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外衣拿过来。”
“你们俩把外衣拿过来。”
这两句话听上去区别不大,但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拉奎尔·克里班诺夫(RaquelKlibanoff)在《发育心理学》杂志撰文指出,幼儿园老师如果都习惯用第二种方式说话,尽可能地多用数字,那么他班上的孩子在数学方面的技能就会提高得更快。
这个结论看似简单,但证明起来很麻烦。克里班诺夫选择了一所幼儿园,给26名老师配备了麦克风,把他们的讲课都录下来。学期结束后,他测量了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再和录音做对比,发现了上述规律。
这件事有趣的地方在于克里班诺夫采用的实验方法。当过记者的人都知道,整理采访录音是一件让人头疼的工作。想象一下,把26个老师一个学期里说的所有的话录下来,数据量很大。依靠人工方法统计出数字出现的频率,更是一项耗时费力的苦活。所以,在计算机出现前,类似研究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实现。
不过,这个小实验的难度毕竟还是可以想象的。假如有人想研究一下婴儿是怎么学会说话的,那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析这个孩子从生下来那天开始,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对这些外部刺激作出了怎样的反应等等,并从中找出规律。
想象一下,这个实验能做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授德布·罗伊(DebRoy)认为这是可行的。2005年4月,罗伊的妻子(也是一名生物学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在MIT媒体实验室的同事们的帮助下,罗伊在自家的所有房间里安装了14个麦克风和11个数码摄像头,每天录12-14个小时,一直坚持到现在。他打算一直录到2008年,估计到那时候,3岁的儿子应该能说复杂的语句了。
这可不是光靠毅力就能完成的工作。要知道,罗伊家里的这套监听设备每天产生的数据总量是350G。为了储存这些数据,MIT媒体实验室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台Peta级别的存储器,1Peta等于100万G,也就是说,如果你使用的电脑硬盘是100G的,你需要1万台这样的电脑才能装下1Peta的数据。
储存这些数据甚至也不算什么,你能想象一下科学家们怎么去分析这些数据吗?三年后,罗伊手里将有40万个小时的录音录像,估计就连罗伊自己都会对儿子的模样和声音烦得要死了。分析这么多数据只有依靠计算机,而且必须设计出非常聪明的程序,找出有用信息,分析其中的规律,发现婴儿学习语言的奥秘。
罗伊的最终目的是想建立一个“信息库”,包含了儿子经历的所有感观刺激的全部信息,然后再编出一个程序,让计算机运用这个信息库,模仿婴儿的学习过程。
这个实验有个名称,叫做“人类语言组计划”(HumanSpeechomeProject)。这个“语言组”是一个生造的词,其定义和“基因组”(Genome)类似,是指人类语言的所有组成部分。科学家的最终目的是想建立人类的“语言库”,用计算机来研究语言的演化。
这两个英文单词有一个共同的后缀-ome,这3个字母在科学界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了。有很多领域都借鉴了当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思路,也就是说,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海量储存和超级计算能力,把研究对象的所有信息收集在一起,做成一个“库”,然后通过分析这个"库",得出有用的结论。
既然如此,罗伊为什么决定在儿子3岁时就终止这个实验呢?这主要是因为到那时儿子该整天出去疯玩了,他的监控系统没法跟着走。微软公司的研发部门试图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实施了一个新计划,叫做“我的数码生命”(MyLifeBits)。目的就是为成年人设计出一套方法,收集与他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他遇到的所有人,说过的所有话,浏览的所有页面,甚至包括他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包括每天的心跳、血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血糖浓度等等这些与健康有关的数据。微软认为,这些数据很可能会对医生诊断病情有帮助。
如果这个计划获得成功,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本“数码日记”,不但记录下每天的感受,而且还会记录下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这样的一个“博客”需要多少容量呢?微软的工程师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假如你想存下你每天读到的所有东西,听到的所有声音(每天8小时录音),看到的代表性场景(每天10张照片),而且想一直存上60年,那么你只要花600美元去美国商店里买一个1000G的硬盘就可以了。
专家估计,20年之后600美元可以购买一个25万G的硬盘,到那时,你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可以被储存起来。如果再配备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和一个设计精妙的搜索系统,你就随时可以回忆起生命中任何一天的所有细节。
也许这才是博客的未来。
石头记摘自《生命八卦》三联书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