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作者 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全文阅读 作者:马艳丽

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全文阅读 作者:马艳丽 《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由www.aIhUaU.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全文阅读页面。
名模马艳丽的突尼斯游记: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 作者:马艳丽


序/靳羽西
一直以来,我都感觉发现、传播并与世界分享亚洲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是我的一项使命。长久以来我也经常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女人是美丽的?什么样的华人女性才是真的有魅力?
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在这里说的只是我的标准。我见过无数美女,端庄、火辣、清纯、妩媚,然而全世界所有的美女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保质期。有的保质期很短,只有10秒种,有的有1个月,有的是10年,有人,却可以一辈子美丽。
有的人不相信灵魂是有容貌的,但是我相信。很多年前,我结识了一位气质优雅的女人,她有着中西合壁的美貌,让人艳羡的身材,我称她为"亚洲最美丽的女人"!
那时她活跃在T台上,镁光灯和掌声鲜花之中,人人都觉得她是绚烂的明星,然而私下里她却是十分害羞而谦逊的,常跟我聊起很多关于梦想的话题。而后,她不再多说什么,开始低头学习时装设计,而后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接着,她又开创了最高端的高级定制系列,赢得了享有声望的中西客户群。
她掩住了自己的美貌,打开了时装的这扇大门,让我们体会她的情感。今天,我读到了她的这本时尚旅行手记,多少年后,第一次从文字里阅读到了她纯然的内心,在本书里,您将和我一样,如此亲密的接近她,体验她的旅行,她的灵感,她的创意,她的设计,您会读到她对时装的执着,对美的追求,对爱的敬意,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讴歌,同时,您还会看到一颗纯净、独立、坚韧、宽和、善良的内心,一个美丽的灵魂。这份美丽让她无论从镜头前离开多久都永远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让她任何时候无论走到哪里都永远光彩夺目。
这就是美丽的寿命,为亲爱的Mary,和她行走的美丽喝彩!
靳羽西
靳羽西(Yue-Sai Kan),羽西品牌化妆品创始人,羽西之家董事长。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序/突尼斯驻华大使
PREFACE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thank Mary Ma for giving me the pleasure to preface this artistic work and to let me express the feeling of a Tunisian citizen on the land of China.
Actually it is always difficult to speak about an artistic or literary work without speaking about the person behind this creation. Mary Ma is in fact a sweet personality, graceful who promotes a discreet charm of the Chinese femininity that of the new China, ambitious, enthusiastic, generous, accessible, modern, anxious and eager to discover about other cultures and other civilizations, but well comfortably rooted by her proper acquired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 In one word, Mary Ma represents at the same time this traditional and vanguard China.
I thank her very much for having discovered my country Tunisia, which is geographically far from China but near culturally and socially. I thank her also for having appreciated and loved this exceeding three thousand years Mediterranean culture, well based in her arab-muslim traditions.
A land of welcome, Tunisia is resolutely oriented towards modernity, advocating tolerance, solidarity and fraternity between people of all races and religions.
If China and Tunisia are friends from a remote date, with this beautiful work about fashion, taste and culture, Mary Ma has contributed to cement this traditional friendship which I wish develop for the benefit of our two peoples and respective civilizations.
I wish Mary Ma a great success in her professional carrier and express my deepest friendship towards her and her work as a Tunisian friend.
The Ambassador of Tunisia in China
Mohamed Sahbi BASLY

首先,我想感谢马艳丽女士,让我有幸能为这本书作序,以此表达一个在中国的突尼斯公民的感受。
事实上,我们很难抛开作品的创作者而仅谈论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马艳丽女士有着甜美的个性,她举止优雅,散发着新时代中国女性的魅力:志向高远,热情大方,平易近人,现代时尚,对探索其他国家的文明与文化充满激情;同时,她又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与传统。一言概之,马艳丽女士正代表了此刻这个既传统又开放的中国。
我想感谢她对我的祖国——突尼斯的探索,突尼斯虽和中国相隔万里,但在社会文化方面却有诸多相似之处。我想感谢她对这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以阿拉伯-穆斯林传统为基础的地中海文明的赞美和热爱。
突尼斯欢迎八方来客,坚定不移地向现代化迈进,推崇各民族和不同信仰的人民之间的宽容、团结和友爱。
如果说中国和突尼斯的友谊渊远流长,那么,在这本涉及时尚、品味和文化的作品里,马艳丽女士为巩固中国和突尼斯之间的传统友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也希望为了两国的人民和我们各自的文明,将这种友谊继续发扬光大。
衷心祝愿马艳丽女士在她的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也借此表达一个突尼斯朋友对她以及对她的作品最深切的友谊。
突尼斯驻华大使
穆罕默德.萨赫比.巴斯里
2008年9月29日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Fella——一朵花的梦
突尼斯有一种很美丽的花,叫做Fella。花色洁白,香味清新,像中国的茉莉,是突尼斯男女老少最爱的配饰。而在我的突尼斯记忆中,“Fella”一词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花,它还可以代表一个民族最传统的审美情趣,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时尚先锋。这就是我在突尼斯拜访的第一家高级时装店——Fella。
在Hammamet市一个并不太大的市集十字路口,有一家白色的商店,便是传说中的Fella了。店面看上去不显眼,却颇有些神秘。Fella的主人Samia Ben Khlila太太,是突尼斯家喻户晓的时尚设计师。 Fella也是突尼斯最著名的高级定制时装品牌,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皇室、明星和名人。
拜访一些当地的时装设计师是我来突尼斯的一个愿望。曾经看过一场突尼斯的舞蹈演出,台上几位女艺术家不断地变换华美而特别的民族风格服饰,台下的我便不由自主地走了神,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巨大的面料市场:布匹堆放得象山一样高,五彩颜色在熙熙攘攘的集市里闪耀。这个画面诱惑着我,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个地中海畔的阿拉伯国家的人们的服饰,想象着自己如何把这些美丽的阿拉伯花纹的面料化作自己手中的漂亮时装。
我的愿望得到了突尼斯朋友的重视,特意安排了我与Fella的主人Samia Ben Khlila太太见面。她于1969年创建了Fella,40年来,Fella一直倡导突尼斯服饰的传统,并以精巧的做工闻名。走进店内,便有两位温和的老太太迎了出来,托着银盘,上面放着各色点心,而Khlila太太,则幽雅地站在后面,微笑地看着我们。她大约有七十多岁,红色的唇膏配一身绛红色衣服,温和中透着一丝威严。
与外面市集松散清闲的氛围不同,进入店内白门,就仿佛与世隔绝。这个不大的房间里,处处刻下了历史的痕迹。从黑白的时装照到20世纪巴黎时装周的奖杯,从斑驳的相册到名人题词,每个角落都有岁月留下的脚印,尤其是那几位恭敬、优雅的老人(Fella店里的雇员全是两鬓花白的老人,相信在这里已经工作了许多年头),更是让空气都回到了久远的时代。店内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手工制品,围巾、手饰、杯垫、桌布、眼影、鞋子、钥匙链、坐垫……所有商品或者印上了Fella的店名,或者绣上了Fella花。
我坐在Khlila太太身边,和她一起翻看旧照片。老人年轻时活跃于欧洲的时尚圈,多年来一直引领着突尼斯的时尚潮流,并开发了品牌的许多副产品。她从一本资料集里取出几个不同形状的杯垫,指着旁边的图示和小样,告诉我那采用了不同的编制方法。从她的话语和神情中,我看到了一位设计师心底深处的骄傲以及她对传统工艺固守的执著。“Fait a main”是我们在这里听到的最频繁的词汇,意思是纯手工做成。这也是高级定制领域最可贵,也最不可丢失的精髓。随着我们对突尼斯认识的加深,也越来越发现精巧的手工不仅仅是Fella店,不仅仅是时装行业,而是整个突尼斯的特色。
Fella店中心有一个微型的露天花园,摆放着几株绿色植物。一位身着白色亚麻长衫的太太坐在花园中心缝制一件衣裳,有着五彩斑斓的线条和色彩。我走近时,她抬头对我微微一笑,又开始低头工作。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平静,就像她那淡然的微笑,无论外界怎样喧闹,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手中的针线上,不会被干扰。这使我想起很多场景:麦地那那终日缝制长衫的男人,凯鲁万那埋头编织地毯的女人,他们专注的低头工作的侧影让人动容。令我想起自己每一次准备时装新品发布会,尤其在开始阶段,常常是地上铺满了面料和设计图稿,几天几夜连续工作,完全进入了忘我境界。而看到自己认真创作的作品呈现在舞台上时,我的内心无比满足,所有为此做付出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他们的心应该也和我一样吧。
认识的另一位突尼斯设计师,叫做Abdallah,是一位极其严谨而执著的女性。原本在我的想象中,突尼斯的时装都应该如Fella的风格一样,宽袍长袖,领口绣花,但是到了Abdallah店内,才发现并非如此。它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一面运用传统元素,宽衣袖,重刺绣,同时又吸取了欧洲宫廷服饰和现代礼服的一些特点,腰线上移,裙身修长,还融入了东方宫廷服饰的味道。见到这些工艺精巧的衣服,我爱不释手,甚至忍不住一试为快。我不仅试穿了店里的衣服,还特意挑了一件买下表示诚意。
突尼斯时装的风格既古典,也有不乏现代,然而有一点是共通的,便是对传统的坚守。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我尊敬的设计师三宅一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特有的风格,这对于一个设计师品牌而言,是最宝贵的,也是最难坚守的。
中国的服饰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代变迁,不断融合外来文化,演变、形成了自己新的时尚文化。一方面要坚持自己原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融合外来文明,这似乎难免顾此失彼。其实一点都不困难和矛盾,一个不了解、不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设计师是难以创作出有分量的作品的,所谓“民族的是世界的,世界的便是民族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同时,也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世界的融合渐渐消除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这对每一位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融合的世界要求设计师的作品不再仅仅代表某一个民族、某一地域,而是指向一个品牌、一种设计师的独有风格。作为设计师,我是幸运的,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海纳百川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最大的空间去吸取世界文化的精髓,给我最宽广的视野去实现自己的设计风格,给我最大的勇气去开创自己的梦想。从隐忍的奢华这一品牌理念,到简约性感主义的品牌风格定位,我一路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与信任。同时也深感压力,当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客户走进我的工作室,我也知道自己更要不懈地去创造。
就像Fella,它是一种花,纯洁、清香。世世代代的突尼斯人都喜欢将它挂在脖子上,只要看见了Fella花,我就会想起突尼斯,想起在这块土地上所认识设计师朋友们,想起我们共同坚守的设计梦想。
名:设计精灵
灵感来源:突尼斯传统服饰
面料与装饰:丝麻、水晶
亮点:刺绣,手工工艺
设计阐释:粉色套装。本款设计线条简洁,将重点放在了手工装饰上,受突尼斯传统服饰启发,通过刺绣等工艺,用水晶点缀腰带,体现高级定制技师精湛的手工工艺,既大气又不失细节


蓝白之间 有座小镇——蓝白小镇(上)
——宝宝,这是画的什么啊?
——这是妈妈出差的时候,说的那个只有蓝色和白色的小镇呀!
那是我突尼斯之行的第一个景点:Sidi-bou-sai。中国人习惯称它为蓝白小镇。
对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我向来很犹豫。既能成为旅游胜地,必有独到之处,天下人都称奇的,不能不去,去了,又常常是兴致勃勃地去,意兴阑珊地回,也正因为天下的人都要去,景点也就容易丧失原本的特色,只剩下喧嚣的游人味了。
带着这样矛盾的心理,我还是成为了“天下人”中的一个。
“阳光撒哈拉之旅”的巴士顺着山间公路盘旋而上,在半山腰停下时,目的地已经抵达。
一个朋友开玩笑:在突尼斯,只靠卖蓝色油漆和白色石灰就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轻松自在。你想想,他们竟然就用这两种颜色建造了一个城镇!
在这里,就在我眼前,阳光经过地中海的反射后投向天际,而沐浴在光辉下的就是传说中的蓝白小镇了。
它没有成为我担忧的那种 “旅游胜地”。享有如此盛名,它竟然还在安宁地享受惯常的午后休憩。
路边商贩虽然也叫卖,却并不争先恐后地大声嚷嚷,仿佛怕吵醒了它惬意的美梦。
游客虽然也多,却并不像卢浮宫前的观光客般拿起相机一阵狂拍,生怕落下了某个景点,他们趿拉着凉拖,穿着沙滩装,头上、胸前别着一串白色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突尼斯茉莉,三三两两的,悠闲地走在不太平整的石板路上。
我们走进小镇里的一座博物馆。在门外驻足良久,却没有觉出半点寻常博物馆拒人千里的高傲,它像是邻家的一幢宅子,朴实、亲近、温馨。
门是突尼斯最常见的蓝色油漆木门,门上用铆钉组合成星星和月亮的形状,意为幸福。
走进大门,左边陈列着各种形状的茶几和彩色玻璃窗,右边则是一个小天井,穿过门厅两旁的陈列室,里面摆放着突尼斯的传统服饰。我忍不住举起手里的相机,希望记录下我视线里所有的华美的突尼斯传统风格的手工服饰。虽然是休闲的旅行,但每次引发设计灵感的元素一出现,我就情不自禁的进入工作状态了……
四方的庭院中心有一口老井,估计不再有人从中取水了。大小不一的弧形罐子整齐地排列在庭院一角的绿阴下,背衬着镂空的雕花栏杆,很有一番韵味。
庭院的角落里搭了一个凉棚,随意摆了几张简单的小木桌,很是悠闲。宅子的女主人端来了阿拉伯茶,薄荷茶配以松子的口味很特别。以前听人说阿拉伯人喝茶要放很多糖,今天试过,果然名不虚传。这茶里薄荷的滋味溶解了糖的甜蜜,并不让人觉得腻,反而沁人心脾地舒心。
女主人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羞涩温和地对我笑。她一定是那种非常传统的阿拉伯女子,因为当我拿起相机,她很本能地迅速回过头去,镜头里只留下了她那画着美丽图案的双手。
就在此时,一个美丽的小天使闯进了我的镜头。她水汪汪的蓝眼睛吸引了庭院里所有人的注意,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蹲下来逗她。这个叫做Livia的法国意大利混血小女孩,只有18个月大,是跟着爸爸妈妈来这消暑的。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不得不将她一人留在家中,然而无论走多远,心中却没有一刻不挂念。
庭院的南边种着几株高大罕见的仙人掌树,像一个个绿色的大脚板。沿着仙人掌生长的方向,有一排楼梯通往二楼,红棕色的木门旁,静静地靠着一支水烟,仿佛也在悠闲地打盹。
这个夏天里的老宅子啊,有种让人说不出的安逸。它每一块瓷砖上的花纹,每一块地毯上的色彩,都在展示着突尼斯传统文化的美,却并不张扬。这个地方并没有寻常博物馆那样一副让人学习的姿态,而让你觉得无需仰视。这让我想起巴塞罗那那著名的高帝公寓,即使那以人性化著称的西班牙公寓,与这宅子相比,也缺少了一股人性的温暖,因为在这个被称为“博物馆”的宅子里,所有的生物都仍然在生命的进程中,它们鲜活地存在在历史里。
从二楼爬上屋顶,站在天台上,整个蓝白小镇就在脚下,却又不同于刚才的景致。
天空微微发蓝,脚底下是镶着蓝色花边的瓷砖地板,围栏边种满了绿色的植物,邻居家的花顺着栏杆那镂空图纹伸了进来,有种淡淡的香。外墙上挂着一些弧形水罐作为装饰。有邻居还在自家的窗户上盖上了蓝绿相间的琉璃瓦。一只懒猫爬上了屋顶晒太阳,出奇地安静。远处的云渐渐贴近了,风吹动着天台上晾晒的白色床单,透过轻轻飞舞的白色缝隙,能看到远处邻居家正在玩耍的三个金发小女孩,在阳台上骑着滑板车相互追逐。耳里有不断的鸟鸣,夹杂着低低的阿拉伯细语。街脚竖着的art café 招牌下,几个红脸的阿拉伯男人正在闲聊,不时冒出几句法语,或是发出一阵笑声。
我躺下来,背紧贴着这些可人的小碎花瓷砖,眼睛里只有天,没有边界的天,以及那些轻轻飘来的云,一朵,两朵,一片,两片……
一种幸福的眩晕感冲击着我的身体,在这样一个安逸得不知道如何打发时光的午后。静静躺在小镇的怀抱里,轻轻哼着幼年时代那些不知名的歌。第一次,终日忙碌的我,突然没有无休止的电话,没有回不完的短信,不用赶任何时间,就这样,悠闲地躺着。
几丝雨水敲醒了我,懒懒地睁开眼,低低的云飘在头顶,看看远处的海面,正在变换着色彩,从黄到绿,从绿到蓝,再从蓝到白。风渐起,推走了云,而后,下起了细细的太阳雨,金子一样颜色的太阳光,星星一般的雨。海面上的船只在远处轻轻挥舞着白帆。整个下午仿佛只是为了等候这阵风,这场雨……
在飞行了16个小时之后,我在地中海岸,非洲北边的一个小镇天台的蓝色水罐旁,睡着了。
名:小镇
灵感来源:小镇的闲适,蓝白小镇的各色盘子
面料和装饰:真丝雪纺
亮点:盘子印花
设计阐释:白色中礼服 ,用白色表现洁净,用真丝雪纺的质感体现飘逸、空灵的特质。刻意加大的裙摆是该礼服的最大特点,将蓝白小镇的盘子图案不规则的印染在裙摆之上 。
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梦回撒哈拉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撒哈拉。
它是不断变化的,即使你回到原点;它又是永恒的,无论你从哪里进入。
6年前,我从埃及走进撒哈拉,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6年中,我经历了许多变故,这些变故让我成长,让我学会坦然面对各样的挫折和磨难,也让我学会如何去承受,如何去包容,更让我学会如何去珍惜,如何去爱。我感谢所有的经历,它让我变得更强大。6年后,在突尼斯的土地上,我再次看到了那片沙海,起伏的沙丘掩埋了逝去的一切,在我眼中,它已然不再是那时的它。
这里有一家沙漠酒店。建在峭壁对面,砂石之上。据说是电影《英国病人》的一个拍摄点。酒店对面是一座山,说是山,不如说是无数巨石的侧面,没有树,没有草,只有砂石。正午的太阳火一样烤灼着大地,对岸砂石金黄,衬托着酒店的露天游泳池宝石一样湛蓝的波光。
酒店的经理Martine Laberge,一位年轻漂亮的加拿大女孩,酒店继承人的未婚妻,带我们参观了房间。在幽静清雅的走廊尽头,有一间小巧精致的房间,墙上挂了一些简单的抽象画,窗外摆满了“沙漠玫瑰”(一种沙漠中的石头),这是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曾住过的房间。二楼面向沙丘的房间的所有窗户都采用了落地玻璃,为的是更好地欣赏窗外的景色,室内主色是砂石灰色,让客人完全融入内外和谐统一的氛围里,感到放松,进而找到内心的宁静。将心理因素引入创作,是一种时尚的设计理念,这在服装设计领域里也同样适用。细心观察客户的需求,为他们设计穿着自然舒服的时装,胜过单纯追求外观的设计。我们追求温情的舒适,而非冷冰冰的华美。
我仔细地观察房间的每一个细节,正如我意料中的,独特而周到。突尼斯人天生就善于营造视觉奇观,而这种独到的想象力正源于他们对于自然万物和人类天性的超出常人包容度的推崇。奢侈不是明亮到耀眼的装璜,而是在自然怀抱里平静地享受现代科技化的舒适。
落地玻璃外,还有一些若有若无的城墙痕迹,似乎那里曾经繁衍过一个城邦。侍者告诉我们,的确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只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场灾难毁掉了。这里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然而现在只留下一些遗迹。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我们希望从这些遗迹中看到什么呢?是人类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还是我们如何在教训中成长,在历史上创造了新的奇迹?
然而我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那连绵起伏的沙丘,那细而柔软的沙粒,那夹杂着沙土的风……撒哈拉,你在我的记忆里熟悉又生疏,但是无论如何,我回来了。
赶在太阳落山前冲进《星球大战》的拍摄地看落日余辉,似乎是所有来突尼斯的游客最浪漫的遐想。然而一路的美景总是让我们驻足,眼看傍晚就快到了,我着急地问司机是否还来得及。司机看着我,很有把握地让我放心,然后开足马力在并不平坦的戈壁上一路狂奔,每个人仿佛在瞬间接了电源,在吉普车狭窄的空隙里颠簸抖动,一个急转弯,所有人又一个压一个地被甩在角落里。
在北部突尼斯市时,我们曾有一个很英俊的司机Karim,驾驶着“阳光撒哈拉”巴士,总是很友善的和大家一起观光、吃饭、蹦迪,还常常在凌晨两点开飞车载我们回酒店。每次巴士在高速路上飞起来时,昏睡中的我们总会一下子被吓醒,这一路惊吓中,还伴随着兴奋刺激。来到南部,由于要换成吉普车,我们不得不告别了Karim。导游突突却让我们不用伤心,他从南部找了两个最好的司机带我们进撒哈拉,现在我算明白他的“好意”了。
吉普车在戈壁上一路颠簸,渐渐感到地下的起伏变大,而我们也终于踏在了真正的沙漠上。傍晚时分的风有些狂野,有时眼前的路会变得模糊。我们的车在一个个小山丘上滚动,有一次冲上一个山坡顶,却突然在下坡的瞬间停了下来,前面是一个接近90度的坡面,所有人的心都揪在了嗓子眼,坐在我身边的化妆师石头紧紧抓着我的手,“啊!不是要翻车了吧”,司机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车里的惶惶不安的我们,嘴角露出一丝坏笑,一踩油门,我们几乎是跟着车子“掉”了下去,一阵失重后,却发现所有人依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毫发未损,这才爆发出一阵狂叫。回头看看另一辆车里的同伴,脸上也挂着惊恐与兴奋混杂的表情。此后,他们频频秀起了车技,在起伏的山丘间和呼呼的暖风里,响起了我们此起彼伏的惊恐或欢叫声。这该是我们本次突尼斯之旅最刺激、最让人难忘的一次经历了。
很多熟悉的电影画面一帧帧从眼前滑过。有贝纳多?贝尔托鲁镜头里那孤独的女人背影,有拉尔夫?费因斯驾驶的飞机,在金色的夕阳下载着爱人在撒哈拉起伏的皮肤表面滑翔……而就在眼前的土地上,还诞生了外星人的达度尼星球(The planet Tatooine),眼前这些奇形怪状的砂石建筑就是30多年前“星球大战”后留下的痕迹。
我们终究没有拍摄到落日下绚烂的沙漠,也没有看到被夕阳余晖染红的天际,这天的太阳落下时出奇的平静,在风沙中渐渐没了影,月亮倒是爬得特别高,皎洁而明亮,就在“星球飞船”的头顶。“飞船”构成了一个沙漠小镇,我像一个外乡人,背着包袱在每个角落里寻找当年“圣战”的痕迹,镇里的“居民”早已不再,游客也屈指可数,只是在小镇中心的广场上,有一个坐在地上的阿拉伯人看守着这片“外星人家园”,我们给了他一大瓶水作为帮我们看守物品的回报。这位忠诚的看守者将大半生的生命就这样献给了撒哈拉。游客来来去去,朝夕之间,已经过了三十年。乔治?卢卡斯还会记得这片他建立起来的家园吗?他曾经回来看望过这片土地吗?
夜色降临,我们不得不在匆忙中离开,即使是熟悉沙漠习性的司机,也会在夜色中产生迷失的恐惧。我心里是不甘心的,就这样匆匆和它告别了吗?
第二日,我们坚持再一次在烈日中进入了撒哈拉。白日里的沙漠,没有浪漫迷情,只有酷热,却更真实地印证了我记忆中的它的模样,燥热的酷暑,发白的沙土,温驯的骆驼,心里偶尔会泛起一种莫名的疼痛,随即又被新生的平和取代。
离开撒哈拉前,恰好是正午时分,旅店的大堂像一个避暑的客厅,红色窗帘让室内的光线有些暗,前台没有了服务生的踪影,一个十八英寸的电视里,播报着阿拉伯语新闻。远处角落里睡着两个疲倦的异乡客,十来只苍蝇在空气里聒噪地飞舞。
而我,趴在电视机前的茶几上,写下给朋友们的明信片。
名:梦回撒哈拉
灵感来源:沙丘沟壑曲线
面料与装饰:真丝缎或高科技面料 茶色水晶
亮点:水晶、抽褶
设计阐释:沙漠色中礼服。用褶皱的形式来演绎沙漠的曲线,展现沙漠的柔美,设计上凸显简约性感主义的风格。沙漠色让人心宁,而用茶色水晶点缀,使本款设计高贵而独特。


圣城、地毯和我的棉花树 ——凯鲁万(1)
本篇的主题是凯鲁万圣城,我想大部分的人会认为我会说说圣城里的清真寺或者###教文化,但是有时候,面对主题,我会有一种难以强迫的专心,或者说是一种难以强迫的不专心,这种意念会让我把那些看似重要的主题放在一边,而去说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其实,只是看似。
我时常会莫名地被一些细节所吸引,比如一件衣服别致的衣领,或者一个特别的袖口,我会长时间注视着它们,这种专注感让我沉迷,感到满足,因为常常是在无心中发现有趣的东西。就像现在,我一定要停下来看看路边的“棉花树”。
这些“棉花树”是在去往凯鲁万的途中发现的,在一些深绿色的灌木丛里,沿着枝条,密密地长着一些白色的半圆形小苞,很像是棉花球。然而,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这些白色的小苞不是什么“棉花”,是白色的蜗牛。我的心里涌出难以形容的感受,像是有一点恐惧,又像不是。不知道为什么,但这就是我将要进入凯鲁万圣城前的感受。
据我所知,这座“圣城”的显赫地位源于阿拉伯帝国,在征服了突尼斯土地上的柏柏尔人之后,强大的###教文化进入了这片土地,同化了柏柏尔人,使整个民族从语言、信仰、文化都归化了阿拉伯民族。城内寺庙星罗棋布,有“三百清真寺之城”之称。
还未谋面,沉重的历史故事已经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再加上原本炎热的空气在高压中转化为焦躁,看到“棉花”变成蜗牛时的那种不安又开始涌上心头。
然而进入到凯鲁万,心一下子释然了,它就像我们见过的所有突尼斯老城,平和而宁静,带着一种夏日里的闲适。即使是在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奥克巴清真寺里,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凝重气氛。这座又称“大清真寺”的寺庙,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的清真寺并称为世界四大清真寺。但是,它却并无张扬的神情。门口守卫的老人很宽容地允许我们在清真寺内的长廊里自由拍摄,引来不少围观游客。住在清真寺旁边的阿拉伯小男孩也大方地迎上前来,主动担当起副导演的工作,帮我们调度游人。服装助理燕子和一个阿拉伯小男孩聊得投机,分别在对方的手臂上留下各自祖国的文字。骑着摩托车的警察在寺庙门口与商贩闲聊。寺外空地上有几个小男孩在踢球,足球拍打着墙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里,谁也不曾受到他人的干扰。
这些让我完全忘记了进城前的那份忐忑,也再次印证了我对突尼斯文化的理解,那就是一种被称为包容的品质。即使在一种强势文化(阿拉伯文化)的语境中,也不给环境中的成员或是外来者增添压力,这恐怕是它与许多国家强势文化的最大区别,正如我反复提到的,它对于人、物的自然天性有种超出平常的尊重,并积极吸纳各种文明中的精华,而这种平和的态度反而使外来者更容易接受它原本的文化。当有朋友在担心是否要蒙面去突尼斯的时候,我的大使朋友哈哈大笑,说开什么玩笑,你去的是突尼斯,是去度假的,没有人会管你穿什么。我因此想,所谓文化征服,或许不是那么简单的,又或许并非是阿拉伯文化同化了当初的柏柏尔人,而是突尼斯人吸纳了阿拉伯文化,由之诞生了自己的突尼斯文化。
###文明的影响在手工地毯工业可以窥见。除了旅游,凯鲁万另一项引以为豪的产业是它的手工地毯编织业。有意思的是,这里有一些不成文的传统,例如地毯都是由女人编织的,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麦地那老城里终日坐在地毯上缝衣服的全是男人,不知是不是这个社会达成的一种默契,让男人和女人在手工业生产中自然分了工。
我们参观了一家最富盛名的地毯店。我在一位编织地毯的妇女身边坐下,她温和地对我笑,并侧身让我也试着织一下,让人惊讶的是,身边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设计图文。老板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这里的手工地毯都是没有设计图的,全部图案都是这些妇女去清真寺做礼拜时,从寺庙的壁画或雕塑上得到灵感,默记于心,再凭着记忆织出来。没有复杂的设计流程,不需要任何高科技设备,全凭借大脑和双手。这样的创作注定需要一颗细致而专注的心,它要求编织者在众多清真寺图文中找到灵感,并在一缕缕毛线中还原脑子里的图案。任何一缕毛线都可能是一道花纹,任何一道花纹里都饱含着创作者的心血,这才是手工艺术的精髓。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圣城、地毯和我的棉花树 ——凯鲁万(2)
这些手工地毯通常没有复杂的图纹,都是一些简单图案的重叠,其中最常见就是突尼斯茉莉。这种花代表美与爱,常被突尼斯人扎成小束别在耳后,或是穿成项链挂在脖子上。另一种常用的图案是“幸福之手”,这是我给它取的名字,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个并拢的手掌形状,在突尼斯文化中,它代表着幸福。我非常喜欢这种质朴的解释,也可理解成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多年前从一个朋友的书里读到一句话,大意是说一个女人真正美丽时,便是手心向下的时候,手心向上的女人只遭人怜悯,看后非常认同,其实不仅对女人,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应该都是这样吧。
就是这些简单的图形,在突尼斯妇女的手上变成了五彩的阿拉伯地毯,无论是什么样的色彩和形状,展现的都是妇女们眼中的美丽,凝聚的都是她们的情感。在我们参观的地毯工厂里,老板告诉我在这里永远也找不到两张完全一样的地毯,因为既没有设计图,也没有档案,地毯就从妇女们的手中一张张地织出来,记载着不同的故事,卖到世界各地。我坐在地上,抚摸着地毯的纹路,并不平整的毯子上留存着明显的手工痕迹。当很多年过去,编织地毯的人或许已经作古,地毯或许也已经被妈妈送给了女儿,也许20年后,我们清洗它时,它会告诉我们一些曾经发生的故事吧。老板告诉我:“地上的任何一张地毯都有着比你的年龄更长的历史。”
###文明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一针一线中被它的人民所传承,也许更深刻的烙印不在清真寺的壁画中,不在严谨的条文里,而是在日常生活的一块地毯上,一个图纹可以织出千万种花样而不会重复,一个图纹可以用上百年,可以跨越时空,记载情感,传承文明。
这难道不就是手工艺术真正的价值所在吗?高级定制原本不也是这样的初衷吗?它是实用品,但同时又是一件追求独一无二特性和手工技艺的艺术品。我们无论是手工编织一块地毯,还是在手缝一件定制礼服,并没有本质区别。无论是在地毯上,还是在高档的时装面料上,投入的都是创作者的精神,都是在体验一份创作的快乐,都是在倾诉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而只有这些精心创作的作品才能寄托人的美好情感,才能经受起时间的考验。
一件件堪称艺术品的服装在上百日的精雕细琢中完成,为了完成一个重要的使命,而后多年里被深深珍藏,又或者它被主人带往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多少年里,它成为一代人对根源文化的记忆,延续着人们对一个时代的依恋。所有那些复古潮流的风尚不正是对逝去历史的回顾和对先辈的致敬吗?而在世上所有宏大的命题下,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正是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细节吗?我们所享受的不就是这些精美细节所带来的满足感吗?
名:朝拜
灵感来源:突尼斯清真寺
面料和装饰:织锦缎、蕾丝 
亮点:两种面料结合
设计阐释:抹胸礼服,黄色是对圣城清真寺的致敬,露肩无袖的设计恰是对圣城包容品性的体现。该款礼服简洁而大气,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对突尼斯宗教文化的尊重,赞颂其对多元文化和宗教的包容,因此用蝴蝶结来点缀黄色礼服,使其隆重而又不失活泼,稳重而不保守。织锦缎和蕾丝的融合造成视觉上的朦胧感。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个女人的城邦——迦太基(1)
迦太基城是一定要去的,因为那个牵引我来突尼斯的传说。
那个用牛皮圈地,建立起迦太基帝国的公主有一个很美丽的名字,叫做Elissa。
这个故事让我对将要探访的迦太基遗址充满了期待。
但是,我的突尼斯朋友们似乎都不擅长从历史的痕迹里讲述层出不穷的故事。眼前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创建了显赫的迦太基王国,曾经发生过举世闻名的三次布匿战争【注】,然而,突尼斯人对待曾经辉煌的历史,就像对待眼前的这块古迦太基王国的土地一样,自然而平静。
历史中的古物就摆放在露天平台上,或者用最简单的的栏杆圈起,让这三千年前的遗迹自然地接受太阳的照射、风的吹拂、雨的洗礼。那一代代城邦的记忆和着雨水浇筑进脚底下的土地,而地面的痕迹在历史沧桑中逐渐风化,渐渐失去它了昔日的模样。
在国内,大部分历史遗迹以木质结构为主,因为舍不得其在自然中自生自灭,需时时加固,精心保护。但仍有木质古物因年月久远而悄然消蚀,又或是在某次意外的烟熏火燎或滔天洪水中化为乌有,让人扼腕叹息。
迦太基遗址没有后天的刻意粉饰,呈现的就是历史的原貌,踏着脚下厚重而又亲切的土地,让人产生出许多遐想。眼前这块看似普通的泥土地下,埋藏着两个宏大帝国曾经的辉煌:迦太基和罗马。迦太基帝国曾经如此强盛,仿佛坚不可摧,那位赫赫有名的英勇善战的汉尼拔将军,曾经在此发誓与罗马人永世为敌,而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也将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军队击得溃不成军。然而再英勇的汉尼拔将军也未能预料,内讧使得迦太基王国遭遇罗马士兵的侵袭,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个时代,而罗马人就在迦太基的地基上建立起了新的朝代。
感谢同行朋友阿勋高超的公关技巧,和古迹的守卫者沟通周旋,使我能走进迦太基遗址内,更清晰地看到两个帝国时代的印记。那些远远就能望见的巨大石柱呈南北向延展开,柱子是典型的罗马风格。而石柱内部的城墙却与之错开,呈西北——东南走向,低矮的城墙不是土石结构,却有砖土的特点,分明是泥土在烈火中被炼造得更坚固,那地下深邃的渡槽沟壑也告诉着我们,这最核心处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迦太基城的辉煌。
几个世纪过去了,头顶的云彩飘过了千年,在湛蓝的天空下,在灼人的阳光笼罩下,两个时代的魂灵们早已在地下安息了。无论曾经有过多少风云变幻,一切已在历史的长河里逝去了。而亘古不变的,是生命的延续,时代的变迁。
在迦太基原址旁边的博物馆里,有一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三五成群地围在一座座雕塑与古物前,长时间地讨论,这一场景让人动容。在日渐快速的生活里,在充满诱惑的名利场,常常会忘了自己是谁,在做什么,要的又是什么。是这些痕迹在提醒着我们:听一听,我们曾经从哪里来,想一想,我们今后要去向哪里。
这所有的故事里,我最不能忘怀的还是那位用一块牛皮创建了一个辉煌城邦的公主Elissa,尽管可能只是一个传说故事。我在诺大的博物馆里找寻她的影子,哪怕一幅雕像,可是没有。一个解说员听说了我的疑惑之后,让我找出一块突尼斯硬币,指着上面的女人脸庞说:看,这就是Elissa。
她的脸庞圆润而温和,刚毅的神情里有淡淡的微笑。那一刻,我被感动了,一股说不出的暖意漾在心头。她已经永远刻在历史里了,因为她的智慧带给后世无尽的财富。“牛皮圈地”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故事里涵括了这个民族得以发展、兴盛的原因,那就是:智慧和包容。在这块包容了海洋与沙漠的土地上,吸纳了欧洲与阿拉伯两种不同风格的文明,诞生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突尼斯文化。
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一个融合的世界里,因为处在这样的时代,才可以自由地游走于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学习各样的文化,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当世界著名时装品牌争先恐后地进驻中国这块古老的东方土地时,也给我们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敞开了一扇大门,我们终于可以在全球的共同的时尚中,寻求自己民族的风格与个性。

一个女人的城邦——迦太基(2)
在一个卖手鼓的摊位略作驻足时,涌来了很多年轻的突尼斯女孩,争相向我们展示她们的手鼓。小小的混乱之后,大家都开始敲起鼓来,混杂的鼓声慢慢变得和谐,迦太基的空气里洋溢着鼓点热情的邀请。一个小女孩从人堆里钻进来,把肚皮舞的响铃裙系在我的长裙外,我也不由自主地被鼓点诱惑,在大家的掌声中舞动起来。在这样的氛围里,所有人都充满舞蹈的激情,几个年轻的女孩子、还有我们可爱的突尼斯翻译小可,也跳进舞动的人群,鼓声、掌声和笑声不断。在这个不经意的瞬间,迦太基城略有些凝重的气氛仿佛被打破了,有一刻我想,我们的喧闹会吵醒那些远古神灵的睡梦吗?又或者,看见后代如此坦然地在这片土地上载歌载舞,对他们而言,也许会是一种更美好的安慰吧。
突然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让我自己也觉得很惊讶,它原本只是块平常的土地啊,一代代人在这里繁衍、生长,只是因为将这块土壤用栏杆围了起来,他就变得如此神秘了吗?自然不是,而是因为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的故事,有了人类的情感,这些土石才有了值得人记忆的灵性和意义。
而所有的历史不都是如此吗?一块千年玉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古老,更在于它是一位将军战死沙场时手中紧握的遗物,因为那是爱人的爱情信物;巴黎圣母院被世人追慕,不仅仅因为它独特的建筑结构,更因为在这圣母院的楼顶上曾有一个外表丑陋而内心善良的驼背敲钟人,爱上了圣母院前平台上跳舞的吉普赛女郎;一个撒哈拉的村落让无数人寻觅,不仅仅因为它独特的民风,更因为一个西班牙男人和一个台湾女人的爱与生活。各个时代的人们,在这样那样的故事里,在这样那样的历史中,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就是这些故事,就是这些历史,波动着我们的情感。
这是我本次北非时尚之旅最重要的一次情感体验。所有的物都可以是无生命的,然而所有的物态却又有着各样的生命与个性,是因为人的存在,又或者说是因为有了情的存在。就像做高级定制,看上去客人是为了一款特别的设计,或是为了一件合心意的衣裳,可是何谓合心意呢?
我们不妨把它理解成一份特殊的情感:一位将要参加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青年,希望得到评委的认可;一位对新生活充满期待的新娘,想要得到所有亲朋好友的祝福;一位母亲想要送给女儿18岁成年生日隆重而温馨的祝福;一个孩子想要献给母亲新年贴心的礼物……时光流逝,记忆里存留的不是模样,而是情感。世界上有哪件让人铭记的衣服不是在故事与情感中永恒呢?时代变迁,服饰的变迁又有多少?过十年一复古,再过十年又创新,然而,不会有同样的两件衣服,每一件衣服后面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我想让每一件制成的衣服,都饱含了设计师对生命的至上尊重,对客人情感的无限理解,每一个设计想法,每一块面料,每一针一线里,就融入了设计师对顾客情感的重视和珍视。
有一种东西可以跨越时空的,就是情感,它让我们穿过千年的等待而相认,即使在地下长眠也永世不会忘记,我们因为记得那些眼泪,那些欢笑,那些狂喜或悲痛的瞬间,那些爱与恨,而记住了那一刻时空里的一切。生命可贵,不是因为里面灌注了有限的时间、用不完的金钱,而是情感。
在我们离开突尼斯在机场过海关时,坐在柜台后面的女警察一直用她那双黑色的大眼睛盯着我,许久之后,她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说:有一天下午在迦太基城,是你在跳舞吗?我看见你了。
【注】布匿战争: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Carthage)人为“布匿”(Punici),故名。
名:DIDO女王
灵感来源:迦太基帝国废墟
面料和装饰:丝麻
亮点:纸型褶皱
设计阐释:绛红色裙身,厚重而不失妩媚,从烈日下的城墙废墟中引发联想,从折纸造型中获取灵感,用折纸状的褶皱表现力量和气势,体现出女王陛下的尊贵,赞颂她的智慧、勇气和魄力。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全文阅读 作者:马艳丽 《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由www.aIhUaU.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全文阅读页面。

心灵鸡汤作者 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全文阅读 作者:马艳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251/845163875109.html

更多阅读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

《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是一本献给教师的心灵之书,书中选取了七十余篇充满温情、智慧,富有启发意义的精短美文。它们呈现给教师的,不仅仅是成功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智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

关于时间的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 时间和爱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种情感。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坚持到最后一刻。过了几天,小岛真的在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这时,富裕乘着一条大船经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 唯美的句子

1.【唯美句子】 人生如梦,亦哭亦歌,叶凋零,落叶随水流。水冰凉,曲终人已散。漪沫温婉,敛眸芬芳,轻拾一抹文字的清香,在时光的水墨里,听一段心灵,撷一段清澈;在心与心的重逢,心与心的微笑,阔一别红尘纷扰,素年锦时,这何尝不是一种最美的守候。2.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励志 励志的心灵鸡汤名言

   励志的心灵鸡汤名言  你的人生可能会因为下面的某句话而发生改变,三十条励志语录送给每位为梦想奋斗的战士: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2、与其用泪水悔恨今天,不

声明:《心灵鸡汤作者 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全文阅读 作者:马艳丽》为网友佣兵一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