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清军武器 鸦片战争后清军水师如何逐渐消失

鸦片战争清军水师

鸦片战争清军水师前后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清军水师主要分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曾国藩建立的湘军,李鸿章于1862年3月建立的淮军,洋务运动期间建立的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鸦片战争之前清朝也有水师,称为绿营水师,在海上毫无战斗力可言。鸦片战争清军水师一定程度上有着因果关系。

曾国藩旧照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丧辱国权的不平等条款,激化了社会矛盾,促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为了镇压这次农民起义,曾国藩建立了湘军。湘军由陆军和水军组成,沿长江东下,水陆并进,在连续攻克汉口、武昌之后,迅即进据南京。在这次镇压战斗中,湘军水师功不可没。在起义后期,太平军进军上海,李鸿章创建了淮军并联合了英法抵抗太平军的进攻。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为解决内忧外困的局面,统治者内部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操练军队,还建立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各自分布在山东及其以北、山东以南及东海、福建和南海。1884年中法两国马江海战,福建水军大败,全军覆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先后在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海战中进行了战斗,两支水师基本被消灭,最后清军水师逐渐消失在历史中。

鸦片战争危害

鸦片战争打开了腐朽的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也给中国百姓和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鸦片战争的危害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鸦片战争旧照

首先,鸦片战争危害了中国的主权。此前的中国一直是以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的面目存立于世,鸦片战争把中国的宝岛香港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使中国的领土在主权上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允许英国船只自由往来使得海疆边防安全问题时刻遭受威胁。

其次,鸦片战争危害了中国无数百姓和士兵的身体健康。随着鸦片大量进入中国,无数的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道路上的人仿佛行尸走肉,一个个精神颓废,萎靡不振,在鸦片的麻痹中走向死亡。原本多年缺乏整顿的士兵也正日沉迷于鸦片之中,军备更加废弛,军纪更加涣散,导致开战的时候竟达到无兵可用的地步。更堪忧的是,鸦片的大量涌入使得国内大量白银外流,税收急剧下降,国库空虚。以至于在购买新式枪炮时捉襟见肘。

最后,鸦片战争危害了中华文化和民族利益。圆明园,这座举世闻名的世界园林之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惨遭焚毁,永远失去了它昔日的璀璨。这座凝聚了中华数千年建筑经验的杰作从此彻底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园内古代无数文人墨客的著作真迹也就此流落海外。这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鸦片战争社会矛盾

在1840年6月之前,华夏民族以农业为本,自己生产、消耗,自我满足,最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对海外贸易并不热衷,反而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此时,英、法等西方国家已经争先恐后的对社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鸦片战争图片

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越来越高,西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列强国生产的商品过剩,需要向国外市场进行倾销,获得高额利润。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极大的阻碍了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道路,为了能打开中国的国门,英国以走私鸦片侵入中国,在受到清政府的围剿销烟后,发动了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社会矛盾第一方面是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沿用着封建社会的传统政治制度,当时存在的社会矛盾只涉及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比较单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是落后的,这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还体现在思想上。中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又有很多金银珠宝,比如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因此中国毫无疑问的成为西方国家侵略的对象。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从独立变成了半独立半封建性质国家,清朝的统治者也逐渐变成了西方国家的傀儡,帮着列强一起剥削压迫底层人民群众,由此激化了社会矛盾并使得矛盾多元化。鸦片战争社会矛盾的第二方面是主权独立与半殖民化之间的矛盾。另外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大机器生产的物品迅速抢占中国市场,从而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体系。即鸦片战争社会矛盾的第三方面是传统手工业和大机器生产之间的矛盾。

鸦片战争火炮

鸦片战争火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清政府方面使用的火炮和西方侵略者使用的火炮。

鸦片战争图片

在当时的中国,火炮质量好坏与否是靠火炮重量来衡量的,即火炮越重质量越好。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在鸦片战争中,清军使用的火炮主要是红夷大炮。红夷炮是一种架退式前装滑膛长管重炮,精度很高。因为它的重量,红夷炮每发射一次都要重复进行复位、再装填,而且发射一次中间需要的时间较长,即鸦片战争火炮的使用对中国非常不利。相较之西方的火炮,中国方面的不利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钢铁冶炼技术不成熟,产量低下。

火炮由生铁铸造,质量不好,使用周期短,易裂。为了应对以上不利状况,清军想到的处理办法是增加火炮重量,减少火药填量,加入铜材料,把火炮结构复杂化,这就造成了火炮威力减小很多。除此之外,清军制造的炮弹因炮口小所以很轻,射程很近,火药因提纯不够爆炸效力低。

鸦片战争火炮对于西方有利的方面是因为工业革命后,西方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在火炮的制造方面有着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机器的大批量生产,各个零件之间的尺寸比例比较合理,射击精度高还节省时间、坚实耐用。而且炮弹是实心设计,质量较大,射程也比中国的远。

鸦片战争清军武器 鸦片战争后清军水师如何逐渐消失

火炮使用的火药实际上是有中国发明后传播到西方的,也就是说本该是中国占据有利方面的,但是因为中国在发明火药后,并没有在该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更多的是停留在了冷兵器时代,而西方则因为科技的发展,在武器制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开始向中国发起侵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5451/458545787283.html

更多阅读

鸦片战争微课 《鸦片战争》观后感

这个学期,梁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鸦片战争》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段令中国人没齿难忘的中国屈辱史。这场战争发生在道光年间,当时,不仅老百姓在抽烟,还有许多官员也在抽。道光皇帝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后,便派林则徐去查禁鸦片。1839年6月25

清朝鸦片战争 陈忠海揭秘清朝之:鸦片战争与晚清财政的关系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人口超过了4亿,英国1000多万,英国派了一支不到2万人的舰队从数千公里外“长途奔袭”,居然把中国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有人说道光皇帝用人不当,有人说双方的武器有“代差”。除了这些,在经济层面还有哪些值得进一步反思

鸦片战争清军武器 鸦片战争后清军水师如何逐渐消失

鸦片战争清军水师鸦片战争清军水师前后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清军水师主要分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曾国藩建立的湘军,李鸿章于1862年3月建立的淮军,洋务运动期间建立的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鸦片战争之前清朝也有水师,称为绿

鸦片战争英军火炮 鸦片战争使用的武器 鸦片战争的火炮

鸦片战争火炮鸦片战争火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清政府方面使用的火炮和西方侵略者使用的火炮。鸦片战争图片在当时的中国,火炮质量好坏与否是靠火炮重量来衡量的,即火炮越重质量越好。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在鸦片战争中,清军使用的

声明:《鸦片战争清军武器 鸦片战争后清军水师如何逐渐消失》为网友梦回尘间几寸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