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师岂能在平庸中迷失?
暑假已经过去了一半,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做了哪些东西,不觉有点茫然,做了吗,又似乎不是,除了读了点书,写了点文章,陪孩子游玩之外,一切都在荒诞中虚度,实在有点对不起时光老人。
看教师的素养如何,我觉得除了看其工作中的状态,还得关注教育以外如何打理自己。在许多人眼里,我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理论一套一套的,压根儿不知生活到底是啥样。殊不知,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不可能脱离人间,总得在人间烟火中徘徊流浪,否则,苏东坡也不会说什么“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呢?
人总得有点理想吧,然而现在人活得太直白了,一见面,啥都不问,就是工资多少,有没有啥奖金的,目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为自己许多安慰。教师的工资很少让自己满意,如此,相互有了平台可以交流之后,他们常常关注工资多少,如果相互差不多,立马就快乐起来,似乎大家都是一群倒霉蛋,别人能活自己也能继续,这样的行为准则带来的往往是过度强化工资收入,假如稍微有些不同,那就会显得焦虑不安。殊不知,人到底应该为谁而活,我发现,许多人都在选择与别人比较,不患贫而患不均,实在算是悲哀。
可悲的是,教师涨工资一向是社会物价变化的标杆,其他行业可以不知不觉地涨工资,由于教师群体比较大,涨工资常常会让社会上下皆知,很快整个社会都加入到涨工资的行列,不用多长时间,教师又成了最低工资收入者。
一个民族,如果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教师没办法在工资上抬头,你能指望教师的素养会高到哪里去?更何况,教师本身也是不伦不类的知识分子呢。一个国家,教师能够昂起头来做人,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折腰,安心学习生活,也不会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而利用暑假干什么第二职业,这才是一个民族兴盛的关键。然实际上,许多教师步入中年之后,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啥都要花钱。这不,我们夫妻俩好不容易拿了绩效工资,哪知道,到桂林去玩了一趟,三分之一的钱就没了。有人说,教师只能躲在家里不出门,尽可能不吃不喝,恐怕才能积攒点钱,否则,与其他行业的人一样,买房、买车,自己就会成为典型的奴隶,整日里为生活而奔波不已。
教师就是嘴皮上的一点本领,哪里知道,极大的补课市场硬是送给了社会办学机构,自己只能在家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够勤俭节约,维系着家庭零用开支。我们每天都在祈祷,老人健健康康,孩子快快乐乐,自己才能够安安心心地度过每一天。只要家里哪位老人出了问题,那就是教师最大的苦逼,任凭你怎么逍遥,那也无济于事。
我不是什么专家,更不是啥当官的,就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每天都在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许多教师把写文章叫做写论文,我却不怎么认同,总喜欢在固定的时间里写出自己的心得而已。正因为如此,自己有感而发,导致许多观点重叠起来,如果你没有一颗安宁的心,读我写的文章自然会觉得乱七八糟的,殊不知,这样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心境,又有几人能知呢?亏得自己脸皮厚,才不管外面刮着什么样的风呢,只要把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掏出来理理顺顺就行了。
人最可怕的就是失去灵魂,我愿意坐下来涂鸦点东西,就是为了等等随时都可能飘远的灵魂。许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听着我说话,总觉得费劲儿,似乎人不可以讲道理,除了工资、晋升之外,其他都无需关注一般,这样的日子只能让更多的人平庸,他们不认识自己的本质,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如此心境,教师能够照本宣科,拾专家之牙惠已经算不错了。
我一向觉得做人总得有点理想,哪里知道,生活并不是这么回事,许多人成为工作生活的奴隶,压根儿就认不清自己,恍得恍失也就毫不奇怪了。他们不认同理想,只关注现实,然而现实常常让自己绝望,这就是许多人对教育不抱希望的原因所在。
教师如果都对现实不报一点希望,只是凭着感觉走,那么整个世界就会陷入无聊的物质主义之中,试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了,只能一个劲儿地盯在物质利益最大追求上,这样的想法,平庸者常常喜欢行走,却让我觉得窒息。
我觉得教师想要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别忘了走进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看着蓝天白云,在青青的草地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舒活舒活筋骨,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大千世界,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庸俗攀比之外,更有美丽的自然相伴,否则,人怎么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呢?
我明白,自己为啥不愿意让每天无聊,说到底,似乎悟出来,世事无常,一切不着调的东西只能是过眼烟云,就算得到了,那也不至于长久,只有真正意义上保持一颗坚强的内心,学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才算读懂了人生。
文章无需任何人都看懂,尽管有什么通俗易懂的说法,殊不知,真正具备生命力的文章,他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设计任凭谁都可以遐想的命题,否则也不会有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文章只要是正常表达,无所谓优劣,一旦你处境相似,就算在平淡的文字也会读得自己热泪盈眶。
有些文章不是给当代人看的,我发现,最伟大的文章常常是穿越时空,在不经意间,在特定的时段,会不由自主地赢得许多人的赞许,如张爱玲、张恨水就是如此。他们写的东西不怎么关注旁观者的闲言碎语,只知道忠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读他们的作品,不知不觉中,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就会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平庸者往往在平常的日子里浑浑噩噩的生活,而真正的智者往往会跳出平庸者的圈子,把人和事进行合理加工,一个典型的人生常常会在平淡的笔触中表达出来。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有七大本之多,没有一定的功力,你是没办法读完,为啥呢,时代在飞快旋转,人们没办法成年累月的思考问题在,亏得伟大的名著从来都不孤单,他们似乎就是一个多棱镜,不断地测试不同时代人的心境。人只有真正愿意坐下来,仔细做着学问,灵魂才算得上真正属于自己,这样也就不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表示怀疑,乃至绝望了。
我就像陷入泥潭里的乌龟,内心深处知道就是一个凡人,但从来没有忘记仰望星空,观日月之行,那高飞的理想从来没有失去,只能日复一日的谈吐自己的心得,不算求得多少知音,只愿意保持一颗安宁的心不变。
人的灵魂找到了,自己也会变得不愤世嫉俗,只愿意在普通的日子里寻找真正人生意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走马灯式的奢华生活,那不是一个理想者愿意走近的地方,带上钓竿,骑上车,满眼都是风光无限,无需担心别人的说道,只愿意在洗尽铅华之后,任意东西,不觉忘了归路。
试想,一个快乐的教师每天都让灵魂富足,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山水之间,无论生活如何,都会以积极向上之心呈现在孩子面前,以天作为棋盘,以日月星辰作为棋子,以地为琵琶,以道路为琴弦,不仅为孩子,也为自己下一局最美的人生棋路,这样的教育天地又有几人能知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平庸的幸福 幸福教师岂能在平庸中迷失?](http://img.aihuau.com/images/e/77203/52160604045230723138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