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 终极一战 叶问终极一战观后感 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史》观后感【藤枝投稿】





· · ·


之前学习世界史,对于德意志第一帝国只是略过,对于一战,教科书的的说法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战争的发生是因为新兴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需求导致的。因为对这些东西知之甚少,我也都深信不疑。看了徐弃郁先生在腾讯微讲堂主讲的《德意志第一帝国——一战前脆弱的崛起》,让我对一战前的德国有了很较为详细的了解,也让我对一战的发生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众所周知,德国的统一归功于威廉一世皇帝和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领导下的普鲁士发动三场大战: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最终统一德国。但德国统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俾斯麦出色的外交能力,他通过及其出色的外交手腕确保德国在每一次战争的时候只会面对一个敌人。


在德国未统一之前,整个德意志联邦林立,一直是俄国和法国欺负的对象。但德国统一之后,整个欧洲大陆的格局就完全变化了,新统一的德国东邻俄国,西接法国,北边是出海口,和英国相望,南边是奥匈帝国。由于统一的德国国力较强,使得英、法、俄国较为不安,客观上也说明德国崛起过程中的脆弱,它如果不能安抚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情绪,这个新兴的国家可以很轻易的被围攻。对此,俾斯麦展示了他高超的外交手段,一方面他放低姿态,不断的向外界展示他和平崛起的意愿;另一方面他也采用一种全新的手段来巩固德国的安全,这种手段就是复杂的结盟体系。




关于这个结盟体系,首先他采用传统的手段,与俄国和奥匈帝国结成了三皇同盟,也就是欧洲大陆的几个君主制国家开了一场会,共同声明了一下他们共同的立场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约束性。但是由于统一后的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地位已经发生改变,这些传统的手段已经不能奏效,因此几年后的两场危机:战争在望危机和近东危机,改变了俾斯麦的外交政策。由于普法战争之后,德国一直在提防法国的的复苏,但没想到法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复苏如此之快,所以德国军方人士希望对法国发动一场预防性的战争,因此俾斯麦就制造了战争在望危机(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禁止出口军马和暗自加强军备即可,利用舆论的做法在当时看来是愚蠢的,因为德国当时是已经是欧陆霸主出现上升势头了,别的国家肯定不会希望德国再打压法国),但出乎德国意料之外的是,欧洲所有其他国家都强烈反对德国的战争期望,这场战争在望危机极大的打击了俾斯麦的政策路线和个人威望。而另一场近东危机则是俾斯麦在极不情愿的担当调解人的情况下展现了他高超的外交手段,面对土耳其境内的斯拉夫人的独立,俄国和奥匈帝国因立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态度,因此俄国希望能征取德国的同意消灭奥匈,但德国基于自身的安全不同意俄国发动这场战争。近东危机恶化了俄国和德国的关系,促成了俄国和法国结盟的条件,同时也亮明了德国的底牌,这也迫使俾斯麦重新思索他的外交政策,改变了他的结盟体系。


为了防止欧洲大陆出现反德同盟,俾斯麦提出了一种设想: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都不如他们和德国之间的关系紧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德国的安全。因此,德国和奥匈结成了反俄的同盟关系,德奥反俄同盟的建立,这促使俄国境内反德情绪立刻下降,俄国主动要求同盟。因此,德国、俄国、奥匈建立了第二次三皇同盟,确保三国关系保持现状。为了进一步确保德国的安全,德国进一步扩展他的结盟体系,最终在欧洲大陆实现了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结盟体系。结盟体系的建立,防止了俄国和法国结成同盟,扼杀了欧洲大陆上出现反德同盟的可能,确保的德国的安全。




外交手段固然能确保德国的安全,但这种安全是建立在德国强大军事力量的基础上,因此在分析俾斯麦外交手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老毛奇的军事战略思想。老毛奇认为,普法战争之后,德国的下一场战争肯定还是和法国打,但是不会重现之前优势,因此,老毛奇强烈要求割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区,作为战略缓冲区,同时也使法国失去战争前哨。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未来的战争,德国必定会和法国和俄国两线作战,因此他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在两线取得胜利。初期,他的思路是两线均分兵力;但后来他发现法国的军事力量恢复过快,所以他改变作战思路,先在西线取得速胜,和法国签订合约,再和俄国在东线决战,而万一不能在西线取得胜利,德军可以后退,依托莱茵河打持久战;最后,他又觉得这种构思还是有问题,因此他又改变思路为在西线利用阿尔萨斯和洛林作为战略缓冲和法国僵持,在东线和俄国进行一场进攻作战,和俄国签订合约,然后再和法国进行决战。如果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能够按照这种思路作战,极有可能取得胜利,老毛奇的失误,他没有考虑到如果和俄国的战争长期持久化,没有考虑到俄国地广人多,气候奇寒,应该装备冬装冬季作战物资等情况。但老毛奇和俾斯麦在军事和外交上有最低限度的沟通。是军事服从于政治的。后来的施利芬他只考虑军事不考虑外交,他的计划里只有进攻没有防御。而且只有这么一个计划,最终导致将全民族和整个帝国的命运作为赌注。还有他轻视敌人,计划里充满一厢情愿的东西。真正的作战计划应该以粗线条的方式同时作好,进攻和防御的两套方案都要考虑到,还有施利芬制定该计划时,没有考虑政治上的风险,强行借道比利时给了英国参战的口实,他们没有俾斯麦的睿智(俾斯麦至少懂的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推卸给敌国,将战争局部化,不会把所有强国都得罪让德国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后来的鲁登道夫等人也犯了类似的大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不管是哪国的,只要开往协约国的全部击沉,结果导致很多中立国也和德国敌对,尤其是美国。




在19、20世纪的欧洲大陆,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众参政意愿也不断上升,因此各国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都不得不考虑民意的力量。对此,俾斯麦则采用了比较另类的手段来驾驭民意,对于今天的中国很有借鉴意愿。首先,政府与报社有良好的互动,他可以通过报社发布政策信息并收集民意;同时,面对汹涌的民意,俾斯麦认为民意像是自然界的风,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破坏性,不能逆着民意前进,也不能完全顺着民意前进,只能引导民意。因此,他采用的方法是在民意的期望到达之前,政策制定者抢先到达,这样政府会抢先于民意进而对民意进行引导。取得成功时低调或是以平静的调门来处理。胜利时保持冷静,不被胜利冲晕头脑。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海外殖民地的扩张,由于德国的统一,德国国内民族主义日益高涨,对于海外殖民地扩张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于这种民意诉求,俾斯麦很清楚德国的能力承受范围,所以他一方面在外进行不断的扩张,另一方面也在国内安抚这种民意,避免受到民意的推动。最终的结果是,在民众的期望之外,德国收获了一块又一块的殖民地,而在民众应接不暇的时候,德国突然停止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而无论德国政府在做什么,因为其早已走在民意的前面,所以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可以避免受到民意的干扰做出符合政府利益的行动。但俾斯麦只是利用了民意,更高更好的塑造教育民意,不让民意不成熟,走向非理性的状态。同时极度务实的俾斯麦他复杂了,虽然有一个结盟体系但是由于太精妙太复杂了,当时的德国除了他以外没人玩的转这个体系。导致他一旦离职或去世后,就没人能够理解他建立的体系,而最终抛弃俾斯麦建立的复杂结盟体系。他也没有建立一个好的机制使得才智不如他的接班人也能保障德国内部和外部的安全,却往往为了中短期利益,牺牲甚至破坏机制性的东西,导致内部竞争加剧、内部隔绝、内部相互倾轧的加剧。




但俾斯麦也有其致命的缺点,就是他的所有战略思考,所有行动的目的都不会跟任何人讲,甚至是他的儿子,他多年的同僚。这个缺点也导致了他辞去宰相之后,德国所有政策方针全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慢慢促使德国走向战争的道路。所以说文化是一种很奇妙的纽带,你生活在什么文化环境中,你的举止和性格就深深的打上了这种文化的烙印,正如德国人,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人德国人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估计十有八九都会说:严谨、呆板。这种性格也反映到了德国的外交方针上,俾斯麦之后上台的宰相就是典型的德国人。面对俾斯麦所创下的复杂的结盟体系,他所有的继任者、所有共事的同僚都对这种有着无数矛盾的结盟体系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最终德国抛弃了这套结盟体系。另外注意,不能要求事事讲清晰,事事讲逻辑,现实中不存在这样的事。性子不能急,不能说事情还没有发生就要有个全盘的考虑,一般都是先大致有个方向,然后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


而结盟体系的抛弃,也导致了俄国和德国的结盟关系的破裂。当俄国感觉到被德国的结盟体系孤立的时候,就必然和法国结成同盟来避免在欧洲大陆被孤立,而一旦俄国和法国同盟,德国就会腹背受敌,外部环境明显恶化。当然,德国内部也能看到这一点,在孤立俄国的同时,他也在和英国接近,试图和英国结成同盟,假如德国和英国能够结成同盟的话,对德国来说也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德国上下并不知道英国愿不愿意和他结成同盟,显然,德国并不了解英国。英国人历来的外交都是以欧洲大陆各国能够相互制约为中心,因此他不会与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国家有密切的同盟关系。当德国花了很大的血本,甚至连底牌都送给了英国后,他们却发现英国和德国的关系竟然一步步的恶化了。




叶问 终极一战 叶问终极一战观后感 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史》观后感【藤枝投稿】

显然,英国是全球霸权国家,德国是新兴的欧洲强国,并且还有赶超英国的势头,英国必然是不会养虎为患和德国结盟,与法俄为敌的,并且当德国把自己的底牌都给英国之后,德国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手段能够制约英国了,这也是德国和英国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两国关系恶化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德国国家战略层面的失败。俾斯麦之后的德国在国家外交政策上缺乏远见和一致性。当时的欧洲盛行新的论调:海权论。他们认为强大的海军是国家未来的中心。加之德国新任宰相对海军极度重视,导致德国整个国家战略都围着海军建设服务,最终和英国出现了海军竞赛。


激烈的海军竞赛,不仅消耗德国的国力,而且加剧德国和英国的猜忌,促进英、法、俄的同盟。当德国人发现英国、法国和俄国已经结成同盟后,举国上下都充满着被包围的心态,无论是底层民众还是上层的政策制定者都有强烈的不安,随着这种不安情绪的加深,他们开始寻求突围。然而由于领导层的短视和盲目,丢掉了几次仅有的机会,而它主动挑起的几次试探竟然加速了英、法、俄三国同盟的建立。




最终,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事件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


之所以写下这篇观后感,是因为我从这里学到了以下几点:


1.德国的崛起不可否认的归功于俾斯麦和皇帝威廉一世,在俾斯麦和威廉一世在位的时期,毫无疑问,整个德国的国力和影响力在不断上升。但俾斯麦一旦离职,德国所有的外政方针都慢慢偏离了轨道,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正如作者所说,俾斯麦是权术大师,他对人情世故、对政治外交看的很透,所以他能够见招拆招,能够驾驭一切。但俾斯麦在位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培养继任者,也没有将这一切形成机制性的东西,在他看来所有的同僚、机制都是用来驾驭的工具而已。导致的结果是,他一旦离职,他的继任者如果没有他那么大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掌握这么大的局面,最终导致德国外交方针的全方位失败(俾斯麦的失误)。这也让我想到了拿破仑,拿破仑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他的个人魅力之上,而他手下的将军等人,只是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命令而已;因此一旦他个人计划失败,根本没人可以和他共同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2.最值得学习的是俾斯麦建立的庞大的结盟体系。在这个结盟体系中,俾斯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形形色色的盟约阻止俄国和法国结成同盟,确保自己外部环境不受威胁,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在结盟中所秉持的宗旨是使每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不如他们和德国的关系密切。当然,这么多盟约中,德国也承担了很多的义务,当然也有底线,比如德奥同盟中,德国不支持奥匈向巴尔干扩张,再比如德俄再保险条约,最关键的一点是德俄互相之间保证中立互相之间不为敌,同时也让双方放心,任何一方绝不会参加反对另一方的联盟。为了逃避这些义务,俾斯麦在这个庞大的盟约体系中设置了很多矛盾的条件,其他国家战争爆发,德国可以很轻松的利用不同盟约条款之间的矛盾性来不损伤自己的利益。这种思路对行业的公司发展路线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所谓“以静制动”。在英、法、俄三国同盟建立之初,由于英法、英俄之间固有的矛盾,如果没有外界力量的压迫,他们之间的同盟会自然出现裂痕,这个时候德国完全可以趁势而动,或谋求英德同盟或恢复俄德同盟都是可以轻易化解僵局的。但是德国上层显然没有这样思考过,在三国同盟建立后,德国政府为了试探他们的盟约是否牢靠,竟然制造了几次危机,这反过来促使三国摒弃前嫌,迅速结成同盟,导致德国在欧洲大陆真的无棋可下。



想投稿吗?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351/956814936360.html

更多阅读

叶问2粤语版 叶问2电影粤语版

延续首集剧情,二次大战后叶问大师离开佛山,赴香港开馆收徒,在那遭逢强大的对手“洪门”。两大武学门派不打不相识,从一开始的相互较劲,到后来联手对抗英国殖民政府,一段英雄惜英雄的故事,叶问不仅武艺拔萃、济弱扶倾,并尽现宗师风范与恢弘气

叶问---动作电影中的真实与谎言 电影真实的谎言国语版

(为健与美杂志所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2008年,一部《叶问》再次掀起香港动作电影热潮。片中甄子丹饰演的叶问颇具一代宗师的气势,平日沉稳内敛,一出手则攻无不克,空手断枪、以一敌十精彩场面层出不穷,而咏春拳特有的凤眼拳、小念头、木人

关于《叶问·终极一战》剧情的真实性!一 叶问之终极一战

今天,有一位博友在我以前的博文《信仰·真与伪!》中问起我参演的电影《叶问·终极一战》中一段剧情的真实性,我以自己个人的观点,作出了如下回答:daozai:博主你好,你是李振藩宗师的忠实信徒,在新上映的《叶问终极一战》中看到你的表演

一代宗师叶问为何断言李小龙短命? 李小龙短命

电影《一代宗师》上映有些时日了,一代宗师叶问的大名再次震撼国人,让豪气大增。翻一本写他的书,竟发现大师目光锐利可怕,他曾在弟子李小龙入门时断言李小龙“短命”而后来的事实竟然应验了。就是在他以高龄去世的第二年,李小龙33岁英年

声明:《叶问 终极一战 叶问终极一战观后感 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史》观后感【藤枝投稿】》为网友伊人浅笑醉长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