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脑力王巅峰对决 写在中日第二次脑力对决后:赢是为了面子,但更重要的是看到里子,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最强大脑第三季,和日本打了一个平手,日本小姑娘辻洼凛音,带来了她的师傅,我们派出了中国最强心算选手陈冉冉。勉强打了一个平手,中日之间的脑力大战是《最强大脑》这档节目的一个高潮,也是万众瞩目的一战。但是纵观两季我们一负一平。

赛后很多人说期待第四季的再次对决,在这里强哥想说说中日之间的脑力大战不是一个简单的脑力pk也不是一个人与一个人之间的PK,而是价值观的PK,一个崛起中的国家和一个陷入泥沼国家之间的PK。各位看官不用急着说强哥大国主义思维和盲目自信,且听强哥说说自己的观点。


强哥先说说《最强大脑》的变化,第二季我们惨败日本,在南京这个地界,当时颇为敏感。节目组有轻敌,选手有轻敌,失败之后节目组、科学家团队都有所反思。而日本方面的合作单位客气地表示赢得有些侥幸。强哥也写了一篇深刻反思的文章。

写在败给英国与日本之后

第三季中日之战,我们可以说做足了准备:请神级选手水哥带队,挖掘了全国最强的速算选手,请来盲玩俄罗斯方块大神吴淞昊。这样的阵容一负,一胜,一平。最后平局收场。

说句实话,为中日对战,双方都做足了准备。辻洼凛音,很早就观摩了陈冉冉的比赛。吴淞昊也日夜不停地练习。这样的比赛结局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节目组在赛后对结果比较满意,而第四季中日之间的再次对决我们更加充满信心。这样的自信不是盲目,是有原因的!


最强大脑不是一个人的比赛

而是思维的PK


在第一二季,很多人说,《最强大脑》里面的人好牛啊,我就是来围观围观的。在第三季这样的声音也有但是越来越少了,微博微信下的评论,开始出现大量的方法论。大量的研讨,每个选手甚至都自发形成了自己的粉丝团,我们的选手不是明星,他们没有靓丽的外表,没有张扬的个人气场,而那么多人喜欢他们,是为了什么?


答案很简单!随着三季节目的播出,脑力科学开始有人崇拜!在这里强哥要说一下,成为最强大脑不是没有方法的,有天分有汗水有努力,更重要的是有专注!节目组曾今担心过,人人都能找到成为“最强大脑”的路径,那这档节目的神秘感在哪里?我们幕后科学家团队的刘教授一点儿都不担心,他一句话点醒了整个节目组:如果这档节目只是一群小众人群的奇才舞台,那么只会把路越走越窄,我们要把心放宽,把目标定得更广。

最强大脑的意义不是猎奇而是让科学流行起来。对!“让科学流行起来”是节目的口号,更是这个节目的立足之本。

其实人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们茅塞顿开,这样的一档节目在今年创了收视率新高。我们纵观第一季,第二季和第三季,节目的收视率不断攀升,今年更是屡创巅峰!节目组自然高兴。


而强哥真正高兴的是,越来越多人愿意关心这样一档科学类节目,这个节目不是以明星作为主要看点,没有户外真人秀的热闹,更没有歌舞升平的视听享受。而他收视率的上涨代表了更多人对脑力的关注,对科学的关注。

赘述了这么多,没有谈到任何对日本比赛的说法,大家肯定心想傻逼强哥又在领导要求下写公关软文了,错!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关注,中国脑力的土壤开始渐渐肥沃。强哥做电视的,有一个数据:日本《超级变变变》、《头脑王》,在日本的收视举步维艰,目前大家很难再看到那些惊为天人的创意大师,或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超级知识存量的选手,出现在日本镜头前。而反观中国,《一站到底》、《最强大脑》,收视率开始稳步回升,这是大家对知识的尊重,对科学的重视。

好了强哥回到最强大脑中日PK比赛中,强哥下面的赘述会把观察的尺度放得很大,大到国与国,大到对人类科技的一些思考。


大家真的以为最强大脑是一个人与一个人之间的PK么?错!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去年输给了日本我们深刻反思,我们甚至想过不会有第三季了,因为我们对中国是否有这么多人才心存疑虑,辻洼凛音,强大到让我们无法想象。但是事实证明第三季我们又挖掘了更多的天才!

海选赛,国际赛再到今年的脑王争霸赛,今年我们依旧找到了很多选手。海选出来的选手可以分成4个队去PK4个不同的国家,而那些国家,也是凑了一年才凑出那几个人来挑战!节目中中国脑力人才每年都在更新,而我们看到有些国家的脑力选手,年复一年还是那些面孔。

国际评委罗伯特(麻省理工脑科学教授)在比赛后说过一句话,只有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才能成长出这样一档节目。别跟强哥说这是德国模式,德国一年只能做一场,一场就几个人,而在中国我们一年能做13场!如此之大的脑力人才储备量这个地球上很少有国家可以比拟的。

所以,今年日本赛我们打平了,下一次相见我们还会玩真的,鹿死谁手,下次见分晓。因为中国的“最强大脑”在成长,中国的选手也在成长,科技与脑力的土壤正在被孕育,一定能生长出一颗参天大树。所以这次打平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赢也许是为了面子但日本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里子


很多人说你说这么多我们又没有赢,强哥你真能给自己找台阶,你在偷换概念。其实强哥想说,赢其实只是赢了一个面子,长久以来我们太需要赢日本了。我们在经济上超越了日本,我们在互联网大战中超越了日本。我们需要一次一次的赢去完成自己内心的一点转变,因为历史给我们整个民族造就了一种自卑感,一种挫败感。我们希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去战胜这个国家,通过一次又一次数据上的优势去压倒他。

但强哥在这里把尺度再次从最强大脑中日PK的舞台上延展出去。赢一次日本又怎样?纵观近代历史,日本横扫亚洲,赢了无数战争,但是战术上的胜利,无法掩盖战略上蛇吞象的失败。在舞台上,我们赢一次日本是战术上的胜利,是一次面子的增值,但《最强大脑》不仅仅是为了赢日本而存在的。在这里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抛开创业节目不谈,纵观国内整个综艺节目,有哪档节目能引起那么多科技界、企业界大佬的注意?李彦宏、王石、刘强东、王小川、任志强、贾跃亭,他们都参与了最强大脑,为什么?因为这个舞台告诉大家,人类的无限可能,脑力的无限可能。

AlphaGo的人工智能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最强大脑》正在聚焦中国科技界的目光。他们可以说是全中国最聪明的人群之一,当他们开始关注这档节目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有更多的可能,中国科技商业市场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今年制片人桑洁和我说“中日比赛输赢对于节目,并不是特别重要,而重要的是在输赢中大家能明白点儿什么而不是一味的被民族主义的情绪占领头脑,那就算成功了”。

在这里强哥还想说,日本是一面镜子,他照出了我们的里子。《最强大脑》只是一档节目而已,不会去承载太多的东西。日本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东西,日本的选手能把一个游戏玩到极致,把算数玩到逆天,但这又怎样?放到国与国之间,日本逐步失去的是一片土壤,一片持续发展的土壤。中国目前走的很多路都很像日本,无论是经济腾飞,再到现在的汇率起伏,但是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一个国家对于创新的态度,对科技的理解。我们暂时没有他们那么发达的机器人,也没有索尼、丰田这些工业商业帝国。但我们有的是持续的创新力,在这个土壤上,万众创业,万众创新,当然活了很多死了很多,但在这个土地上万物生长,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变成参天大树!


这就像《最强大脑》的舞台,是一个个个体的迸发,一个个个体通过自己脑力完成的奇迹。没有任何的僵化,没有任何的束缚,所以在这片土壤上生长的一档节目《最强大脑》的选手会黔驴技穷么?不会,因为江山代有人才出,年复一年后浪推前浪。第三季结束,强哥坚信,第四季会掀起滔天巨浪!强哥有这个信心!


在最后的结尾强哥还想说:《最强大脑》让科学流行起来,但科学流行哪是节目中说说那么简单,对于人类科学而言,《最强大脑》聚焦的科学也仅是管中窥豹,但《最强大脑》愿意做一个小小的探照灯,照亮前面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因为对于电视机前的你,一个正在上升的国家,一个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浪潮中迷茫艰难前行的世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回复关键字看往期文章,强哥持续整理中

全能脑力王巅峰对决 写在中日第二次脑力对决后:赢是为了面子,但更重要的是看到里子,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叨叨魏|选手|嘉宾表情包|烧脑电影推荐|科学助理|情感|音乐特辑


那么多款,总有一个适合你。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让大脑变强▼


想知道更多?来最强大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6651/861962024099.html

更多阅读

巅峰对决:阎学通vs米尔斯海默

秋季清华,能够听到一场很高水平的国际关系问题辩论,这比周末窝在家里干瞪眼看着北京的阴霾要让人开心多了。这场辩论因为和我的工作有关,暂且放在此处,仅供个人参考。中国能够和平崛起吗?这个话题是2003年中国学者郑必坚在博鳌论坛上提出

汽车智能硬件OBD之iVokaMINI X对决Golo4 ivokamini x

相信各位看官看了关公对腾讯路宝盒子的评测后,也在期待iVokaMINIX和Golo4的功能评测,那么今天关公就与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两款OBD产品的巅峰对决。产品设计与腾讯的由地图导航起步不同,博泰和元征都是以车为源,以车况检测为中心,因此开启ap

终极对决徐僧、陈洁主演电视连续剧 徐僧陈洁

终极对决(徐僧、陈洁主演电视连续剧)编辑36集传奇抗战大戏《终极对决》由周力军编剧,耿明吉、马书立导演,徐僧、陈洁等人联袂演绎,讲的是抗战时期,华北太行山区一群杂耍艺人勇对日本毒气部队的故事。本剧由上海影球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于

声明:《全能脑力王巅峰对决 写在中日第二次脑力对决后:赢是为了面子,但更重要的是看到里子,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为网友亦世凡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