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哀顺变是什么意思?节哀顺变典故出处有哪些以及作者都是谁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和学习一下吧。
节哀顺变是什么意思?
拼音:jié āi shùn biàn
成语解释:节:节制;变:变故。节制哀痛,顺应变故。
成语结构:联合式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产生年代:古代
英文翻译:restrain one's grief and accord with inevitable changes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造句:唯其有谣言,不宜横生枝节,反引起格外的猜疑。(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节哀顺变”:节哀:抑制哀痛,不使过分(多用于劝慰死者家属);顺便:顺应变故。整个词语的意思是:节抑悲哀,以顺应变故。《礼记·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便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后多用为慰唁友人遭父母丧之辞。
节哀顺变典故出处:
1、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2、宋,叶适《答少詹书》:“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叶横生,意见多疑。”
作者戴圣简介: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
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汉书·儒林传》)。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来,三家之学皆立于学官,其学兴盛一时。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著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
戴圣经典名言鉴赏:
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慎其独:在独处无人时.对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本句大意是: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一词即从此来。一个人要保持美好的品德,不须要别人监督,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那些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具有双重人格的两面派人物,当引此名句为戒。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礼记·中庸》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身处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处在下位,不巴结奉迎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为而不去苛求别人,那么就不会产生怨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西汉·戴圣《礼记·礼运》“大道”系指上古时代所遵循之道,“天下为公”系指天下是大家的,不是那个人(www.aIhUaU.Com)、那个党、那个派所独有的。
作者叶适简介:
叶适(1150-1228),字正则,南宋温州永嘉县(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因居住永嘉县近郊的水心村,学者称水心先生。他祖籍龙泉,曾祖父济迁居瑞安,以后他随父亲光祖定居永嘉。他家中非常困难,因此十五六岁时就在乐清教书谋生。宋孝宗赵眘淳熙五年(1178),中进士第二名。官至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曾向丞相推荐永嘉学派的前辈陈傅良等三十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宋光宗嗣位,由秘书郎出知蕲州(今湖北蕲春),入为尚书左选郎官。宋宁宗时,历任权吏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以战功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
因他名气很大,四方来求学的人很多。南宋后期著名学者刘宰说:“叶水心在永嘉,户外之履常满。”他的著作很多,著名的《习学记言序目》五十卷,就是晚年在家时写作的,一九七六年中华书局出版,《叶适集》中有《水心文集》二十九卷,补遗一卷;《水心别集》十六卷,一九六0年中华书局出版,最近再版。好了介绍到这里关于节哀顺变是什么意思今天爱装网的小编就为大家全部介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