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1974

2014年11月26日上午,长沙市马王堆三号墓坑,一外地游客在拍照留影。马王堆汉墓挖掘遗址目前位于长沙市马王堆医院内,不少人对此并不熟悉。


长沙东,浏阳河畔,马王堆(或许是马鞍堆的误写),三座“封土为堆”的西汉古墓历时两年考古挖掘,由地下20米来到地上,由公元前2世纪来到20世纪,到今年已是挖掘完成40周年。


40年里,那位长沙人都晓得的辛追老太太搬了三次家,做过两次防腐处理,现在身处一个不能公开的地方,等待一年之后,跟她那根从未展出过的1米3的拐杖一起出现。


墓址马王堆也在20多年前完成了城镇化,成为东二环外,古汉路旁的马王堆医院里紧挨一排宿舍楼的60多米高的土堆,花2块钱可以看到最后完成挖掘的三号墓留下的大坑,墓坑迎来的参观者不多也不少,土堆之上,40年的樟树已成林。


就是这个三号墓,透露了“西汉时的长沙人就吃甜酒煮蛋养颜”的养生秘密,按出土帛书记载,大概要吃42个鸡蛋才能完成一个疗程。


文|记者 刘建勇 实习生 刘夏雨 图|记者 赵尚渝 制图|冯敏超 编辑|何捷


2000多年前的地下长沙,吸引来的国内外研究者可能多达2000余人

1974年,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马王堆三座汉墓完成挖掘。1972年,最先挖的是1号墓,1号墓挖完,挖2号墓。2号墓挖出来的泥填在1号墓的墓坑中。3号墓是最后挖的,挖3号墓的泥填在2号墓的墓坑上。3号墓遗留下的大坑现在对外开放,需买2块钱门票进去。


清光绪年间《长沙县志》中的《北关外山水图》绘有马王堆。图中,浏阳河西岸的马王堆四周是一片平地,浏阳河从马王堆的东南流向东北,并在马王堆的北方转向西流,马王堆山上还有人家。


那个堆形似马鞍。侯良在挖掘1号汉墓时租住在附近的农民家里发现,这一带人家的门牌号码前面都是写的“马鞍堆”三字,由此他推测,至少在清末,就有人误将马鞍堆写作马王堆。


2014年11月17日下午4时30分左右,我们在马王堆医院内的马王堆1号墓墓址上,遇到了原先就在墓址附近住着的骆德兴、张贵华和戴德清,他们正好“没事过来看看”。



墓址上接近40年前栽种的樟树已经有十余米高了。落叶到处都是。69岁的张贵华说,40年前,他家就住在2号墓方位的山脚下。


“以前这个山包周围都是田。冇几户人家。现如今到处都是人,哈是外地来的。”张贵华说。


而在73岁的骆德兴的记忆中,现在马王堆医院的东边,有个蒋家祠堂。


个子本来就不高的戴德清在马王堆1号墓的女主人挖掘出来那年只有12岁,他记得,女尸的棺材抬出来的时候,他在围着的一层又一层的人外面,他想挤进去看,但挤不进去。


张贵华挤进去了,他看到了巨大的棺材。


“那个棺材抬出来后,在那里放下了。”张贵华指着山下近马王堆停车场附近的健身器材说。


张贵华说,马王堆医院现在所在的地方,1970年代的时候是366医院(今长沙市武警医院的前身)。366医院之前,是干部疗养院。


1951年,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带队到长沙,为配合市郊的城市基础建设而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他在长沙的短短3个月里,就带队发掘了162座楚汉墓。他当时勘察过马王堆汉墓,虽然不能确定墓主是谁,但他确认这是一个汉墓群。


1956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发文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马王堆。马王堆干部疗养院因此而组成了一个群众性的文物保护小组。


“汉墓都是封土为堆的。”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研究第一主管喻燕姣介绍。


11月26日上午,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发掘遗址的山下,两个防空洞大门紧闭。当年就是挖掘防空洞,汉墓得以发现。


1985年,马王堆汉墓墓址所在的东屯渡人民公社改为马王堆乡。当时,这个16平方公里的乡有耕地7200余亩,10个村,1个渔场和1个居委会,全乡人口不到2万5。


1989年后,马王堆乡的火星村、高桥村、火焰村等陆续从马王堆乡划出,并迅速城市化。


1989年,马王堆乡火星村开始步入城市化的时候,喻燕姣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工作。她大学时候学的是清史,和博物馆里大多数前辈一样,她的研究方向也因1972年到1974年的马王堆汉墓的出土而改变。十余年后,她成为了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研究第一主管。喻燕姣曾做过不完全统计,连她在内,国内外研究马王堆的学者多达2000余人。她还在老家冷水江读小学的时候,各种研究组织和研究专刊即相继出现。


湖南医学院等医学机构组成了马王堆古尸研究组;上海纺织研究院和上海丝绸工业公司组成了马王堆文物研究组;湖南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组成协作研究组,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农产品写出了《农产品坚定报告》;对马王堆汉墓中的植物、动物、药物等的研究也迅即展开。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1974


马王堆汉墓发掘之初的这段各研究单位自发的研究攻坚后,陆续有研究组织解散又重组,有研究人员退出也有人加入。2000多年前的长沙乃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研究因出土文物的丰富而鲜活起来。


第二次搬家前,一种“平衡能力较强”的缓冲剂被加入到保护液中,并每半年监测一次

“对不起,这个,现在不对外(公开),不好意思啊。”这是11月25日上午,罗学港第一次说“对不起”。


罗学港是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教授,他是在被问到马王堆的辛追老太太现在身在何处时说的。在此之前,我们对1999年建成的原湖南省博物馆的新陈列大楼在使用13年后被拆除表示了遗憾。


马王堆1号汉墓1972年2月16日开挖,辛追老太太4月26日出土,出土后,一直住在东风路旁的湖南省博物馆里。2003年以前是老的马王堆汉墓陈列馆,2003年到2011年是新陈列大楼,都住在地下。在新陈列大楼里住了8年后,省博物馆闭馆改造,她又被迫搬了家,到2015年底前,都待在一个“不对外公开”的地方。


罗学港是2000年接手对辛追老太太的遗体保护的。 之前,与湖南省博物馆一同参与老太太遗体保护的,基本都是罗学港的老师。辛追老太太出土那年,就读于湖南医学院的罗学港正在溆浦临床实习,他不知道长沙发生了后来震惊全世界的考古发掘。6天后,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白荣金、王把老太太从裹在她身上的丝绸中剥离,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湿尸。


2000年,新陈列大楼建成后,馆领导到湘雅医学院找到罗学港,问他老太太由旧的陈列馆搬到新馆寝宫,搬的过程中会不会对老太太造成不好的影响。



罗学港坦承,在此以前,他仅在上世纪90年代从美国留学归国后,随老师去博物馆看过一次辛追老太太。所以,当馆领导提出关于老太太搬家的问题时,他答不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有第一手的资料,要对老太太的身体做一个全面检测和评估”。


2000年,与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老太太时相比,“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一是主持马王堆女尸研究与保护的老一辈的老师都退休了,还有的生病了或者已经去世了。变化更大的是,当时要求湖南省博物馆和湖南医学院联合保护马王堆女尸的文件是由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下发的,但到2000年,“那个文件中的革委会没有了,湖南医学院也没有了,合并到中南大学了,老一辈的老师也没有考虑将女尸的保护交接下去”。


博物馆的领导找上门后,罗学港即查看了过去与遗体保护相关的报告,也走访了还健在的最初参与保护的他的老师和前辈。


2002年,罗学港领衔了老太太挖掘出来30周年后的又一次体检。参与这次体检的,还有形态学、放射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等方面的专家。仪器和方法与30年前相比,更先进,细致入微。


2002年,呈现在罗学港眼中的是被无色透明防腐液浸泡着的老太太,“除了白一点,好像没其他变化”。罗学港说的“白一点”,是指老太太的肤色。他解释,这是因为“出土以前,她是在棕红色棺液中的。解剖后,她是浸泡在无色透明的防腐液中的,过去她皮肤上沾染的颜色稀释了。”


关于老太太肤色的变白,6年前,侯良有另一种解释,“一出来的时候,皮肤是红颜色的,(这是因为)她身上穿的衣服。古代颜料是矿物颜料,红颜色是朱砂,水一泡就掉下来了。变白的原因,是有一天晚上,老王拿个放大镜在老太太脸上一看,哟,起了个霉斑,就喊湖南医学院的刘里侯拿双氧水从头到脚刷了一遍。第二天早上,我去看,哟,怎么变白了。老王就说刷了双氧水。”老王即最初把辛追从全身包裹的丝绸中剥离出来的王。


2002年的那次检查,罗学港给出的结论是“总体情况较好,包括她的外形,她的皮肤”。让罗学港和他的团队最高兴的是,30年后的X光检查结果,“发现她的骨质和现代同龄人的骨质差不多”,另一个也“很好的”检查结果是,他们发现1972年为给老太太做血管造影,注射到血管里的造影剂还在。“如果血管壁的软组织破坏了,造影剂就会弥散到血管外面去,呈片状结构,而不是流射状。”


2002年,罗学港和他的团队在那次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脱钙和蛋白质降解的情况”,罗学港推测,“尸体保存液的主要成分是甲醛,甲醛氧化后变成甲酸,甲酸的浓度升高了以后,保存液的PH值就下降,骨组织在PH值偏酸或者偏碱的环境中,都有可能导致无机盐从骨组织中跑出来”。


罗学港说,发现蛋白质降解,是因为在尸体的保存溶液中发现了氨基酸。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鉴于以上情况,罗学港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整体-细胞-分子”三级保护模式。


“今天我们看老太太,还在,明天看,还在。实际上忽略了她内部的一些变化。构成我们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还是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组成了大分子物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了DNA,有了细胞。然后由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如果我们没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就好像一个苹果,外表上是好的,但它的里面可能已经烂了。”


1972年,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时,考古人员从墓室中取出文物。图|唐大柏


2002年以后,罗学港的团队对老太太的保护是在之前基础上的“改良”和“微调”,他们提出了一个叫“稳态”的概念。“稳态是个生理学名词。我们肌体内部,很多指标,像温度、PH值、体温都是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的。”罗学港解释。


这个概念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一个改良和优化的保护计划在2002年以后得到实施。


“这个老太太在地下能够保存2000多年的真正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有几个条件是很关键的,一是深埋,二是密封,三是恒温恒湿,相对无菌。微调的措施包括温度调到4到6℃,湿度控制在小于百分之七十,照明采用冷光,等等。减慢化学反应和氧化的速度。”


一种“平衡能力比较强”的缓冲剂被加入到保护液中,“即使福尔马林氧化后释放出一些甲酸,但因为加了缓冲剂,保护液中的PH值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罗学港介绍,保护液的监测和分析,每半年就会进行一次,“这样不至于等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我们才知道”。


2014年11月25日上午,罗学港把他下个月即将在马王堆文物出土40周年的研讨会上播放的一个关于女尸保护的PPT播放了一遍,在这个还未最终定稿的PPT展示的数据上看,微调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2002年以后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钙的浓度和氨基酸的浓度在下降”。


“等新馆建成以后,我们争取能对保护液及老太太本身的一些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罗学港说,“老太太的保护,对研究人类学、古病理学、古代环境和生活健康关系等,提供了样本。比如,老太太的身体里有血吸虫,在当时,长沙是血吸虫病的疫区吗?”


三号墓东边厢的帛书下压了一只青蛙,已成干尸,还有一个牡蛎壳、两支竹笛

“西汉的时候长沙人就用甜酒煮蛋养颜。”11月24日上午,湖南省博物馆在东风路原中欧贵宾楼的临时办公区域,喻燕姣在她的办公室里说。


她的旁边,是前些日中华书局刚刚寄给她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这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华书局与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出品的马王堆汉墓简帛迄今年7月止的研究集成。


“甜酒煮蛋”即是马王堆汉墓中帛书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帛书,共计十多万字,五十余种,分别抄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和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丝帛是在纸张普遍使用前,与竹、木共享的书写载体。书写在竹简、木简上的文书多见,但书于帛上的文书究竟是何式样,因丝帛容易腐烂而缺乏实物证据,过去无从知晓,直至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人们才终于看到了它的样式。


但不幸的是,马王堆中的丝帛大多与别的物件粘连在一起,在剥离的过程中多有损毁。帛书和帛画大多数发现于三号墓,其中帛书大多在三号墓东边箱出土的一个长方形的黑色漆盒中。这个盒子长59.8厘米、宽36.8厘米、高21.2厘米,分上下两层。上层内置放丝带和一束丝织品,下层内设有五个长短大小不等的方格,其中靠边一狭长格内放置了《导引图》、《去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老子》甲本及卷后四篇古佚书、《春秋事语》、医简四种以及两支竹笛;其余帛书则呈长方形迭在一起搁入最大的一个长方形格中,帛书下压一只青蛙,已成干尸。还有一个长方格中有一个牡蛎壳,另两个长方格空着。


帛书和帛画发掘出来后即送北京故宫博物馆,由故宫博物馆的专家整理和装裱。1978年起,到1987年,这些帛书和帛画陆续返还湖南省博物馆。此后外地学者对帛书和帛画的研究,都是借助的湖南省博物馆对外公布的包括全部残片在内的帛书、帛画照片。


“拿回来的帛书中,还有没完全剥离、整理完工的,后来是我们自己搞完的。”喻燕姣介绍,一个叫周志元的讲解员曾去故宫博物馆学过相关的技能。


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是中国最早的医疗保健体操图谱,因粘连而有缺失。


帛书的整理和研究,1974年3月在北京成立。今年11月初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其主编裘锡圭即在当年的小组中。在已整理的帛书中,关于长沙的内容非常有限。“这些帛书主要是先秦、战国时的一些著作。成书年代比较晚的《五星占》也是公元前170年,也是汉代早期。很多都是汉初的抄本。”喻燕姣说,这些帛书还有人认为是贾谊离开长沙国时送给利仓的儿子的,“这也有可能,贾谊比较博学,收藏的书也多。而且,他们是同时代的人,有交集”。


11月24日,喻燕姣翻开了她身旁《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一本, “在帛书中,甜酒称醴,鸡蛋称卵。书中说,第一天早晨,吃三个鸡蛋加一个甜酒;第二天吃两个鸡蛋,一个甜酒;第三天吃一个鸡蛋,一个甜酒。周而复始,第四天起又是三个鸡蛋。连吃21天,42个鸡蛋,可以容颜秀美。”


喻燕姣嘴里说的是白话,但她看着的,是文言。在她捧着的书中,还存有大量的方框框,这些方框框,大多是在剥离结成块的帛书时,撕扯坏的,其中的空缺,“可能永远都无法填补正确”。


为此,喻燕姣非常惋惜,“或许当时的发掘没那么仓促,帛书的保存和研究可能会更好些”。


但历史是无法假设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研究,一方面填补了很多考古和历史研究的空白,一方面又发现了很多空白,而且,发现的这些空白,很可能永无填补之日。


领头研究马王堆帛书的复旦大学的裘锡圭教授已近90高龄。喻燕姣解释,之所以帛书的研究主要由裘锡圭领衔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负责,是因为博物馆的研究者,包括她自己在内,其实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投入到研究中去,“要参与策展、布展,还要研究别的”。


《简帛集成》是给即将到来的马王堆汉墓出土40周年的一个献礼,同样作为献礼,还有喻燕姣领头主持的马王堆汉墓挖掘与研究的相关口述。她在整理口述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存在争议的事实,比如,最早负责发掘的原湖南省博物馆革委会副主任侯良在某一件发掘往事的述说中,前后有不一处,“可能某一次是记错了”,待她发现这种情况,想进一步核实时,却无从核实。三年前,2011年8月,侯良去世了。


三年前去世的侯良,在马王堆汉墓旧址管理员的记忆中,是去年才去世的。11月17日下午3时许,马王堆医院西侧,挖空了、建了顶棚以供参观的马王堆三号汉墓,一个售票的管理人员在我问起侯良时说,“他已经去世了,就在下面的医院去世的”。


马王堆三号汉墓,须购票参观。票2块钱一张。11月17日下午,有个年轻人和女朋友购了票,望着空空的墓坑,发出感叹:“好大的一个坑啊。”


11月24日,喻燕姣说,2015年底重新开放的湖南省博物馆会展出老太太辛追的拐杖,“那根拐杖1米3长”。此前,那根拐杖一直没有展出。还有些别的此前未展出的文物也将在新馆展出。


本文来自第349期《晨报周刊》头条。


2014年11月26日上午,长沙市马王堆三号墓坑,一外地游客在拍照留影。马王堆汉墓挖掘遗址目前位于长沙市马王堆医院内,不少人对此并不熟悉。


长沙东,浏阳河畔,马王堆(或许是马鞍堆的误写),三座“封土为堆”的西汉古墓历时两年考古挖掘,由地下20米来到地上,由公元前2世纪来到20世纪,到今年已是挖掘完成40周年。


40年里,那位长沙人都晓得的辛追老太太搬了三次家,做过两次防腐处理,现在身处一个不能公开的地方,等待一年之后,跟她那根从未展出过的1米3的拐杖一起出现。


墓址马王堆也在20多年前完成了城镇化,成为东二环外,古汉路旁的马王堆医院里紧挨一排宿舍楼的60多米高的土堆,花2块钱可以看到最后完成挖掘的三号墓留下的大坑,墓坑迎来的参观者不多也不少,土堆之上,40年的樟树已成林。


就是这个三号墓,透露了“西汉时的长沙人就吃甜酒煮蛋养颜”的养生秘密,按出土帛书记载,大概要吃42个鸡蛋才能完成一个疗程。


文|记者 刘建勇 实习生 刘夏雨 图|记者 赵尚渝 制图|冯敏超 编辑|何捷


2000多年前的地下长沙,吸引来的国内外研究者可能多达2000余人

1974年,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马王堆三座汉墓完成挖掘。1972年,最先挖的是1号墓,1号墓挖完,挖2号墓。2号墓挖出来的泥填在1号墓的墓坑中。3号墓是最后挖的,挖3号墓的泥填在2号墓的墓坑上。3号墓遗留下的大坑现在对外开放,需买2块钱门票进去。


清光绪年间《长沙县志》中的《北关外山水图》绘有马王堆。图中,浏阳河西岸的马王堆四周是一片平地,浏阳河从马王堆的东南流向东北,并在马王堆的北方转向西流,马王堆山上还有人家。


那个堆形似马鞍。侯良在挖掘1号汉墓时租住在附近的农民家里发现,这一带人家的门牌号码前面都是写的“马鞍堆”三字,由此他推测,至少在清末,就有人误将马鞍堆写作马王堆。


2014年11月17日下午4时30分左右,我们在马王堆医院内的马王堆1号墓墓址上,遇到了原先就在墓址附近住着的骆德兴、张贵华和戴德清,他们正好“没事过来看看”。



墓址上接近40年前栽种的樟树已经有十余米高了。落叶到处都是。69岁的张贵华说,40年前,他家就住在2号墓方位的山脚下。


“以前这个山包周围都是田。冇几户人家。现如今到处都是人,哈是外地来的。”张贵华说。


而在73岁的骆德兴的记忆中,现在马王堆医院的东边,有个蒋家祠堂。


个子本来就不高的戴德清在马王堆1号墓的女主人挖掘出来那年只有12岁,他记得,女尸的棺材抬出来的时候,他在围着的一层又一层的人外面,他想挤进去看,但挤不进去。


张贵华挤进去了,他看到了巨大的棺材。


“那个棺材抬出来后,在那里放下了。”张贵华指着山下近马王堆停车场附近的健身器材说。


张贵华说,马王堆医院现在所在的地方,1970年代的时候是366医院(今长沙市武警医院的前身)。366医院之前,是干部疗养院。


1951年,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带队到长沙,为配合市郊的城市基础建设而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他在长沙的短短3个月里,就带队发掘了162座楚汉墓。他当时勘察过马王堆汉墓,虽然不能确定墓主是谁,但他确认这是一个汉墓群。


1956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发文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马王堆。马王堆干部疗养院因此而组成了一个群众性的文物保护小组。


“汉墓都是封土为堆的。”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研究第一主管喻燕姣介绍。


11月26日上午,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发掘遗址的山下,两个防空洞大门紧闭。当年就是挖掘防空洞,汉墓得以发现。


1985年,马王堆汉墓墓址所在的东屯渡人民公社改为马王堆乡。当时,这个16平方公里的乡有耕地7200余亩,10个村,1个渔场和1个居委会,全乡人口不到2万5。


1989年后,马王堆乡的火星村、高桥村、火焰村等陆续从马王堆乡划出,并迅速城市化。


1989年,马王堆乡火星村开始步入城市化的时候,喻燕姣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工作。她大学时候学的是清史,和博物馆里大多数前辈一样,她的研究方向也因1972年到1974年的马王堆汉墓的出土而改变。十余年后,她成为了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研究第一主管。喻燕姣曾做过不完全统计,连她在内,国内外研究马王堆的学者多达2000余人。她还在老家冷水江读小学的时候,各种研究组织和研究专刊即相继出现。


湖南医学院等医学机构组成了马王堆古尸研究组;上海纺织研究院和上海丝绸工业公司组成了马王堆文物研究组;湖南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组成协作研究组,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农产品写出了《农产品坚定报告》;对马王堆汉墓中的植物、动物、药物等的研究也迅即展开。


马王堆汉墓发掘之初的这段各研究单位自发的研究攻坚后,陆续有研究组织解散又重组,有研究人员退出也有人加入。2000多年前的长沙乃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研究因出土文物的丰富而鲜活起来。


第二次搬家前,一种“平衡能力较强”的缓冲剂被加入到保护液中,并每半年监测一次

“对不起,这个,现在不对外(公开),不好意思啊。”这是11月25日上午,罗学港第一次说“对不起”。


罗学港是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教授,他是在被问到马王堆的辛追老太太现在身在何处时说的。在此之前,我们对1999年建成的原湖南省博物馆的新陈列大楼在使用13年后被拆除表示了遗憾。


马王堆1号汉墓1972年2月16日开挖,辛追老太太4月26日出土,出土后,一直住在东风路旁的湖南省博物馆里。2003年以前是老的马王堆汉墓陈列馆,2003年到2011年是新陈列大楼,都住在地下。在新陈列大楼里住了8年后,省博物馆闭馆改造,她又被迫搬了家,到2015年底前,都待在一个“不对外公开”的地方。


罗学港是2000年接手对辛追老太太的遗体保护的。 之前,与湖南省博物馆一同参与老太太遗体保护的,基本都是罗学港的老师。辛追老太太出土那年,就读于湖南医学院的罗学港正在溆浦临床实习,他不知道长沙发生了后来震惊全世界的考古发掘。6天后,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白荣金、王把老太太从裹在她身上的丝绸中剥离,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湿尸。


2000年,新陈列大楼建成后,馆领导到湘雅医学院找到罗学港,问他老太太由旧的陈列馆搬到新馆寝宫,搬的过程中会不会对老太太造成不好的影响。



罗学港坦承,在此以前,他仅在上世纪90年代从美国留学归国后,随老师去博物馆看过一次辛追老太太。所以,当馆领导提出关于老太太搬家的问题时,他答不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有第一手的资料,要对老太太的身体做一个全面检测和评估”。


2000年,与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老太太时相比,“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一是主持马王堆女尸研究与保护的老一辈的老师都退休了,还有的生病了或者已经去世了。变化更大的是,当时要求湖南省博物馆和湖南医学院联合保护马王堆女尸的文件是由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下发的,但到2000年,“那个文件中的革委会没有了,湖南医学院也没有了,合并到中南大学了,老一辈的老师也没有考虑将女尸的保护交接下去”。


博物馆的领导找上门后,罗学港即查看了过去与遗体保护相关的报告,也走访了还健在的最初参与保护的他的老师和前辈。


2002年,罗学港领衔了老太太挖掘出来30周年后的又一次体检。参与这次体检的,还有形态学、放射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等方面的专家。仪器和方法与30年前相比,更先进,细致入微。


2002年,呈现在罗学港眼中的是被无色透明防腐液浸泡着的老太太,“除了白一点,好像没其他变化”。罗学港说的“白一点”,是指老太太的肤色。他解释,这是因为“出土以前,她是在棕红色棺液中的。解剖后,她是浸泡在无色透明的防腐液中的,过去她皮肤上沾染的颜色稀释了。”


关于老太太肤色的变白,6年前,侯良有另一种解释,“一出来的时候,皮肤是红颜色的,(这是因为)她身上穿的衣服。古代颜料是矿物颜料,红颜色是朱砂,水一泡就掉下来了。变白的原因,是有一天晚上,老王拿个放大镜在老太太脸上一看,哟,起了个霉斑,就喊湖南医学院的刘里侯拿双氧水从头到脚刷了一遍。第二天早上,我去看,哟,怎么变白了。老王就说刷了双氧水。”老王即最初把辛追从全身包裹的丝绸中剥离出来的王。


2002年的那次检查,罗学港给出的结论是“总体情况较好,包括她的外形,她的皮肤”。让罗学港和他的团队最高兴的是,30年后的X光检查结果,“发现她的骨质和现代同龄人的骨质差不多”,另一个也“很好的”检查结果是,他们发现1972年为给老太太做血管造影,注射到血管里的造影剂还在。“如果血管壁的软组织破坏了,造影剂就会弥散到血管外面去,呈片状结构,而不是流射状。”


2002年,罗学港和他的团队在那次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脱钙和蛋白质降解的情况”,罗学港推测,“尸体保存液的主要成分是甲醛,甲醛氧化后变成甲酸,甲酸的浓度升高了以后,保存液的PH值就下降,骨组织在PH值偏酸或者偏碱的环境中,都有可能导致无机盐从骨组织中跑出来”。


罗学港说,发现蛋白质降解,是因为在尸体的保存溶液中发现了氨基酸。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鉴于以上情况,罗学港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整体-细胞-分子”三级保护模式。


“今天我们看老太太,还在,明天看,还在。实际上忽略了她内部的一些变化。构成我们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还是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组成了大分子物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了DNA,有了细胞。然后由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如果我们没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就好像一个苹果,外表上是好的,但它的里面可能已经烂了。”


1972年,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时,考古人员从墓室中取出文物。图|唐大柏


2002年以后,罗学港的团队对老太太的保护是在之前基础上的“改良”和“微调”,他们提出了一个叫“稳态”的概念。“稳态是个生理学名词。我们肌体内部,很多指标,像温度、PH值、体温都是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的。”罗学港解释。


这个概念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一个改良和优化的保护计划在2002年以后得到实施。


“这个老太太在地下能够保存2000多年的真正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有几个条件是很关键的,一是深埋,二是密封,三是恒温恒湿,相对无菌。微调的措施包括温度调到4到6℃,湿度控制在小于百分之七十,照明采用冷光,等等。减慢化学反应和氧化的速度。”


一种“平衡能力比较强”的缓冲剂被加入到保护液中,“即使福尔马林氧化后释放出一些甲酸,但因为加了缓冲剂,保护液中的PH值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罗学港介绍,保护液的监测和分析,每半年就会进行一次,“这样不至于等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我们才知道”。


2014年11月25日上午,罗学港把他下个月即将在马王堆文物出土40周年的研讨会上播放的一个关于女尸保护的PPT播放了一遍,在这个还未最终定稿的PPT展示的数据上看,微调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2002年以后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钙的浓度和氨基酸的浓度在下降”。


“等新馆建成以后,我们争取能对保护液及老太太本身的一些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罗学港说,“老太太的保护,对研究人类学、古病理学、古代环境和生活健康关系等,提供了样本。比如,老太太的身体里有血吸虫,在当时,长沙是血吸虫病的疫区吗?”


三号墓东边厢的帛书下压了一只青蛙,已成干尸,还有一个牡蛎壳、两支竹笛

“西汉的时候长沙人就用甜酒煮蛋养颜。”11月24日上午,湖南省博物馆在东风路原中欧贵宾楼的临时办公区域,喻燕姣在她的办公室里说。


她的旁边,是前些日中华书局刚刚寄给她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这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华书局与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出品的马王堆汉墓简帛迄今年7月止的研究集成。


“甜酒煮蛋”即是马王堆汉墓中帛书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帛书,共计十多万字,五十余种,分别抄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和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丝帛是在纸张普遍使用前,与竹、木共享的书写载体。书写在竹简、木简上的文书多见,但书于帛上的文书究竟是何式样,因丝帛容易腐烂而缺乏实物证据,过去无从知晓,直至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人们才终于看到了它的样式。


但不幸的是,马王堆中的丝帛大多与别的物件粘连在一起,在剥离的过程中多有损毁。帛书和帛画大多数发现于三号墓,其中帛书大多在三号墓东边箱出土的一个长方形的黑色漆盒中。这个盒子长59.8厘米、宽36.8厘米、高21.2厘米,分上下两层。上层内置放丝带和一束丝织品,下层内设有五个长短大小不等的方格,其中靠边一狭长格内放置了《导引图》、《去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老子》甲本及卷后四篇古佚书、《春秋事语》、医简四种以及两支竹笛;其余帛书则呈长方形迭在一起搁入最大的一个长方形格中,帛书下压一只青蛙,已成干尸。还有一个长方格中有一个牡蛎壳,另两个长方格空着。


帛书和帛画发掘出来后即送北京故宫博物馆,由故宫博物馆的专家整理和装裱。1978年起,到1987年,这些帛书和帛画陆续返还湖南省博物馆。此后外地学者对帛书和帛画的研究,都是借助的湖南省博物馆对外公布的包括全部残片在内的帛书、帛画照片。


“拿回来的帛书中,还有没完全剥离、整理完工的,后来是我们自己搞完的。”喻燕姣介绍,一个叫周志元的讲解员曾去故宫博物馆学过相关的技能。


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是中国最早的医疗保健体操图谱,因粘连而有缺失。


帛书的整理和研究,1974年3月在北京成立。今年11月初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其主编裘锡圭即在当年的小组中。在已整理的帛书中,关于长沙的内容非常有限。“这些帛书主要是先秦、战国时的一些著作。成书年代比较晚的《五星占》也是公元前170年,也是汉代早期。很多都是汉初的抄本。”喻燕姣说,这些帛书还有人认为是贾谊离开长沙国时送给利仓的儿子的,“这也有可能,贾谊比较博学,收藏的书也多。而且,他们是同时代的人,有交集”。


11月24日,喻燕姣翻开了她身旁《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一本, “在帛书中,甜酒称醴,鸡蛋称卵。书中说,第一天早晨,吃三个鸡蛋加一个甜酒;第二天吃两个鸡蛋,一个甜酒;第三天吃一个鸡蛋,一个甜酒。周而复始,第四天起又是三个鸡蛋。连吃21天,42个鸡蛋,可以容颜秀美。”


喻燕姣嘴里说的是白话,但她看着的,是文言。在她捧着的书中,还存有大量的方框框,这些方框框,大多是在剥离结成块的帛书时,撕扯坏的,其中的空缺,“可能永远都无法填补正确”。


为此,喻燕姣非常惋惜,“或许当时的发掘没那么仓促,帛书的保存和研究可能会更好些”。


但历史是无法假设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研究,一方面填补了很多考古和历史研究的空白,一方面又发现了很多空白,而且,发现的这些空白,很可能永无填补之日。


领头研究马王堆帛书的复旦大学的裘锡圭教授已近90高龄。喻燕姣解释,之所以帛书的研究主要由裘锡圭领衔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负责,是因为博物馆的研究者,包括她自己在内,其实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投入到研究中去,“要参与策展、布展,还要研究别的”。


《简帛集成》是给即将到来的马王堆汉墓出土40周年的一个献礼,同样作为献礼,还有喻燕姣领头主持的马王堆汉墓挖掘与研究的相关口述。她在整理口述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存在争议的事实,比如,最早负责发掘的原湖南省博物馆革委会副主任侯良在某一件发掘往事的述说中,前后有不一处,“可能某一次是记错了”,待她发现这种情况,想进一步核实时,却无从核实。三年前,2011年8月,侯良去世了。


三年前去世的侯良,在马王堆汉墓旧址管理员的记忆中,是去年才去世的。11月17日下午3时许,马王堆医院西侧,挖空了、建了顶棚以供参观的马王堆三号汉墓,一个售票的管理人员在我问起侯良时说,“他已经去世了,就在下面的医院去世的”。


马王堆三号汉墓,须购票参观。票2块钱一张。11月17日下午,有个年轻人和女朋友购了票,望着空空的墓坑,发出感叹:“好大的一个坑啊。”


11月24日,喻燕姣说,2015年底重新开放的湖南省博物馆会展出老太太辛追的拐杖,“那根拐杖1米3长”。此前,那根拐杖一直没有展出。还有些别的此前未展出的文物也将在新馆展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6251/777583110168.html

更多阅读

广州南越王汉墓 怎么去广州南越王陵墓

建国后的重大汉代考古发现,除了脍炙人口的河北满城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不可错过还有著名的广州南越王汉墓。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

《马王堆导引图》 导引图 高清

导引图1972-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出土的帛画。是现存全世界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相连。画高40厘米。分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式,每层绘11幅图。每图式平

马王堆汉墓挖掘的教训 35年后重现马王堆汉墓挖掘史4

  在随后清理出土物品的时候,发现了“轪侯家丞”的封泥匣以及二十五弦瑟,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还出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器类主要有鼎、匕、盒、壶、钫、卮、耳杯、盘、奁……一号墓的随葬品达1400多件,耗费近一周

玉柴35挖掘机 35年后重现马王堆汉墓挖掘史3

 接近墓室  才松一口气,另外的困难又随之出现。清理第4层台阶以下的填土时,由于下挖的墓坑越来越深,工地上也没有运土的升降机,坑内的填土如何运走成了最大的问题。3月的长沙,开始进入梅雨季节,有时一连几天雨都不停,墓坑里的填土遭受

35小挖掘机 35年后重现马王堆汉墓挖掘史2

  “‘小熊,马王堆地下有没有东西?保存得怎么样?你能保证吗?’当时上级同意挖掘后,我们打了一个1.2万元的预算报告,第二天就被通知去省‘革委会’说明情况。当时省政工组负责人马奇副政委就这么问我。”虽然熊传薪当时刚从川大毕业没多

声明:《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1974》为网友流年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