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词章家熟用的名词里有“柳”这个名称儿。杨柳这样东西,在中国虽是大片土地里有它存在的,可是对于这样东西,却特地联系着成一个专用名词,那实在有点缘故。据我个人在南京得来的经验,是南京的山水风月,杨柳陪衬了它不少的姿态。同时,历代的建筑,离不开杨柳,历代的文献,也离不开杨柳。杨柳和南京,越久越亲密。甚至一代兴亡,都可以在杨柳上去体会。所以《桃花扇》上第一折听稗劈头就说:“无人处又添几树杨。”
南京的杨柳,既大且多,而姿势又各穷其态,在南京曾经住过一个时期的主儿,必能相信我不是夸张。在南京城里,或者还看不到杨柳的众生相,你如果走过南京的四郊,就会觉得扬子江边的杨柳,大群配着江水芦洲,有一种浩荡的雄风,秦淮水上的杨柳两行,配着长堤板桥,有一种绵渺的幽思。而水郭渔村,不成行伍的杨柳,或聚或散,或多或少,远看像一堆翠峰,近看像无数绿障,鸡鸣犬吠,炊烟夕照,都在这里起落,随时随地是诗意。山地是不适于杨柳的,而南京的山多数是丘陵,又总是带着池沼溪涧,在这里平桥流水之间,长上几株大小杨柳,风景非常的柔媚。这样,就是江南江水了。不但此也,古庙也好,破屋也好,冷巷也好,有那么两三株高大的杨柳,情调就不平凡,这情形也就只有南京极普遍。绿了芭蕉 本书目录辑一 两都散记
白门之杨柳
日暮过秦淮
翠拂行人首
面水看银河
奇趣乃时有
翁仲揖驴前
归路横星斗
秋意侵城北
风飘果市香
顽萝幽古巷
乱苇隐寒塘
听鸦叹夕阳
风檐尝烤肉
碗底有沧桑
窥窗山是画
影树月成图
江冷楼前水
年味忆燕都
清凉古道
冰雪北海
市声拾趣
辑二 山窗读画
短案
涸溪
竹与鸡
野花插瓶
珊瑚子
继桥
雾之美
虫声
秋萤
晚晴
蒲草
鸡鸣声中
待漏斋
天河影下
蕻菜花
小紫菊
昼晦
苔前偶忆
对照情境
冬晴
禾雀与草人
斑鸠之猎取
忆车水人
月下谈秋
另一山窗
断桥残雪
果盘
杜鹃花
辑三 屐痕踪影
白马寺及其他名胜
潼关的风景
周陵
潼西道上
致了长安
敦煌游记
华山之游
湖山怀旧录
辑四 广幽梦影
西湖园林
盆莲
晚香玉花下
买菊的研究
玩菊花自亦有道
腊梅吐处矣
天安门的黄叶
一室之间
广幽梦影
辑五 旅京札记
五月的北平
北平的春天
北京旧书铺
天安门
陶然亭
卢沟晓月及其他
金牛道
野菊瓶供
故乡的小年
清明哭二弟
槐阴呓语
绿了芭蕉
隔巷卖葡萄声
辑六 信口开河
云云集
冲淡
孔子诞想到儿子名
一大堆龟典
由北海说到乾隆皇帝的脑袋
精明当如诸葛亮
读书百宜录
信口开河
借元宝
读书难莫劝人读书
打獾子
几人识得金圣叹
穷亦多术矣
大雅云亡
八十一岁结婚
消遣法
秦亡而楚不存
孟尝君客
潜山县秀才
孔子绝粮的态度
成名有幸有不幸
随咸录
绮语
由赵妈说到百家姓
女色与国事何关
逛故宫杂感
崇尚性灵
辑七 煮字生涯
《啼笑因缘》作者自序
《金粉世家》自序
谈长篇小说
短篇之起法
我的小说过程
我的三位古人先生
我的创作和生活
我写小说的道路
总答谢
散文家的张恨水(裴善明)绿了芭蕉 作者介绍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1918年任芜湖《皖江日报》编辑,开始写作生涯。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同年赴北京,任《益报》校对、上海《申报》驻京办事处编辑、北京世界通讯社编辑。1924年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此后创作了大量社会言情小说。
1935年举家迁至上海,编辑《立报》副刊《花果山》。次年往南京与张友鸾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1946年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编辑副刊《北海》。1949年初发表他的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写作生涯口亿》。
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中篇小说《巷战之夜》,长篇小说《八十一梦》、《五子登科》、《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读张恨水散文有三恨
《绿了芭蕉》/张恨水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柳已青
拿到了张恨水的散文集《绿了芭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满心欢喜。淡雅的装帧,散淡的文字,我是把这本书作为枕边书来读的。晕黄的灯光下,映照着简洁、灵动的文章,一篇篇地读下来,直觉得和张恨水的散文相见恨晚。
提起冲淡的散文小品,在20世纪的文坛上,不能不提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而作为小说家的张恨水,他写的散文,被淹没在小说的盛名之下,被人遗忘。张恨水的这本散文集《绿了芭蕉》则提醒人们,在20世纪的散文史中,张恨水应占有一席之地,尽管这些文章大多是“急就章”,为报纸“补白”的。
张恨水的散文自成一家。他写天南地北,上下古今,天上人间,信笔写来,涉笔成趣,至情至性的文字,传达了他的精神趣味、人生境界。《绿了芭蕉》选编了张恨水的散文小品,分为七辑:两都散记、山窗读画、屐痕踪影、广幽梦影、旅京札记、信口开河、煮字生涯等七辑,单看这些栏目名字,就可以窥到张恨水散文的品格与内容。
我最喜欢的两辑文章是“两都散记”和“山窗读画”。两都自然是北平和南京,张恨水客居这两个城市时间最久,感情深厚,他写两都的市井风情,写古都文物风貌,无不绘声绘色,寥寥数语写出这两个城市的骨子里的风度,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都散记”有着丰子恺漫画的意境和神韵,令人着迷。“山窗读画”主要选自作者的广获盛誉的小品集《山窗小品》,这是一组记录作者抗战时期在大后方重庆贫困生活的文章,篇幅短小,文字隽永,善于在平凡和贫苦中发现生活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堪称是小品文的典范,不难看出这是张恨水实践明清小品文的一种成功尝试。张恨水的小说很通俗,他的散文很雅致,“山窗读画”这一辑文章是用文言文写就的。
张恨水的散文有情有趣,这“情”是传统文人的生活情致,这“趣”是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读这些散文,我仿佛跟随张恨水漫步在六朝金陵的水云间,感受白门柳的清凉,到扬子江边兜风,在秦淮河听曲儿,在老万全喝啤酒吃地道的南京菜,徘徊在墙角下长满青苔、墙壁上爬满藤曼的古巷……到了北平,我跟随张恨水到琉璃厂买旧书,看陶然亭的芦花白,听故宫的暮鸦叹夕阳,在福隆寺的夜市上品瓜果飘香,在隐在老胡同的四合院里种植花木……也许有读者认为,张恨水的趣味无非文人的闲适与诗意,其实不然,张恨水无法脱离那个时代,时局牵着他的笔墨,民生的疾苦挂着他的心,比如写《风檐尝烤肉》、《碗底有沧桑》这样的篇什,表面上看是写吃食,实质是写家愁国恨,虽无杜甫诗歌的沉郁雄浑,却有明清小品的冲淡平和,只不过冲淡平和里有着难言的悲喜。
张恨水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不然,他不会固执地专门写章回体小说。读《绿了芭蕉》里的散文小品,要紧要品张恨水文章结尾的妙处,都是画龙点睛之笔,端的让人回味无穷。“山窗读画”里有一篇文章,是说张恨水少时想像袁枚一样闲院赏苔,被父亲认为“没出息”。三十年过去,张恨水雨下见苔忆起往事,喟叹“真个没出息”!其实,从20世纪的报刊连载小说这个角度看,唯有张恨水和金庸,他们的连载小说都让报纸一纸风行。所以,研究报纸副刊的学者,更不能忽视张恨水的散文。
好在一个甲子之后,张恨水的作品又热起来,这本迟到的散文集《绿了芭蕉》,让我隐约看到了张恨水散文热的苗头。读了《绿了芭蕉》,虽解恨晚的遗憾,不过也因此又多了三恨:一恨如张恨水这样的传统文人越来越少;二恨像张恨水那样的诗情、闲适越来越不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容;三恨张恨水的散文太勾人魂魄,灯下读了几个晚上,睡眠时间被占去大半,变成“兔子眼”。
张恨水的人生“补白”(图)雷淑容(特约书评人)《绿了芭蕉》,张恨水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用数字来总结人的一生,很多时候会吓人一跳,比如抽过多少烟,睡过多少觉,产生多少吨废物——但不过是世上走一遭的印迹罢了,大多是无聊的。可是对于作家来说,数字却是一个硬指标,高产已是异秉,高产又高质量,那就令人叹为观止了。比如张恨水,最近看到一组关于他的数字:四十年办报生涯,一生写小说三千万字,散文四百万字,曾同时在十家报纸上开辟长篇小说连载专栏。估计网上的码字疯也会自叹不如。
小说我们是熟悉的,曾经的“鸳鸯蝴蝶”从文字里飞出来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影视剧明星,近一个世纪的光阴不但没有减损张恨水的光芒,反而使得他更炙手可热。可散文却很陌生,江苏文艺出版社最近从他的四百万言中编选出一本《绿了芭蕉》,为读者打开了解张恨水的另一扇窗户。
关于散文,张恨水是这样说的,“那是因为我职业关系每日必在报载上若干字,急就章的东西应个景儿而已,有时简直是补白作用,因之毫无统计,只当下了字纸篓”。夜深了,所有的新闻稿件都来了,刚写就的两千字连载墨痕未干。《新民报》的版子快拼好了,却缺那么三五百字。张恨水忙了半个晚上,这时有些渴了,看着缸里的“毫无陪衬”的重庆沱茶,便想起在南京夫子庙茶馆吃早茶的各种趣味,不觉黯然。略一沉吟,重新铺纸抬笔,挥就一篇《碗底有沧桑》,算是第二天报纸的“补白”——张恨水的散文,大都是这么来的吧。办了四十年报纸,从芜湖到北京到上海到南京再到重庆,从《益世报》转战《世界晚报》,从《世界日报》到《新闻报》再到《申报》、《新民报》,张恨水就像一枝民国的报界奇葩,开到哪家报社,报纸就会成为风景——这简直堪称中国报业史和文学史的一大奇迹。写小说是主业,写散文不过是换换手歇歇气:家长里短,奇闻异趣,书里书外,上下古今,都能入文。篇幅很短小,典型的“补白”体,刹那的思绪或者怀想,简短的街景和旅途,寥寥几笔,就像窄巷里的一个轻倩转身,转过去就是模糊的背影。
张恨水的散文,文字与性情都是一流――有这样的文人撑着,那时候的报纸副刊真是有福啊。全书共分七辑:两都散记、山窗读画、屐痕踪影、广幽梦影、旅京札记、信口开河、煮字生涯等。张恨水文白皆用,文得好,白得也好,文白两者都出入自如。四十年代,张恨水在重庆办《新民报》,在“报屁股”载了许多关于北京和南京的旧事,被辑成“两都散记”:“白门之杨柳”,“日暮过秦淮”,“翠拂行人首”,“秋意侵城北”,“乱苇隐寒塘”,“听鸦叹夕阳”……单看这些题目,每一句都是一副意境悠远的水墨画,更是写绝两个城市的神韵。我独喜欢“山窗读画”一辑,均用文言写成,记的是张恨水一家在重庆时期的生活琐事,冲淡平和,意境高超,完全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作派与性情。有意思的是张恨水的种种嗜好,比如他不嗜水果,而酷爱供之,喜欢踏雪,好听虫声,喜野花,爱盆景,都是平常百姓的雅趣,算是舞文弄墨之余的“补白”。张恨水玩菊是出了名的,他说:玩菊有三点,不要临时去收买,不要贱种,不要接枝。这让我想到他在另一篇文章《我的小说过程》中所写:我作小说,没有其他长处,就是不作淫声,也不作飞斩人头的事。
一生码了那么多字,也不过是规规矩矩作文,踏踏实实生活。张恨水说了一句大实话:我虽然现在天天发表文字,却只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混饭,其二是消遣。混饭是为职业,消遣是为兴趣——这就是张恨水先生的人生“补白”。
一直喜欢张恨水
孙香我
最初看张恨水,是二十多年前,买了一部《金粉世家》,一看就迷上了,近百万字的小说,几乎是几个日日夜夜一口气看完的,那时年轻,看起书来跟拼命似的。亲戚朋友知道我有这部书,就都来借了看,几经辗转,最后也不知此书流落在谁家,一去不复返。从此就喜欢上张恨水的小说。差不多十年前吧,又读到张恨水的散文,还是喜欢,是一本名叫《绿了芭蕉》的集子,里面文章大多是短短的,却有味,却好看,真有明清小品的遗韵。一次跟人家闲聊读书,我说蛮喜欢张恨水的,人家含蓄地“哦”了一声:“原来你喜欢他的东西!”听话听音,我当然听得出来人家对我读书品位的看不起。张恨水乃通俗文学作家,且又是鸳鸯蝴蝶派,我居然喜欢看这样的东西,不怪人家看不起。
张恨水的小说,我最爱其语言。我看小说与别人不一样,第一先看语言,其他都在其次,小说乃语言的艺术,故事靠语言讲述,结构靠语言布置,思想靠语言表达,语言不行,这小说根本就不值一看。语言是一只船,整部小说就都靠这只船载着,若船是破船,载在上面的故事啊结构啊思想啊,就都随着这只破船沉下去了,读者还看什么啊。语言不讲究,语言大路货,小说就得诺贝尔奖也没用,不过用故事骗骗看不懂中文的外国佬罢了。爱张恨水的小说语言,我爱它舒服,文字像流水一般,舒缓,服贴,读起来真个是舒服得不得了。
陈寅恪也是个张恨水迷,当年在西南联大,他因染眼疾,便请好友吴宓去图书馆借来张恨水的小说,每日读给他听,这就成了他每日病床上的唯一消遣。小说语言,能经得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张恨水的小说,吸引陈寅恪的就一定不光是故事吧。多年前我淘到张恨水女儿张明明所著的《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书里记一事,著名报人张友鸾乃张恨水的好朋友,当年任《新民报》主笔,手中那一支笔,厉害得不得了,就有人想把他拉到官场中去做官,张恨水得知此事,赶紧去劝朋友,就画一幅画送他,画的是几棵老松树,并题七绝一首:“托迹华巅不计年,两三松树老疑仙。莫教堕入闲樵斧,一束柴薪值几钱。”(在那高高的山巅之上,几株老松树望之若仙,若被樵夫砍下当柴卖,还值几个钱呢?)还记得当时看到这首诗,我真喜欢得不得了,把它工工整整抄在一张小卡片上,置之座右,欣赏把玩。你看看,张恨水诗也写得这么漂亮。
比他诗文还漂亮的是他这个人呢。张恨水劝朋友“莫教堕入闲樵斧,一束柴薪值几钱”,其实他自己才是一棵“松树老疑仙”。资料介绍,当时,高官政要纷纷以结交张恨水为荣。蒋介石、宋美龄前往看望,张恨水客气接待,却让佣人送其出门;张学良派副官赴京,邀张做文化顾问,挂个虚职,月薪一百大洋,张恨水却以“君子不党”婉拒。这个带着皖南口音的“乡下人”,一生未入任何党派,也不任公职,奉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人生守则,姿态低到极致。他曾自言道:“写字就是营生罢了,如同摆摊之类的小本生意,平淡如斯,实在如斯。”张恨水这个人,叫人看着更舒服吧。
被遗忘的散文家张恨水汪修荣
如今,没有多少人不知道张恨水。随着电视剧《金粉世家》的热播,张恨水的小说仿佛重放的鲜花,开放在大大小小的书摊。然而,大部分读者对张恨水的了解,也仅限于他的小说。其实,张恨水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还是一个极有成就的散文家,他一生创作散文四百余万字,这样的产量在现代作家中也不多见。
张恨水先生最崇尚明清小品,主张散文风格冲淡平和。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十几年来,文坛提倡小品文,多半是主张冲淡。”所谓的冲淡就是“表示从容和平之意”。冲淡是张恨水追求的散文境界,总体上,他的散文风格都可以用“冲淡”二字来概括。张恨水的散文大部分都可以称为美文或者小品,长到一千余字,短则数百字,文字简约,情文并茂,如一道小溪在山涧潺潺流淌,从容不迫。读他的散文,就像在庭院里品下午茶,在阳台上看风景,在躺椅上听音乐,恬静,安适,惬意,令人物我相忘。
与其他作家相比,张恨水先生的散文内容丰富驳杂,东西南北,上下古今,天上人间,挥洒自如。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编者从其洋洋数百万言的散文作品中精选了这部《绿了芭蕉》,分为“两都散记”、“山窗读画”、“屐痕踪影”、“旅京札记”、“广幽梦影”、“信口开河”、“煮字生涯”等七辑,基本囊括了张恨水散文创作的方方面面。“两都散记”遴选了张恨水先生的散文名著《两都赋》中的主要篇什。张氏客居北平南京两个城市时间最久,最了解,也最有感情,因此信手写来,涉笔成趣,无论是六朝古都的秦淮遗韵,还是北平博大的历史氛围和市井风情都绘声绘色,十分传神,常常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这两个古都的特点,给人留下深湛的印象,要算是现代最早的读城记了。“山窗读画”主要选自作者广获盛誉的小品集《山窗小品》,这是作者抗战时期在大后方重庆贫困生活的实录,篇幅短小,文字隽永,善于在平凡和困境中发现生活之美,以小见大,每一篇文字都像一幅小品,一个扇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堪称是小品文的典范;“屐痕踪影”是作者游历大江南北的一组游记,状写山河之美、文物古迹和风物人情,可谓游记散文的上乘之作;“旅京札记”是一组描写北平风物及回忆故人乡情的文字,流淌着作者浓浓的人文情怀;“信口开河”是一组杂文,这些文字大多写于抗战时期,作者凭借其广博的知识、报人的敏感,借古讽今,针砭时事,足见作者书生意气;“煮字生涯”则是回忆作者生平与创作的文字,也是创作的经验之谈,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作家的窗户。
与小说相比,张恨水的散文就像一颗尘封的明珠,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张氏散文风格独特,自成一家。其文字功力,白描技巧,以及在作品中显示的人文情怀,与许多作家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还要略胜一筹。对读者而言,只读过张恨水的小说,而没有读过他的散文,还不能算真正了解张恨水,只有既读过他的小说又读过他的散文,对张恨水的印象才是完整的。(《绿了芭蕉》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张恨水那块点心2湖北日报讯 杨军
年轻时读过张恨水的《啼笑姻缘》,过去的中文系教科书对鸳鸯蝴蝶的他介绍不多,后来才知道他是小说大家。最近读他的《绿了芭蕉》《写作生涯回忆》,才发现他的散文,也非常精彩。
两本书都是微黄的封面,怀旧的意味那么浓。《写作生涯回忆》记录了他出生、读书、谋生、写作、办报、逃难等事,涉笔成趣,感情真挚,文笔的确不凡。
张恨水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阅读了几百种小说。他回忆民国二十年左右的岁月时说,“大概自上午九点多钟起,我开始写,直到下午六七点钟,才放下笔去。吃过晚饭,有时看场电影,否则又继续写,直写到晚上十二点钟”。他的写作目的,一是混饭吃,二是消遣,没想到百年之后的事。《绿了芭蕉》选编的散文小品,简洁而灵动,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趣味,那些天南海北的风物故事,闲闲道来,趣味无穷。全书分为两都散记、山窗读画等七辑,看了这些栏目名字,你定会欲罢不能,想读读这些韵味文章。
他写北平和南京的市井风情,写古都文物风貌,绘出了波光灯影,道出了这两个城市的人间烟火。他写隔巷卖葡萄声,充满沧桑,读之仿佛那卖葡萄声悠悠传来。《风檐尝烤肉》,舌尖上的美食滋味,离乱中的家愁国恨,蕴含着难言的欢欣与惆怅……
浸在书中,听这位儒雅的先生讲述生活的好滋味,有喜出望外之感,原来小说之外,他还藏有这么美的散文。林语堂说,“文学不应该过于严肃枯燥,因为文学像点心,不妨精雅一点,技巧一点。”张恨水旧学功底深厚,他的散文,正是那考究的中式点心。
这样的文章,一定是在瓦屋纸窗下写出来的。张恨水那块点心,穿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依然散发出诱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