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
【保健灸法】:

1、艾炷直接灸:采用瘢痕灸,艾炷如枣核或黄豆大小,每次灸3壮,1次即可。也可以用发泡灸,每次3~5壮,隔日或每周1次。
2、艾炷隔姜灸:每次灸治5~7壮,艾炷如枣核或黄豆大小,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最适用于上肢功能保健。
3、艾条悬起灸:取艾绒适量卷成香烟大小的艾炷,用温和灸和回旋灸为主10~15分钟,隔1~2日1次,每月4~5次。直至身体健康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