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角度解析“胃痛”
一、定义: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二、源流
1、“胃痛”之名首见于《内经》,并且对胃痛的病因病机作了论述。《内经》诸多论述为后世治疗和研究胃痛奠定了基础。
2、张仲景《金匮要略》涉及到胃痛的论治,提出“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创立了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等治疗胃痛有效的方剂。
3、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但总的说来这九种心痛多指胃痛。
4、李东垣《兰室秘藏》立“胃脘痛”一门,创益气、温中、理气、 和胃之法。
5、《医学正传》认为孙思邈所指的九种心痛“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6、《景岳全书》着重强调了“气滞”这一病机并主张治 以“理气为主”。
7、李中梓《医宗必读》、孙一奎《赤水玉珠》对“胃无补法”“痛无补法”提出了批评,强调要辨证治疗。
8、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 经主气,络主血。”指出胃病不仅与气滞有密切关 系,而且“久痛入络”必然引起血行不畅,在治疗上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9、林佩琴《类证治裁·胃脘痛》则概括了胃痛之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的病机、主症、治法。从而使本 病的辨证论治更加完善。
三、病因病机:
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
以卫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
1、病位在胃, 与肝、脾关系密切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不通则痛(实)不荣则痛(虚)
3、病理因素有气滞、食积,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4、病理演变:胃痛各型之间可以转化。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脾不统血可以转为吐血、便血;气滞血瘀、胃失和降可以转为呕吐、反胃;痰瘀壅塞胃脘可以转为噎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上腹胃腕部疼痛。寒热虚实气滞血瘀。
(二)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三)分型论治:不用见书
1、寒邪客胃证(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温,舌苔白,脉弦紧)
证机:寒凝胃脘,暴遏阳气,气机郁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高良姜,吴茱萸温胃散寒,香附,陈皮,木香行气止痛)
2、饮食伤胃证(胃痛胀满,嗳腐吐食有暴饮暴食病史,苔厚腻脉滑)
证机:饮食积滞,壅阻胃气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茯苓,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胃脘痛胀而便闭者,合用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苔黄燥便秘,合用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证(胃脘胀闷,攻撑连胁,苔白脉弦)
证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卫气阻滞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柴胡,川芎,香附,陈皮导滞和胃,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枳壳,佛手,绿萼梅理气解郁而不伤阴),也可用沉香降气散
4、湿热伤中证(胃脘灼痛,脘痞腹胀,纳呆恶心,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治法:清化热湿,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5、瘀血停胃证(胃脘刺痛,痛有定处,食后加剧,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
证机: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五灵脂,丹参化瘀定痛,檀香,砂仁理气和胃止痛);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失血日久,心悸少气,多梦少寐,唇白舌淡,可用归脾汤
6、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口干咽燥,舌干苔少脉细无力)
证机:胃阴不足,润降失司
治法:养阴益胃
代表方:益胃汤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滋养胃阴,佛手,绿萼梅调气止痛)
7、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苔白脉虚缓)
证机:中焦虚寒,胃失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黄芪,白术补气健脾,桂枝温胃散寒,白芍,饴糖,大枣,甘草缓急止痛);寒胜而疼甚,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或理中丸;寒热错杂,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
★ 素材:张妮娜 来源:网络 校对:展南 编辑:聂远