想要痛哭的感觉呢?佛法讲因缘,这个"因"其实就是善根的问题,在我们的学佛过程中,善根是非常重要的。看到佛经或看到佛像,有些人会产生莫名的感动,而有些人却无动于衷,为什么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其实就是善根的问题,如果宿世善根深厚,他自然就会有这种感觉。
问: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答:关键是你的认识,如果你觉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只有走这条路,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具有这种观念是选择出家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你还没有形成这种认识,暂时先不要出家。另外,家里的关系要处理好。佛经里讲,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但这却不是原则性的,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像虚云老和尚,虽然没有征得父母同意也还是出家了。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因为很多父母对佛教根本不理解,想要让他们同意了再出家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有的人不管父母是不是同意就跑出来了,这种情况也很多。
如果已经结婚了,出家之前当然先要离婚。从年龄上看,戒律里规定,7岁以下不能出家,60岁以上不能出家,因为在那样的年龄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还要人家养着你。所以说,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也不能出家,不能出家后让别人来照顾你。还有其他一些条件,比如说,如果担任比较重要的党政职务,必须辞职之后才能出家;如果欠了债,必须把债还清以后才能出家;还有一些其它的条件,如阴阳人不能出家,犯了破坏他人梵行、贼住等重罪的不能出家,也就是曾以在家人身份假冒出家人参与过僧团内部重要会议的人不能出家。总之,有十三种情况会造成出家的障碍,这主要是为了保证佛教的健康发展。
下面再回答一下你们所关心的另一些问题。对于出家人来说,户口和档案都不重要,很多寺院里的僧人都没有户口,真正把户口迁到寺庙里面的没有几个。我所在的南普陀住了三百多个出家人,差不多只有二、三十个人有户口。如果寺院希望有些人能够长期地、稳定地住在那里,就会设法将其户口迁到寺院,但对出家人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无论有没有户口,待遇是一样的。另外,你住在哪个寺院,就由哪个寺院给你提供日常所需及医疗费用。寺院的经济是独立的,国家对于寺院的政策是自己养活自己。每个寺院都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某些寺院拥有土地,可以从事一些农业生产,还有很多寺院的收入来自旅游业。僧人的基本生活绝对有保障,在可能的情况下,寺院还会将部分收入用于慈善和弘法活动的开展。
问:我对人是从哪里来的感到很困惑,不知佛教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识的?
答:在佛教看来,人类是从天外来的。根据经典的记载,地球形成之初,土地肥沃,森林茂密,但当时还没有人类居住。后来,光音天的人来到地球游玩,发现了很多鲜美的水果,因为贪心吃得过多,结果身体重得飞不回去,只能在地球上生活下来。但我们要知道,这只是对于地球人类的起源而言,如果从宏观上看,从整个宇宙的发展来说,生命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所谓"有始"都是相对而言。就像我们的夏令营从20号开始,但在这之前,大家都早已存在,只是没有到这儿来而已。
问:科学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不知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答:生命经过演化而来,这和佛教的缘起说倒是不矛盾。缘起是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原理来理解,可以说两者并不矛盾。但佛法并不认为人是由猿人进化来的,事实上,现在科学界对生命的起源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进化论是一种,外星人说是一种,还有偶然说等等。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佛教与基督教的看法比较接近。基督教认为人类从亚当、夏娃开始,他们本来在伊甸园过着单纯的生活,因为贪心偷吃禁果后,生命开始堕落,并从此背负起原罪。以这样的观点看来,生命是从高级向低级发展的过程,而进化论则认为生命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这一点是科学和宗教根本分歧所在。
进化论把生命现象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这就必然涉及到死亡的问题,依照唯物主义者的理论,人死如灯灭,那么,我们的生命前景又是何等渺茫?从个体来看,不论你的人生是多么辉煌,死后也终为土灰;从整体而言,到地球毁灭的那一日,人类曾经有过的文明,也不过是一场梦幻而已!而宗教则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基督教认为生命还有未来,虽然尘世是虚幻的,但只要有信仰,只要积极行善,就可以到天堂获得永生,生命的前景还是乐观的。佛法更从人具有自由意志,从因果、从业力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可以选择生命的未来。虽说一期生命会结束,但生命是相续不断的,未来的生命蓝图就取决于自己的善恶的行为,所以生命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问:现在的基因技术可以在猪的身上加上牛的基因,结果猪长得特别大,它的灵魂到底是什么?灵魂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现在基因技术的确发展得很快,但从佛法的角度来认识,它还是没有超出缘起和因缘、因果的范畴。佛教所说的缘起是非常深奥的,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我们现在说到缘起,只是在我们有限的认识范围之内,从现有的现象去了解事物的产生是由条件和因果决定,条件和因果决定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延续。科学和哲学对世界的认识,无非使我们对内在生命和外在事物的因缘具有更深的认识。所谓基因,也不过是我们现有生命的一个因缘。我们过去对生命的了解,都是根据现有的物质现象和生理现象去了解。生命的奥秘究竟是什么?人类对基因的认识,只能使我们了解到生命发展的一个条件。通过对基因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生命的生理发展状态,如果对生命基因有了充分的研究,就更有能力来改善我们的生命。过去,治病主要是在"果"上,而不是在"因"上去改变,现在掌握了基因技术,我们就懂得在因上去改变,比如说在基因上做一些调整。如果我们觉得人应该有两个翅膀更好,将来是不是在基因里植入一些东西,让人长两个翅膀出来?所以,这种改变并没有超出缘起法的范畴。现在说到的克隆及心脏移植等等,都是在因缘的范畴之内,并没有违背佛教的因缘和因果。
问:但是我觉得,如果纯粹从因缘上来考虑,一个人做了好多好事,可能会增长寿命。而通过改变基因的方法使一个人活到200岁,这种"因果"是一种科学上的因果,是可以直接解释的,这和佛教上的因果有什么关系呢?
答:人能否活到200岁或1200岁,现在还只是理论上的假设,能不能实现还很难做出定论。生命现象确实是很复杂的,换这个换那个都只是表面的东西,如果什么都可以换,是不是就不会死人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医疗设备比以前好了很多,但如今因为各种横祸死亡的也很多。因为这种原因死不了,可能会因为另一种原因死掉了,到死缘成熟的时候,不想死也是不行的,总会有一个渠道让你面对死亡。我们不能否认,宇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现有的自然界生态平衡状态是地球几十亿形成的。人类对它的任意破坏或自作聪明的改造,事实上都是不明智的。过去我们总是搞"人定胜天",认为人有能力改变一切,但在人类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自然给予我们的报复远远超过了我们所得到的利益。所以说,科学是不能决定一切的,不是说科学发展了,我们想要怎样就能怎样,就可以战胜自然界的一切规律,这种想法是过于天真了。
问:六祖惠能大师在两个僧人辩论"风动"还是"幡动"时说是"心动",这被认为是"唯心主义",可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划分,请问这该怎么解释?
答:哲学所说的"心"跟佛法所说的"心"本来就不太一样。佛法讲缘起,在缘起法中没有所谓的第一性,所谓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一性"都不符合佛缘起的法则。缘起法的根本就是没有第一因,否则就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从心到物都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佛法之所以强调心的作用,一方面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要强调心的自主性,说明心念的力量和影响,这主要是针对凡人总是被物所役的现象而提出的,要我们通过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心。佛法不是否定物质的存在,只不过物质现象都是因缘所生法。佛法讲"心生则种种法生"、"境由心造",但也讲"法生则种种心生",心的产生也要有众多的条件。比如佛教里的唯识宗讲到"识",眼识要九缘生,耳识要八缘生,鼻识要七缘生,还有第七识、第八识,任何一种精神现象和状态的生起都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还是条件决定事物的存在。
问:从理上我能够理解,但有没有"心能转物"的实例呢?你们在修行过程中,或在遇到的大德中,有没有实例确实能够证明"心能转物"、"心生法生"的现象呢?
答:"心能转物"有两种情况。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随时都在转物,比如说用木头加工成桌子,这就是一种"心能转物"的例子。人类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改造,都是"心能转物"的过程。当然,这种转物还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条件。就更高的层次来说,有修行的人,如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直接就可以通过心念来改变物质原有的状态。现在很多气功师也有这方面的能力,可以用意念把物体折断或用意念来治病等等,在佛教看来,这只是一些小神通。佛经记载,印度有位外道仙人,因为国王得罪于他,结果一气之下就用意念下了场冰雹,把整个城市都毁灭了。佛经里还讲到,八地菩萨可以随着自己的意念把海水变成黄金。外在的世界在我们看来是实在的,因为我们的业力相同,但是在不同业力的生命看起来,它们是不是一样的呢?佛经说,同样的境界,四种不同的众生看了有不同的境界。唯识宗里经常举这个例子:海里的水,我们人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饿鬼看到的是脓血,而鱼就像住在房子里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大便觉得臭秽不堪,可狗看到就像美味佳肴。我们不要以为所看到的东西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唯物主义教育,使我们非常信赖自己的感觉,听到与我们感觉有所不同的观点,总是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其实我们的见解又比井底之蛙高明到哪里?在不同的生命状态之下,看到的世界不同,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同。
问:经上讲佛有大智慧。智慧和知识是两回事,我很崇尚智慧,但是知识呢?
答:知识和智慧有关系,但的确不是一回事。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都开始推崇知识,觉得知识就是力量。但在历史上,对知识历来都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法对知识也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认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同时也认为"知之一字,众祸之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因为知识本身就存在两种不同情况,有健康的、正确的知识,也有不健康的、错误的知识。有的知识能导人以道德,导人以智慧;有的知识能导人以犯罪,导人以愚痴、妄想和烦恼。今天的学院教育所提供的知识,像财经会计等,基本上和做人没有什么关系,纯粹就是生存的技能。所以说,对知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知识确实是多了,但妄想也多,烦恼也多,痛苦也多。从生存的角度来说,掌握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在社会上谋取职业。但从心灵健康的角度来说,我们就需要有所选择,知识太多会使我们的心变得复杂,会使我们有更多的贪欲。今天这个世界,知识多得简直要爆炸,你很容易了解到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因为懂得太多了,妄想也就特别多。
佛法其实是很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励我们从五明处学。作为一个菩萨,甚至要掌握世间上的一切知识,不仅仅是做人的知识,而且要知道各种生存的技能,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后,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众生,去度化众生。但对于那些错误的、导人以愚痴、导人以犯罪的知识,我们又要远离。如果你能运用智慧去处理所学的知识,那么,知识就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反之,如果缺乏这样的能力,某些知识就可能影响到你的心智的健康。
问:我觉得大乘佛法是入世的,但佛法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大家在这个世界上过得多么好,而是使每个人离苦得乐,成就佛道。智者大师说他往生以后只能是中品中生,因为他领众修行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所以,我觉得真正的修行还是要修止,修观,修各种法门,最后达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还得有一个真正修持的基本功,然后发心去做一些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答:你说的这个问题是目前佛教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佛法有出世和入世两个层面,现在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的确是比较入世的佛教,这种入世现象的出现与以往太注重出世有关。明清以来,佛教出世的色彩很浓,修禅宗的基本是在山林里,修净土宗的更多关注个人念佛往生,都很少关心社会。针对这种出世的现象,近代太虚大师提出了"人生佛教",比较偏向于入世。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出世和入世的关系。《菩提道次第论》提出,修学佛法应从增上心到出离心,然后发菩提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在学佛的过程中,需要有出世修行的阶段,只有具备了出世的超然,才有能力入世度化众生,也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比较稳妥的。
就目前佛教界的发展来看,因为经历了文革,使教界面临着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恢复宗教政策后,各佛学院才开始着手培养人才,但还是供不应求。所以很多法师、长老们看到教界的现状,责无旁贷地走出来弘法利生。从行菩萨道的角度来说,这与个人的修行也不矛盾,因为菩萨道的修行就是要从利他中完善自己。我们在弘法或从事慈善事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起更多的悲心,一方面可以提高教义上的修养,这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但弊病是什么呢?在从事事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就会逐渐地被这些尘劳、事务和名利淹没,以至于影响到个人的修行。
问:佛学也是可以发展的吗?
答:佛陀所说的一些根本原理是没有什么发展不发展的,像缘起、无常、无我、八正道、三法印,在任何时空都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佛法所揭示的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论社会如何进步,都离不开缘起的规律,离不开因缘因果的规律,离不开无常无我的规律,正因为这些规律是不变的,所以,佛法的真理也是不变的。但佛法的弘扬形式和表现形式,则完全可以随着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出现。以弘法为例,在语言上可以采用英文、日文、梵文或其他各种文字,在表现形式上,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多样化的方式。所以,有可以变化的形式,也有不变的核心。
问:当我们在拜佛菩萨的时候,心里应该怎么念?是不是在某个时间内持诵一个真言或一个佛菩萨的名号能够比较容易相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么样把专一和普遍这两种法门结合在一起?能不能在某一个时间内同时诵两个真言呢?
答:选择念哪个佛号,主要看我们对某一法门的理解以及和某个佛菩萨的缘份。有的人喜欢念观音菩萨,觉得跟观音菩萨特别有缘;有的人特别喜欢念阿弥陀佛,觉得念阿弥陀佛很有感应。我们对哪个菩萨或哪个法门有更多的了解,不妨就选择哪个圣号来念。
从修行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应当将精力集中在一个法门上,不要四处涉猎。念阿弥陀佛就一心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就一心念观音菩萨。这并不是说念了阿弥陀佛之后,别的事情都不能做了,我们还是可以礼拜或读诵经典,专修是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围绕某个中心来进行。通过读诵大乘经典,能够提升我们的认识和思想境界,比如读诵净土三经,可以使我们对净土法门有更深的理解,念阿弥陀佛圣号的时候就会更得力。
有人家里供的很多佛菩萨,于是他就担心我念阿弥陀佛,没有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会不会不高兴啊?事实上肯定不会,菩萨不会那么小气,那是我们凡人的境界,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菩萨有这种想法就没有资格成为菩萨了。专心致志地念一个佛菩萨的名号,一方面可以通过这句佛号达到摄心和专注的效果;另一方面,长期念一个佛菩萨的名号能够得到相应的感应。念佛的功夫越深,我们的心和佛菩萨就越靠近,就越容易得到加持和感应。如果心不专一,佛菩萨的加持力和感应力就不会太大。
问:修小乘的人会不会接受大乘法门?
答:任何一个法门的弘扬都有它特定的针对性。从《法华经》的角度来说,佛陀出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要成佛。所以《法华经》的思想是会三归一,开权显实。佛陀一生说法,有时针对人天乘而说,有时是针对声闻乘而说,有时是针对缘觉乘而说,也有时是针对大乘而说,五乘教法都是根据不同的根基而说。佛陀所说的法并不都是究竟了义的,也不是每一句都是绝对的真理,因为他要根据对方的接受程度来说法。所以,佛陀的说法并不都是直畅本怀,虽然他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但问题是你能不能接受?所以《维摩诘经》里讲"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有的人只能接受人天乘,有的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接受其他几乘。小乘法也是佛陀所说,人天乘法也是佛陀所说,但佛陀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并不是说不能弘扬小乘,而是说不要以此为最终的目的。如果有人只能接受人天乘、声闻乘,给他讲这些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以为这种引导就是最究竟的引导,因为这只是度众生的方便。
问:刚才您说佛陀也有做不到的事情,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
答:佛陀在世的时候要度一个老太太,但她就是不肯见佛陀。每当佛陀走到她的面前,她就把脸转过去。一次,佛陀变现了十几个化身分别站在她的前后左右,结果她就把眼睛闭了起来。因为她没有善根,所以连佛陀都无法度她。
问:我想请法师说一些大陆僧团的现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因为大家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在新的世纪,儒学好像还没有佛教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大陆的僧团是不是做好了准备,充分地利用这个时机去弘扬佛教?
答:其实我们一直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这几年,我到台湾参访了几次,觉得台湾佛教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整体来看,台湾佛教基本上走的是人生佛教的路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方面,佛教界既开办面向社会的大学,也开办专门的佛学院和研究所;在弘法方面,台湾佛教界有五家电视台,还有多媒体弘法、音像弘法等多种渠道,每个寺庙还有定期的讲经、讲座和共修活动;在慈善事业方面,最著名的就是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事业做得非常大。看了台湾佛教的情况后,我曾在《法音》上发表过一篇《台湾佛教见闻记》。大陆佛教与台湾佛教从体系到文化背景都是相通的,所以走的道路大致不会相差太远。目前,大陆佛教基本上也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在发展,也逐渐在教育、弘法和慈善方面开展工作。
当然,大陆佛教的发展在吸取、借鉴台湾佛教的经验的同时,也要避免他们的不足。在台湾参访期间,各地都曾邀请我去演讲或者进行座谈,我也谈了自己思考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学术与信仰"的问题,台湾将大批法师送到欧美和日本去攻读学位,结果这种学术化倾向导致了信仰的相对淡化;其次是"内修与外弘"的问题,僧人如何使自己的修行和弘法事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时过分入世地做佛教事业,反而会忽略自己的内修;第三就是"出世与入世"的问题。大陆佛教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况,正确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非常重要。
目前,大陆佛教界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僧团制度的建设就是现在的首要问题,我们知道,僧团纯粹是靠制度来维系的,僧人来自十方,需要良好的制度才能保障僧团的稳定发展。其次,对戒律的弘扬也不是很得力,现在佛教界已经开始关心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僧教育的问题,不久前在苏州召开了一次"佛教教育学术研讨会",我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我理想中的僧教育》的报告。中国古代的僧教育是丛林式教育,民国年间以来才改变为学院式教育。学院教育基本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太重视素质教育,出家人往往因此而忽略了信心、道念及僧格的养成。虽说在佛学院的几年学习可能会学到很多佛教基础知识,但素质教育不能跟上的话,就违背了僧教育的初衷。所以,佛教教育也有待改进。在汉传佛教地区,出家人在当学生期间就会被称为"法师",毕业后还是法师,几十年后还是法师,里面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育制度不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另外,教材的问题也很多,不少地方都在进行办学实验,但对于教育的宗旨,也就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不是很明确。
还有就是慈善事业的开展,尤其是在大陆,虽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非常穷,宗教界应当有能力来做慈善事业的牵头人。因为宗教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取得社会的信任,而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如何体现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呢?开展慈善事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社会上很多人都将佛教徒与消极厌世联系在一起,通过慈善事业还可以改变大家对佛教的误解。基督教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和他们积极办学、办慈善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佛教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
再就是佛法的弘扬与普及的问题。类似柏林寺举办的夏令营在台湾非常之多,很多道场到了夏天就开始举办活动,参加的对象有老师、大中小学生、家庭妇女等各种类型的都有。台湾僧众的文化素质都很高,唯觉法师手下留美的博士就有一大批。此外,面向社会上开展短期出家的活动,以及吸收在家众进入佛学院学习,都可以作为高素质僧才的重要来源。目前大陆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主要问题不是在经济方面,关键是很多道场的住持还缺乏这方面的理念。将来我们要做的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使弘法、教育和慈善在佛教界形成良好的风气,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在家居士们参与进来,乃至发心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净化社会人心的事业中来。
问:现在政府是不是允许佛教界办自己的大学,医院,成立慈善机构呢?
答:从宪法方面来看,应该是没什么障碍,是不是可行,关键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社会上有些大学拒绝出家人进去听课,这种规定实在是很不合理,出家人是不是公民?如果是公民,为什么不能到大学里去接受教育?另外,出家人不能以出家人的身份到大学里面去讲课,这一情况也有待改进。至于办学,现在各地都在开办私立学校,为什么宗教界不能办学呢?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在这方面应该会慢慢的放宽的。
问:我想谈谈佛法、佛教、佛学和科技文化知识是不是互相包容的问题,是不是说进入僧人队伍就要排斥科学?我有一个特别深的感受,就拿战争来说,武器肯定能制造战争,但目前的世界和平不是靠宗教而是靠武器来维持的,也就是说,武器在制造战争的同时也能制止战争。为什么中国在过去几百年一直遭受侵略?就是因为我们科技上不去,经济比较落后,使西方国家在这些方面比我们领先了很多。还有,战争给中国带来很多苦难,虽然中国信佛、信道很盛,但并没能够因此避免战争。
答:佛法有佛法解决的领域,科学有科学解决的领域,不要把它们掺合在一起谈。科学是一种工具,而佛法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智慧。科学作为工具,需要健全的精神去运用它,去指导它。如果没有心灵健康的实践者,科学就会成为世界的祸害。所以佛法不排斥科学,只是教导我们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来看待科学的长处和不足,同时对科学给予正确的指导。
另外,现在的科学还是偏向于对物质世界的改善。过去我们总认为科学是万能的,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关于生命现象的知识,我们的确比以前掌握得更多,但对于精神领域的问题依旧是很无知。我们可以用手术刀把患病的胃切除,可当我们烦恼的时候,却无法用手术刀把我们的烦恼切除。今天的人一味强调发展经济,这种想法是非常盲目的,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发展是众生的共业,是世界的潮流。但一味发展经济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生活水准是提高了,但社会道德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出现了道德沦丧的倾向。发展还带来了什么?空气的污染,能源的过度开发,又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被破坏得满目苍痍,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澳洲,随便砍一棵树或挖一块石头都是不行的,而我们却为了发展经济把大片森林都毁灭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又将以什么作为生存的资源?发展的利弊应当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发展不一定就是好事。
至于武器和战争的问题,目前,人类所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次,通过发展核武器来互相制衡,是制止战争爆发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吗?我们又怎样才能保证这些核武器会得到安全的保存?所以,不管科技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发展,关键还是要有健全的理念来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和发展科技是不矛盾的。
若慧记
济群法师在福州法海寺
1999年,济群法师应福州法海寺邀请,在福州法海寺弘法楼开示《五戒意义》,本文根据此次讲座中解答信徒问题的录音整理。
问:请问法师对"禅净合一"有什么看法?
答:"禅净合一"也很好,永明延寿禅师就曾说过:"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为什么这样说呢?禅是纯粹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觉自立、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所谓"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古人行处行"。但是,完全依靠自力来修学佛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业力太重了,要靠自己解脱难度很大,所以,禅宗的祖师即使开悟了,有时难免还要迷惑。而净土主要是靠他力,就是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再依赖佛菩萨的力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当我们要抵达某个目标之时,自力就是自己走路去;而他力则是乘坐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去。相比之下,他力显然要比自力简便得多。如果说,我们能够在自力在基础上再借助于他力,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比较理想。所以,宋元明清以来的很多祖师都提"禅净双修"。
问:曾经发愿出家,后来没有出家,行吗?
答:没有出家就没有出家嘛,想出家的时候再出嘛!
问:请出家师父到家里设道场念经是否有作用?能不能产生消灾超度的效果?
答:当然还是有作用的,《地藏经》里就有很多这方面的说明。请出家师父念经消灾,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效果和作用大小可能有所不同。
问:净土宗的他力跟基督教的因信得度有什么不同?
答:对基督徒来说,升到天堂就是归宿,就是给人生划上了最圆满的句号。而念佛往生西方却不仅仅如此,我们到西方去干什么?是到西方去享乐吗?不是。到西方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归宿,只是去进修、去留学,到了之后还要更精进地修行,因为那里的修行条件非常殊胜。修好之后,还要继续来到娑婆世界行菩萨道,度化众生,直到成佛。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问:什么是证果?
答:所谓证果,也不可一概而论。所证的有小果、有大果,就象水果中还有苹果、西瓜的区别一样。而证果的本身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比如菩萨的五十二位,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都算证果,当然不是最终的结果,这个问题问得太笼统。
问:我家里同时供着阿弥陀佛、弥勒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那烧香的时候呢,要烧几条?要怎样念佛号?
答:这个问题还真麻烦呐!不过,也不用担心会因此而得罪了菩萨,如果会得罪菩萨,那菩萨不是和我们凡夫一样了吗?至于如何烧香的问题,菩萨是没有分别心的,无论你烧一枝香还是烧许多香,他们都会分得很好,不必有什么顾虑。
那么,念佛时要先念哪一个呢?最好还是一门深入,专门念阿弥陀佛,或专门念观音菩萨都可以。做早晚功课的时候,多念一些佛也无妨。但日常修行还是专念比较好,否则,这个念念,那个念念,念这个的时候想到:"哎呀,那个还没念!他是不是有意见了?"念那个的时候,又会有同样的担心,无端地生出许多的分别,生出许多妄想,结果还是以凡夫的心态在学佛。
问:应当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答:“烦恼即是菩提”也就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烦恼本身就是了不可得的,我们现在觉得有烦恼、有妄想,但是这个烦恼妄想究竟是什么呢?禅宗有个公案说,“二祖请达摩为他安心,达摩当即回答道:把心拿来,我就给你安心。二祖闻言开悟:到哪里去觅这颗心呢?了不可得呵!”所以说,心根本就不是个实在的东西,当我们觅心了不可得的时候,所谓烦恼和菩提也就不是对立的两个东西。如果烦恼是独立的不变的,那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但烦恼并无自性可言,因此,烦恼解脱的当下就是菩提。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
2001年秋济群法师应柏林寺之邀,在“生活禅夏令营”期间开设《心灵环保》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为学员们答疑解难,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问:对于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对于伤害我们的苍蝇、蚊子又该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是否可以带着超度蚊蝇的心去杀害它们吗?
答: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对待伤害我们的人,同样要以慈悲之心去对待,不但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要怜悯他,因为他是在贪、嗔、痴的支配下而不能自己,他在伤害我们的同时,自己也是个受害者。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佛陀在修菩萨道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起丝毫的嗔心,这就是我们学佛修行的典范。
对人是如此,对待蚊蝇也是如此。佛教所讲的不杀生,对象是指一切众生。从众生平等的角度来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从生存的角度来说,蝼蚁尚且偷生,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愿望,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它们的生命。
至于"我杀它是为了超度它",这个说法很值得商榷。首先的一点:你有没有能力超度它?其次,它愿不愿意让你超度?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我要杀了你使你得到超度,在座的有没有人愿意?菩萨不能以任何名义来伤害众生。特殊的情况当然也有,历代祖师也有一些特殊的教化方式,这在密宗和禅宗里都有记载,虽然这些做法从声闻戒的角度来说是犯戒的,但这些大德的确成就很高,的确有把握来超度这些众生,而且他的行为不仅对这些众生有利,还能利益更多的众生。而对我们凡人来说,绝不可以用这样的借口去杀生,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只会造下堕落恶道的罪业。
问:真常唯心系和唯识宗的理论是不是对立的?
答:在佛法中,真如受薰和阿赖耶识受薰,是真常唯心系和唯识宗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分歧。这个问题在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和以欧阳竟无为代表的支那内学院就曾讨论过。欧阳竟无和吕澂站在唯识的立场,认为真如是不可受薰,可《大乘起信》和《楞严经》又讲到真如受薰,因此,欧阳竟无就以此反对《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觉得《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是伪经劣论。当年,太虚大师曾就这个问题写过很多文章,提出《楞严经》和唯识所说的角度不同。《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所言是八地以上菩萨的境界,不是凡人的境界。作为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基去接受不同的思想。我们可以根据《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契入佛法,也可以根据唯识的思想契入佛法。从契入佛法的角度上来说,两个体系思想都有其重要的意义,都能达到契入佛法的效果,因此,我们不必去关心它是否对立的问题。
问:对在家居士来说,修学戒律应如何入手?
答: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如果我们除了行五戒、八戒之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再受菩萨戒。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三皈五戒这部分讲得比较清楚,你们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另外,《优婆塞戒经》也是在家居士修学大乘菩萨戒的范本,系统介绍了从发菩提心到行菩萨道的整个修学过程,太虚大师曾大力地弘扬过。我觉得《优婆塞戒经》和《瑜伽菩萨戒》对于在家居士修学戒律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梵网菩萨戒》是顿戒,相对来说要求会高一点,行持起来也比较困难。
问:禅净可以双修吗?有言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请法师开示?
答:禅净双修可以说是宋元以来佛教修行的的主导路线。但禅净双修还是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侧重于禅就是以禅为体,以净为用;侧重于净就是以净为主,以禅为辅。禅宗和净土宗的重要分歧之处,就在于禅宗比较侧重于自力,净土宗比较侧重于他力。比如禅宗参话头,也会参"念佛是谁?"这从修行上说,走的是禅宗的路线,参"念佛是谁",是把这句佛号做为话头,这时的念佛其实是属于禅宗,当一声佛号绵延不绝,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同样能入三摩地。而念佛还有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由观想念佛证得念佛三昧,就是禅、净的融合。进入念佛三昧后,得佛菩萨的接引往生西方。这里面既包含着禅,也包含着净。
很多禅宗的祖师觉得在修行中光靠自力总是有所不及,即使有些小开悟,但对生死大事还是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参禅几十年后,最后还是以以净土法门为依归,觉得回向往生西方更保险一点。但在念佛的时候,更多的又是采用参禅的方式。因为念佛也有不同的层次,从念身外的阿弥陀佛到念即心即佛、唯心净土,这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所以说,一句佛号虽然看似简单,但是我们念的时候赋予什么样的内涵却很重要。所赋予的内涵有多深,所念的佛号力量就有多重。平时,我总是劝那些念佛的人要多看些经教,也是为了念那句佛号的时候获得更好的效果。禅宗自四祖、五祖之后,也有提倡这个念佛禅的,同样,有的比较侧重于禅宗式,有的比较侧重于净土式。总之,禅和净土是可以统一的,但总有一个侧重点,有主次之分。
问:我们在搞环境卫生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到一些虫类,该如何处理?
答:我们总是需要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原始僧团,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佛陀教诫比丘们的处理方式是:首先,把环境卫生搞好,尽量避免虫类进来;对已经进来的,也可以将它赶走,尽量不要伤害它。如果是在搞清洁卫生时,无意伤害了虫类,虽不算犯戒,业罪还是有的,但因是无意间造成的伤害,业罪也很轻,且是不定业。但只要是有意地伤害,就有戒罪和业罪两重了。
问:法师所讲的阿赖耶识和藏密的中阴身,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答:中阴身不只是藏传佛教讲,汉传佛教中也讲到,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中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是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也就是从我们这一期生命到下一期生命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形式,处于死有和生有之间。而阿赖耶识则是生命流转的主体,这两者是不同的。而且,中阴身非常短暂,一般是七天至四十九天,当我们继续投生到下一个生命里程后,中阴也就结束了它的过渡。
问:成佛的功德和为百姓谋福利的功德哪个更大?法师刚才说到,有人为了感情而投河自杀,但如果没有感情,在座的人每个人都不会存在;如果大家都不去挣钱,在座的每个人都会饿死。我觉得佛是解除人们心灵困惑的医生,而那些为百姓谋福利的,是为大家的生存做贡献。有句话叫做:"找到幸福伟大的人,不屑于贬低平凡的幸福;没有找到伟大幸福的人,没有资格贬低平凡的幸福"。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贬低那些从中挣钱、从爱情中获得幸福的人吧?
答:我讲的东西本来是不矛盾的,是你把它们对立起来了。佛教并不反对财富,但获得财富有不同手段,有合法和非法的区别;使用财富也有不同的方式,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学佛是为了帮助我们以合法的手段获得财富,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财富。而我们分析、批判那些为感情挫折而去投河的人,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客观地看待感情生活,拥有一份健康的感情,而不是被感情所伤害,甚至因为盲目的冲动走上绝路。去年,南澳有几所大学请我作感情方面的讲座,题目就"谈情说爱",如何才能使感情健康发展,而不是陷入情感的困境之中?就要以佛法的智慧作为指导,我们今天所讲的"心灵环保"也是本着同样的目的。
至于成佛和利益众生也是不矛盾的。成佛就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只有利益众生,才能积累成佛的福德资粮。《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众生就像树根一样,诸佛菩萨就像花果一样,没有树根,就没有花果。所以,令众生欢喜,就是令诸佛欢喜,尊重众生,就是尊重如来。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成佛和利益众生完全是一致的,你没有理解好,才会将它们给对立起来。
问:我再补充一下,从我所了解佛陀的一生事业,都是为了解决众生心灵的烦恼,但并没有去做种田这种实事。我所说的为百姓谋利,是指吃饭穿衣这些具体的生活。这两种的功德有没有区别?如果说佛陀的事业是伟大的,那么,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是不是也有着同样的功德?一个是侧重于心灵,一个是侧重于物质,我觉得这两方面都不可或缺,没有必要贬低任何一个。可能我没有理解您的意思,但是学佛的人经常会有这种说法,认为解决人类的心灵痛苦是世上最伟大的事业,但为百姓谋福利的事业无非是饮食男女之类俗事,是不是有这个流弊?
答:佛陀度化众生的本身就是一种利益社会的福利事业,我也没有贬低那些为社会办实事的人。每个人在生活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层面的需要,对衣食无着的人来说,吃饱穿暖是最重要的;对流落街头的人来说,有个遮风避雨的房屋是最重要的;对孩子来说,可能觉得一件新衣、一根冰棍就很重要了。而我们从宏观上来看,从人生的究竟幸福上来说,一个人能够把握真理、开发智慧、彻底地断除烦恼,的确比一块面包、一件新衣要重要些。当然,对没有面包的人而言,的确需要先解决面包的问题。
问:强盗要来杀我们,怎么办?
答:当强盗要杀我们的时候,要不要送上去给他杀呢?当然不能,否则就是帮助他造罪,所以能避就应当避开。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在澳洲,即使小偷来家中行窃,也不能随意地打他,否则就是侵犯他的人身权利,是犯法的行为,所以,澳洲一些有钱人遇到窃贼时,往往不加制止,但中国就鼓励和犯罪分子作斗争,还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表彰。从戒律的角度来看,也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声闻戒的标准来说,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杀害他人。但从菩萨戒的角度来说,当这个强盗会对很多人的生命构成伤害时,菩萨可以本着悲心将这个人杀掉。其中关键是看发心,菩萨必须是怜悯这个人在造下杀业后长期沉沦于三恶道中,为避免他造业,宁愿自己杀他,代他下地狱。如果有这样的发心,菩萨是可以把杀他而不犯戒,不但不犯戒,而且还功德无量。我们还有知道,菩萨本着悲心杀人和侠客的嫉恶如仇是绝对不同的。
问:三皈依中有皈依僧宝,我们应如何来抉择?
答:皈依三宝指的是佛宝、法宝和僧宝。全体的受过比丘戒的僧众,都是属于僧宝的范畴。当然,现实的僧团还是包含着凡夫僧和贤圣僧,也难免有鱼龙混杂的现象。而皈依僧宝,尽管从究竟的意义上是指贤圣僧,而住持佛法、弘扬佛法却也离不开眼前的凡夫僧,那么凡夫僧也是我们依止的对象。只是不是皈依某个出家师父。否则,碰到一个如法的师父,我们也随之变好了;接触一个不如法的师父,也可能就此变坏了。但佛陀又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虽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个师父,但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亲近一个好的老师,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如果自己盲修瞎练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如理思维,依教奉行。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堂
1997年,济群法师在南普陀圆通讲堂为厦大学生及社会知识界人士开设佛学系列讲座,本文根据《佛与法》专题讲座后,法师为学员解答问题的录音整理。
问:佛经中有中国人写的佛经、印度人写的佛经,是不是有同样的价值?
答:佛经是由佛陀所说,后经弟子们的结集而成。中国的历代高僧虽然留下了许多佛学著作,但都是对佛经的诠释,也就是论典。其中,被称为经的只有一部,就是惠能大师的《六祖坛经》,这显示《六祖坛经》在禅宗乃至整个汉传佛教中的特殊地位。从它的价值来说,应该说和佛经具有同等价值。
问:既然佛教认为灵魂转世是无聊的问题,又何必有地狱之说?
答:佛教从缘起的角度,认为有情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主体,并因此而否认灵魂。但否认灵魂并不等于否认生命的轮回,不否认生命的相续,在我们一期的生命结束之后,还会继续随着业力流转于六道,地狱就是其中的一种生命状态。
问:神与佛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答:从佛法来看,神还是在三界之内,还有烦恼和生死,如基督教所说的上帝,仅仅是色界天的天主,将来还是要轮回的;而佛已经超脱了三界,并彻底地断除了烦恼和生死,永远地出离了轮回,这应该是本质上的区别。当然,这是从佛教的角度上来说。
问:世人把佛作为神来祭拜,怎么办?
答:的确很多人是将佛当作神来祭拜,但他能够祭拜佛陀,总是有向善之心。作为我们学佛的居士来讲,应该将自己学到的佛法告诉他,让他懂得怎样来认识佛陀,懂得怎样来学佛。
问:为什么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万古不变的真理呢?为什么成佛的道路上有"四禅八定",有这样那样的果位?
答:为什么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不变的真理呢?当然不是凭我们的肉眼凡胎去认识的,而是佛陀以无限的智慧亲自证得的。至于"四禅八定"和种种的果位,都是修道的过程。就像我们到北京去,也要一站一站地经过,先到到杭州,再到上海,然后逐步抵达目的。
问:既然佛都是人修成的,为什么有人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而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呢?
答:佛是人修成的和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并不矛盾。观音菩萨虽然住在极乐世界,但他大慈大悲、有求必应,因而无刹不现身、无处不现身。他可以随着众生的祈求和愿望显现,就像天上的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
问:法身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答:法身是佛所亲证的宇宙人生的实相,是无相的,无法以我们的思维去思维、也无法以世间的语言去表达,也就是佛教常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问:汉传、藏传、南传佛教除了传播时间不同之外,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区别?
答:三系的佛教除了传播时间上不同,对佛陀的教义也有不同的侧重。佛法在世间上的流传是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从契理的意义上来说,真理是亘古不变的,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是相同的。但佛法的弘扬又要契机,要能够适应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信众,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方便。佛法浩如烟海,三系佛教是对佛法不同方面的发展。但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问:佛经都是佛所说的吗?
答:佛经也好,论典也好,既有佛陀所说的,也有佛弟子依法修行,然后证佛所证,再将自己的体验阐述出来。因为他们所证的法与佛陀的所证是相同的,所以也是佛法。
问:倘若世间所有的人都信佛法的话,社会是怎样的呢?
答:当然,仅仅是信佛还不够,还要学佛所学,行佛所行。如果在这个世间,人人都能学佛,奉行五戒十善,没有杀生、没有偷盗、没有相互的欺诈、没有彼此的敌视,没有自私自利的行为,那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将是怎样一个安乐祥和的社会。
问:地狱里是些什么东西?
答:地狱里的众生也象我们一样,有他的形象,有他的色身。如果光有精神而没有肉体,是无法受罪。
问:佛法不离世间法,在家的人应该如何断除贪欲、执著和妄想?
答:通过对无常的体验和认识,可以使我们的贪心、执著越来越少。无常的道理在座的可能都会知道,但我们对无常的体验还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因果的问题也是同样,相信一分和相信十分是不同的。所以佛经说,观无常足以得道。我们对无常有了透彻的了解就能证得诸法的实相!
问:假如有位妇女需要佛陀成为他的丈夫,那佛成全她吗?
答:佛陀的慈悲是建立在智慧的前提下,不是没有原则的慈悲。如果有个人要上吊,希望你布施一根绳子,你能不能给他绳子呢?如果有个人要自杀,希望你布施一些毒药,你能不能给他毒药呢?如果有个人要抢劫,希望你去帮忙,你能不能去帮忙呢?这些对众生有害无益的事情,我们是不能做的。因此,佛陀对众生的慈悲是为了给众生带来利益和安乐,而这利益和安乐不仅仅是眼前的,也关系到众生的未来。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堂
1997年,济群法师在南普陀寺讲堂开设了题为《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的专题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为信徒们答疑解难,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佛法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是依何为标准?
答:善和恶,在佛教里是如何来定义的呢?一种行为不仅是对我们的现在有好处,还能惠及未来的生命,才可称为善的行为。如果仅仅是对现在有好处,但对未来却是有害的,就不能称为善行。比如抽烟的人,当下是很开心,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习惯却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就不能称为善行。当然,佛教所说的将来,包括今生和未来的生生世世,当我们布施的时候,既能以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社会大众,也能帮助我们克服自己的贪心,更能因为这样的行为为未来生命种下善的种子。反之,则是恶行,比如说偷盗,不仅现在时时要提心吊胆,不能堂堂正正地生活,这恶的种子还会继续影响到来生。所以善恶的标准要结合现在和未来来衡量。
至于是非的区别,在佛教里也有判断的标准。“是”就是真实的、正确的;“非”则是颠倒的、错误的。如果我们的认识是符合宇宙人生真相的,那它就是真实的,“是”的;如果我们的认识不符合客观的事实,而是出于我们的想当然,以黑为白,指鹿为马,那它就是错误的,“非”的。“是非”还可以从道德的角度来评判,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就是“是”;而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就是“非”。
问:为什么称植物为无情众生呢?
答:为什么称植物为无情众生?因为植物没有觉知、没有情感,所以是无情的;相反有觉知、有情感的动物则称为有情。
问:现代科学已发现植物有一定的知觉、情感和信息传递,如何来理解这一些现象?
答:科学有这样的发现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比如说含羞草,我们手一抓,它马上就将自己的叶片收拢起来,很害羞的样子,它所产生的这种现象和我们的理解、我们的认识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当风吹过之时,树叶也会摇头,那么,树的摇头和我们的摇头是不是一样的呢?我想,应该是不一样的:以为前者属于物理性的反应,而后者属于精神性的反应,它们的现象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性质是不同的。
问:听了些佛法讲座,觉得泛泛之论比较多,究竟是为什么?
答:佛法对于人生痛苦的解决,在一次讲座中只能作些纲领性的阐述。而“有情生命之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包含着十几个方面,我们今天只讲了其中的一个部分。这十几个方面都是围绕着解决人生痛苦来展开的,包括生命的来龙去脉,包括因果的规律,包括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等等,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非常具体地介绍给大家。其实,整个三藏十二部典籍,都是为了解决有情生命的痛苦,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讲完呢?
问:如何依赖自身的修炼皈依三宝?
答:没有修炼就可以皈依,而且,皈依三宝之后再修学佛法比较稳妥。
问:既然地狱里面的众生很苦,没有办法修行,那地藏菩萨是如何救度他们呢?
答:地狱里的众生的确是无法修行的。但地藏菩萨为什么还是要度他们呢?就说明地藏菩萨的慈悲,正所谓难行能行。地狱中的众生在地藏菩萨的教化下,加持下,也许他的善根成熟,一念善心生起,他有可能当下就脱离地狱道。即使不能这样的话,也能让他们种下一点善根,这善的种子还能够在将来引导他修学佛法。我们在座的哪一位能保证自己不是从地狱里出来的呢?我们现在能接受佛法,也许就是因为当初在地藏菩萨那里种下了一点善根。我们说动物不能修行,但寺院里动物因为常常有机会听闻佛法,虽然不能修行,但这一善根也能使它们将来得人身时有机会亲近佛法。所以,能不能学佛,能不能学好佛,有没有善根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一个没有善根的人,无论你怎样地度化他,他就是不愿信,就是觉得学佛不能变出一个电视机。
问:在平时的修行中,如何能正确判断因缘与妄想的区别?
答:妄想和因缘并不需要区别。因缘是总的概念,所有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正的、邪的,都可以包含在因缘里。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善的因缘,有恶的因缘,有好的因缘,有坏的因缘,有真的因缘,也有假的因缘。妄想本身就是众多因缘中的一种,所以不需要将它和因缘之间作什么区别。
问: 人类因为计划生育而减少了很多转生人道的机会,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呢?
答:计划生育为中国的基本国国策,而世界上其它国家似乎都没有这个政策,像欧洲有些国家人口副增长,他们还鼓励民众生孩子,不但不会惩罚,政府还会给予奖励。一个人为什么会投生到中国,为什么会被计划生育掉呢?这是中国社会的共业,也是某个人自身的业力决定的。
而作为中国的社会来说,如果让人口的无限增长,谁都知道会带来什么什么样的社会后果,从国家的富强,从民众的利益来说,都应该认真的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问:人工流产是否属于杀生?
答:人工流产当然属于杀生。生命既然已经制造出来,就不能随便地剥夺他出生的权利,流产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问:对佛教徒来说,重点应当是先自己悟道,还是先以自己所学的佛法去救度众生?假如要悟道后再度众生,那今生不悟道的话,不是一举二失了吗?
答:这两种修行方式都是有根据的。声闻乘的修行就是着重于自己了脱生死,然后再去度众生,这样比较有把握;菩萨乘的修行则着重于从利他中完善自己,当我们无私地帮助别人之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私心;当我们慷慨地布施之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吝啬。所以,这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至于哪种方式更合适,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问:有人认为佛教徒是“禁欲主义者”,这种看法正确吗?而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答:佛教对“欲”并不是绝对地否定。因为欲望,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善的一面,也有不善的一面。佛教反对我们纵欲,但并不压制我们合理的、善良的欲望。所谓禁欲,就是要以苦行来克服所有的欲望,而佛教从一开始就反对这种自苦其身的修行方式。对于在家居士来说,正常的、符合道德规范的欲望都是和修行不违背的。
至于快乐的问题,人类的快乐大体是来自于欲望的满足,这是大多数人获得快乐的途径。而从佛法的修行上来说,快乐还可以通过禅定的修习而获得,而且这种快乐远远超过欲望满足所带来的快乐。所以,佛法在欲乐之外还提倡法乐,认为学佛修行,应以追求法乐为先,因为法乐是平稳的、宁静的。而欲望所带来的快乐,会带来许许多多的副面影响。
问:法师说鬼看不到,但很多人看到。
答:看到就看到嘛,但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我所说的是通常的情况,至于个别人能够看到,当然是可能的。
问:鬼道比人道低下,是因为鬼道众生福报不如人道众生,但为什么鬼道里的神福报比人道众生还大呢?
答:说鬼道的众生福报比人道低,只是从通常的情况来说,是作整体上而不是个别的比较。鬼道里的众生虽然有共业,但也有别业,一些有地位的鬼,福报、威德都很大;就像发达国家也有很穷的人,贫困国家也有很富的人是同样的道理。
问:修行有了成就,就能超出三界吗?
答:所谓成就也还是大有小的。如果只是小小的成就,也不一定能超出三界。只有诸如了脱生死、证得圣道这样的成就才能使我们超出三界。
问:没有皈依的人是不是佛弟子呢?诵经不吃素有罪业吗?
答:信佛而没有皈依的人能不能算佛的弟子呢?显然不能。打个比方说,一个人不入党能不能算党员?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说信佛,为什么又不皈依呢?可见信的程度还不够。
至于吃素的问题,只要是不杀生就没有太大的关系。能吃素当然最好,不吃素的人一定要坚持不杀生的原则。
问: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答:佛法讲缘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开始的。既然没有开始,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能成立。人类对世界的起源的探讨是直线式,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追究最初的那个开始;而佛教则认为是缘起的,是圆的,在一个圆形中有没有开始和结束?它是无始无终的。
问:我是一个佛教徒,也略知佛法义理,但在人生道路碰到障碍时,往往不能自拔,如何才能以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变化?
答:我们在人生道路中遇到障碍时,要越过去是不容易的,这关系到我们思想境界的提高。学佛后虽然知道了很多道理,但那都是佛菩萨的境界,还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所以,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是正常的。我们观念的改变需要有个过程,修养的提高也需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戒、定、慧的修行,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行有成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要如法修行,更要持之以恒。平常心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带着固有的观念和经验去对待一切,而是要以佛法为参照,如果我们能了知世界的无常,自然也能更平静地来看待生活中的变化。
问:“自依止、法依止”中的“止”应如何理解?
答:“依止”就是依赖的意思,依止不能分开来看,学佛要依赖自己的努力,依赖佛法的指导。
问:佛教信神吗?如果不信神,如何称为宗教?
答:大凡所有的宗教,都要建立一个造物主,都要建立在对主宰神的信仰之上。而佛教虽然也承认鬼神的存在,但没有所谓的主宰神,没有独存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灵,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和一切宗教都不一样。
问:既然人的自身有很多缺点,那为什么我们又要依靠自己呢?
答:如果不依靠自己,那么应当靠谁呢?很多事情是无法请别人帮忙的,口渴的时候,谁能代替我们喝水?自己渴了,就要自己喝茶才能解决;别人喝的茶只能解别人的渴。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的烦恼都是自己的,所以,也只有自己去解决,推而广之,人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如此。人类的确有很多缺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克服自己的软弱、克服自己的愚痴,克服人格上种种不足,这就是我们在修行中所要解决的。
问:学佛后有很多障碍,如何来对治?
答:学佛有障碍,是很正常的。有的人学佛很顺利,事事如意;也有的人学佛障碍很大,麻烦很多。本来什么事都没有,学佛之后麻烦还多起来了,为什么菩萨对他们一点也不关照呵?其实,这就是各有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有的人业障很多,所以业障很多,但一时还没有显现,因为学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脱烦恼生死了,业障就显现。就像我们欠下的债务,本来还相安无事,可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债主立刻就会来追着讨还的。学佛也是这样,当我们要向善的时候,往昔的很多冤家债主就上来找了。所以,忏悔非常重要,它能为我们消除业障,排除学佛道路上遇到的违缘。
问:如果出家人做错事,在家人是否可以指出他的错误?
答:在佛陀的时代,僧团每半个月要开一次会,在会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然后进行检讨。至于在家人,因为对僧团中的很多情况都不是很了解,还是不管为好!如果是出于善意,而且觉得自己有办法帮助他,那也应当是可以的。
问:每年的鬼节,要烧纸钱祭拜先人,纸钱又是通过什么方式邮寄去的呢?
答: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先人已经生天的话,他会不要你的钱;如果先人在畜生道里,它也用不着你的钱;如果先人在地狱道里,那里根本就不需要钱。纸钱只有对生到鬼道里的先人还有些用。虽然这样的祭奠方式并不佛教里的,但至少能使后人产生些自我安慰的效果。
问: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答:色就是物质的现象,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本体,所以说是空的,这是“色即是空”。但是空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假象还是存在,这就是“空即是色”。
问:佛教不信神,不承认灵魂,却相信鬼的存在。请问如何来区分神、灵魂和鬼?
答:神和鬼都是属于鬼道的众生。神是鬼道里地位比较高的,而鬼则是普通的、没有地位的那一类。至于灵魂,佛教不承认生命的内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体,所以,佛教不承认有灵魂的存在。
问:法轮上的“万字”作何理解?
答:佛教里面的万字,有时是在法轮里面,有时是在佛的胸前,它代表着“万德庄严”,代表着佛陀的一切功德。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澳洲墨尔本云阳寺
1999年春,济群法师应墨尔本云阳寺的邀请,进行为期三天的《心经》讲座,本文根据讲座中回答信徒疑问的录音整理。
问:请问法师“般若”与“智慧”的区别何在?
答:般若是梵语,和汉语中智慧的含义相当,古德之所以不译为智慧,采用音译,
中国文化中智慧这一名称,不足以充分体现般若的内涵。因为人世间的智慧是建立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它是有限的,有缺陷的。人类以有限的经验所建立起来的智慧,是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真实的,原因何在呢?宇宙人生的真实是无限的,而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有限不能认识无限。何况人类的智慧,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利益,但是人类智慧所发明的东西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过患。就像科学,它会制造许多新事物,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怖,如核武器。佛法讲的“般若”是超越经验的、超越我们的思维的,乃至于只有打破现有的意识所构成的层面后,佛法所说的智慧才会显现出来。“般若”是证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也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一种能力。而人间的智慧是难以办到的。
问:可否请法师开示持《心经》的功德?
答:有很多读诵《心经》,是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这并不是《心经》最重要
的功用。《心经》的全名具称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意思是以大智慧到彼岸。这就告诉我们受持《心经》的功德,一是开般若智慧,二证得宇宙人生真实,三是解脱人生的烦恼。
问:请问法师何谓涅槃?
答:涅槃是梵语,汉译寂灭的意思。指人通过修行摆脱了烦恼之后,生命了进入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安静而无躁动不安,即为涅槃。
问:请问法师如今社会高速发展,比起古人的生活条件来说,今天的人是更加幸福了。佛法中所说的“不”、“空”、“无”,这似乎都是一些带有消极性的观念,人有了这些观念是否会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呢?
答:现代的人喜欢讲进步和发展,当然就这个概念的自身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想像中进步和发展总是要比停滞和落后要好的多。可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现在讲进步和发展是有特定对象的。那就是指的是:经济和科技。许多国家都在极力的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在一味的强调经济和科技发展浪潮中,传统的、自然的、人文的许多宝贵东西却失去了。比如纯朴的民风,传统的社会美德,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悠闲的心境等都在渐渐的失去。这种付出这么大的待价的发展,是否值得呢?
何况人类幸福,单纯的靠经济条件并不能完成的达到,因为幸福不仅仅指物质方面的,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心态、身体的建康、和谐的家庭等。这些都是组成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衣食无忧,拥有许多的金钱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幸福的。
再说《心经》中所说的“不”“空”、“无”等,是否就是一些消极的观念呢?其实不是。首先我们要知道《心经》所说的“空”和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空”,指一无所有是不一样的。佛教所说的“空”,是要否定我们错误的认识和执著。而人类的烦恼和痛苦都是错误的认识和执著造成的。比如我们一味强调经济的发展,这背后是否隐藏着,经济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性超过其它一切的观念呢?如果说是这样的话,这种错误的观念显然造成发展经济中带来种种付面影响的根源。而我们现实种种物质条件的执著,更是导致人生痛苦的主要原因。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本来都是伤害不了人的,可是我们一旦执著了它都会对我们构成伤害。
问:一个学佛修行的人,面对他人伤害对你的利益,比如人家欠你的钱不还,或者冤枉你,我们是否应该不和他计较呢?
答:人家不还你钱,或者冤枉你,你不和他计较,无所谓,如果能这样做到的话,说明你个人已能看淡世间的名利得失。但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到众生的利益。也就是说:我们的每一种行为,当他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的时候,如果要考虑如何才能真正利益他人。有的时候我们用不计较、无所谓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也有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态度有可能迁就的一些人的缺点,甚至害的他。那么我们真正的慈悲是要帮助他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人家污蔑你、冤枉你,你不去辩解,有时人家对你的误解,使得他对你的嗔恨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而造下种种罪业。你可以如如不动,但却让对方痛苦不堪,这能算慈悲吗?所以在《瑜伽菩萨戒》中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为自己辩护,这也是一种犯戒的行为。
问:法师说到修行,要我们活在当下,念念分明。但有一位友人曾问一位法师,
如果亲人得病,不去赚钱,而去观照,去念念分明,那根本就无济于事,这样的观照有必要吗?关于这个问题那位法师没有做正面的回答。请法师开示?
答:我可以给你最直接的回答。我们说活在当下,保持一种清明的心境,不是让你无所为,而是让你在做每件事情,包括你在工作,如在谈生意、在开车,乃至吃饭走路时,你都能很专注地去做。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丛林中常说“搬柴及运水,神通并妙用”,那么在当今的商业社会可能要说,开车、谈工作无非是道。当然环境越是复杂,越是不容易保持这样的境界,若非修养有素,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佛教中才会有一些专修的特定方式,比如说打禅七,或到深山、寺院中进行静修,但这静修也是为了将来回到社会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及相当的定力而服务的。
问:法师说看破了生死就不会执著。如果我有一位好友的家人病重濒死,我们用佛教的观点去劝他看破生死,我们虽然知道佛法的道理,但是别人不知道我们这样做就会被看作是冷漠无情,不知法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我们面对别人的烦恼、痛苦,首先要有慈悲怜悯之心,而非冷漠。我们本着慈悲心去开导别人,其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和他一起哭,表面看起来你对他很同情,他为此会感到高兴,但是实际上这样对他没有好处,反而增加他的执著;相反,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劝解他、开导他,就会减轻他的负担和痛苦,这样别人也不会觉得你是无情的。
问:目前的商业社会有很多欲望与欺骗,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或者是象日本禅师所说用空的思想去面对,那么这样做是否只是把无条件它接受下来?
答:如果人家要欺骗我们,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接受他的欺骗呢?有时如果我们接受他们的欺骗,那就有可能放纵他,对他是没有好处的。在佛教的菩萨道修行中,方式有二,一种是摄,一种是折。摄,是慈悲、忍辱、包容,象白隐禅师的一般,他们的行为与风采会感化许多许多的人;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折,就是惩罚他,让他受罚而有所改变,但无论是摄还是折,都要从慈悲心,而非从嗔恨心出发。至于解决一件事情则没有一定的方式,要靠你的智慧、方便善巧。其中总的原则是:一要有慈悲心,二是看事情怎样可以处理的更圆满。还有另一个方面是看如何处理才会对他人有好处。你可以本着这三个原则去处理问题。
问:请问如果想学《心经》,但如果只是念咒语,不理会经文,是否会有灵验?
答:我们专心念一样东西都会有灵验,你专心念“土豆”、“土豆”、“土豆”,也会有灵验,何况心经的咒语中还潜藏着诸佛菩萨的无量的威力,当然更会有灵验了。
流云记
济群法师在南澳竹林精舍秋令营
2000年春,济群法师应南澳竹林精舍的邀请,主持了为期一周的“佛学秋令营”。在秋令营期间,法师为澳州的信徒们开讲了《学佛与做人》、《生命的回归》等讲座,并为听众解答了学佛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法师,“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中的业是什么意思?
答:当我们的善行或恶行发生之后,会构成一种能量储藏在生命里,这种力量就是业。业是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就像火箭能推动卫星上天的作用一样。
人的一生在这个世界奋斗的几十年,许多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家庭、事业、地位、财富等,应有尽有,令人羡慕。可是当他离开这个事业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正像一个人来到世界光着身体来的时候一样,走的时候两只手也是空空的。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所能带走只是我们这一生造下善恶业,以及生活中养成的各种好坏习惯。
问:善和恶应如何区别?比如说,当病人得了不治之症,病情恶化到只能依靠仪器来维持时,我作为医生该怎么做?我既不想结束他的生命,因为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意味着杀生的恶业;可如果继续提供药物来勉强维持他已倍受痛苦的生命,就能算作善的行为吗?
答:善和恶并不完全是绝对的。经典中说到的十善和十恶是佛法中判定善恶的标准,但这标准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在菩萨戒里,特殊的情况下的杀生也可以是善行。比如,有坏人为非作歹,菩萨为了拯救他,使他免遭堕地狱的恶报,也为了使更多的人免遭他的迫害,出于这样慈悲心去杀他,不但没有罪过,反而功德无量;如果袖手旁观,则是犯了菩萨戒,因为他没有将利益众生放在首位。同样,如果你是出于对病人的慈悲而去帮助他结束生命的话,不应等同于一般的杀生。
换一个角度说,作为医生,你有义务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比如罪犯因为触犯法律而被枪毙,那是他罪有应得,执行枪决的人也不等于说就是干了坏事,因为他只是在执行使命而已。
问:就刚才的问题来说,如果我是那个医生,我应该怎样做?结束他的生命还是继续他的生命?
答:你指的是安乐死的问题吗?如果从声闻的戒律上来说,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能杀生。作为业报身,疾病产生的原因除了四大不调之外,还是对于业债的偿还。作为佛弟子,要守持不杀生戒,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断众生命。
但如果你是菩萨,有菩萨的发心,情况又不同了。你不忍看到病人这么痛苦,宁愿自己杀了他,替他承受报应,也不让他继续遭受痛苦。如果是本着这样的愿望去解决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但我们作为一个公民,还需要遵循法律的规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行事,还需参照法律的有关条文。
问:我也想请教关于安乐死的问题,如果疾病是由于业障现前的话,病人在医生的帮助下实行了安乐死,可他的业还没有还清,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答:从因果报应的角度来看,造业感果有如欠债还钱,如果你一期的果报没有偿还完,你就人为的结束他的生命,我想这个债还会延续到来生的,除非有人有能力替他偿还。
问:关于捐助器官的问题。我们的神识要在身体冷却之后才会离开我们的色身,可器官移植是要在人还有体温的时候进行,那样的话,对捐赠者本身是否会造成很大的痛楚?会妨碍到他的往生吗?
答:我们的生命体由寿、暖、识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寿就是每一期的生命,或长或短的几十年,到时间就要结束;暖是我们色身的温度;识是指精神系统。当身体败坏,寿终正寝后,识会离开我们的色身,体温也会随着识的离去而消失。一般来说,死亡之后身体很快会变凉的,就说明识已经走了,那时的色身不过是我们废弃的一间屋子而已。可假如识还没有完全离开的时候,对亡者所采取的解剖行为会构成伤害。
对死亡的人来说,临终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时生起了嗔恨心,就会堕落到恶道之中;如果是带着善心走,就容易得到好的去处,所以,临终一念对未来生命的走向有着关键的作用。佛教为什么提倡临终助念?就是要为将死的人提供良好的氛围,使他的意念和善法相应,使他带着欢喜、祥和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
问:被杀的人以后可能也会变成好人,如果不能知道他将来的变化,又怎样判断自己杀他就是正确的行为?
答: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此时不杀他的话,他当下就会危害到很多的人的生命安全,至于以后会不会变成好人则是另外一回事。作为菩萨,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要挺身而出,宁可自己承担杀生的业报也要制止他造下罪业,使他未来的生命免遭无穷无尽的地狱苦痛。
问:很多留学生面临考试的时候,总要来寺院拜一拜,求菩萨保佑他们考得好一点,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如果这样做是和菩萨做生意的话,那就有很多人不敢再来烧香了。
答:祈求佛菩萨帮忙固然是可以的,但关键还是要自己用功读书。到考试的时候,你自己不努力,只是等着佛菩萨帮忙的话,恐怕是不行。但是我们通过静坐、诵经和拜佛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果静下心来再去读书,效果一定会更好。如果通过拜佛开了智慧,对读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但不是说,完全放弃自己的努力,而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佛菩萨身上,那样就流于迷信了。
问:天人的智慧应该比人高,而且他们都有神通。能够做到天人,他们的阿赖耶识中一定有很深的善根和福报,可为什么天人不能修行?到底是闻不到佛法呢?还是佛菩萨不想度他们?他们的智慧比我们高,应该是相当容易得度,为什么他们反而难度呢?
答:天又分为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的人沉溺在欲乐里,根本想不到去接触佛法,他们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经典中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个叫耆婆在家弟子,是个名医,僧团里僧人病了都找他看,他医术非常高明,药到病除。耆婆因为这样的功德,死后就升天了。一天,僧团里又有一个比丘病了,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想到耆婆,就上天去找他,想让耆婆再来人间帮忙治病。目见连尊者找到耆婆时,他正率领众天女去参加舞会,遇见尊者后,只看了一眼,车都没停就扬长而去。目犍莲尊者是耆婆的皈依师傅,觉得耆婆很无礼:我到天上来找你,你居然看我一眼就走。遂以神通将车定住质问耆婆,结果耆婆回答说:师傅呵,享乐要紧,我念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还看你一眼呢,其他的人连看你的功夫都没有呵。所以,欲界天的人福报虽大,但往往沉溺于享乐,早已将修道置之度外。
那么,而色界天的情况又如何呢?色界天的人一味安住在定乐里中,沉浸在禅定带来的喜悦里,也不能进一步修习解脱道。
天人的因往昔的善业带来了极大的福报,可以随心所欲地享乐,不像在我们的娑婆世界,到处都有天灾人祸,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所以,他们缺乏修行的动力,而智慧要通过修行和磨练才能引发出来。天人虽有善根、有福报,但对于欲乐和定乐的贪著使其自身的智慧被覆盖了,不再产生作用,并因耽于享乐而无暇开发智慧。相反,世间的人有心去追求真理、追求解脱,通过闻思修而修习解脱道,更容易得度。
问:兜率内院也是在天上,它和一般的色界天、欲界天有什么区别?
答:兜率内院是个特殊的地方,是补处菩萨居住的地方。在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还在说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都发愿往生兜率内院,一则可以亲近弥勒菩萨听闻佛法,二则可以追随弥勒菩萨直到人间成为一片净土。
问:升天需要什么条件?
答:升到欲界天要通过布施和持戒,到色界天则是要通过禅定,即四禅八定。
问:请问随缘不变的含意?
答:随缘不变是菩萨的修行,在《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什么地方都去,酒肆、赌场、青楼,可是他的心不会被染污。他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用各种不同的身份和社会接触,利用各种因缘去度众生,这就是四摄法中的“同事”。凡夫的特点则是随缘随变,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心也就跟着发生变化。而菩萨通达世间因缘,五欲尘劳如幻如化,所以才能在各种染污的因缘,心能不被染污,如如不动。
问:为亡者所烧的纸钱及其他用品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答:其实,这只是活着的人出于对死者的报答而采取的一种仪式,觉得应当让死者将生前的用品都带上,但他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这些用品?你给他带汽车,那里没有修公路还是开不了;你给他带电视,那里没有电视台也同样派不上用场。我们总觉得亡者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有同样的物质需要,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真正对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诵经、供养三宝、救济社会,并将所修的共德回向给他,这样才能对他有所利益。
问:如果升到天上也会堕落的话,我们应当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去处?
答:升天并不是学佛的最终目的。学佛是为了趣向解脱--解脱烦恼、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佛教的修行是通过智慧的开发,通过对佛法的证悟而获得究竟的解脱,我们整个的修行,就是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以持戒、修定来开发智慧。而菩萨道的修行则要在自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利他,在自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救度众生。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往生西方是比较稳妥的捷径。凡夫在六道中流转,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深信弥陀净土,深信弥陀愿力,一心念佛,因为往生极乐世界能够使我们不再退转,不再流转生死。
问:在修行中发愿如此重要,那怎样发愿才如法?
答:发愿是为我们树立学佛的目标。每个人的发心不同,所以,发愿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是行菩萨道的,不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自己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那每天就要这样发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望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只有树立了人生目标,我们的所作所为才会有针对性。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为实现这一目标,就会努力地赚钱、存钱;反之,如果缺乏目标,钱一到手就会随手花掉,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无法积攒下来。对修行来说也是同样,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我们的所做的一切功德才会有明确的归宿,才会日益增长。
问:《道次第论》怎么解释?
答:这是一部论的名称,全称是《菩提道次第论》,是十四世纪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师所造,包括《广论》和《略论》两部。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觉悟之道,这条道路应当怎么走呢?这就是次第所要讲的,初学佛时应如何入手修行,然后,如何从人天乘至声闻乘进而菩萨乘,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讲述得非常清楚;论指的是论典。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讨论成佛次第的论典。其次第依道前基础、人天乘、声闻乘、菩萨道。要领有出离心、菩提心、性空见。
问:法师讲到做人要中观,假如一个人本身很乐观,同时也能了解到别人的悲观。而因为他乐观,所以做事很积极,想要帮助悲观的人,那不是更好吗?
答:我们刚才也说到,很多乐观的人其实只是属于盲目乐观。如果按照佛法的标准来说,一个人只有见道以后才能真正乐观,在见道以前,在修行还没有把握的时候,都没有资格太乐观,因为你的人生里还有太多的烦恼、太多的业力,你对自己生命的未来还没有能力把握有什么资格乐观呢?而中观是属于如实观,即如实地、客观地看待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对生命的改善有益,如果只看到人生的光明面或是黑暗面,都是片面的。
问:一个人的乐观或是悲观和他的物质生活是否有关?很多人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依然生活得很悲观,是不是和我们的宿世有关?
答:我刚才讲过几种情况,和物质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乐观和悲观和我们的世界观有关,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关,和我们的天性有关,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和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关,也和我们的思想深度有关,物质条件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悲观发展到极致者往往会走上绝路,很多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声名卓著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找不到未来的归宿,因为他们没有宗教信仰来支撑他们的人生,可见,所谓的悲观或乐观与物质生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金刚经里说,诵持四句偈的功德大于以三千大千世界财宝布施,请法师开示。
答: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我们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我们人生的烦恼。我们以财富去扶贫济困,虽然能解决他们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还会使人堕落,会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佛法的布施则不同,它能够使有情的生命得到改善,使有情的烦恼得到解脱,因此,法布施的功德更大。
问:士兵的使命就是服从命令,作为佛弟子,若遇到战争该怎么办呢?
答:如果从声闻乘的戒律来说,受了戒的佛弟子是不能杀生的,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哪怕是为了保卫国家。如果从菩萨乘的角度来说,战争就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若一个和平的国家遭受侵略,作为菩萨来讲,为了使侵略者不造下恶业,也为了使更多的人生活安定,纯粹是出于对众生的悲心去参加战争,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明确的是,出发点应是慈悲心而不是嗔恨心。所谓非正义战争,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略别国,作为佛弟子来说,宁愿失去一切也不能参加这样的战争,否则,就会给未来的生命带来无尽的后患。
问:在家学佛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答:既然是在家居士,当然还是可以正常地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在五戒允许的范围内。吃素的问题也不定一非要坚持,能吃素当然最好,不能吃素的话,只要不杀生,吃三净肉也是可以的。所以说,学佛对我们的家庭生活是没有任何妨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佛使我们的道德得到了净化,使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这对于维护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有着根本的保障。
问: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诵经念佛和行善哪个更重要?
答:诵经念佛和行善并不矛盾。行善是培养我们的福德资粮,而诵经念佛则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心态,使我们的心更宁静、更自在,这样才能将自己更好地奉献给社会,否则我们的心很浮燥,或是缺乏智慧,虽然也有心行善,但是不是能够做好,能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相应的利益却是个问题,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好心办了坏事。
问: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答: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的时候,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的时候,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同身处天堂;也有的人贫病交加,精神崩溃,虽在人间,就如同身处地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充满爱心、充满慈悲心,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反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痛苦,充满嗔恨心,那么人间就是地狱。我们学佛,要关心当下的天堂地狱。
问:怎样才算是佛教徒,有明确的规定吗?一定要诵经吗?
答:皈依三宝后就是佛弟子,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界限和标准就是皈依。皈依就意味着取得佛教徒的资格的手续,当然要想成为一个佛教徒还得受持五戒。而念佛诵经则是佛教徒必要的修行方式。
问:学佛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答:很多人觉得学佛是逃避现实,什么是现实呢?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着一般世俗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孩子、找工作,赚钱,追名逐利。通常的行情是按这样生活方式去生活去追求,便是积极的人生,而出家通通放弃这些,于是人们便觉得出家是逃避现实。事实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一、学佛并不要求一定要出家,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只占少数的一部分。而没有出家的在家佛教徒他可以和世俗一般人一样,过着常人的生活。至于出家人虽然放弃世俗的生活及追求,但他有他的现实,他有他的生活方式。而论人生的追求来说,出家人则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他应该是为追求真理、为成就智慧而活着,为利益众生而活着。又怎么能说出家人是消极避世的呢?
问:自从学佛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对一切看得很平淡,这样的修行对吗?
答: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要当好父亲,当好丈夫,还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之外,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世界?平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着冷漠,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态度就不对了。学佛的人要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现实人生,了知世事无常,如幻如化,但同时又要深信因果,发菩提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止恶行善,利益众生。
问: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答: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种差别,当然是不一样的。
那么,学佛究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通过工作和劳动可以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通过学习和娱乐可以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为什么要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教是哲学,有的说佛教是宗教,其实这些定义都不是很完全,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
有人会说,解决痛苦的方法很多,无聊了去看电视就是解决的方法,痛苦了去喝酒也是解决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使我们的痛苦得到暂时的转移,看完电视如何呢?一样还是无聊;酒醒之后依旧还是烦恼,可能还更烦恼,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会说,物质条件的改善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样的话,古代的帝王就不应有烦恼,因为他们集世间的财富和权利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比我们更烦恼,可见,改善外在的环境并不足以究竟解决人生烦恼。
也有人会说,我还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过对神的祈求,通过外在的拯救能不能拔除我们的痛苦?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烦恼是来自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习气,来自我们往昔做造下的恶业,所以,我们只有铲除这一切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内心的困惑。没有烦恼的话,走到哪里都会自在,学佛和不学佛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
问:请法师讲一讲自己亲眼所见的六道轮回的事例。
答:六道轮回是人们最不容易相信的事,我们这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唯物论的教育,人死如灯灭,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而六道轮回的理论却告诉我们:生命会在死亡后继续存在并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续。
常人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眼见为实:我能看见的,我能感觉的就是事实,反之,则不能作为事实来接受。现代人总是跟着感觉走,但很少会对自己的感觉做一番考察,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我们的感觉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根据佛法来看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觉既粗糙又错乱:首先是粗糙,我们的能感觉到事物非常有限,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感知,比如微观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放大镜的发明,我们永远都无法相信微观世界的存在;我们也看不到宏观的宇宙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望远镜的发明,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宇宙的广大神奇。相反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以为千真万确是真实存在的,并不一定就是客观的真实。何必一定要我亲眼见到才是真实有的呢?
问:我是个佛教徒,在春节期间家人杀了很多众生,但又不会善巧地劝说,请法师说一下杀生的祸害?
答:作为佛教徒,在别人杀生时,首先要劝说,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有时也不是一下子就会奏效的,只要自己不去杀,就不会犯杀戒,所以,不必痛苦内疚。至于劝说家人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可以从环境保护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从人类的良知来说;可以从动物被杀的痛苦来说;可以从肉食对健康的影响来说;也可以从因果报应上来说,总之,要以对方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劝说。
问:万一不小心做错了事怎么办?
答:不小心做错事的罪过特别小,佛教中讲到犯戒,前提是有心,如果是无意的,罪过就比较小。就象我们在平时无意中伤害到他人,就容易取得别人的谅解。如果我们再能对自己不小心犯下的过错有忏悔之心,并以实际行动来弥补,那么,就不必再耿耿于怀。但如果我们还自以为是,坚持己见,就会加重自己的罪过。
问:我自己总是进香,为什么还是生病?
答:进香和生病矛盾么?生病既是由于我们的业障,也是由于生活不注意而造成的四大不调。如果我们暴饮暴食、生活毫无规律,再去进香去问菩萨:为什么我还会生病?菩萨又如何来回答你呢?所以,我们首先要自己保护自己,光烧香还不行。如果只会烧香,那是和菩萨做生意,供两个水果就提一大堆要求,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呢?如果我们学佛只是想在菩萨那里得到什么,那是凡夫的贪心,而贪心和佛法是不相应的,佛陀教导我们要放弃自己的贪著,学佛就是向佛学习,用佛陀的言行为榜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问:佛菩萨普度众生,他们是否度化众生的行为中得到某种满足呢?
答:佛陀普度众生是以他的智慧和悲心,成佛有四大内容,就是悲、智、愿、行,佛陀之所以成佛,就是因为他对世界上的众生有无限的悲心,他成佛之后,他的悲心和愿力在无穷无尽的世界中去度脱众生。佛度众生不是有心的,是自然的感应,不是我想要度才来度的,因为是无心的,所以才能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就象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人世间却会显现出千万的月亮,何处有清净的水,何处就会显现出月亮,原因是什么?月亮有心吗?我们有清净的心,有虔诚的心,佛菩萨就会和我们相应了,就会达到感应的效果,不可以用我们的常人的心去度佛菩萨,古人云“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何况是佛菩萨呢?
问:自己不杀生,而家人杀的,自己是否能吃呢?
答:自己不杀叫别人杀,就象自己犯罪和教唆犯一样,罪过是一样重的,而教唆了一个人,还罪加一等,如果不是你让家人杀的,也不是为专门为你杀的,这样的菜边肉在实在想吃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吃的,不犯杀生戒。
问:为什么要烧香、点烛、烧锡箔给祖先,是不是有用?
答:烧香是中国的传统观念,为了表示对我们的祖宗的不忘本,对人世间的道德的维持来说有相当积极的意义,那供品他会不会回来吃呢?就要看他是不是有空,我们知道根据佛教来说,我们想要给祖宗超度要在四十九天之内,因为四十九天之内,他未来的去向还没有定好,就象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如果要走后门就要抓紧,如果一切都已经定好了,已经在六道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事情多得很,要改变就比较难了,你为他做的功德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至于一年之后,三年之后,对亡者的作用已经非常小了,只是对我们自己,为了表示孝道,为了表示不忘本,为了社会的道德有积极的意义。
问:世界初成的时候,人是从哪里来的?
答:佛教以为人是从外星球来的,当时光音天的人到我们地球,是以一束光来的,看到地球非常美好,就留连忘返,看到树上的果实,就摘几个来吃,吃着吃着就再也回不去了,后来我们的世界就有人了。
问:什么是佛法?有什么作用?
答:佛法最简单的定义是:佛法是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人生的烦恼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但不能得到究竟的解决,这时就需要佛法。
问:为什么进大殿我的眼泪不住地流下来?
答:我想这是潜意识中善根的流露,这不是有意识的,是感觉不到的,你有这样的感觉而不是无动于衷,说明你有善根,可以好好学佛。
问:世间人将佛教作为迷信,以为佛菩萨就是佛像、菩萨像,不听也不信,怎么办?
答:这就需要你的善巧方便,一般会说这种话的人都不懂佛教是什么,你就可以进一步问他,既然不懂,何以认为佛教是迷信?这本身就是种迷信。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八正道里面就有正见,对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识上,相反,世间的人都是生活在迷信中,对金钱、对地位、对感情、对鬼神的迷信中。
问:佛教对善与恶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答:佛法对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善的行为不仅对眼前有利,更能对未来生命有所利益。我们说布施是一种善行,通过这一行为,能帮助我们克服自己的贪心和吝啬,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净化和升华,同时,它还能为我们招感未来的福报。其次,善的行为不仅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所利益,还是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被帮助的人带去了利益。所以,我们衡量一种行为是不是善行,就可以用这两个标准去检验。而不善的行为同样可以用这两个标准去检验:凡是不能对自己的现在及未来都有所利益的行为,凡是不能对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善的。所以,我们判断行为的善与不善,主要是根据它的果报来判断。
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一个清净的宝藏,那就是我们的佛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清净宝藏之外还有无明。我们的生命由清净和染污这两种东西构成,这两者都是无始的。佛性是无始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所谓“无始无明”。无始也就是没有开始,在有情生命的流转过程中,贪、嗔、痴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常说“一念不觉”如何如何,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觉悟过,是“念念不觉”。当贪心现起的时候,我们常常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贪了,我们的嗔恨、妒嫉、烦恼习气也都是同样。我们的生命时常都是处在这种不觉的状态中,学佛就是要将这不觉的根源彻底铲除。佛法讲因缘,因为有这无始的无明,才会有贪、嗔、痴,才会造业,才会流转。当生命中没有了这些染污后,就不会再有贪、嗔、痴的产生,因为因已经没有了,就象没有种子也就可能长出树来一样。
佛法是建立在因缘因果的基础上,善恶的标准也是建立在同样的基础上。我们了解生命的过去和未来,是以此来指导我们当下的行为,使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
问:自我的回归是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感受?
答:自我的回归就是使我们的认识回归到世界的真实,而不是生活在自己错误的情绪里面,并非不重视他人的感受。学佛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摄法门里有一条是同事,就是要我们学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杀人犯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他罪大恶极,很讨厌他,可你设身处地去为他想一想,感觉就会不同了。他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许和他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关,和他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有关,也许并不是他自甘堕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而身不由己,能够客观地来看待任何现象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比较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问:什么是因缘?常常听人说要随缘,这说法是否正确?
答:随缘是不是有缘就随呢?不是的。因缘包括着善缘和恶缘两个方面,恶知识要引诱你去干坏事是缘,善知识要带你学习佛法也是缘,我们要懂得分析和辨别,要随善缘而不随恶缘。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佛法讲因缘,其中有疏的因缘,也有亲的因缘,用哲学的概念来解释,就是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主要条件为因,次要条件为缘。比如树的生长,种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阳光树木生长的条件,是次要的缘。我们来这里学习佛法,这一念发心就是因,法师为你们讲佛法,竹林精舍为你们创造听闻佛法的机会,这就是缘,好的缘能够使我们的善根不断增长,使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在此同时,你们也是我的因缘,因为有你们来听法我才会讲,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互为因缘,是相互的。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福州法海寺
2000年,济群法师应福建省佛协本性法师邀请,在法海寺弘法楼开设了《佛教财富观》及《人心、人性与人生》两场讲座,本文根据讲座中的问答部分整理而成。
问:受菩萨戒之后,还能不能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答:佛教徒受戒之后,戒律的规范可能会和生活发生冲突,尤其是受了菩萨戒。这位居士所提的问题应该说还是很普遍的,菩萨戒中,不仅自己不可以喝酒,也不能让别人喝酒。因为酒戒是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学佛修行的目的是要开发智慧,而酒精会障碍我们的理智,会影响到智慧的开发。戒律既是这么规定的,那作为受了戒的人,当然是不能再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戒律的性质和法律一样,没有通融的余地,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作为借口。尽管戒律有时也会有开遮,譬如喝酒虽是禁止的,但作为药用还是可以通融,这就属于开的部分,但若是为了生计,为了生意,这样的理由就不能成立了。
问:作为家庭主妇,为照顾家人的三餐饮食,无法避免杀生,怎么办?
答: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很多居士所处的家庭中,往往不是全家都信佛,作为一个主妇,因为自己信佛就要求大家吃素是不太现实的。许多家庭也往往因为这个问题闹得鸡犬不宁,作为家庭主妇来说,是没有原则地迁就整个家庭,还是非常死板地去严守自己的戒律呢?为家庭和睦起见,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不妨做一些迁就家庭成员的事。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不违背原则呢?如果家里人一定要吃肉,作为受了五戒的人,当然不可以杀生,也不可以让别人杀,否则不但自己造了罪,对家人也没有任何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折衷的办法,买一些现成的半成品给家人食用。佛经里也说到有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就是: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不是为你杀,这样的肉我们去买或去吃,都不会犯杀生的罪。至于涉及到杀生,那就必须坚持原则,无论如何也不可放弃这一立场。
问:有人说,"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不贪著能不能算是布施呢?
答:布施本身就具有远离贪著的含义。如果我们对财富的贪著很深,就会悭贪吝啬,就会舍不得布施。所以,布施不仅是培植我们的福报,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克服人格中的悭贪吝啬。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贪著也具有布施的意义。
问:我看过净空法师的《认识佛教》后,每天都在念佛、吃斋,但没有举行皈依仪式,算不算皈依?
答:既然没有举行过皈依仪式,就不能算是皈依。皈依必须经过三宝的证明,是有特定的仪式。
问: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人是从哪里来的?
答:探讨人从哪里来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是从进化而来,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生命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规律发展而来。就进化论的观点,人类的祖先乃为猿猴。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是从外星球来的,外星球的人坐着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游,飞过地球时发现景色美丽又无人居住,就下来考察,喜欢上这个地方后就长居此地。佛教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佛教认为人类最初是从光音天来的。光音天的人倒是不需要宇宙飞船,他们有神通,飞过地球时,发现这个地方不错。当时地球上非常富饶,到处生长着香甜的水果,他们因贪吃过甚,结果身体沉重得无法飞翔,只好在地球上居住下来,这就是佛教中关于人类的起源。
问:种花时,无意中伤害到虫类,算不算杀生?
答:无意中伤害到其它的生命,不能算是犯杀生戒,但属于杀生的范畴。一个没有学佛、没有受戒的人,如果杀生,只有一重业罪。如果受了戒后,则又增加了一重戒罪。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受戒还不如不受了?但是我们要知道,受戒的功德非常之大。我们受戒时,是向一切众生表示"我不愿伤害你",因此,所得到的功德是从一切众生那里得到的,而犯戒时只是侵犯了某个众生。比较而言,功德还是要比罪过大得多。而且我们无意中伤害了众生,虽然有业罪,但是因为是无意的,所以罪过非常轻。一个人在造罪时,罪行的轻重还要根据动机来决定,如果是无意为之,那罪过就相对较轻,而有意为之,则罪过较重。动物伤害到动物时罪过很轻,而人伤害到动物时罪过就比较重,原因就在这里。
问:家中的孩子要吃蚌,怎么办?
答: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应当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而不应随意地迁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孩子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如果能以佛法的智慧加以引导,那么,不仅对他的现在,乃至对他的将来,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问:关于四害的问题,究竟是不是应当消灭?因为国家也提倡"消灭四害"。
答:据说,动物界最近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究竟什么动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根据它们讨论的结果,认为人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于是,他们准备联合起来,将人类消灭干净,可是它们没有能力,所以,只好尽可能地给人类造成一些骚扰。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所谓害与不害是相对而言,人站在自己的本位,觉得动物是害虫,从动物的角度来说,其实人才是最大的害虫。如果动物要消灭人类,大家是不是愿意呢?
问:生活中,总是习惯性地将蚊子苍蝇打死,是不是可以多念些往生咒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无意中的杀生行为的确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生活中,可能经常踩死蚂蚁,也可能经常打死蚊子,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过失时,要以慈悲心来为它们念佛,祝愿它们早日摆脱三恶道的痛苦,愿意用自己的修行功德去回向给它们,去帮助它们,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过失。
济群法师在上海玉佛寺
2000年,济群法师应上海玉佛寺邀请,为上海信众开设了题为《佛教命运观》的讲座,本文根据法师演讲中的问答部分整理而成。
问:承认人有命运,与佛教的"无我"观点是否矛盾呢?
答:"诸法无我"是三法印之一,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的重要特点。但无我并没有否定缘起及因果的假象,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是说明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主宰。所以,佛教的无我观和命运的存在是不矛盾的,缘起是无我的,命运也是无我的。
问:佛教也认为算命有一定道理,可生辰只问年月日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很多人出生,那么和法师同一时辰出生的人今天又在哪里讲经呢?
答:这个问题看来要调查一下才会知道。不过,生辰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任何事情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成,生辰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能决定一切。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遭遇不同的情况,也会面临不同的选择,这就有了很多的可能性,况且,佛教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的善恶行为来决定。因此,算命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只能告诉我们命运发展的规律,并不能够囊括所有的变化,所以,即使是同一时辰出生的人,也会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问:请法师现身说法,谈谈自己出家学佛后命运起了什么变化?可谈内心世界的变化,也可以谈现实的变化?
答:看来这的确要现身说法,不能光谈别人的命运,也要谈谈自己的命运。从我出家的过程来看,应该说还是有命运的安排。首先,我作出出家的选择时,年纪还很小,大概只有十六、七岁,而且还是个农村的孩子,受的文化教育也不高,对人生的认识几乎零,实在是谈不上对人生有了认识之后才选择出家。所以选择这条道路,和家庭环境有些关系,因为我生长在一个学佛的家庭,从小就接触了很多出家人,不知不觉间亲近了很多出家人。因为喜欢寺庙的生活了,就到寺庙里去了。可以说,我出家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父母没有要求我出家,也没有反对我出家,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怎么就出家了,或者就是命中注定吧。
我出家之时,宗教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我和其他出家人一道,只是在寺庙过着单纯的农禅生活。80年中国佛学院招生,以我当时的文化程度也不应该能够考得上,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就被录取了,看来也是命中注定。进了佛学院之后,因为基础比较差,就如饥似渴地学习,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佛学基础。毕业后先是在广化寺,在一种相对封闭环境中又继续学修了几年。然后,种种因缘的聚合,使我来到厦门南普陀,并从那里开始走向弘法的道路。
出家二十多年来,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顺乎自然,每个因缘也都是看似巧合地送上门来。就我自己本身来说,不会特别去争取什么,但有很多机缘推动着我,使我多多少少也做了些事情。但有一点,我对佛教事业的热情始终都非常高,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愿力,才有很多善缘来成就我。所以,回顾我的成长过程,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我想可能一半是愿力,一半是命运。
问:法师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逆境么?你又是怎样处理的?
答:在我的生活中,好像不曾感觉有什么顺境和逆境。我认为一个出家人不存在得意和失意的问题,如果有因缘做事,能够为佛教事业和社会民众提供些帮助,我很乐意去做一做;如果没有因缘做事,那么过一种自由自在的日子也挺好,可以读读书,在山里享受大自然,这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人家不让我做,有人要让我做;如果都不让我做,咳,那正好,我可以干我自己的事。总之,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觉得是挺好,觉得现有的处境是最好的。
问:我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在家供养,可有居士告诉我没有开光的菩萨放在家很危险,我很害怕,就赶快把它藏在箱子里,请问佛教中有这种说法吗?
答:为佛像开光的做法当然是有的。但开光的意义在哪里呢?我们要知道,供养佛像主要是为了增长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和恭敬心,在恭敬中增长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在恭敬中约束我们的身心。当我们请到一尊佛像时,你对这尊佛像是否有足够的认同,觉得他就是佛菩萨?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如果我们只是从商店里请来了佛像,往往会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那么,如何使艺术品变成佛像呢?就可以通过开光的仪式来取得内心的认同感。通过这个开光了之后,你在内心里面觉得这个是一个菩萨,主要的是起到这样的一种作用,觉得他就代表着佛菩萨。如果你本身信心很足,觉得不开光也没有妨碍你的信心和恭敬心,是否开光就不是特别重要,这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而不是本质的问题。
还有些问题也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就是对于破损的佛像该如何处理?戒律中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把破损的佛像烧掉,并将灰烬丢在干净的地方,总之,是要以恭敬心来处理。我们知道,佛像的意义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增长信心,如果佛像制作得不够庄严,不能让人们生起欢喜尊敬之心,那我们为了让更多的人对三宝增长信心,做适当的处理还是有必要的,如果本着这样的发心去处理,不但没有罪过,而且还有功德。
问:烧锡箔是否是迷信?佛像放在窗门上是否可以?
答:佛教里没有烧锡箔的有关规定,当然在世的人为了求得心理安慰,烧一点也没有关系,但必须明确这和佛教没有关系,只是传统的民风民俗而已。
至于第二个问题,佛像不应随便乱放,而要放在我们觉得最庄严、最清静的地方。我们对三宝的恭敬,主要是为了自己的修行,如果随便乱放,就达不到恭敬三宝的效果。所以,若佛像摆放得不如法,并不是佛菩萨要怪罪你,而是会妨碍自己的修行。
问: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
答:一个严格吃素的人,是不吃蛋类食品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基础,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的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鸡蛋,吃了也会涉及到杀生。当然,现在养鸡场里出来的鸡蛋,很多是没有爸爸的鸡蛋,也可以说是没有生命,这样应该是不属于杀生的范畴。有些人如果实在想吃,倒也没有太大的妨碍。
问:因果报应是三世决定,究竟由谁来统计这个问题呢?
答:那如果有谁来统计,就变成有神教了,比如基督教,就由上帝来决定一切。而佛法认为,因缘因果是属于世间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像一颗种子种到地里之后,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由谁来决定它的生长过程呢?它只是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就象人有生必有死,又是谁来决定的呢?也没有,它只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问:佛教的命运观和儒教、道教的命运观,会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而改变吗?
答:儒、释、道对命运问题的看法,不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但在解说的方式上会有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就会采用不同的方式,但不是内容的。就像我现在给大家举办讲座,就要采用一种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如果给古人讲座,就要采用另外的方式,不过我还没有这个本事。
问:家庭中是否可以养小鸟?
答:根据菩萨戒的规定,家庭中是不可以豢养狸猫猪狗。但有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来获得生活的乐趣,并形成了一种业余爱好。但我们可以想象,把小鸟关在笼子里,是限制了它的自由,损害了它的正常权利,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仅人类有人权,一切众生都有众生权。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谁也不从属于谁,动物也应当有自己的自由生存权利,为什么我们要迫使它陪伴着我们,迫使它为我们服务?除非它自己愿意。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博得自己开心而限制它的自由,这本身是一种不慈悲的表现。但是话又说回来,有些小鸟从小就长在鸟笼里,已经失去了生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已经养了,还是要继续养下去,最好是给它换个更大的空间,以慈悲之心来对待它,而不是当作宠物来取乐。
问:众生无始以来皆具佛性,为什么在无始以来又流转生死,不知自己本有的佛性呢?
答:我们的佛性是无始的,但我们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无始以来,虽然我们有佛性,但我们还是在念念不绝的无明状态中。本有的佛性没能发挥作用,虽有若无,除非有一天,我们把无明所构成的妄想世界彻底打破之后,我们的智慧才会开发出来,并由此启动生命的另一个系统,那就是佛性的系统。
问:怎样区别魔和业障的显现?怎样对治魔障?
答:魔的范围非常广泛,在佛教来说,有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五蕴魔。如果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凡是障碍我们解脱修行的一切因缘和行为都是魔障。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要诵经了,可孩子在一旁吵闹不休,是魔障;丈夫在一旁将电视的音量开得很大,也是魔障,所以说,魔障的范围非常广泛。
那怎么对治呢?魔由心生,在修行中,不管是遇到好还是不好的境界,只要我们自己不在乎,不执著,那魔对你就无可奈何了。
问:假如今生有两人因为口角而起争斗,最后甲杀了乙,当然甲就种下了恶因。假如来世还是甲和乙相遇,而乙已是颇有修为的佛弟子,这时乙该怎么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守不杀生的戒律;一方面,因果报应,丝毫不爽。那么乙是否应把对方干掉才符合因果的原理呢?
答:因果报应固然是一种规律,但从佛教的修行上来说,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种因果规律,所以才不能杀生。如果乙再去杀了甲,那在无始的生死中,这样的冤冤相报又何时了呢?所以,不杀生才是对的。
问:如果定业可以通过行善来改变,那么"定业不可转,果报还自受"又如何解释呢?
答:定业不可转,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至诚忏悔之后,还是会有转机,如果不忏悔,那就是不可转。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
近年来,苏州西园寺每年举办大型讲经法会,向广大信众普及正信的佛法。为了使这一活动开展得更好,下院定慧寺精心布置了可容纳五百余听众的大型讲堂。2000年春,讲堂甫经落成,即邀请济群法师开讲《成佛之道--皈敬三宝篇》。本文根据法会中法师与听众的问答整理而成。
问:什么是佛法?
答:确切而又简单的说: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和烦恼的方法。
问:为什么进入大殿,眼泪会不住地流下来?
答:这是潜意识中的善根流露,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和感应。而这种潜意识的流露,
说明你有善根,是往昔种下的善根在作用,所以,可以好好学佛。
问:人们常常将佛教等同于迷信,以为佛、菩萨就是泥塑木雕的佛像、菩萨像,根本就不愿进一步了解,怎么办?
答:长期以来的唯物主义教育,使得社会上的很多人都将佛教等同于封建迷信,这一观念还比较普遍,因此,我们要以善巧方便来引导。你可以问他:你了解什么是佛教吗?如果不了解,怎么会认为它是迷信呢?一般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不懂佛教是什么,你就可以进一步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对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基础上,"不是迷信而是智信"。你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他,什么是迷信。所谓迷信,其实遍布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金钱的迷信,对地位的迷信,对感情的迷信,对鬼神的迷信,对人际关系的迷信,凡是我们认识不清,而又特别执著它、依赖它的,都可以称之为迷信。如果有机会,我可以和大家来探讨一下"佛教徒的信仰",向大家讲一讲,佛教究竟是什么?是唯心还是唯物?是有神还是无神?是哲学还是宗教?这都是我们在认识上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有必要澄清有关的概念。
问:佛是什么?是否指一个人的道德好坏或对人生、对世界观的看法?
答:佛,就是觉悟的人,是智慧、慈悲、道德,都达到究竟圆满的人,也是彻底断除了痛苦和烦恼的人,是获得了至高无上的人格的人。
问:念诵经典时,常常遇到生字或冷僻的字,影响读经的效果,应该怎么办?
答:有一本专门的字典,对佛经中经常出现的难字进行了注解,可以用它帮助你。
问:为什么经典经书传至今天,仍然不会过时?
答:佛经,是佛陀给我们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理,既然是真理,它必然是超越时空的真理,具备普遍性和必然性,它就永远不会过时,就像佛法讲的三法印诸行无常,世界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譬如说无常变化的道理过时了没有?不会过时吧。古代世界是无常变化的,今天的世界还是无常变化。中国的世界是无常变化的,外国的世界仍然是无常变化。所以,每个人在任何一个时空,都没有办法摆脱无常变化的规律。因为它是真理,所以不会过时。
问:佛教也有法轮,与法轮功的法轮有什区别?
答:法轮属于佛教的标志,比喻佛陀所说的教法就像法轮摧毁一切。摧毁什么呢?不是摧毁人类,而是摧毁人类的烦恼和世间邪见、邪说。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宣说四谛法门,就叫"初转法轮"。现代很多气功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了传播的需要,便依附于佛教或道教的典籍。不仅法轮功有这个现象,其它如菩提功等等,都盗用了佛教的部分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气功的盛行,对弘扬佛法也有一定好处,因为有些信徒就是从接触气功才走上了学佛之路。但那些气功师往往对佛教只有一知半解,因此,难免误导信徒,更有甚者,在盗用了佛教的内容后,又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歪曲,法轮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李洪志盗用了佛教的业力、三界及法轮为自己所用,却对其原有的内涵进行了极大的篡改。在这种情况之下,佛教又成为受害者。所以,在国家取缔法轮功之前,佛教界就对法轮功现象展开了批判。
问:为什么学佛的人中,女性占80-90%,男性约只有10%,这是什么原因?
答:学佛的人中,女性占80-90%的数据是否确切?倒也没人做过统计。今天我们讲堂里,男女比例还是差不多。但不可否认,总体上看,学佛的女性的确比男性多。至于原因,可能是女性的感情比较细腻,更容易感受人生的痛苦;还有就是女性更需要寻找依赖,而男性则相对独立,容易自以为是;再有一个原因是,男性事业心强,当他沉溺于事业时,根本无暇考虑人生问题,而女性有更多时间去寺院,去接触佛教。
问:圣严法师在禅学开示中指出,第七识是意,用意修行便是走上捷径的正路,请法师开示心意识?
答:这属于佛教心理学的内容,佛教把人的心理分为八识,小乘佛教讲六识,大乘佛教讲八识。心是第八识,意是第七识。第七识和第八识都属于潜意识的范畴。前六识则是意识的范畴。心、意、识三个概念,有时同时使用,名称不同,但内容往往相同。譬如说,心是积累,我们生命中积累很多东西,我们的知识和经验都储藏在心里,这就是第八识;识属于了别,就是对世界的认识,及我的意识和思维,这主要是识的作用,通过识对世界的认识,然后将很多知识储藏在生命里。意是指第七识,人有强烈的自我,而自我意识的建立,就是以第七识为基础,这个问题讲起来,要讲很长的时间,以后再详细说。
问:有人以前从事公安工作,专门枪决犯人,如何消业?
答:从事枪决工作的人,相当于古代的刽子手,那他们所造下的杀业,责任是不是在他呢?不是。因为他只是执行者而已,真正的决定权不在于他,所以对他来说,做这种事不会造成犯罪行为。何况那个被枪决的人,也是罪有应得。但作为佛教徒来说,我们对所有的人,不管好人或坏人,都要本着慈悲心和同情心,不能觉得他们就是该死,而要以慈悲心为他念佛、诵经,祈求他们来世做个好人。
问:念经念错字,会不会下地狱?
答:没有那么严重,念经念错字,会影响念经效果和理解,下地狱一定不会的,不用担心。
问:一个佛教徒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来弥补?
答:一个佛教徒犯了错误,不管在早年或晚年,罪都存在。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犯了错误,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因为那样也于事无补。对于所犯的错误,我们要有忏悔心,一方面要悔过,一方面要表示以后决不再犯。忏悔能使我们所做的罪业从重业转为轻业,轻业得到消除。
问:佛教徒死后的归宿在哪里?
答:这没有一定,不是说所有的佛教徒都很有修行,也不是说,所有的佛教徒行为都很圆满。即使是佛教徒,也可能会下地狱。但只要我们如法修行,就有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来生继续做人,归宿是因人而异的。
问:什么是涅槃?
答:涅槃是梵语,翻译成汉话,就是寂灭,寂灭我们的烦恼和痛苦。一个人如果彻底断除了烦恼和痛苦,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
问:老年人学佛有没有用?
答:学佛对一个人来说,任何时侯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珍惜,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也不在时间的早晚。有的人修行几十年之后,烦恼、习气一点也没减少,并没有比那些不学佛的人好多少。相反地,如果有人曾经无恶不作,但学佛后,立刻放下一切恶念,这一念可能就超过几十年的修行。所以,学佛不在于时间长短;也不在于学佛早晚,关键在于是否将佛法落实到生命中,是否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怎样学习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通过净土三资粮:即信、愿、行。首先,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存在;其次,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三,要一心念佛。只要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问: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答:这个问题很大,我们知道,在秦汉以后,中国文化的主流基本是儒、释、道三家。佛教虽是外来宗教,但跟中国传统的文化水乳交织。就像外来的血液输入你的血管,虽不是你的血液,但进入你的血管后,跟你的血液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几乎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中国哲学史来看,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始终贯穿着佛教的哲学思想;而宋明理学,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维新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谭词同也还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来推广社会改良。至于文学艺术领域,佛教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于兰盆会、吃腊八粥等民俗活动也是渊源于佛教,甚至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很多佛教的观念,如烦恼、世界、因缘。而佛教的道德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相当的影响,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这个问题很大,只好简单地讲一讲。
问:宗教境界、艺术境界、审美境界有什么区别?
答:这三者可以严格分开,也可以融为一体。所谓的艺术境界和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有相当关系,如果接受佛教的一些思想,审美观就会受到影响。古代很多文学艺术家都是佛教徒,如王维、苏东坡等等,在他们的诗词里,在他们的作品里,充满了佛教思想,由此可见,宗教境界和艺术境界、审美境界是可以相通的。
问:为什么在当代社会,佛教依然能深入民心呢?
答:因为社会需要佛教,而且佛教深入民心。其实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深入的,佛教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延续至今,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接触到佛教的一些思想。在我们家人和周围的朋友中,会有学佛的信徒;在我们学习的传统文化中,更离不开佛教的影响。但这些只是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也不一定是正面的,甚至有一些歪曲的部分。所以一般人从这些表面的现象去认识佛教,往往会产生很多的误解。譬如我们看到周围的人来寺院烧香拜佛,会以为学佛是保佑平安的一种手段;我们看到少林寺的电影,会以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才代表了佛教的真正内涵;我们看到小说的鲁智深因为杀人而出家,又会以为那些和尚都是因为在社会上混不下去才去出家。所以,要对佛教真正有所了解,还是需要认真地学习。我个人认为,要想生活得没有烦恼,要想解脱人生的痛苦,要想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品味,要想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可以从学佛入手,以佛法的智慧来解决这一切问题。
问:佛教提倡不杀生,是不分善恶,一律不杀呢?还是区别善恶,善者护,恶者杀?
答: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从声闻戒的角度来说,不杀生就是一律不杀,没有善恶的区别。因为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能以分别心来对待。而所谓的害虫,如老鼠、蟑螂等,究竟是不是该杀?其实,害与不害是相对的。环保专家认为,地球上最大的害虫不是四害,而是人类。因为人类对地球所造成的破坏是其它害虫无法相比的,那么人类是不是也该杀呢?所以,我们不应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害虫就该杀。
从菩萨戒的角度来说,特殊情况下菩萨也可以杀生,而且不杀还犯戒。如果有个歹徒拿着炸弹行凶,作为菩萨,必须挺身而出杀了歹徒。那么,古代那些疾恶如仇的侠义之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把歹徒杀掉,是不是菩萨行为呢?其实这不属于菩萨行为。为什么?原因是他是带着嗔恨心去杀人,而菩萨是对歹徒生起了极大的悲心,可怜他因为无知而造下恶业,将生生世世在地狱受极大苦报。不但会给他人造成伤害,更会给自己造成伤害。所以,菩萨为拯救他宁愿自己因杀生而下地狱,也不能让他造下这一恶业。
问:三世因果的"三世"是时间概念吗?可以改为三时因果吗?
答:"世"代表时间,"界"代表空间。我们所说的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因此世与时差别不大。所谓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也可以说成是前世、今生和来世。但过去、现在、未来,有其相对性,当我们说现在的时侯,已成为过去;当我们说现在的时侯,未来已进入现在空间,所以时间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不必过份执著,哪段是过去,哪段是现在,哪段是未来,这就是凡夫之见,不是佛法智慧。
问:佛法说:"心即是佛",求佛先从心吗?
答:学过佛的人都知道,我们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现有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没有烦恼,我们也没有烦恼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虽然说"心即是佛",可是我们的心还充满烦恼。所以,我们还是要先学佛,通过佛法的指导不断消除烦恼,运用佛法的智慧如实地认识自己,当我们自己成佛的时候,就不需再要求佛了,但这需要过程。 问: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这样,成佛不是太容易了吗?
答:佛经里有个故事,说一个五通仙人的神通非常广大,可以随意地上天、下地,也能预知未来。他自己算出过几天就要死了,他虽然神通广大,但是该死的时候还是要死。他觉得很苦恼,认为自己的神通对解决生死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这时,另一个天人就告诉他,你可以去请教佛陀,只有佛陀能够帮你解决生死问题。五通仙人立刻飞到一座名山,摘了二朵花准备供佛。他见到佛陀后,立刻提出了生死问题来请教。佛陀告诉他:放下,五通仙人就放下左手的花。然而,佛陀又说: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还是叫他放下,他说;我已没有东西可放了。佛陀这才对他说: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东西,而是你的执著,你对生死的执著。我们所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的屠刀其实就是我们对生死、烦恼、五欲尘劳的执著。一个人要真正放下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经过长时间的克服,才能逐步放下。如果不是平常修养有素,你想一下子将它们都放下,根本是办不到的。
问:对李洪志所谓的圆满、成佛、极乐世界,应如何区别?
答:佛法所说的圆满是三德具足,即智德、断德、悲德。智德是智慧上的圆满;悲德是慈悲心的圆满;断德是断除了一切烦恼。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李洪志所说的"圆满",它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两者的区别也就能够分清了。
问:学佛的人到外道的场所时,应如何做?是否可以皈依?
答:我们对其他宗教所供奉的神,也要持恭敬的、赞叹的态度,不要因为他们是外道而轻视。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即使是对普通的百姓,也要有恭敬平等的态度,何况其他宗教的神祗。我们一样可以合掌问讯,这些礼节能够体现佛教徒宽容的胸怀。再则,我们虽然学佛了,但毕竟还是凡夫,在人格远远不能和这些神相比,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恭敬他们呢?所以恭敬和皈依是二回事,我们既然已经皈依了三宝,就应将三宝作为依怙,不可以再去皈依其它神教,否则会失去佛教徒的资格的。
问:法轮功为什么能蛊惑人心呵?
答:法轮功为什么能够如此蛊惑人心?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法的弘扬得太少了。如果大家都能够有机会接触佛法,就会有辨别正邪的能力,法轮功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佛教界在九六年就开始批判法轮功,因为法轮功既依附佛教又贬低佛教,很多理论都是对信众的误导,只要稍有宗教常识的人都不会被蒙骗。所以,要彻底消除法轮功的隐患,必须要从弘扬佛法入手,否则是很难从根本上发生作用。
问:静坐时如何把握"静"字?有念头时,是否用心地念佛去压住它?
答:静坐时,我们不要刻意地追求静,因为追求静也是一种妄想。如果我们追求静,执著静,就达不到静的境界。当我们执著于静的时候,就会因这一念头对妄想会持排斥的态度,而我们每排斥一次,就是对这个念头的巩固,使它的力量越来越大,它所产生的效果恰恰背离了我们的初衷。
所以,我们在静坐时,对各种念头都要不取不舍。无论是执著的取还是讨厌的舍,都会使我们的心越来越乱。当妄想到来的时候,我们只需以正念去观照它,不为妄想所动,不随妄想乱跑,这就是修行的功夫。所以说,真正的静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而是心不随着境界转。
问:吃素已经六年了,现在有病,需要吃肉食,是否可以?
答:一般来说,生病都不是因吃素引起的。素食其实是有益于健康的,所以生病后就更应该吃素。生病时更容易体会生命的无常,要加倍精进才对。
问:怎样和出家几十年的师父沟通?
答:怎样和出家的师父沟通?我们要以恭敬的心、求法的心去向师父请教,不管他出家的时间有多长,我们都要同样的恭敬和虔诚来对待。
问:父母生病,要吃活的海鲜,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答: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是原则性的,有些事情是可以方便的。所谓原则就是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父母想要吃活海鲜,虽是人之常情,但是从因果来说,这种想法对他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作为子女,既然已经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要对父母好言相劝,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实在劝不了的时候,可以买一些已经死掉的回来。吃素和吃荤可以方便,看各人的条件,但不杀生是原则,绝不可轻易地违反。
问:能否办一个居士佛学院,使居士能得到较为系统的学习和深入?
答:我们的"戒幢佛学研究所"就招收居士,当然要有一定的水准,要经过考核才能来就读。将来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们也考虑办"都市佛学院",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居士,每周上两三次课,系统地学习几年。最近,我们也在筹办"网络佛学院",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便利条件来推广正信的佛法,不久之后就会运作起来,这也为佛法的弘扬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问:定中出现幻觉是否可信?
答:定中不管出现什么境界,都不可以去执著,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如果是好的境界,我们执著了就不会进步;如果是坏的境界,我们执著了就会走火入魔。所以,无论是什么境界,都不要去在乎、去分别,更不要去执著。
问:为什么要受"八关斋"?
答:"八关斋"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五戒的规范和世俗的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而八关斋戒更接近于出家人的戒律,是为在家居士种下了出世解脱的因。所以海外的一些道场,很多居士会在六斋日到寺院受八关斋戒的。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非常大,佛经记载,一日一夜受关斋戒的功德相当于一生受五戒的功德。将来机缘成熟的话,我们就多给大家举行一些"八关斋"的受戒仪式。
(冯德宝、若闲记)
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
西园寺下院定慧寺每周安排弘法共修活动,济群法师曾多次应邀前往举行佛学讲座。2000年秋,法师再一次来到定慧寺讲堂,为广大信众就修学佛法的要领作了开示,并回答了居士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本文根据讲座的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问:请法师详细解释一下“贪、嗔、痴”三个字的含义?
答:贪是一种染着的心理,所谓染着,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产生的贪念。贪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吝啬就是其中的一种,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自己的钱财与别人分享,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享用;骄慢也是其中的一种,自恋的人自己的任何长处都引以为荣,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贪著别人的财富地位就会去阿谀奉承。
嗔恨是对讨厌的人或环境所产生的排斥心理。它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而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嫉妒而产生的嗔恨;或是因得不到而产生的嗔恨。
痴就是愚痴,因为不明事理,不知道佛法的因果,不了解无常、苦空,不了解解脱之道,这些都属于愚痴的表现。
贪、嗔、痴,在佛教里被称为“三毒”,就是三种生命的毒素。
问:《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说明不可以以某种形式来求佛,而现在到处有人拜佛求圣,是否就是以色求如来?它和行邪道有什么区别?
答:佛陀在这个世界的示现有很多种形式,从他的法身、报身、化身一直到我们现在所礼拜的佛像,但《金刚经》的思想却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佛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拜佛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拜佛,主要是起到见贤思齐的效果,另一方面,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三宝、对佛法生起信心。因为凡夫都是比较着相的,如果没有那样一个相作为对象,就很难对佛法、对三宝产生恭敬的心。所以,礼佛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修行,在于启发我们的信心和恭敬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执着佛像,崇拜佛像,礼敬佛像就能使我们获得解脱。真正的解脱,是要依靠佛陀所证悟的法,只有佛陀所证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才是我们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如果概括地来说,整个佛法的修行就包括在八正道之中: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念、正命。真正的解脱,只有依靠八正道才能成就。所谓行邪道,是指一个人执着于佛陀的色身或佛像,而不是根据八正道去修行。
佛像有存在的意义,但佛像并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身相也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真身是什么呢?是法身。因为色身是会毁坏的,佛陀八十岁就入灭了,就是告诉我们,即使身为佛陀,他的色身也不能脱离成住坏空的规律。所以,佛像的建立只是引导信徒的一种方便,而不是让你去崇拜这个偶像。但一般人很容易着相,看到佛像就以为是佛的真身,只见佛像而不见佛法,这也是《金刚经》要求我们不要着相的原因所在。真正的佛,是佛的法身。我们可以通过对佛像的礼拜而加深对三宝的信心,但一味执著于佛像,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问:如何理解明心见性?
答:明心见性,其实是超越了我们认识和理解的一个层面。也就是说,不应以我们常规的认识和思维去理解,可以举个禅宗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六祖慧能在五祖那里求法之后,就离开了。五祖的弟子中有个慧明,是将军出身,觉得六祖还是个在家人,怎么就把祖师的衣钵拿走了呢?他很不服气,就去追赶。他追上之后,六祖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但衣钵是祖师传下来的,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得动的。慧明拿不走衣钵,就感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于是就请慧能大师出来,说:“我是为了求法而来,不是为了抢衣钵而来的。”六祖说:“既是为求法来的,那我就给你说法!不思善、不思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慧明闻言即刻开悟。
禅宗里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的所见的性,就是一念未生之前的生命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思维的状态里,一念接着一念,当我们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当我们的念头还没有产生时,我们的生命是什么样的状态?当我们还没有出生之前,我们的生命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禅宗所要追寻的,就是我们生命的真正主人!我们现在都身不由己地被妄想和烦恼包围着,没有能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因而,六祖就对慧明说:你好的也不要想,坏的也不要想,你什么都不要想,最后看看你自己究竟是谁?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要你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认识。
问: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是什么意思?
答:在修行上来说,理一心不乱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层面,或者说已经见道了,如果按照禅宗的要求,就是已经达到见性的程度。而事一心不乱则还没有见性,只是获得了相当的定力,感觉一句佛号念起来时,任何妄想都不再出现了。当你念着念着,念到有一天,突然间你的意识一下子粉碎了,你的智慧随之一下子打开了,这时候,就进入理一心不乱了。
问:如何理解禅净双修?
答:禅,是禅宗,比较偏向于自力,也就是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甚至在修行上,也不走古人的老路。正如禅宗祖师所说的那样:“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古人行处行”。而净土宗,相对来说就比较倾向于他力,他力是谁的力量呢?就是阿弥陀佛的力量,通过念佛,借助于弥陀的愿力。比如我们到上海去,如果步行去,就是纯自力;如果坐火车、汽车去,就是借助他力。显然,他力要比自力要方便些。
在修行方式上,禅宗是无门为法门,入门比较难,相比之下净土宗的持名念佛,就容易多了。禅宗因为依靠自力,毕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即使修行工夫很深,如果不往生西方,死后还有没有把握呢?即使开悟了,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因为来生也还有可能迷失。只要生死未了,那么,流转三界还是非常地不保险。所以很多禅宗祖师虽然修禅,但同时也回向往生西方;更有一些祖师会采用念佛的方式来修行,比如参“念佛是谁?”将念佛和禅宗的修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而修净土宗的人,如果只是念佛,又容易落入心外求法,境界也不容易提高。所以,净土宗的一些祖师提出,要念自性弥陀。自性弥陀是相对他方弥陀而言,西方有阿弥陀佛,但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本性、我们的自性、我们的佛性,跟阿弥陀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一样的!因此,念佛不仅要念西方的阿弥陀佛,同时也是为了开发我们生命内在的阿弥陀佛。这样念佛就不是一般的念佛了,念的是自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因为净土也不能离开我们的心。这么一来,念佛自然也和禅宗结合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禅净双修。
邢晓彤记
济群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
1996年,济群法师为“厦大青年禅学社”学员开设了《生死与轮回》系列讲座,本文根据讲座中的问答部分整理而成。
问:佛教所说的佛性与阿赖耶识有什么关系?
答:佛教所说的阿赖耶识是一种虚妄的东西,它是我们虚妄生命的积累,本身就包含着很多烦恼和不真实的成份在里面。而佛教所说的佛性,则是真实而远离颠倒梦想的,也就是《般若经》里所说的般若,它是指人认识宇宙人生的能力,是一种无限的智慧。成佛就是要开发出这种智慧。所以阿赖耶识与佛性的区别就在于虚妄和真实的区别。唯识宗认为,学佛修行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将虚妄的识别转变掉,将智慧和佛性开发出来。如果在我们的生命中还是以虚妄的阿赖耶识为主,那么仍是处于生死杂染中,本有的佛性就无法得到显现。
问:刚才您说树木也存在轮回,那一些珍贵的树木会灭绝呢?那树木就是不轮回了吗?
答:佛教所说的轮回主要是指有情生命,并不包括树木在内。刚才说到树木的轮回只是个比喻,主要是为了用来说明人的轮回,使我们从自然界的这一现象得到启发。
问:生命是轮回的话,为什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呢?
答:为什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这道理很简单,因为这种形式的生命失去生存的因缘,而其它形式或其它生存的空间因缘殊胜,那么这类有情他的其它业力成熟,他就投生到其它道去了。又比如说中国搞计划生育,可另外的国家就没有相关的政策,那么一些人就只好换地方投生了。
问:生命中的痛苦和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痛苦和快乐往往是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境界引起,当我们遇到顺境,遇到欢喜的境界,就会开心;但我们接触到逆境,接触到不喜欢的境界,又会痛苦。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如果是一个思想境界很高而内心又很充实的人,外界的环境就不会对他构成太大的影响。痛苦与快乐的发生虽然与外在环境有关,但从根源上还是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有困惑、烦恼、执著,所以不同的境界外会使我们产生痛苦与快乐。
问:从轮回的角度又是怎样看待地球生命形式的灭绝?这种灭绝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地球生命的存在是取决于因缘。佛教讲有因有缘世间生,有因有缘世间灭。生与灭并不是并不意味着永恒与断灭,只是缘聚与缘散。这佛教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无所谓好与不好。
问:阿赖耶识是无始瞬间的生灭,其中的因果报应也是无始无终的。如此说来,我们无法追究无始的因,但那个因为什么会产生现实的痛苦执著呢?
答:既然阿赖耶识是无始的存在,那我们就不能去寻找第一因,如果第一因,也就不符合佛教的缘起说了。那它为什么会产生现实的痛苦呢?众生的痛苦有来自心理的,比如心态不健全,就会自寻烦恼,无端地制造许多痛苦;还有来自生理的,比如因四大不调而引起的痛苦;还有来自客观环境的,比如生存环境过于恶劣等等,这些都会给我们造成痛苦。
问:灵魂是不灭的,而肉体是会消失的,也就是说肉体消亡后,灵魂将依附于新的肉体上。那人口的增加是否就意味着灵魂的增加呢?或者说,灵魂会同时在很多肉体上产生作用?否则,我国人口人1949年的4亿增加到现在的11亿,又该如何解释?
答:佛教讲六道轮回,是说明六种生命形式可以相互转换。今天的地球上人口增加了,可我们同时也发现动物越来越少?你看看现在的社会道德每况愈下,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刚才讲过,佛教所说的轮回不是局限于人道,而是从六道总说的。哪一道的生存条件优越了,哪一道的众生就会增多。
问:如何认识时间?
答:如何认识时间?时间也是虚假的,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时间。时间是建立在物体的运行上,我们现在是根据太阳和地球的运转来确定一天及一年的概念。时间也可以说是一种延续,但这种延续未必是直线的,应该说它也是螺形式的前进。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后面的讲座中将会讲到。
问:如何控制人的意识?比如说,只要我们想精进不懈怠,便能持之以恒?
答:在佛法看来,人类的痛苦与烦恼通通都是因为意识造成的。在我们整个精神领域中,意识可谓神通广大,所有的善恶行为都是意识在发生作用,所以修行也要从意识下手。我们持戒,就是对意识的约束;修定,就是对意识的训练;开智慧,就是对意识的净化和转化。因此,佛教的修行主要是为了控制并改造人的意识。
问:有首诗中说,“大路长长一条龙,大海茫茫太平洋”,为什么有的人死了那么久还没有投胎?如果为他超度,怎么才能知道他已经解脱痛苦了呢?
答:投胎要有因缘,当因缘没有成熟的时候,比如说来生该当谁的儿子,可个妈妈还没有结婚,那投胎就投不成了。佛法所讲的因缘,包括内因和外缘两个方面。
至于“为他超度,又怎么知道他已经解脱痛苦了”?这的确比较困难,民间有通过巫婆来招魂的做法,可若是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就招不回来了;若是他生天了,就不愿意下来;若是他下地狱了,就未必能轻易出来;或者他虽然可以来,但因为工作太忙了,也顾不得;只有对那些自由度比较高的,招魂或许能起到作用。上一次讲座结束后,有位居士给我讲了她的亲身经历,她曾请人将去世的先生招回来,结果先生讲了很多,家里有哪些事没有干完,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安排,一一交代得非常清楚。
问:阿赖耶识与业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在阿赖耶识中,保存着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并在业力的推动下去受身。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储藏作用,业力就不能存在;如果没有业力的推动,阿赖耶识就不能去受身,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业力的源源不断,所以生命才能得到延续。如果那些有漏的力都没有了,就可以从三界中超越出来。到那时候,我们就不是随着业力,而是随着愿力去投身,就像西藏的那些活佛,靠着愿力来选择自己的去向。可一般的人,生死都无法自主,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只能随着业力身不由己地流转。很多人都无法选择理想的工作,这也是业力,谁都想要环境优越、收入丰厚、自由轻松的工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为什么?能力不同,业力不同。
问:如果生命是轮回的,那么今生与来生、再生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答:就是阿赖耶识及业力在其中发生作用,产生联系!
问:在人与人之间,有时能相处得很好,有时则相处不好,请问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答:只要我们能以欢喜心去接纳一切人,以柔和心去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去对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去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去报答一切人,就能与众生结下善缘。《法华经》里讲到四个法门,其中就有欢喜和赞叹。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满面春风,别人也就愿意来接近;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愁眉苦脸,无形中就是将人拒于千里之外,即使和身边的人,也是咫尺天涯。所以欢喜心非常重要,但我们要恰到好处地赞叹他人的长处,不是虚伪的恭维,更不是拍马屁,不要赞叹到别人坐立不安。除此而外,供养也非常重要。人家有什么困难,我们应尽力地供养他,帮助他。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几点,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相处。
问:进入阿赖耶识,是否就可解开“我从何来、我是谁”的问题?是否也能找到真我?
答:佛教讲无我,那么,寻找真我的问题就和佛教的思想背道而驰了。佛教认为,根本没有永恒的、主宰的我,既然没有,就不可能找到。
问:轮回与不生灭之间会不会矛盾?
答:轮回是一种生灭,这种生灭不是永恒的,但又是相似相续的。这种生灭与不生不灭之间的关系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今天大家都领到一本《心经的人生智慧》,在其中“不生不灭”的这章节中,我将两者的关系解释得还比较清楚,你们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问:成佛以后,阿赖耶识是否还存在?如果存在,是否还是刹那生灭的?
答: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转依的过程。佛法和哲学的最大不同也是表现在这一点上,世间哲学对宇宙人生也讲得非常清楚,但没有转依的内容。什么是转依呢?也就是一种实践,是对生命的转变!我们了解生命,目的是为了改造生命,将充满缺陷的人格改变成解脱的、圆满的人格;我们了解宇宙,目的是为了改造宇宙,将充满污浊的世界改变成清净的、祥和的乐土。在唯识宗的修行里,转依也就是转识成智,将有漏的、杂染的阿赖耶识,转变成清净的阿赖耶识。清净阿赖耶识叫做无垢识,它虽刹那生灭,但所藏的种子和信息都已清净无染。
问:阿赖耶识是否是弗洛依德精神学说的翻版呢?是否是潜意识的代名词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像:你爷爷是不是你孙子的翻版呢?佛教的阿赖耶识说,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提出的,弗洛依德的理论才多久?何况弗洛依德所分析的潜意识及无意识都非常简单,而佛教所讲的阿赖耶识更为详尽。所以说,弗洛依德的学说与佛教的阿赖耶识说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问:阿赖耶识是人类独有,还是有情生命都有的呢?
答:有情生命都有阿赖耶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就像佛教所说的佛性,无论什么人,甚至包括蚂蚁在内的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
问:阿赖耶识是第八识,那么第七识又是什么?它在生命里起到的最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第七识叫做末那识,生命存在的重要特点就是强烈的自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因为第七识在发生作用。
问:如何认识阿赖耶识的作用?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简单来说,保存经验、生命延续、维持色身等等,都是属于阿赖耶识的作用。
问:阿赖耶识与细细身是否等同?
答:细细身是什么?是不是指中阴身?中阴身也是色身的一种表现形式,也需要阿赖耶识来执持它,就如我们的身体和阿赖耶识的关系一样。一种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一种是执持生命存在的主体,两者是这样的关系。
问:佛经说,世界要经过风、火、水才毁灭。如果现在有人一按核电钮,世界就会毁灭,那佛陀的预言不就错了呢?
答:佛教认为,地、水、火、风对世界的毁灭是一种彻底的毁灭,经过这几个过程,整个地球就化为乌有,并飘散到太空。如果是通过战争,哪怕是核战争所造成的毁灭,不可能有那么彻底,只要有幸存者,人类又会逐渐地繁衍壮大。所以,你所指的是小毁灭,按照佛教的理论,在人类世界,这样的小毁灭经过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世界又将重新开始新的历程。
问:《阿弥陀经》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么带业往生又怎么解释呢?
答:“带业往生”与“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并不矛盾。往生净土的确要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前提下,也允许带着尚未除尽的业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业”和“善根、福德”并不是完全敌对的,福德也是业,是善业,我们所积集的往生净土的资粮,都是善业。
问:我认识到了因,但心中仍为之烦恼,不知为何?
答:那是因为“知易行难”。认识和实际之间永远都是有距离的,我们烦恼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返。当我们听到佛法的因果理论后,也许是有了一点认识,但仅仅是知道了因缘的表面现象。缘起的真正内涵是非常深奥的,如果对此有透彻的了解,所看到的一切就如梦如幻,但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对佛法的认识还有量的问题,比如我们相信因果,但是不是彻底地相信呢?只要没有真实的体验,这种相信还是要打折扣的。同样,我们体验到宇宙人生的真谛,并由这种体验所产生的信仰才是十分;如果仅仅是通过经书而得到的认识,哪怕再虔诚,也至多不过是五分,何况我们的信心本身就有问题,会有怀疑的成分在里面,那就只能剩下三分。用这三分认识来抵制无始以来的烦恼,力量岂不是太薄弱了?所以,虽然知道了因缘,还是会有烦恼。
问:在飞驰的列车上,有个人从车窗中被甩出车外,作为旁观者应如何做?能否将此归结为他前生的恶业?
答:这有点像在拍武打片:说时迟那时快。应如何做呢?这时候有没有你考虑的余地?通常你就傻在那里,也就如何不起来了。
至于“能否认为是它前生作的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的确和前生的业力有关,也有的本不该死,只是因为人生挫折和错误观念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是今生的问题造成。
问:请问无明是善、是恶,还是无记?
答:无明是一种染污的东西。在生活中,我们有善的行为,也有恶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是在无明的驱使下。无明是人类的生死流转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一切罪恶的源泉所在,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恶的,但一般的善还是在无明的范围内,未必能彻底摆脱无明的阴影。而无记则属于非善非恶,和无明还是有区别的。
问: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默默无闻是不是近乎沉沦?
答:一般情况下,不平则鸣是个褒义词,多是从公众利益出发,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勇气和正义感;而发牢骚所表现出的是消极的抵抗,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两者是有一定的区别,但关系比较模糊,不平则鸣搞不好就变成发牢骚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学佛并不是要我们默默无闻,佛教的忍辱也并非一味的忍耐。忍耐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就是无能,其实,一个真正能够忍耐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也更能够有所作为,反之,不过是匹夫之勇,未必会有多少建树。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说,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还是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但不要过于执著。
问:《六祖坛经》中,为什么要以袈裟遮为讲授《金刚经》?
答:《六祖坛经》记载,五祖给六祖传授《金刚经》是在夜半时分,为什么不像我们这里的讲座,听的人越多越好呢?说明其中有大有深意,也就是只有在对方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听讲,其他人程度还不够,听了非但没有好处,还可能因此而谤法。由于这个原因,祖师传心须秘密进行。
问:人的自尊应该建立在什么上面?是金钱?是权力?是身体?是相貌?是社会地位?是知识多少?是本事?如果是建立在内心,那又是什么呢?
答:自尊应该要建立在我们的人格上,但也没有绝对的标准,比如说是共产党员,就要以党员的品行和德行来要求自己,只有在自己尊重自己的前提下,别人才能尊重你。有了这样的自尊后,就不会胡作非为。不是说,我长得特别漂亮,走路特别神气,就可以引以为荣的,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如果那样,等你老了、病了,就没有自尊了吗?如果自尊是建立在金钱和地位上,那没钱就不自尊了?没有权力就不自尊?所以说,自尊不是自大自傲,而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是举止行为合乎自己的身份和原则。
问:《阿弥陀经》里讲“饭食经行”,是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也要吃饭呢?
答:这里的“饭食经行”和我们所理解的“饭食经行”还是不一样,它仅仅是用来表法。极乐世界的人吃饭也不像我们那样,需要搞很多饭来吃,他们只需想一想,就饱了。
问:意识和阿赖耶识的关系是怎样的?意识是由阿赖耶识产生并从属于阿赖耶识的吗?
答:阿赖耶识有四个因缘,上一次还有两个没有说,一是所缘缘,也就是所缘的境界和对象;再就是著意,任何一种心理的生起都须要著意。
至于意识和阿赖耶识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的。阿赖耶识里蕴藏着很多种子,这些种子就是意识经验的反馈。我们都生活在意识中,意识发生活动后所形成的经验,在佛教叫做熏习,而熏习就反应到阿赖耶识里。所以,在我们的记忆中,有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学过的知识,为什么不会忘记呢?因为有阿赖耶识在保存。反过来说,意识产生的活动也是来自阿赖耶识提供的种子,正因为其中存在各种种子和经验,所以意识才能无穷无尽地延续。
问:无明是不是会离开有情的生命?烦恼是不是原本就存在?
答:无明是有情生命的附属物,是生命重要的组成因素,所以,我们的生命是处在无明的状态中,并由其推动生命的延续,这是一种原始的动力。而烦恼也是一种无始的存在,但不是天生的,如果是天生的,就不符合佛教的缘起观。
问:为什么我们对有些事情似乎已经能看开了,可一时放不下呢?如对一人进行理智的分析绝不会动情,但动不由自主陷入不能自拔的情感,是业力还是无明呵?
答:这是因为知易行难。虽然从理论上说,我们对一人进行理智的分析后绝不会动情,但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所以是不能用理智去分析的,本身就没什么道理可说。还有就是因缘,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个人动情?这也是无始以来的积累,在前生乃至更前生,也许你们曾经相爱,曾经山盟海誓,或者曾经是母子的关系,父女的关系,这些缘都导致了你们在未来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纠葛,由缘奠定了这种习惯的势力。
问:无明是固有的还是与因缘有关?它与天赋有什么关系?它的特异功能又何在?
答:在佛教中,没有固有的东西,所谓有,也是无始以来的因缘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天赋也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比如某人擅长书法,一学就会,并不是说生命里天生就存在书法的细胞,而是在前生或更前生,曾经精于此道,所以这一生,学习的时候就比别人更容易。
问:如果今生积德,来生会转变为什么?如果今生为人,来生为人,那地球上的人口不是膨胀得太厉害了吗?
答:虽然前生是人,今生是人,或来生还是人,但总是一个人,并没有增加。也还有很多的人,虽然今生为人,来生有可能就不是人了。佛法的轮回观,揭示了生命的整体现象,我们不能机械地、片面地去了解。
问:佛讲万法皆是缘起,缘本身当然也是缘起,那么第一个缘是如何而起的?
答:如果有第一个缘,那世界就不是缘起的了。佛法的缘起理论,其最大特点就是否定了世界存在第一因。世界由因缘的相互作用而构成,是相互依赖的。就像三根柱子靠在一起,其中什么是第一因,什么是第二因?
问:如果孩子常发脾气,又有骄慢心,让他发心学佛又不肯,作为长辈求菩萨给他智慧,改变他的性格,行吗?
答:当然求菩萨是一个方面,更主要还是要从孩子的身上下手,给孩子以引导,做父母的要有智慧去引导孩子。
问:人生的本源是什么?死亡后到何处去?
法师问:上一次讲座就讲到,人的本原,或者说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无明,是我们的贪、嗔、痴,但这个本原不可作为第一因来理解,否则就不符合佛法的思想。至于死亡后的去向,那就看你的业力了,什么样的业力首先成熟,就到哪里去。
问:夫妻是缘,儿女是债,那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
答:夫妻是缘,儿女也是缘嘛,如果说债,那夫妻有时候可能也是债。但我们这样理解的话,全家都是冤家债主,那怎么还能生活下去?所以,作为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有很多讨债、还债的关系;但也有很多是因善缘而聚在一起,志同道合,有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彼此非常和睦。兄弟姐妹也是一种缘,善缘、恶缘都有。
问:最简单易行的“行”,是否是身体力行?
答:身体力行不是最简单的,事实上,能够身体力行地实践佛法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问:什么叫应该?什么叫不应该?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却发生,是不是就是命中注定呢?
答:从道德规范来说,有相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比如说你是个佛弟子,就会相应的道德规范,在这个范围内,是应该做的,反之,则是不应该做的;你是个共产党员,也有党员的章程、守则。当然这种规范,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没有绝对的标准。
至于第二个问题,佛教讲因缘,因也需要缘来造就。比如说我们命中并没有注定要跳楼自杀的,但我们哪天想不通去自杀了,这种情况本来不该发生的,但还是发生了,就不是命中注定。因为我们的生命历程不是电脑程序那样地固定,人毕竟还是有自由意志的,所以会不断地创造缘,从而改变命运。
问:社会上往往对某些事有约定俗成的看法,如果按这样的习俗去生活,往往会痛苦不堪;但不按部就班的话,对个人而言虽是一种尝试,但往往会对亲人构成伤害,那么,对于世俗观念该怎样对待?
答:这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社会非常复杂,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可能所有人都表示赞赏,有赞赏的,自然也会有反对的;有拥护的,自然也会有不以为然的。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觉得值得做的事情,去做就是了,不要去想得太多。如果想得太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
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是不是所有众生都要回到人道、天道才能成佛?整个世界的人都出家了,那出家人靠什么生活呢?
答:成佛修行还是要在人道里,佛就是由人而成佛的。蚂蚁虽有佛性,要转到人身才能成佛,天人也是同样。所以在佛教看来,人的地位比天人还要高,因为人间更容易修行成佛,天上的处境虽比人间好,但只有快乐没有痛苦,也就没有机会修行,所谓富贵修行难。
当整个世界的人都出家后,出家人靠什么生活呢?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劳动,社会本来就是由各行各业组成,有的人种田,有的人当教师,有的人做工人,还有的人出家,都是相互依存的。大家都去当教师怎么办?谁去供养他?他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或者,大家都去种田怎么办?这种问题有点幼稚。
问:马克思对宗教的否定,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有极限;但宗教或佛教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能说明什么?
答:大家大可不必因为马克思对宗教的否定有什么看法,并且,马克思所否定的宗教并不包括佛教,马克思是德国的,他所否定的主要是西方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马克思还不懂得佛教是什么,又怎么否定呢?马克思如果学过佛教的,我想他或许会学佛的。在马克思的辩证哲学里,如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等,和佛教的一些基本理论也是相通的。尤其是中观宗,在辩证法方面有严密大理论体系。记得恩格斯曾经说过,只有人类思维发展到一个较高程度上才能够懂得辩证法,这包括有两种人,一是古希腊的智者,一是印度的佛教徒,只有他们才懂得辩证法。佛法是佛所证知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凡是道德的、正确的、真实的,都属于佛法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论语、古希腊哲学、还是马克思哲学,只要是真实的、正确的、道德的,同样属于佛法的范畴,反之,就是佛教所批判的对象。
问:生在红尘,被名利所诱惑,当自己一无所有时曾苦苦追求;可拥有之后反而觉得很空虚,这时该怎么办?
答:当你执著比较少的时候,内心才会显得比较空灵。有的人虽一无所有,但能安贫乐道;还有一种人,尽管拥有很多财富,但能出污泥而不染,保持内心的清净。相反,有些人看到别人有的都想要,可又没有能力,因为物质贫乏而痛苦不堪;还有一种人,虽有相当的物质基础,但整天沉浸在声色犬马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物质蒙蔽时,寻找自己远比追求外在的物质更重要。当我们苦苦地追求名利声色并最终实现之时,才发现我们已经因为迷失了自己而陷入空虚和无聊中,所以,佛法修行就是要寻找自己,找回自己迷失的心。
问:为什么不能问有阿赖耶识?
答:有人喜欢问:为什么有阿赖耶识?就好像在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世界?为什么不必问此类的问题?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很有限,但我们总是想以这有限的能力去考察无限的世界,喜欢以有限的能力提出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当然是没有答案的。我们的一生能积累多少的学识和经验?人类几千的历史又能积累多少文化和文明?而宇宙是无始的存在,仅地球就已存在了几亿年。我们怎么可能用这么有限的认识去追问:宇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世界有没有边?当然找不到答案,因为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阿赖耶识也是同样,它是无始以来的存在,不能说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有限的经验范围内,我们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开始上学、什么时候开始学佛,至于阿赖耶识是什么时候开始?世界是什么开始?这就超出了理解的范畴,大可不必去究根问底。
问:唐僧在西域取经途中,遇到困境时默念《心经》就能逢凶化吉,那众生遇到困境时,能否因念《心经》而解脱呢?
答:那你念着试试看,那念得好当然是可以的,怎么不可以呢?但是你不试怎么知道呢?所以实践是很重要的。
问:通常,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宗教是唯心主义,据法师所言,马克思对宗教所下的定义是颠倒的,那么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对立吗?信仰佛教必须否定马克思主义吗?
答:佛教和马克思主义也不完全是对立的,其中也有相通的地方,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问:今生为盗是否也是前生之因?若如是,为盗又何罪之有?
答:如果偷盗是前生注定,那就不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可事实并非如此,可见偷盗不是前生注定。但这样的行为和生命的素质,也就是过去生有关,因为贪心太大,所以才会偷盗;但也并不是生命素质差的人都会去偷盗,可见还有无始以来不良的习气心理习惯在发生作用。
问:识与名色是什么样的关系?当色身坏了之后,识又往何处去?
答:当这一期的色身坏了之后,识就继续下一期生命。就像这个电灯,电在源源不断地在输送,但灯泡却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个灯泡坏了,我们再换上一个,再坏就再换。生命的延续也是同样,永远都处在相似相续的状态。
问:超度亡人能否将他度到西方极乐世界?
答:其实,将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太可能,除非对方的功力和道行都无比地高。一般来说,超度就是起到改变处境的作用。比如说本来要下十八层地狱,超度一下,上到十六层;本来要堕地狱五百年,超度一下,减少到五十年;功夫再好一点,也许五年就可以了;功夫再高一点,也许能超度到畜生道。或者本来要投身为人,经超度到了天道,这都有可能,效果是要根据超度者的能力而定。就像我们请人介绍工作,能不能如愿,也要看所托的人是不是有能力来帮你办事。所以,效果是因人而宜,不可一概而论。
问:现世为男,来生是不是还能做男人呢?
答:这其中有两种力量在发生作用:一是业力,一是愿力。业力已经说了很多,愿力又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你的兴趣,有的人本可投男胎,但他喜欢做女人,这样的愿望自然会影响到他的投身;女人的情况也是同样。所以性别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转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男性具有很多女人的特点;也有的女性具备着男子汉的特点,这就和他们的前生的习气有关。
问:中阴身与神识有什么关系?
答:中阴身也是色身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存在也是靠识在执持,就象我们的身体和识的关系一样,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问:《瑜伽师地论》里如何解释试管婴儿的投生?
答:《瑜伽师地论》里说,婴儿的投生需要交合、中阴身介入等条件。在《瑜伽师地论》的时代,还没有试管婴儿的出现,那是不是就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了呢?我想还是可以解释的。因为当中阴身去投胎时,虽然需要男女交合为主要条件,但交合只是一个缘,其中最主要的是遗传基因,是精和卵。试管婴儿也要有中阴身去投胎,中阴身投胎时,虽然看不到男女交合的情景,可精和卵结合时,在中阴身境界里就会出现男女交合的幻象,那么它自然就会去投胎了。这也是因为它的业力所造成。
问:人生的六道轮回是按次第的吗?
答:六道轮回没什么次第,是根据你的业力来决定,什么业力成熟了,就投生到哪一道里,没有一定之规。
问:快乐死一定往善处,如果是一种昏沉而死,是否可以叫做快乐?痛苦而死的人,死后一定往恶处,可如果是痛死,能不能说也是在消业往生?
答:我们所说的快乐的死,是指一个人回顾善业,和善业联系在一起的快乐死,那一定是往生善处的,但昏沉而死是属于无记,非善非恶,非快乐非痛苦,不能叫做快乐死。至于痛苦的死,是不是一定往生恶处呢?其中有两种类型:一是回顾平生,对所做的恶业感到痛苦,那一般就是往恶处去了,一是因病而痛苦,是业障现前,这就不一定往恶处去,也可能就是消业,还是不能一概而论。
问:阿赖耶识没有分别和执著的特性,它是怎样投胎?中阴身有阿赖耶识吗?在六道中,众生怎样相互依赖和制约?
答:阿赖耶识的投胎主要是靠业力推动,不是阿赖耶识自己所能决定的。中阴身当然有阿赖耶识。至于六道众生怎样相互依赖,应当说,六道众生是一种轮转关系,相互的依赖并不是特别强,其中人道和畜生道的关系比较密切一点,和天道、地狱道的关系都不是很密切。
问:佛教讲的情是什么概念?友爱、真诚、同情心是否属于情?亲情、人情、友情、爱情都属于情。佛教如何看待爱情?
答:佛教所说的“情”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亲情、人情、友情、爱情,以及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快乐,欢喜、孤独、忧愁、寂寞,所有这些都属于情的范畴。
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爱情的呢?佛教认为情是生死根本,有情为什么会在三界六道里没完没了地流转?是因为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导致了盲目的、无意识的冲动,使我们干出很多不该干的事情;又因为情的力量,使我们被三界里的各种现象系缚住了。比如我对这个讲堂有感情,就会被这个讲堂所束缚;我对家庭有感情,就会被家庭所束缚;我对事业有感情,就会被事业所束缚。正因为感情是有强烈的束缚作用,所以佛教把感情看作是生死流转的根本,其中尤以爱情的力量为最。
问:佛教如何看待妇女,是否提倡男女平等?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佛教又是如何看待妇女的呢?
答:佛教觉得,妇女也是众生的一份子,都是一样的。对在家众来说,男为优婆塞,女为优婆夷;对出家众来说,又分为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都是非常平等的。男众出家修行可证得阿罗汉果,女众出家修行同样可以证得阿罗汉果。
那么,又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呢?对女身的厌离,也要看你对女身是怎么看的?如果觉得女身挺好,不执着女身的相,也就无所谓厌离的问题。有很多女性都觉得做女人很舒服,有人照顾,尤其是长得漂亮一些,随时都有很多人愿意为她效犬马之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谈不上厌离的问题。但在以往的年代,从印度到中国,无论是在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女性总是不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尤其是发展事业的难度很大,经常听到许多女强人在诉苦,觉得女性要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就要付出数倍于男性的代价。还有一方面,就是女性本身有很多的先天不足,包括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如果有感于这方面的不足,当然也会厌离女身。佛教也没有要我们一定要厌离女身,尤其在大乘佛教里,觉得男女本身就是一种假相,并不是真实的。有部经典叫《维摩经》,其中有段关于女身问题的对话非常精彩。当时,佛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尊者舍利弗去看望维摩诘,天女就在上面散花,舍利弗心中不悦,维摩诘居士就介绍说:这位天女是大菩萨再来,不是一般的人!舍利弗就问天女:你修行这么长时间,怎么不转成男身呢?天女就用神通力量把舍利弗变成天女,把自己变成舍利弗,然后反问说:你怎么不变成男身呢?舍利弗也莫明其妙,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天女就说:男女本来就是一种假相,诸法是无相的,只要你不执著女相就没有这种高低的分别了。人的很多欲望,都是由于这种男女相的分别和执著才产生的,所以,关键是看我们从什么样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问:佛教里的中阴身和听起来的灵魂有些相近,佛教不信鬼神,是否矛盾?
答:佛教说的中阴身与鬼魂不同,中阴身是众生轮转于六道的过渡阶段,而鬼魂是六道中的一个类型。任何人死了都要经过中阴身的阶段,但不一定都会变成鬼。佛教所说的鬼和中国传统观念也不同,中国人认为:任何人死了都可能变成鬼了,鬼是归,是我们人生的归依处。而佛法认为,人死后只有一部分会变成鬼。
问:给亡者做功德是迷信还是科学?如何相信功德的力量?
答:怎么能用迷信和科学给“做功德”定义呢?科学也不一定就代表着真理。迷信是因为你对这种情况不认识,但它不一定就是错的。所以我们无法这样去定义。在佛法来讲,做功德就是救度。
问:中阴身是否有思维呢?如果有,投胎后还会记得前生的事吗?
答:在中阴身这个阶段,思维是存在的。那为什么不记得前生的事呢?根据民间的说法,我们是喝了迷魂汤;根据佛教的说法,主要是经过十月怀胎的过程,当我们投胎时还有善恶之心,还有思维和分别,可在住胎的刹那,马上就进入昏睡的阶段,直到出胎时才醒来。我们谁会记得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想不起来,是因为睡得很沉,连梦都没有做一个。
问:为什么有人知道前生的事呢?
答:有些人投胎比较特殊,就是说他将投胎时,把另一个人赶走了自己进去了,没有在母腹中住十个月,所以还记得前生的事。
问:为什么要学佛?要怎么样学佛?
答:学佛就是因为人生有问题,没有问题不必学佛。问题是什么呢?也就是人生的烦恼、痛苦、困惑;还有是探究生死的问题、寻找生命的归宿和人生的意义。如果不是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佛,往往会流于迷信,或功利的学佛。那样的话,与学佛的本身是背道而驰的,比如佛教叫我们不要贪心,可我们带着强烈的贪心来学佛,希望佛菩萨给我们这个那个,要了平安健康不够,还要升官发财,这叫学佛吗?
问:临终的念头很重要,那与业力推动生命轮回的关系如何呢?
答:临终的念头就决定业力是善还是恶,临终的善念会启发善业的产生,反之,恶念就会引发恶业的产生,所以临终一念直接关系业力的成熟,也直接关系到未来生命的去处。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
1998年,济群法师与厦大历史系在厦门南普陀寺联合举办“佛教文化周”,并为学员们开设了《普贤行愿品》讲座,本文根据此次讲座中的问答部分整理而成。
问:遇到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是否也要违心地接受?下岗人员应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
答:所谓好和不好,在佛法里面的标准是:凡是能对我们的现实及未来,对我们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为才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所以,好与不好不能仅仅从自己眼前的利益出发来判断。下岗的问题也是同样,从个人的生活来说,也许暂时受到了影响,是不好的,但从整个国家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来说,也许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下岗是一种现实,学佛的人就是要面对现实。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世界是无常的,关键是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创造因缘寻找出路。
问:我们在拜祭每尊佛菩萨的时候,是不是都要观想十方一切诸佛?
答:我们在拜佛、供佛的时候,要观想十方世界一切佛,观想我们所拜、所供的是无量诸佛,这也是一种使我们开阔心胸的修行。
问:佛与菩萨、罗汉各自的区别是什么?
答:成佛是以菩萨道的修行为基础,因此,菩萨是属于因地上的修行,而佛是果位上的圆满。如果说佛陀的功德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那么菩萨的功德就是初一到十四的月亮,十地菩萨已接近于佛的果位,就如十三、十四的月亮,而初发心菩萨就象初一、初二的月牙那样,只有微弱的光芒。
问:我觉得佛法最能改造心灵,听说台湾有些法师到监狱给犯人作开示,而大陆却还没有类似的活动,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缘没有成熟。
问:学佛的目的是成佛,这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答:当我们刚刚开始学佛的时候,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才能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打破各种执著,所以,当我们的修行在达到相当的程度的时候,不能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经达到了什么果位。如果有这种妄念,那还是典型的凡人境界,没有达到佛菩萨的境界,所以《金刚经》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问:“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吗?
b学习佛法肯定是要勤奋精进。我们在世间,为得到一点蝇头小利尚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学佛成佛是要成就最大的事业、最大的利益,假如不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努力精进,怎么可能达得到目标呢?如果觉得在佛前供上二个苹果就可以成佛了,那不是太容易了?天道酬勤,我们有了努力的因,才能结出成就的果。
问:“学海无边苦作舟”,学佛居士是不是也要以这样的精神去探索真理才能成就正果?
答:这和前面的问题类似。学佛是为了获得人生的解脱、心灵的自由。但在我们的人性中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而修行就是要战胜这些无始以来的缺陷,的确是艰难的。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战”,我们要战胜自己的烦恼,必须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古德云:“学佛修行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也”,可见,修行证果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事业。但学佛修行也不要去追求无谓的痛苦,佛陀所提倡的是中道的修行,智慧的修行,而自苦其身并不是获得解脱的途径。
问:不执著会不会一事无成?
答:世间的人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都是建立在执著的基础上,而佛法的修行却要求我们放弃这种种的执著。但我们要知道,不执著并非不努力,而是不著相,是在因上努力而又不执著于结果。如果我们在修行时也处处著相,就很容易步入歧途。当我们的智慧提高了,人生的目标明确了,不执著照样能够有成就,而且成就更大。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
1998年,济群法师在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期间,在演讲《学佛的正常途径》后,解答了营员们在学佛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当五欲六尘的境界现前时,怎样才能把心静下来?
答: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智慧的观照和觉照。当境界现前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与之相关的念头和妄想,这时,我们就要运用智慧来观照它。对于一个修行刚入门的人来说,观照的力量还非常薄弱,当妄念现起时,正念很快就会失去,因此对付不了情绪的波动。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依法修行,如理思维,时时提起正念,久而久之,智慧的观照力会越来越强。随着观照力的增强,五欲六尘就很难扰乱我们的心,即使妄想生起,也能以正念去对治、去克服,如同光明出现时,黑暗就会消失一样。到最后,我们就能使自己的心始终保持在了了分明的觉照中。
问:怎样去除贪心和嗔恨心?
答: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恨心都有具体的对治方法,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破除我执。我们为什么会起贪心呢?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所以就想占有;我们为什么会起嗔恨心呢?同样也是我执在作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敌视、就排斥。但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贪心和嗔恨心也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这是一种根本的对治方法。
但从根本上破除我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对治方法。如"多贪众生不净观",就是说,贪心炽盛的人应以"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就像热恋中的双方,男孩子喜欢女孩子,或女孩子喜欢男孩子,这个影像总是挥之不去,怎么办呢?不妨以对方来修"不净观",观想这个人死了之后,身体开始腐烂,在腐烂的过程中,怎样的恶臭扑鼻,然后九孔长流不净,又是怎样的污秽不堪,哪里还有什么可爱之处?哪里还有什么值得贪恋的?所以,要是爱上谁就对谁观!
而嗔恨心则要以修慈悲观来对治。如果我们多有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恨心自然就无从生起。人为什么有嗔恨心?无非是因为心胸狭窄,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容人的气度。而学佛的人,就是要在无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之心,观想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都和我有父母关系、眷属关系,嗔恨心慢慢就会淡薄。
问:解脱人生痛苦要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那么,还要不要改变周围的客观环境呢?是不是要让自己的心态被动地适应变化的客观环境?
答:当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之际,也就是在同时改变周围的环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以厌恶的表情去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与我们一定会形同陌路,自然也很难和睦相处。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以亲切的笑容去接触周围的人,彼此间就很容易进行沟通,即便有过什么不愉快,也能在宽容而和谐的气氛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说,改变自己的心态并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改变心态的本身就是在改变环境,就是在主动地创造环境。
问: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信佛礼佛的功利主义色彩非常浓厚,法师对此有何看法?又将如何引导?
答: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功利社会,自然会很多人想到和菩萨做生意了!或是摆上几个水果,就提一大堆条件;或是自己想干坏事,就去求菩萨保佑;或是自己不想努力,事事都来依赖菩萨,结果搞得菩萨很为难。所以,我觉得菩萨实在也不好当呵!这种现象从人之常情来说,应当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学佛的角度来说,就是不正确的发心。但目前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还是要本着慈悲心、怜悯心和包容心来理解他们。"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先以佛法的善巧方便来引导他们,然后再慢慢地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提高他们对佛法的认识。
至于如何引导,主要是针对众生不同的根基,以每个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问:如果请了佛像、经书,存放在哪里最合适、最恭敬?
答:放在你觉得最恭敬的地方就合适。一方面,我们对佛像和经书要有恭敬的心,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各人不同的条件。很多信徒的家里没有专门的佛堂,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客厅或书房安置一个佛龛,如果将佛像或经书随随便便地和其他杂物摆放在一起,的确是不太恭敬。其实佛菩萨并不会要求我们的恭敬和礼拜,但恭敬心对我们自身的修行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如果对三宝没有虔诚的心,学佛就很难得到受益。所以,如果没有专门的佛堂,用这样的方式安排会比较好一些。
问:六道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答:一般的宗教讲到轮回时都有一个主体,而佛教不讲灵魂,也不讲神我。所以在这一问题上,的确会使人产生很大的困惑:既然"无我",又是什么在促使我们生生世世地流转六道?佛法认为,生命就像流水一样。江河中的流水看似没有什么变化,其实,每一刻的水都不是原来的水:前面的水不是后面的水,后面的水也不是前面的水。但无论是哪部分的水都有它的一贯性和相续性。生命的延续也是同样,它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断灭的,它相似相续而不常不断。
在唯识宗里,对这一问题还有更为详尽的说明,提出阿赖耶识作为生命延续的主体。或许有人会说:阿赖耶识和灵魂又有什么区别呢?灵魂是永恒的,而阿赖耶识则念念生灭,相似相续。具体来说,作为生命主体而存在的阿赖耶识,其内涵会随着我们的行为不断改变。当然,将阿赖耶识作为生命延续的主体并不是非常精确的说法,如果我们一定要设想有个主体的话,不妨如此解释。
问:您在讲课中提到净空法师,请您谈一谈对净空法师和他所弘扬的无量寿经会集本的看法?
答:净空法师对净土法门的推广可以说是贡献卓著。对一个宗派的弘扬能够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对于我们这些晚辈和年轻法师来说,自然是仰之弥高。但是汉传佛教在弘扬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弊端。传统的宗派佛教,如净空法师弘扬净土,另一些法师或弘扬唯识,或弘扬天台,往往只见宗派而不见佛法。弘扬净土宗时,就把净土宗推到极端;弘扬唯识宗时,就把唯识宗推到极端。我觉得这种做法不是可取的,因为它不利于整个佛法的健康发展。而净空法师,在弘法的过程的确有些偏赞一门的现象,并且将净土法门不断折价出售,品味越降越低。至于会集本本身的问题,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宗舜法师写过一些论文,对会集本有所批判,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
问:谈谈您学佛和出家的因缘?
答:我的学佛因缘很简单,因为我出生于一个佛化家庭,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接触了很多出家人,也经常随着家人到寺院里面去。所以,寺院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至于最初如何选择出家作为人生道路,应该说是在一种非常感性的情况之下,当时对佛法还没有什么理性的认识。出家之后就去读佛学院,还是比较蒙昧的状态,只觉得出家了就应该好好学习。于是,整天如饥似渴地学习,除了佛学院本身的课程,唯识、中观及其他各宗派的经论都有所涉猎。我出家时年龄比较小,又是来自农村那么单纯的环境,原来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随着我对佛法的深入认识,尤其是走上弘法道路之后,对人生的问题了解得越来越多,就发现自己走上这条路是完全正确的,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现在,我对这个事业越来越有信心,而且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都走上这一条道路。
问:基督教中上帝的三位一体与佛的三身有联系吗?
答: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是圣父、圣子和圣灵。而佛教所讲的三身则是法身、应身、报身,两者应该说是不同的。佛教所讲的三身是一体的,每位佛陀都具备三身,他们只是佛陀的不同显现而已。法身以法界为身,代表着宇宙人生的真相,佛陀所证得的宇宙人生真相即为法身;而报身和应身则是佛陀为不同的众生所示现的不同身相。报身是为地上的菩萨示现的,应身是为我们这些凡夫和二乘人示现的。所以,三身是佛陀示现的三种不同身相。而基督教虽有三位一体之说,但它是将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东西合在一起,如圣父是上帝,圣子是基督,毕竟还是有所区别。如果讲三位一体的话,那佛教所说的佛的三身是一体,可能更合适。
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就是一元和二元的差别。西方的文化是对立的、二元的,主体和客体永远都无法统一;而东方的文化则是圆融的,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之说,在佛教里则有能所双亡之说,真正是名副其实的三位一体。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堂
1997年,济群法师在南普陀寺开设《佛教世界观》讲座,本文根据讲座问答部分的录音整理。
问:六道中有鬼道,地狱中是不是也是鬼呢?
答:鬼道是鬼道,地狱道是地狱道,两者是不同的。地狱道众生因为业力牵引而处于水深火热的极度痛苦之中;但鬼道的众生则和人道同样,属于一种生命的形式,本身有苦也有乐,并不是纯粹的受苦。
问:宇宙有成、住、坏、空的过程,那么在空劫时,有情住在何处?
答:当这个世界空了的时候,有情到哪里去呢?这很好办,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去。根据佛经记载,当世界进入坏的状态,有情就会在这个世界慢慢消失,然后随着各自的业力到其他星球去投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有什么担心顾虑,事实上,科学家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在宇宙间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问:古印度时为什么会产生宿命观?它之所以为人们接受的理由是什么?
答:宿命观不仅在古印度有之,在世界各地的很多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也包括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如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至于宿命观产生的原因,是出于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也就是从现象去考察它的根源,从果去考察因,无论什么现象的产生都一定有它的原因所在。如果这种考察不是全面的、透彻的,就容易产生机械的、错误的认识,也因此而导致宿命论的产生。
宿命观为什么会被大家接受呢?是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不能对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所迷惑。
问:六道里的畜生道如何通过修行获得解脱?
答:真正能够修行的主要还是人道的众生。除人道以外,畜生道、天道、地狱道、饿鬼道的众生都很难修行,因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障碍。天道是因为太快乐而想不到修行;地狱道是因为太痛苦而无法修行;畜生道因为太愚痴而没有能力修行。而人道有苦有乐,就会有离苦得乐的希求,并且,人有智慧也有能力为改善自身幸福不断地探讨真理。那么,畜生道的众生又如何解脱?或者它们永远就是畜生?畜生道的众生也是果报生,果报一旦偿还,就会随着往昔的业力继续流转六道,当它们转生到人道之时,就有机会修行了。
问:佛教有三种斋期:观音斋、十日斋、六日斋,有什么区别?
答:斋期仅仅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人觉得自己有条件多吃几天素,那就可以持十天斋;也有人觉得条件还不够,就可以持六天斋。通常,我们总是将吃斋等同于吃素,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吃素不等于吃斋。斋是清净的意思,在佛经里,“过午不食为斋”。佛教里有八关斋戒,不仅要求受持者过午不食,更要以一种清净的身心去修行,那才是斋的真实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在这六天或十天中要过着严格的生活,虽然是在家居士,但所持的戒律已接近于出家的生活。能够这样如法地过六天清净生活,才叫持六斋。如果光是吃素,其他还是和往常一样,那就不叫持斋,而叫吃素。
问:过午不食的“午”,是十一点到十二点还是十二点到一点呢?
答:按时间计算应该是十二点。古代没有时钟,一般来讲就是在阳光下立一根柱子,当太阳的影子到达正中,就是正午的时间。那么,持午的人应从第一天的正午到次日早上什么时候才可以吃饭呢?早上不是按时间来计算的,佛经里讲,是明相现时,它又是以什么为依据呢?当我们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手上的指纹时,就可以吃饭了。
问:佛教的极乐世界有没有成、住、坏、空?
答:我们辛辛苦苦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万一它也成、住、坏、空了呢?所以,这个问题的确有必要搞清楚。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我们所讲的三界是个污浊的世界,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任何一点不完美,这是佛国和三界的不同之处。其次,西方极乐世界会不会成、住、坏、空呢?我想也是会的,为什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佛国,一个世界。作为一个世界,它也是有为法,也就会受到无常规律的支配。那么,它不是象我们的世界一样了吗?非也。虽然都是世界,但极乐世界的成、住、坏、空的程度和时间,与我们这个世界都是不同的。如果说我们这个世界经过一百年就进入住、坏、空的状态,那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大家清净的善业,就能够保持更长久的时间。
问:为什么佛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答:佛说法当然是要有因缘,没有因缘怎么说法?就以我们的讲座为例,如果这个讲堂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听法的因缘,那我能讲给谁听呢?这是其一,其二呢,如果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唯识三十颂或八识规矩颂,你们能不能听得懂呢?肯定是听不懂。所以还要根据大家的根基来说法,听众的根基也是因缘之一。
佛陀说法是应不同根基的众生说不同的法,是应机设教。如果不讲究因缘,不讲究契理契机,同样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说法需要有大因缘。
问:一定要举行某种仪式才能算皈依吗?自己内心皈依佛皈依法,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答:不可以的,皈依佛法一定要举行相应的仪式。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这种庄严的仪式在佛、法、僧面前至诚皈依,我们才能获得皈依体,才能获得三宝的加持,如果我们只是自己随便想一想:“哦,我皈依过了!”不但不能获得皈依体,也很难对自己产生多少约束的作用,效果不会很好。
问:《六祖坛经》讲,“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可是西方极乐世界路途遥远,是不是矛盾呢?
答:这是两种根基,两个层次。《六祖坛经》说“西方只在目前”,“心净则佛土净”,这是从见性的角度来说,是对上根利智而言;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以西方的弥陀净土为依归,还是需要依赖他力往生。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并不矛盾。
问:佛教的世界观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还是佛教界的共同结论?
答:佛教的世界观主要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当然其中也一部分印度传统文化的内容。后世的佛弟子,对这些思想又有进一步的说明。
问:佛陀时代得神通的人很多,现在为什么没有?
答:因为神通是要通过禅定的修习来获得,现在修禅的人很少,而在佛陀时代,每个比丘都要修禅定,而且当时的人根基深厚、道心坚固,修行很容易成就。有了禅定的基础之后,神通自然就具备了。
问:佛教里面的不杀生,是不是也包括对蚊子、苍蝇、蟑螂这些害虫呢?
答:我们总是说,蚊子、蟑螂是四害嘛!或者说,如果我不杀它,它就要咬我!所以觉得蚊子、蟑螂是该杀的。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不杀生的戒律是针对一切众生的,当然也包括一切动物,包括蚊子、蟑螂。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不杀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之心。通常,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蚊子要咬我,那我为什么不能杀它呢?觉得自己很有些道理。但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认识:我们的思想境界比它高、度量比它大,不跟它一般见识,再说,它不过是咬了我们一下,罪不至死。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境界上。
问:宇宙形成于风,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讲过,可能大家没有注意。风是来源于有情的共业,也就是一切有情的共同业力,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发出强大的磁场,然后在空中形成旋风。
问:天人的欲望比人间弱,那地狱众生的欲望是否比人间强呢?
答:地狱的众生有没有欲望呢?地狱的众生虽然有欲望存在,但因为时刻处于痛苦的煎熬之中,所以,没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欲望。堕落在八寒地狱的已经冻成冰棍雪糕,再有什么欲望也一同被冻结了。
问:学佛是不是一定要素食呢?
答:从目前的佛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这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所以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而藏传佛教地区,则是因为素菜太少。所以,素食是汉传佛教特色,那么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首先,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最大的特点就是慈悲一切众生,而素食则是慈悲的最好表现,虽然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吃的都是三净肉,也就是说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但只要有人消费,总是要有人去杀生。只有素食才能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杜绝杀生的现象。作为学佛人来说,只要有条件,最好还是吃素;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吃菜边肉也没有关系。有的居士一学佛就要在家里另搞一套锅碗,什么都涮了又涮、涮了又涮,惟恐沾上荤腥,结果搞得全家鸡犬不得安宁!这也不太合适,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条件来行事。
问:娑婆世界只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佛教化的区域。那么,释迦牟尼佛在地球上这个小世界涅槃之后,是否会在娑婆世界其他小世界度众生呢?
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仅仅是一个小世界,是宇宙间无量无数世界中的一个。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出世,是不是对我们这些众生情有独钟呢?非也。据《华严经》记载,释迦牟尼在娑婆世界出现的同时,也在很多其他世界出现。《梵网经》亦云:“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就像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映现出一轮明月,而当天上的月亮消失后,水中的千万个月亮也随之消失。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入灭之时,也同会在其他世界一同隐没。
问:当西方极乐世界坏了,空了之后,那里的佛菩萨和往生去的人怎么办呢?
答:有那么多的佛菩萨,那么多神通广大的圣贤,他们很快会依照他们的愿力建造一个和西方极乐国土同样的世界。
问:既然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佛的教区,怎么会有其他的宗教呢?
答:不矛盾呵!我们上一次说过,佛法不仅仅是佛说的。法是宇宙人生的发展规律,佛陀只是法的发现者、证悟者、传播者,其他宗教里面有很多内容也是属于佛法的范畴,都是包括在佛法的范围内,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问:为什么在大殿中只供养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答:供哪些佛菩萨没有一定之规,但大体上有这么几类:有的大殿供养三身佛,有的大殿供养三世佛,有的大殿供养五方佛,不同地区、不同宗派道场所供的佛菩萨往往也不尽相同。
问: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为什么会出现很多佛呢?如释迦牟尼前面有迦叶佛,释迦牟尼以后还有弥勒佛。
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域,但只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再过很长时间之后,就会出现下一任佛陀,即弥勒佛;弥勒佛之后,还会有另一任佛陀。而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已经过去了无数任佛陀。所以,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我们说这个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的教化区,仅仅是指这一任而言。
问:为什么柬埔寨、泰国、缅甸,及我国西藏的这些全民信佛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都相对落后,佛教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你所举出的例子是不是有些片面呢?泰国是亚洲四小龙,经济不一定落后。除此而外,韩国是佛教国家;日本是佛教国家;新加坡是佛教国家;台湾是佛教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很发达,所以,要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那么,佛教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社会主义发展不仅仅是要发展物质文明,更要建设精神文明。目前的社会偏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导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果能大力地提倡佛教,积极地弘扬佛法,将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个社会只有具备健全的道德规范,经济发展才不会走向片面的、盲目的极端。
问:人们说现在是末法,是不是指世界的末日?
答:末法并不是末日,末法是针对佛法在这个世界的弘扬情况而言。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的三个时期。正法时代,接触佛法的人多,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也多;而在像法时代呢,接触佛法的人多,修行的人多,但成道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至于末法时代,修行的人少,成就的人更少。而一般宗教或邪教所说的末日,则是世界将要毁灭的日子。
问:当世界到空劫时,一切都不复存在,佛教还存在吗?
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这个世界不存在的时候,佛教也就不存在了。不要说世界不存在的时候,就是世界进入坏劫的状态时,佛法也基本失去了生命力。因为人类道德已经完全堕落,人类只懂得享受欲乐,只懂得彼此勾心斗角,嗔恨心也非常重。于是,佛经乃至佛教就在这个世界逐渐地消失了。
问:佛教不承认灵魂的存在,那么,鬼和灵魂又有什么区别?
答:佛教虽然不承认灵魂的存在,但也不同意“人死如灯灭”的观点。佛教认为,人在死亡后还存在着识,识像流水一样不常不断。所以佛教的生命观是不断不常,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断灭的。
至于鬼,是六道众生之一。它和人一样,是一种生命形式的存在。
问:抄佛经时出了错怎么办?是否会有罪过?
答:如果是无意抄错的,也就谈不上罪过;如果是出于某种目的有意抄错,就会对信众产生误导,当然有罪过的。
问:刚发心修行的人,是不是要拜一位证果的师父呢?
答:如果能拜一位证果的师父是最好了。但证果的师父现在可不容易找到。如果找不到证果的师父怎么办呢?只要这位师父能够持戒,又有摄持你的悲心,也就可以依止。
问:佛说“唯我独尊”,与诸法无我是不是矛盾?
答:佛陀所说的“唯我独尊”的这个“我”,我们不可将它简单地理解为“诸法无我”的“我”。“唯我独尊”的这个“我”,是代表着佛所证得的最圆满的智慧。佛是智者、觉者,佛陀的智慧是最清净圆满的智慧,因此“唯我独尊”,我们不能望文生义。
问:佛教所讲的“唯心”与哲学上讲的“唯心”有什么区别?
答:佛教讲的唯心跟哲学上的唯心是不同的。首先,哲学上的唯心是以心作为世界的第一性,而佛法是不建立第一因的;其次,唯心哲学中的心是常恒不变的,而佛法所讲的心是因缘和合的,是条件的组合。第三,佛教尽管强调心在这个世界具有主导的作用,但并不认为心与世界有先后派生的作用,佛教认为有心就有境,有境就有心,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存在。举例来说,一个持刀杀人犯的犯罪根源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认为根源是这把刀,有了刀才会去杀人,那么把刀毁掉是不是就不会有谋杀事件发生呢?刀毁了,还可以用枪,用其它的凶器。犯罪的根源其实是在于我们的心,在于罪恶的、嗔恨的心。由此说明,心在任何事物的发展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行为,要改变这个世界,就是要从心的改变开始。尽管心的作用很大,但它并不是独立的,世界也不是由它而产生的。
问:佛经说,人之所以痛苦,是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请问追求何种错误的东西呢?
答:所谓错误的东西不是指具体的哪一样。我们为什么要拥有物质?因为有欲望,而欲望才是造成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同样的财富,有的人用它来造福人类、回馈社会;有的人却用它来为非作歹、多行不义。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东西,而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追求。记得我在复旦大学搞讲座的时候,有人问:我们工作、赚钱,建设社会主义,能不能算贪心?我就问他说:请问,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的?如果是以贪心去做,当然就是一种贪的行为;反之,就是正当的谋生手段。所以,要衡量我们的追求和行为,主要是看动机,这才是本质所在。
问:我们学佛持戒的目的是不是去以心体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最后证得的又是什么呢?
答: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智慧去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相,其中包括我们所学习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它能帮助我们改变以往错误的观念,通过对无常的认识,可以打破我们对贪的执著;通过对无我的认识,可以打破我们对实在的执著,当这些执著去除之后,我们的心就清净了,我们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就有能力去把握宇宙人生的真实相了。过去的出家人根基非常好,常常在佛陀几句话的引导之下就能打破长期积累下来的执著,当下亲证诸法的实相,在佛经里叫作“得法眼净”,当下就开了智慧的眼睛,当下就开悟了。
问:学佛是否就是修心?
答:可以这么说,学佛的关键在于修心。《金刚经》里说:“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可见,如何降服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
问:佛法认为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但科学说人的行为来源于思维,思维来源大脑。请问思维是来源于心还是来源于大脑呵?
答:两者并不矛盾。我们的行为首先来自于大脑。以举手为例,如果是脑瘫痪的,手就举不起来。但大脑又是由意识所控制的,所以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意识不能离开大脑,其实是错误的。近代的很多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存在着独立于大脑之外的意识,它与大脑是相互依赖的,因此,我们的行为并不纯粹是大脑的产物,意识则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问:心是可以和第六意识作用的,用意识来作观、念佛,这样能不能除去习性,使身口意三业得到清静?梦是不是意识?如要修证七识、八识怎么修?
答: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有情生命之谜”这个讲座中具体介绍。简单地来说,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第六意识产生的;人类要改善自我,要学佛修行同样要从第六意识下手。
问:《无量寿经》讲,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寿、无量光,是不是没有生灭?
答:这个问题上一次讲过了。无量寿不是没有生灭,只是时间长而已。要是我拿一盆沙放在这里,问你们这盆沙的数量究竟有多少,你们能说清楚吗?如果是一条江里的沙就更说不清了,这就是无量。但是,这样的无量并不是没有尽头,所以并不等于永恒。
问:印顺法师在一本著作里,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阿弥陀佛源于波斯的太阳崇拜,然后又认为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是佛经所说,这种说法是否牵强?
答:印顺法师所讲的波斯的太阳崇拜,是从学术的观点所进行的考证。但是宗教的问题不是都能通过考证来解决的,有些东西可考,但还有很多东西不可考。因为考证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如我们对人类文化历史的考证,一会儿发现了什么,将文明提前了一千年,一会儿又发现了什么,将文化提前了五千年或八千年,什么时候才有最终的结果出现呢?所以考证只能作为参考,不可作为定论。既如此,我们大可不必将其作为衡量佛法的依据。
问:资助“希望工程”和把钱放在功德箱里有何区别?
答:当然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放在功德箱里,一个是资助“希望工程”,这本身就是区别。至于功德的大小又是如何来判断的呢?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根据我们所种的田,也就是我们所供养的对象,他的道德越高,供养所得的功德就越大。就像我们种田一样,如果土地很肥沃,收获自然会比较大;而在土质很差的地方,就不容易取得好的收成;如果在沙漠里耕种,可能就颗粒无收。其次,我们的功得还和我们的愿力有关。佛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佛陀在世时,很多人都点灯来供养佛,很多有钱都点了无数的灯,其中有个贫穷的乞丐,看到大家都去供养佛,就用全部的乞讨所得买了一小瓶油,在佛面前点了一盏灯。到了天亮的时候,所有的灯都灭了,只有这一盏灯还没有熄灭。阿难尊者看到之后,就去请问佛陀,佛陀微笑着说:因为他在点灯的时候,有很大的愿心在里面,愿以这一盏灯的功德让世界上一切穷苦的人能够摆脱痛苦、摆脱黑暗。这盏灯大风吹也吹不灭,大海也浇不灭。所以说,功德的大小不是在于财物的多少,而是在于心量有多大,不要花了五块钱就想着自己的名字写上去没有?或者说,我要当无名英雄,境界虽然高了些,但也是著相,心量还是不够。《金刚经》告诉我们:“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我们能够不住相布施,无所求地布施,所得到的利益是不可想象的。佛陀接着说明:“东方虚空可思量否?”虚空是无穷无尽的,当然不可思量,南、北、西、上、下的虚空同样如此,而菩萨若是不住相布施,功德就象这虚空一样广大。
问:修行的过程中妄想特别多,怎么办?
答:我们诵经念佛,修习止观,主要都是为了对治妄想。在妄想现起的时候,要以“止”的方法把心止在佛号或某种境界上,让心专注一处,就能对治我们散乱的心。
问:智慧与成佛有什么关系?自性是一种智慧体,如果成佛了,自性与识的关系怎样?皈依是怎么一回事,它是如何帮助我们修持佛法的?
答: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面都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一旦将智慧开发出来,就是成佛了。那么,智慧和识有什么关系呢?识就是我们现有的虚妄的生命,成佛就是要将真实的生命开发出来,它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皈依就是学习佛法的开始,是寻求一种可靠的依赖,以真理为依赖,以三宝为依赖。然后通过对法的接受,解脱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对学佛的人来说,皈依是学佛的开始。
问:佛教是种信仰,有人说共产主义也是一种信仰,但却是无法实现的。法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共产主义是不是信仰,能不能实现,我们在这里就不作评论了。至于佛法,它不纯粹是一种信仰,它还是一种智慧。佛法是“以信为能入,以智为能度”。如果我们对佛法的学习只有信仰而没有智慧,那么只能增长愚痴,永远都得不到佛法的真谛。
问:为什么通过修行便能认识宇宙的真理?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答:人为什么会修行?为什么能认识宇宙的真理?要认识宇宙的真理,就需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都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就像有的人视力比较好,无论远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的人是近视眼,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看得模模糊糊。当我们戴上黄色的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就是黄色的;而当我们戴上绿色的眼睛时,看到的世界就是绿色的。同样的道理,要正确认识世界,就必须具备正确的认识能力。所以,西方十八世纪以来的哲学非常注重认识论。如果不注重认识,直接以本体论,以我们的经验和理性去认识,而这种经验和理性又是错误的,那无论我们怎样认识,永远都处在错误之中。为什么通过修行能够认识宇宙?宇宙是无限的,要认识宇宙,就需要无限的智慧。我们现有的认识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而我们的知识又是经验的积累,它永远是有限的。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是学到八十岁、学到八百岁,能将整个宇宙和世间的东西都学尽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们以这种有限的知识去认识宇宙,永远都是局限的!怎样才能开发出无限的认识能力?只有依靠般若智慧,修行正是为了开发这种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
我们不是为了修行而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开发智慧,这才是修行的真正意义所在。
问:既无自性,那轮回者是谁呢?
答:既无自性,那下面在听法者是谁呢?你们虽然没有自性,但不是说你们就不存在。佛教讲无我,因此,生命的延续像流水一样不常不断。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是由阿赖耶识在决定我们的生死流转。本来这次还要讲《佛教心理学》,是有关精神主体的状况,其中探讨到也包括这一问题。
问:人从何而来?如何看待达尔文的进化论?
答:佛教认为人是从太空来的,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佛经里记载的。当我们这个世界进入住的阶段后,其他星球的人觉得他投生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业力已经成熟,就凭着神通的力量来了。
那么至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科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因此不需要我去解释去了,你们大约会比我更清楚。
问:能否谈一下佛教对于未来中国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佛教应该对未来中国社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人类从十六世纪以来,一味地偏重物质文明的发展,因此,社会就成了经济和科技的社会,对物质的过分重视,造成了人类精神领域空虚迷茫和道德的堕落,而佛教的理论正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科学注重的是物质世界,而佛教注重的是精神世界,所以佛教对于净化社会人心,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问:极乐世界是否永恒?修行得解脱是否就是跳出轮回?是否也是求得永恒?
答:无常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正是“诸行无常”的真实写照。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有为法,也不能摆脱这种无常规律的支配。但同样是无常,一个陶瓷杯是无常,一个塑料杯也是无常,一个金属杯是无常,它们保存时间的长短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极乐世界虽不是永恒的,但会随着诸佛菩萨的愿力住世很长的时间。
修行解脱是否也是在追求永恒?世界上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恒的,我们怎么会去追求永恒呢?所以这种提法是不对的。修行就是跳出轮回,一方面是转迷成悟,一方面是离苦得乐,使我们的生命从迷惑的状态转变成觉悟的状态,从痛苦的状态转变成幸福的状态,也就是说,修行所追求的是觉悟、智慧和解脱。
问:跳出三界外之后,是否有第四界可去呢?如没有又如何解脱生死?
答:跳出三界外,并不是真有个实在的三界可以让我们跳出去。如果那样理解的话,我们坐上航天飞机就可以跳出三界了,大可不必学佛修行。所谓跳出三界外,就是摆脱一切束缚我们的烦恼。当所有的烦恼都不能对我们发生作用的时候,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能自由自在,这就是跳出三界外的真实内涵!
问:极乐世界是不是本来就有?
答:不是本来就有。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了四十八愿,随着他的这种愿力和功德而建立起极乐世界,所以它也有形成的阶段。
问:“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本身也是一法,那么它何时灭呢?
答:“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作为一种规律和实质而存在,具有永恒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它不存在灭的问题,是作为共相而不是别相,这需要搞清楚。
问:佛是人做的,蚂蚁也是人做的,那么,病毒和细菌如何解释?
答:的确,佛也是人做的,蚂蚁也是人做的,人能成佛,蚂蚁也能成佛。
有人说,素菜也有生命,吃素算不算杀生呢?根据圣严法师的解释,他把生命分为几个层次,最高级的是人;其次是猪马牛羊之类,它们有记忆,也有简单的思维;至于病毒和细菌之类是属于非常低级的生物,它们只有细胞而没有神经,不懂得苦乐,所以也就不存在杀生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感染病毒后,要赶紧治疗才是。
问:佛是不是永恒的?或者也要受无常规律的支配?
答:我们说一切有为法都不是永恒的,但是佛为什么跟众生不同?首先,佛陀已成就了无限智慧,这种智慧是永恒的;其次,佛陀所证得的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发展规律,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等,这种规律是永恒的;另外,佛陀还是彻底地断除了烦恼,成就了的是圆满的慈悲和道德,所以,佛陀也我们是不同的。
问:如何面对生死大事这一玄案?
答:了脱生死不是让我们逃避,而是让我们了解生死的本身,这个“了”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了解,一是解脱。所以说,学佛就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它从认识生命开始,进而改造生命,最后达到彻底的完善,这一过程也就是了脱生死的过程。但它首先要认识开始,如果不学佛法就想了生死,那是没门。
问:佛道本是一家?那佛对其他宗教是怎么看的呢?
答:佛是佛,道是道嘛,不能混在一起。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对于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摩尼教等等,也都有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能对改善人心和对安定社会起到各自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否定这些宗教的价值,应当彼此尊重。当然,从教理上来说,佛教要更圆满和究竟,不久前,北大召开了一个宗教学术会议,我在会上作了题为《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特性》的发言,对佛教和其他宗教进行了比较,我认为区别主要有四点:第一,佛教是“无神而非有神”,佛教不建立主宰神,而其他宗教普遍认为世界是神创的;第二,佛教认为人类的吉凶祸福不是由神决定,而是人自身的业力和行为决定的;第三,佛教的修行是依靠自力而非他力,而其他宗教通常都是 “因信得度”的他力思想;第四,佛教是是人本而非神本,佛教认为从修行解脱的意义上说,做人比升天好,而其他宗教都是以天堂为归宿。
问:若无永恒,那么涅槃也应无永恒,解脱之人为什么要入涅槃?
答:涅槃还是永恒的。涅槃是的本质是真实相,而真实相就是宇宙的本质,本质当然是永恒的。而我们所讲的没有永恒,是指世间的一切现象而论。
问:为什么佛法是用生命来实证的?科学和佛学有什么不同?
答:六祖惠能在《坛经》里说过,修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教解决的是生命问题,而不是物质现象,佛教和科学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我们已经有了可以观察星空,测量大海的仪器,有了可以观测脑电波、心电图的技术,但我们能不能发明一种仪器来测量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同时,科学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经验的认识上;而佛法对真理的认识则是以无我为前提。所以,科学的认识永远是有限的、变化的,牛顿曾是站则时代最前列的科学家,可爱因斯坦的出现又否定了牛顿的理论,但谁能保证爱因斯坦就不会再被否定呢?科学总是越新越好,总是能够不断地超越才好;而佛法的真理是直达本质的,因而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问:自然灾害也是因果决定的吗?
答: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我们要记住“因缘因果”这四个字,佛教对世界的解释全部包含在就四个字里面。为什么会有水灾?直接的因就是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
问:缘起是否定永恒的,但缘起规律的本身是不是永恒的呢?
答:如果缘起的规律不是永恒的,那缘起的现象就必然是永恒的;如果缘起的现象不是永恒的,那缘起的规律就必然是永恒的。无论是有佛出世还是无佛出世,缘起的规律都一如既往地存在着。
问:天上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答:天上的人是从人道中去的,我们能够布施、持戒,就能感得升天的果报,天人也会欢喜赞叹。当然,因缘因果是多生的,畜生虽然今生不能布施持戒,但如果往昔的业缘成熟了,同样可能就生到天上。所谓六道轮回,就是有情会依据自己的业力在六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中不断地流转。
问:法师好像对现代的科学很不屑,请问法师自己用不用电扇空调?
答:怎么不用呵?虽然我是住在山里,但同样在使用电脑之类现代科技产品。我并不是对科学不屑,更不是要大家抵制现代科技,而是要指出科学的局限性,纠正大家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想法,使大家不要过分地迷信科学。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科学的确为我们带来了方便和舒适,但同时也纵容了我们的欲望,带来了生态的破坏。就科学技术的本身来说,并没有善恶之分,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掌握和使用科学的人类。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比科学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确的观念和健全的心灵。
问:人是因我执而产生贪、嗔、痴诸恶,那么,如何才能破除自我执,尤其是对性格基本已定型的成年人?
答: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因无始以来的习气而不断造作贪、嗔、痴种种烦恼,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倾向。但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调整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树立正见,因为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是向善还是为恶都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因此,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我们改善自身生命的必要条件。
若闲、冯德宝记
济群法师在香港志莲净苑
1998年春,济群法师应香港志莲净苑邀请,开设了《幸福人生原理》的讲座,本文根据讲座中解答信众问题的录音整理。
问:信佛一定要皈依吗?
答:真正信佛是一定要皈依的,否则就不能被当作是佛教徒。我们信佛、学佛,是为了寻找人生的归宿和依赖。那假如我们不皈依的话,也就说表明我们对学佛缺乏基本的诚意,又怎么能够真正地契入佛法呢?
问:有人同自己的妹妹结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乱伦在佛教里面被称为邪淫,是十恶行之一,邪淫的行为会招感眷属不贞的果报。
问: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幸福?
答:对幸福的认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存在着认识上的困惑,要让孩子来理解,自然会比较困难。父母对子女负有教育的责任,不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对孩子进行熏陶,培养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些都非常重要。作为学佛的人来说,我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佛法运用在生活中,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帮助。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
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慧的表现。而认识无常的意义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的现实真相。
至于世间的人总是将无常当作幸福生活的重要障碍,当作破坏幸福生活的无形杀手,那是你的错误观念造成的。相反如果我们能看透无常的本质,无论是破产还是亲人的死亡都不会使我们悲痛欲绝。一个人能够看破无常,就不会因世间的无常变化带来痛苦。
问:何谓无漏智?
答:所谓"漏",就是有缺陷的、不圆满的。假如杯子上有个窟窿,就不能把一杯水装满,只有完好无漏的杯子才能装满满的一杯水。"无漏智"就是圆满的智慧,它可以消除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可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修行,就是为了获得这样一种圆满的、无量的智慧。
问:做人为什么这样辛苦?
答:因为我们生命的内在存在很多烦恼,我们在无始以来造下很多罪业,这些都是造成我们内心痛苦的原因。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观受皆苦,人生充满着痛苦,既有生、老、病、死的身苦,也有无明、烦恼带来的心苦。正是因为有这些苦,我们才要学习佛法,因为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
若闲、冯德宝记
--------------------------------------------------------------------------------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